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生。
沛國人。
曆車騎司馬、丹楊尹。
有集二卷。
〉【詩】 東臯有一駿。
名曰千金駒。
絡首纏駿尾。
養以甘露刍。
(○《類聚》九十三。
《詩紀》三十二。
) ☆何瑾〈瑾。
一作瑾之。
為車騎參軍。
有集十一卷。
〉【悲秋夜】 欣莫欣兮春日。
悲莫悲兮秋夜。
伊秋夜之可悲。
增沉懷于遠情。
歎授衣之豳詩。
感蕭于宋生。
天寥廓兮高褰。
氣凄肅兮厲清。
燕沂陰兮歸飛。
雁懷傷兮寒鳴。
霜盈條兮璀璀。
(《類聚》作ㄘㄘ。
)露沾頁兮泠泠。
(○《類聚》三。
又《禦覽》十四引末二句。
) ☆陸沖〈沖。
揚州從事。
有集二卷。
〉【雜詩二首】 命駕遵長途。
綿邈途難尋。
我行一(《詩紀》作亦。
)何艱。
山川阻且深。
ㄜ澤無夷軌。
重巒有層(《類聚》作曾。
古通。
)陰。
零雨淹中路。
玄雲蔽高岑。
俯悼孤行獸。
仰歡偏翔禽。
空谷回悲響。
流風漂哀音。
羁旅淹留人。
怅望愁我心。
(○廣《文選》十五。
《詩紀》三十六。
又《類聚》二十八作陸沖詩。
引尋、深、陰、岑、禽、音六韻。
) 肆觀野原外。
放心希太和。
景嶽造天漢。
豐林冒重阿。
清芬乘風散。
豔藻映渌波。
(○《類聚》二十八作陸沖詩。
) ☆陸彥聲【詩】 相思心既勞。
相望ㄕ亦ぉ。
(○《文選》二十五登臨海峤詩注。
) ☆張奴【歌】〖高僧傳曰:外國名僧亻去叱。
寄史長幹寺。
有張奴者。
不知何許人。
不甚見食。
而常自肥澤。
冬夏常著單布衣。
亻去叱行見張奴。
欣然而笑。
亻去叱曰:吾東見蔡犭屯。
南訊馬生。
北遇王年。
今欲就杯度。
乃與子相見耶。
張奴乃題槐樹。
為歌曰:〗 ??大象内。
照曜實顯彰。
何事迷昏(北山錄作昏迷。
)子。
縱惑自招殃。
樂所(北山錄作處。
)少人往。
苦道若翻囊。
不有松柏志。
(高僧傳作操。
)何用拟風霜。
閑豫紫煙(北山錄作雲。
)表。
長歌出昊蒼。
澄虛無色外。
(北山錄作水。
并注雲。
上善若水。
)應見有緣鄉。
歲曜毗漢後。
麗辰(高僧傳作辰麗。
北山錄同。
)傅殷王。
伊餘非二仙。
晦迹之(高僧傳作於。
)九方。
亦見流俗子。
觸眼緻酸傷。
略謠觀有念。
甯曰盡矜章。
(○高僧傳十杯度傳。
北山錄三。
《詩紀》三十七。
) ☆劉道民【詩】 事有遠而合。
蜀桐為吳石。
(○《水經注》漸江水注。
《禦覽》五百八十二。
) ☆王升之【燕詩】春風轉節。
萬物增傷。
(○《書鈔》百五十四。
) ☆包播【詩】冬日凄慘。
玄雲避天。
素冰彌澤。
白雪依山。
(○《書鈔》百五十四。
) ☆卞裕【送桓竟陵詩】 翰城将孰寄。
懷人應斯莅。
餞行臨(《初學記》作陵。
)高阜。
怡衿睦景氣。
(○《初學記》十八。
《詩紀》三十六。
) 【詩】 餘弟适東邁。
眷戀钭乖情。
離别信吾事。
凄心相纟麗嬰。
(○《初學記》十八。
《詩紀》三十六。
) ☆馬岌〈岌。
初為張茂參軍。
張駿嗣位。
以為酒泉太守。
張重華末。
為左長史。
張祚僭号。
