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鈔》或作重。
或作直。
《類聚》、《初學記》、《禦覽》作重。
)千金。
(事類賦作号曰貪泉深。
)試(《類聚》作若。
《白帖》、《禦覽》、事類賦同。
)使(《書鈔》或作令。
)夷齊飲。
終當不易心。
(○《晉書》本傳。
《世說》新語德行篇注。
《書鈔》三十八、七十二。
《類聚》五十。
《初學記》八。
《禦覽》二百五十六。
事類賦七。
萬花谷六。
《詩紀》三十六。
又《白帖》七十七引心一韻。
) ☆劉程之〈程之。
字仲思。
彭城人。
初為府參軍。
曆宜昌、柴桑令。
去職。
與周續之、陶淵明皆不應徵命。
号尋陽三隐。
劉裕以其不屈。
旌其号曰遺民。
義熙十年卒。
有玄譜一卷、集五卷。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 理神固超絕。
涉粗罕不群。
孰至消煙外。
曉然與物分。
冥冥玄谷裡。
響集自可聞。
文峰無曠秀。
交領有通雲。
悟深婉中思。
在要開冥欣。
中嚴擁微興。
□岫想幽聞。
弱明反歸鑒。
暴懷傅靈薰。
永陶津玄匠。
落照俟虛斤。
(○《廬山記》。
) ☆王喬之〈喬之。
為江州刺史孟懷玉别駕。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 超遊罕神遇。
妙善自玄同。
徹彼虛明域。
暧然塵有封。
衆阜平寥廓。
一岫獨淩空。
霄景憑嚴落。
清氣與時雍。
有标造神極。
有客越其峰。
長河濯茂楚。
險雨列秋松。
危步臨絕冥。
靈壑映萬重。
風泉調遠氣。
遙響多喈?。
遐麗既悠然。
馀盼觌九江。
事屬天人界。
常聞清吹空。
(○《廬山記》。
) ☆張野〈野。
字萊民。
南陽人。
居柴桑。
徵拜散騎常侍。
不就。
義熙十二年卒。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 觌嶺混太象。
望崖莫由檢。
器遠蘊其天。
超步不階漸。
?來越重垠。
一舉拔塵染。
遼朗中大盼。
回豁遐瞻慊。
乘此摅瑩心。
可以忘遺玷。
曠風被幽宅。
妖塗故死滅。
(○《廬山記》。
) ☆王齊之〈齊之。
琅邪人。
〉【念佛三昧詩四首】 妙用在幽。
(廣弘明集雲。
元本作茲。
明本作茲。
雲。
一作幽。
)涉有覽無。
神由昧徹。
識以照粗。
積微自引。
因功本虛。
泯彼三觀。
忘(廣弘明集作亡。
注雲。
宋雲。
元明本忘。
)此毫(廣弘明集作豪。
注雲。
三本、宮本作毫。
)馀。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三十六。
) 寂漠何(廣弘明集作空漢河。
注雲。
三本作寂寞何。
)始。
理玄通微。
融然忘适。
乃廓靈晖。
心悠(廣弘明集注雲。
明本一作遊。
《詩紀》雲。
一作遊。
)緬域。
得不踐機。
用之以沖。
會之以希。
(○同上) 神資(廣弘明集雲。
明本姿。
)天凝。
圓映朝雲。
與化而感。
與物斯群。
應不以方。
受者自分。
寂爾淵鏡。
金水塵紛。
(○同上) 慨自一生。
夙乏惠(廣弘明集作之慧。
注雲。
三本、宮本作乏惠。
)識。
托崇淵人。
庶藉冥力。
思轉毫(廣弘明集作豪。
注雲。
三本、宮本作毫。
)功。
在深不測。
(廣弘明集作在測。
注雲。
三本作不測。
)至哉之念。
主(廣弘明集作注。
)心西極。
(○同上) ☆陶琬之〈琬之。
