宋詩卷五

關燈
☆袁淑〈淑。

    字陽源。

    陳郡陽夏人。

    元嘉中為祭酒。

    累遷尚書吏部郎。

    轉禦史中丞。

    遷太子左衛率。

    三十年。

    為劉劭所害。

    年四十六。

    有集十一卷。

    〉【效曹子建白馬篇】  劍騎(安學記作騎劍。

    )何翩翩。

    長安五陵間。

    秦地天下樞。

    八方湊才賢。

    荊魏多壯士。

    宛洛富少年。

    意氣深自負。

    (《詩紀》雲。

    一作許。

    )肯事郡邑權。

    藉藉(李善本《文選》作籍籍。

    樂府同。

    )關外來。

    車徒傾國ㄩ。

    五侯競書{敝巾}。

    群公亟為言。

    義分明於霜。

    信行直如弦。

    交歡池陽下。

    留宴汾陰西。

    一朝許人諾。

    何能坐相捐。

    飄節去函谷。

    投佩出甘泉。

    嗟此務遠圖。

    心為四海懸。

    但營身意遂。

    豈校耳目前。

    俠烈良有聞。

    古來共知然。

    (○《文選》三十一。

    《樂府詩集》六十三作白馬篇。

    《詩紀》五十三。

    又《初學記》五作效曰馬篇。

    引間、賢二韻。

    ) 【效古詩】 谇(李善本《文選》作訊。

    )此倦遊士。

    本家自遼東。

    昔隸李将軍。

    十載事西戎。

    結車高阙下。

    極望見雲中。

    四面各千裡。

    從橫起嚴風。

    寒燠豈如節。

    霜雨多異同。

    夕寐北河陰。

    夢還甘泉宮。

    勤役未雲已。

    壯年徒為空。

    乃知古時人。

    所以悲轉蓬。

    (○《文選》三十一。

    《詩紀》五十三。

    )  【詠冬至詩】 連星貫初曆。

    令月(歲時雜詠作今日。

    )臨首歲。

    薦樂行陰政。

    登金(歲時雜詠作歌。

    《詩紀》雲。

    一作歌。

    )贊陽滞。

    收涼降天德。

    萌華宣地惠。

    司瑞記(《初學記》作紀。

    歲時雜詠同。

    )夜?。

    書雲掌朝誓。

    (○《初學記》四。

    古今歲時雜詠三十九。

    詩經五十三。

    ) 【種蘭詩】  〖南史曰:袁淑從母兄劉湛。

    欲淑附己。

    而淑不為改意。

    由是大相乖失。

    淑乃賦《詩》曰雲雲。

    尋以病免。

    〗 種(《禦覽》作植。

    )蘭忌當門。

    懷璧莫向楚。

    楚少别玉人。

    門非植蘭所。

    (○南史袁淑傳。

    《禦覽》九百八十三引《宋書》。

    《詩紀》五十三。

    ) 【登宣城郡詩】 怅焉訊舊老。

    茲前乃楚居。

    十代阙州記。

    百祀絕方書。

    (○《類聚》二十八。

    《詩紀》五十三。

    ) 【詠寒雪詩】 渚幽寒兮石煙聚。

    日華收兮山氣深。

    邊亭哀兮夜燧滅。

    孫枝振兮空岫吟。

    魚戢鱗兮鳥矜翰。

    虹蟄火兮龍藏金。

    (○《禦覽》三十四作七言詠雪。

    又《書鈔》百五十四作七言詠寒。

    引金一韻。

    ) 淩霰交兮高冰合。

    浮波梗兮悲風流。

    (○《書鈔》百五十六。

    ) 霜雪滞兮潛天陽。

    浮澌結兮悲海陰。

    (○同上) 【啄木詩】〖百三家集注雲。

    集左氏。

    〗 南山有鳥。

    自名啄木。

    饑則啄木。

    暮則巢宿。

    無幹於人。

    唯志所欲。

    性清者榮。

    性濁者辱。

     (○百三家集袁陽源集。

    ○逯案。

    此詩《類聚》引作宋袁淑排諧集左氏詩。

    《禦覽》引作裴諧集左氏詩。

    已據《詩紀》編入左芬集。

    然左氏亦不必即為左芬。

    故此又依百三家集附之袁淑集。

    ) ☆南平王劉铄〈铄。

    字休玄。

    文帝第四子。

    元嘉十六年封南平王。

    三十年。

    元兇弑立。

    為征虜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孝武定亂。

    進司空。

    賜藥死。

    有集五卷。

    〉【三婦豔詩】 大婦裁霧?。

    中婦牒冰練。

    小婦端清景。

    含歌登玉殿。

    丈人且徘徊。

    臨風傷流霰。

    (○《樂府詩集》三十五。

    《詩紀》四十五。

    ) 【白?曲】  仙仙徐動何盈盈。

    玉腕俱凝若雲行。

    佳人舉袖輝(《類聚》作曜。

    樂儲作耀。

    《詩紀》雲。

    玉台作耀。

    )青蛾。

    摻摻擢手映鮮羅。

    狀似明月泛雲河。

    體如輕風動流波。

    (○《類聚》四十三作白?舞曲。

    《樂府詩集》五十三。

    《詩紀》四十五。

    ) 【拟行行重行行詩】 〖《宋書》本傳曰:铄未弱冠。

    拟古三十馀首。

    時人以為亞迹陸機。

    〗 眇眇陵長(玉台作羨。

    )道。

    遙遙(五臣本《文選》作搖搖。

    )行遠之。

    回車背京裡。

    (《詩紀》雲。

    玉台作邑。

    )揮手從(玉台作於。

    )此辭。