為尚書。
〉【題宋纖石壁詩】 〖《晉書》曰:宋纖。
字令艾。
敦煌人也。
隐居酒泉南山。
不應辟命。
酒泉太守馬岌造焉。
纖距而不見。
岌歎曰:名可聞而身不可見。
德可仰而形不可睹。
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銘詩于石壁曰:〗 丹崖百丈。
青壁萬尋。
奇木蓊郁。
蔚若鄧林。
其人如玉。
維國之琛。
室迩人遐。
實勞我心。
(○《晉書》宋纖傳。
《禦覽》五百三。
《詩紀》三十六。
) ☆伏系之〈系之。
字敬魯。
平昌安丘人。
曆黃門侍郎、侍中、尚書、光祿大夫。
有集十卷。
〉【詠椅桐詩】 亭亭椅桐。
郁茲庭圃。
翠微疏風。
綠柯蔭宇。
(○《類聚》八十八。
) ☆仲長敖〈敖。
爵裡未詳。
有集二卷。
〉【歌】〖敖作核性賦。
系此歌。
〗 形生有極。
嗜欲無限。
達鼻耳。
閉口眼。
納衆惡。
距群善。
方寸地。
九折坂。
為人作?易。
俄頃成此骞。
多謝悠悠子。
悟之亦不晚。
(○《類聚》二十一。
) ☆殷融〈融。
字洪遠。
陳郡人。
曆為太常、吏部尚書。
〉【答孫興公詩】 聊複放一曲。
(○《世說》新語排調篇。
) ☆王康琚〈李善《文選》注曰:古今詩英華題雲。
晉王康琚。
然爵裡未詳也。
〉【反招隐詩】 小隐隐陵薮。
大隐隐朝市。
伯夷竄首陽。
老聃伏柱史。
昔在太平時。
亦有巢居子。
今雖盛明世。
能無中林士。
放神(草堂詩箋作懷。
)青雲外。
絕迹窮山裡。
?雞先晨鳴。
哀風
沛國人。
曆車騎司馬、丹楊尹。
有集二卷。
〉【詩】 東臯有一駿。
名曰千金駒。
絡首纏駿尾。
養以甘露刍。
(○《類聚》九十三。
《詩紀》三十二。
) ☆何瑾〈瑾。
一作瑾之。
為車騎參軍。
有集十一卷。
〉【悲秋夜】 欣莫欣兮春日。
悲莫悲兮秋夜。
伊秋夜之可悲。
增沉懷于遠情。
歎授衣之豳詩。
感蕭于宋生。
天寥廓兮高褰。
氣凄肅兮厲清。
燕沂陰兮歸飛。
雁懷傷兮寒鳴。
霜盈條兮璀璀。
(《類聚》作ㄘㄘ。
)露沾頁兮泠泠。
(○《類聚》三。
又《禦覽》十四引末二句。
) ☆陸沖〈沖。
揚州從事。
有集二卷。
〉【雜詩二首】 命駕遵長途。
綿邈途難尋。
我行一(《詩紀》作亦。
)何艱。
山川阻且深。
ㄜ澤無夷軌。
重巒有層(《類聚》作曾。
古通。
)陰。
零雨淹中路。
玄雲蔽高岑。
俯悼孤行獸。
仰歡偏翔禽。
空谷回悲響。
流風漂哀音。
羁旅淹留人。
怅望愁我心。
(○廣《文選》十五。
《詩紀》三十六。
又《類聚》二十八作陸沖詩。
引尋、深、陰、岑、禽、音六韻。
) 肆觀野原外。
放心希太和。
景嶽造天漢。
豐林冒重阿。
清芬乘風散。
豔藻映渌波。
(○《類聚》二十八作陸沖詩。
) ☆陸彥聲【詩】 相思心既勞。
相望ㄕ亦ぉ。
(○《文選》二十五登臨海峤詩注。
) ☆張奴【歌】〖高僧傳曰:外國名僧亻去叱。
寄史長幹寺。
有張奴者。
不知何許人。
不甚見食。
而常自肥澤。
冬夏常著單布衣。
亻去叱行見張奴。
欣然而笑。
亻去叱曰:吾東見蔡犭屯。
南訊馬生。