桓玄時為江州主簿。
〉【詩】 我服既晖。
我驷既閑。
楊镳警路。
哀龠清綿。
(○《禦覽》三百五十八引桓玄集。
) ☆羊徽〈徽。
字敬猷。
泰山南城人。
義熙初。
為劉裕記室參軍。
遷中書郎。
出為河東太守。
有集十卷。
〉【贈傅長猷傅時為太尉主簿入為都官郎詩】〖四章〗 赫赫宰朝。
匪虬伊鸾。
微微殆足。
策驽末班。
靡獲于心。
有虔惟官。
肅幽幽禁。
孔邃且難。
孰寄斯誠。
實惟舊要。
自昔偕遊。
聿來并朝。
雖或戎阻。
雖實氛嚣。
我有閑暇。
與爾清謠。
物化交尋。
聚散飄薄。
有美一人。
翻飛雲閣。
離轸迎今。
?燕從謝昨。
雖則匪遐。
言觏彌索。
秋鴻溯節。
商風厲時。
肅彼具物。
叩此幽司。
違好獨羁。
怅其凄而。
言念斯盈。
告勞惟詩。
(○文館詞林百五十七。
) 【答丘泉之詩】〖七章〗 理矚有待。
事過無期。
自昔願言。
寝興伊思。
爰遘懷人。
載欽在茲。
賞得意從。
無阙惟時。
王路威夷。
戎役孔勤。
昔從經略。
方難之殷。
悠悠岱陰。
滔滔江汶。
綢缪成說。
與子夷屯。
江之泳矣。
載瀾載清。
俯胄時暇。
解顔舒誠。
理既睦本。
事亦敦情。
永言契闊。
實深平生。
自茲乖互。
屬有逝止。
餘實無良。
沈阿彌祀。
敦是懷之。
則惟吾子。
豈微(原作徽。
今從古逸本。
)王事。
驟駕無已。
疲殆既謝。
惠澤是逢。
顯列斯偕。
厥司攸同。
疇昔之歡。
於焉克從。
托曜春藻。
慰此秋蓬。
雖則克從。
遁來有乖。
衡泌之娛。
休沐末(适園本作未。
)偕。
冬日烈烈。
飄風凄凄。
對影華署。
如何勿懷。
懷亦勤止。
戢此馀蘭。
惠以好言。
深誡(原作誠。
今從古逸本。
)在翰。
敢忘三折。
敬思五難。
君子攸贈。
複之歲寒。
(○文館詞林百五十七。
)
或作直。
《類聚》、《初學記》、《禦覽》作重。
)千金。
(事類賦作号曰貪泉深。
)試(《類聚》作若。
《白帖》、《禦覽》、事類賦同。
)使(《書鈔》或作令。
)夷齊飲。
終當不易心。
(○《晉書》本傳。
《世說》新語德行篇注。
《書鈔》三十八、七十二。
《類聚》五十。
《初學記》八。
《禦覽》二百五十六。
事類賦七。
萬花谷六。
《詩紀》三十六。
又《白帖》七十七引心一韻。
) ☆劉程之〈程之。
字仲思。
彭城人。
初為府參軍。
曆宜昌、柴桑令。
去職。
與周續之、陶淵明皆不應徵命。
号尋陽三隐。
劉裕以其不屈。
旌其号曰遺民。
義熙十年卒。
有玄譜一卷、集五卷。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 理神固超絕。
涉粗罕不群。
孰至消煙外。
曉然與物分。
冥冥玄谷裡。
響集自可聞。
文峰無曠秀。
交領有通雲。
悟深婉中思。
在要開冥欣。
中嚴擁微興。
□岫想幽聞。
弱明反歸鑒。
暴懷傅靈薰。
永陶津玄匠。
落照俟虛斤。
(○《廬山記》。
) ☆王喬之〈喬之。
為江州刺史孟懷玉别駕。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 超遊罕神遇。
妙善自玄同。
徹彼虛明域。
暧然塵有封。
衆阜平寥廓。
一岫獨淩空。
霄景憑嚴落。
清氣與時雍。
有标造神極。
有客越其峰。
長河濯茂楚。
險雨列秋松。
危步臨絕冥。
靈壑映萬重。
風泉調遠氣。
遙響多喈?。
遐麗既悠然。
馀盼觌九江。
事屬天人界。
常聞清吹空。
(○《廬山記》。
) ☆張野〈野。
字萊民。
南陽人。
居柴桑。
徵拜散騎常侍。
不就。