    堂上流塵生。

    庭中綠草滋。

    寒づ翔水曲。

    秋兔依山基。

    芳年有華月。

    佳人無還期。

    日夕涼風起。

    對酒長相思。

    悲發江南調。

    憂委子衿詩。

    卧看明镫晦。

    坐見輕纨缁。

    淚容不可飾。

    (玉台作曠不饬。

    )幽鏡難複治。

    (《詩紀》雲。

    一作持。

    )願垂薄暮景。

    照妾桑榆時。

    (○《文選》三十一作拟古。

    玉台新詠三作雜詩代行行重行行。

    《詩紀》四十五。

    )  【拟明月何皎皎詩】  落宿半(文鏡秘府作日下。

    )遙城。

    浮雲藹層阙。

    玉宇來清風。

    羅帳延(文鏡秘府作迎。

    )秋月。

    結思想伊人。

    沈憂懷明發。

    誰為(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謂。

    玉台作謂。

    )客行久。

    (玉台作行客遊。

    )屢見流芳歇。

    河廣川無梁。

    山高路難越。

    (○《文選》三十一作所古。

    玉台新詠三作雜詩代明月何皎皎。

    《詩紀》四十五。

    又文鏡秘府論西引阙、月二韻。

    ) 【拟孟冬寒氣至詩】 白露秋風始。

    秋風明月初。

    明月照高樓。

    白露(歲時雜詠作露冷。

    《詩紀》作露落。

    注雲。

    一作白露。

    )皎玄除。

    迨(歲時雜詠作追。

    )及涼風起。

    (歲時雜詠作舉。

    )行見寒林疏。

    客從遠方至。

    贈我千裡書。

    先叙懷舊愛。

    末(歲時雜詠作未。

    )陳久離居。

    一章意不盡。

    三複(歲時雜詠作幅。

    《詩紀》雲。

    一作幅。

    )情有馀。

    願遂平生志。

    (玉台作眷。

    歲時雜詠同。

    )無使甘言虛。

    (○玉台雜詠三。

    古今今歲時雜詠四十六。

    《詩紀》四十五。

    ) 【拟青青河邊草詩】 凄凄含露台。

    肅肅迎風館。

    思女禦棂軒。

    哀心(《詩紀》雲。

    一作聲。

    )徹雲漢。

    端撫悲弦泣。

    獨對明燈歎。

    良人久徭(《詩紀》作遙。

    )役。

    耿介終昏旦。

    楚楚秋水歌。

    依依采菱彈。

    (○玉台新詠三。

    《詩紀》四十五。

    ) 【代收淚就長路詩】  聳辔高陵曲。

    揮袂廣川?。

    黃塵昏白日。

    悲風(詩經雲。

    一作荒塞。

    )起浮雲。

    蕭條萬裡别。

    契闊三秋分。

    時往從朝露。

    年來驚夕氲。

    徘徊去芳節。

    依遲從遠軍。

    (○《類聚》二十九。

    《詩紀》四十五。

    )  【過曆山湛長史草堂詩】 茲嶽蘊虛詭。

    憑覽趣亦贍。

    九峰相接連。

    五渚逆萦浸。

    層阿疲且引。

    絕嚴暢方禁。

    溜衆夏更寒。

    林交晝常蔭。

    伊餘久缁涅。

    複得味恬淡。

    願逐安期生。

    於焉惬高枕。

    (○古詩類苑十一。

    《詩紀》四十五。

    ) 【七夕詠牛女詩】 秋動清風(玉台作氛。

    )扇。

    火移炎氣歇。

    廣檐(玉台作欄。

    )含夜蔭。

    高軒通夕月。

    安步巡芳(歲時雜詠作□)林。

    傾望極雲阙。

    組幕萦(歲時雜詠作雲。

    )漢陳。

    龍駕淩霄(《初學記》作宵。

    )發。

    誰雲長河遙。

    頗劇(《詩紀》作覺。

    )促筵越。

    (《詩紀》作悅。

    )沈情未申寫。

    飛光已飄忽。

    來對眇難期。

    今(歲時雜詠作合。

    )歡自茲沒。

    (○玉台新詠三。

    《詩紀》四十五。

    又《類聚》四、《初學記》四并引歇、月、阙、發、忽、沒六韻。

    )  【歌詩】  昊(安學記作?。

    )天晴且(《禦覽》作旦。

    )高。

    秋氣發初涼。

    白露下微津。

    明月流素光。

    凝煙泛城阙。

    凄風入軒房。

    朱華先零落。

    綠草就芸黃。

    纖羅還笥箧。

    輕纨改衣裳。

    (○《類聚》三。

    《禦覽》二十五。

    事類賦秋賦注。

    《詩紀》四十五作秋歌。

    又《初學記》三、萬花谷後三并引涼、光、房三韻。

    )  ☆丘淵之〈淵之。

    字思玄。

    吳興烏程人。

    位待中、都官尚書。

    卒於太常。

    有新集目錄三卷。

    (逯案。

    《世說》新語注引其新集錄。

    唐志新集目錄撰者作丘深之。

    〉【贈記室羊徽其屬疾在外詩】〖六章〗 趣以冥感。

    契以情運。

    譬彼金蘭。

    堅芳互訓。

    郢夫寝斤。

    濠津阙問。

    孰是超賞。

    非爾殆?。

     婉晚閑暑。

    契闊二方。

    連镳朔野。

    齊棹江湘。

    冬均其溫。

    夏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