北遇王年。
今欲就杯度。
乃與子相見耶。
張奴乃題槐樹。
為歌曰:〗 ??大象内。
照曜實顯彰。
何事迷昏(北山錄作昏迷。
)子。
縱惑自招殃。
樂所(北山錄作處。
)少人往。
苦道若翻囊。
不有松柏志。
(高僧傳作操。
)何用拟風霜。
閑豫紫煙(北山錄作雲。
)表。
長歌出昊蒼。
澄虛無色外。
(北山錄作水。
并注雲。
上善若水。
)應見有緣鄉。
歲曜毗漢後。
麗辰(高僧傳作辰麗。
北山錄同。
)傅殷王。
伊餘非二仙。
晦迹之(高僧傳作於。
)九方。
亦見流俗子。
觸眼緻酸傷。
略謠觀有念。
甯曰盡矜章。
(○高僧傳十杯度傳。
北山錄三。
《詩紀》三十七。
) ☆劉道民【詩】 事有遠而合。
蜀桐為吳石。
(○《水經注》漸江水注。
《禦覽》五百八十二。
) ☆王升之【燕詩】春風轉節。
萬物增傷。
(○《書鈔》百五十四。
) ☆包播【詩】冬日凄慘。
玄雲避天。
素冰彌澤。
白雪依山。
(○《書鈔》百五十四。
) ☆卞裕【送桓竟陵詩】 翰城将孰寄。
懷人應斯莅。
餞行臨(《初學記》作陵。
)高阜。
怡衿睦景氣。
(○《初學記》十八。
《詩紀》三十六。
) 【詩】 餘弟适東邁。
眷戀钭乖情。
離别信吾事。
凄心相纟麗嬰。
(○《初學記》十八。
《詩紀》三十六。
) ☆馬岌〈岌。
初為張茂參軍。
張駿嗣位。
以為酒泉太守。
張重華末。
為左長史。
張祚僭号。
為尚書。
〉【題宋纖石壁詩】 〖《晉書》曰:宋纖。
字令艾。
敦煌人也。
隐居酒泉南山。
不應辟命。
酒泉太守馬岌造焉。
纖距而不見。
岌歎曰:名可聞而身不可見。
德可仰而形不可睹。
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銘詩于石壁曰:〗 丹崖百丈。
青壁萬尋。
奇木蓊郁。
蔚若鄧林。
其人如玉。
維國之琛。
室迩人遐。
實勞我心。
(○《晉書》宋纖傳。
《禦覽》五百三。
《詩紀》三十六。
) ☆伏系之〈系之。
字敬魯。
平昌安丘人。
曆黃門侍郎、侍中、尚書、光祿大夫。
有集十卷。
〉【詠椅桐詩】 亭亭椅桐。
郁茲庭圃。
翠微疏風。
綠柯蔭宇。
(○《類聚》八十八。
) ☆仲長敖〈敖。
爵裡未詳。
有集二卷。
〉【歌】〖敖作核性賦。
系此歌。
〗 形生有極。
嗜欲無限。
達鼻耳。
閉口眼。
納衆惡。
距群善。
方寸地。
九折坂。
為人作?易。
俄頃成此骞。
多謝悠悠子。
悟之亦不晚。
(○《類聚》二十一。
) ☆殷融〈融。
字洪遠。
陳郡人。
曆為太常、吏部尚書。
〉【答孫興公詩】 聊複放一曲。
(○《世說》新語排調篇。
) ☆王康琚〈李善《文選》注曰:古今詩英華題雲。
晉王康琚。
然爵裡未詳也。
〉【反招隐詩】 小隐隐陵薮。
大隐隐朝市。
伯夷竄首陽。
老聃伏柱史。
昔在太平時。
亦有巢居子。
今雖盛明世。
能無中林士。
放神(草堂詩箋作懷。
)青雲外。
絕迹窮山裡。
?雞先晨鳴。
哀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