義熙十二年卒。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 觌嶺混太象。
望崖莫由檢。
器遠蘊其天。
超步不階漸。
?來越重垠。
一舉拔塵染。
遼朗中大盼。
回豁遐瞻慊。
乘此摅瑩心。
可以忘遺玷。
曠風被幽宅。
妖塗故死滅。
(○《廬山記》。
) ☆王齊之〈齊之。
琅邪人。
〉【念佛三昧詩四首】 妙用在幽。
(廣弘明集雲。
元本作茲。
明本作茲。
雲。
一作幽。
)涉有覽無。
神由昧徹。
識以照粗。
積微自引。
因功本虛。
泯彼三觀。
忘(廣弘明集作亡。
注雲。
宋雲。
元明本忘。
)此毫(廣弘明集作豪。
注雲。
三本、宮本作毫。
)馀。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三十六。
) 寂漠何(廣弘明集作空漢河。
注雲。
三本作寂寞何。
)始。
理玄通微。
融然忘适。
乃廓靈晖。
心悠(廣弘明集注雲。
明本一作遊。
《詩紀》雲。
一作遊。
)緬域。
得不踐機。
用之以沖。
會之以希。
(○同上) 神資(廣弘明集雲。
明本姿。
)天凝。
圓映朝雲。
與化而感。
與物斯群。
應不以方。
受者自分。
寂爾淵鏡。
金水塵紛。
(○同上) 慨自一生。
夙乏惠(廣弘明集作之慧。
注雲。
三本、宮本作乏惠。
)識。
托崇淵人。
庶藉冥力。
思轉毫(廣弘明集作豪。
注雲。
三本、宮本作毫。
)功。
在深不測。
(廣弘明集作在測。
注雲。
三本作不測。
)至哉之念。
主(廣弘明集作注。
)心西極。
(○同上) ☆陶琬之〈琬之。
桓玄時為江州主簿。
〉【詩】 我服既晖。
我驷既閑。
楊镳警路。
哀龠清綿。
(○《禦覽》三百五十八引桓玄集。
) ☆羊徽〈徽。
字敬猷。
泰山南城人。
義熙初。
為劉裕記室參軍。
遷中書郎。
出為河東太守。
有集十卷。
〉【贈傅長猷傅時為太尉主簿入為都官郎詩】〖四章〗 赫赫宰朝。
匪虬伊鸾。
微微殆足。
策驽末班。
靡獲于心。
有虔惟官。
肅幽幽禁。
孔邃且難。
孰寄斯誠。
實惟舊要。
自昔偕遊。
聿來并朝。
雖或戎阻。
雖實氛嚣。
我有閑暇。
與爾清謠。
物化交尋。
聚散飄薄。
有美一人。
翻飛雲閣。
離轸迎今。
?燕從謝昨。
雖則匪遐。
言觏彌索。
秋鴻溯節。
商風厲時。
肅彼具物。
叩此幽司。
違好獨羁。
怅其凄而。
言念斯盈。
告勞惟詩。
(○文館詞林百五十七。
) 【答丘泉之詩】〖七章〗 理矚有待。
事過無期。
自昔願言。
寝興伊思。
爰遘懷人。
載欽在茲。
賞得意從。
無阙惟時。
王路威夷。
戎役孔勤。
昔從經略。
方難之殷。
悠悠岱陰。
滔滔江汶。
綢缪成說。
與子夷屯。
江之泳矣。
載瀾載清。
俯胄時暇。
解顔舒誠。
理既睦本。
事亦敦情。
永言契闊。
實深平生。
自茲乖互。
屬有逝止。
餘實無良。
沈阿彌祀。
敦是懷之。
則惟吾子。
豈微(原作徽。
今從古逸本。
)王事。
驟駕無已。
疲殆既謝。
惠澤是逢。
顯列斯偕。
厥司攸同。
疇昔之歡。
於焉克從。
托曜春藻。
慰此秋蓬。
雖則克從。
遁來有乖。
衡泌之娛。
休沐末(适園本作未。
)偕。
冬日烈烈。
飄風凄凄。
對影華署。
如何勿懷。
懷亦勤止。
戢此馀蘭。
惠以好言。
深誡(原作誠。
今從古逸本。
)在翰。
敢忘三折。
敬思五難。
君子攸贈。
複之歲寒。
(○文館詞林百五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