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婿玉潤。
(○《晉書》衛?傳作議者以為。
《白帖》二十。
) 【時人為二陸三張語】 〖太平寰宇主曰:冀州信都縣三張宅。
晉文士張協兄弟三人。
喜屬文。
皆郡人也。
語曰:〗 二陸入洛。
三張減價。
(○太平環宇記六十三。
) 【蜀民為何随語】 〖《華陽國志》曰:何随。
字季業。
蜀郡郫人也。
除安漢令。
蜀亡去官。
時巴土饑荒。
所在無谷。
送吏行乏。
辄取道側民芋。
随以綿系共處。
使足所值。
民視芋見綿。
持綿追還之。
終不受。
因為語曰:〗 安漢吏取糧。
令為之償。
(《禦覽》或作聞何安漢清民取糧令為之償。
○《華陽國志》十一西州後賢志。
《禦覽》四百二十六、九百七十五。
) 【時人為裴秀語】 〖《晉書》曰:秀。
字季彥。
河東聞喜人。
父潛。
魏太常。
秀有風操。
八歲能著文。
叔父徽。
有聲名。
秀年十馀歲。
有賓客詣徽。
出則過秀。
時人為之語曰:〗 後進(《世說》作來。
《詩紀》雲。
一作來。
)領袖。
有裴秀。
(○《晉書》裴秀傳。
《世說》新語識鑒篇、又注。
《類聚》十九引王隐《晉書》作時人謠。
《禦覽》四百六十五引王隐《晉書》、四百九二五。
《詩紀》四十四作裴秀謠。
) 【時人為謝鲲語】 〖《晉書》曰:謝鲲。
字幼輿。
陳國陽夏人。
鄰家高氏女。
有美色。
鲲嘗挑之。
女投梭。
折其兩齒。
時人為之語曰雲雲。
鲲聞之曰:猶不廢我嘯歌〗 任達不已。
幼輿折齒。
(○《晉書》謝鲲傳。
《禦覽》三百六十八作謠。
《詩紀》四十四作幼輿謠。
) 【時人為劉頌語】 〖《晉書》曰:劉頌。
字子雅。
廣陵人。
世為名族。
雷蔣谷魯四姓。
皆出其下。
時人為之語曰:〗 雷蔣谷魯。
劉為最祖。
(○《晉書》劉頌傳。
) 【世為卞氏語】 〖《晉書》曰:卞壺父粹。
以清立鑒察稱。
兄弟六人。
并登宰府。
世稱雲雲。
玄仁。
粹字也。
〗 卞氏六龍。
玄仁無雙。
(○《晉書》卞壺傳。
) 【襄陽裡人為龐煥語】 〖襄陽耆舊記曰:煥。
字世文。
晉太康中為?轲太守。
去官還鄉裡。
裡人語曰雲雲。
鄉裡仰其德讓。
少壯皆代老者擔。
〗 我家池裡。
龍種來歸。
(○襄陽耆舊記一。
) 【三魏為劉毅語】 〖《晉書》曰:劉毅。
字仲雄。
東萊掖人。
僑居平陽。
太平杜恕請為功。
沙汰部吏百馀人。
三魏稱焉。
為之語曰:〗 但聞劉轼曹。
不聞杜府君。
(○《晉書》劉毅傳。
《禦覽》二百六十四引王隐《晉書》。
) 【巴蜀為谯登文石張羅語】 〖《華陽國志》曰:永嘉元年三月。
關中流民鄧定訇氐等掠漢中。
巴西太守張燕遣兵圍之。
氐求救於李雄。
夏五月。
雄遣李離救定。
州軍以破。
四年。
天水文石殺雄。
雄太宰李國降梓潼、巴西還屬。
初。
巴西谯登詣鎮南請兵。
鎮南無兵。
表為揚烈将軍、梓潼内史。
義募三巴蜀漢民為兵。
克複州郡。
先征宕渠。
殺雄巴西太守馬脫。
還往涪。
折沖将軍張羅進據犍為之合水。
巴蜀為語曰:〗 谯登治涪城。
文石在巴西。
張羅守合水。
巴氐那得前。
(○《華陽國志》八大同志。
) 【洛中為劉氏兄弟語】 〖《晉書》曰:劉宏。
字終嘏。
光祿勳。
宏兄粹。
字純嘏。
侍中宏弟潢。
字沖嘏。
吏部尚書。
并有名中朝。
時人語曰:〗 洛中雅雅。
有三嘏。
(○《晉書》劉忄炎傳。
《世說》新語識鑒篇。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四十四作洛中諺。
) 【洛中為荀?語】 〖《晉書》曰:?。
字道明。
亦有名稱。
京都為之語曰:〗 洛中英英。
荀道明。
(○《晉書》荀?傳。
《世說》新語識鑒篇。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四十四作洛中諺。
) 【洛中為馮荪語】 〖《世說》曰雲雲。
名荪。
是播子。
〗 洛中铮铮。
馮惠卿。
(○《世說》新語賞譽篇。
《詩紀》四十四作洛中諺。
) 【時人為馮荪邢喬李順語】 〖《世說》曰:馮荪與邢喬俱司徒李胤外孫。
及胤子順。
并知名。
時稱。
〗 馮才清。
李才明。
純粹邢。
(○《世說》新語賞譽篇。
) 【時人為江統語】 〖《晉書》曰:江統。
字應元。
陳留圉人也。
靜默有遠志。
時人為之語曰:〗 嶷然稀言。
江應元。
(○《晉書》江統傳。
《禦覽》四百九十六引文士傳。
《詩紀》四十四。
) 【時人為趙王倫諺】 〖《晉書》曰:趙王倫僭位。
諸黨皆登卿相。
并列大封。
其馀同謀者。
鹹超階越序。
不可勝紀。
至於奴卒厮役亦加爵位。
每朝會。
貂蟬盈坐。
時人諺曰:〗 貂不足。
狗尾續。
(○《晉書》趙王倫傳。
《白帖》十二、七十。
《禦覽》九十七、四百九十六百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
) 【成都王穎盛時裡語】 〖魏略曰:成都王穎伐長沙王?。
募免奴為軍。
自稱四部司馬。
市郭人素謬。
語奴為尚。
故裡語曰:〗 三部司馬階下兵。
四部司馬尚長明。
欲知太平須石鼈鳴。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四十四。
) 【成都王穎盛時義募将士謠語】 〖《晉書》曰:留義募将士既久。
鹹怨思歸。
或有辄去者。
乃題邺城站雲。
〗 大事解。
蠶欲遽。
請且歸。
赴時務。
昔以義來。
今以義去。
若複有急更相語。
(○《晉書》成都王穎傳。
) 【時人為王氏語】 〖《晉書》曰:元帝以王敦為揚州刺史。
加廣武将軍。
尋進左将軍、都督征讨諸軍事、假節。
帝初鎮江東。
威名未著。
敦與從弟導,同心翼載。
以隆中興。
時人為之語日〗王與馬。
共天下。
(○《晉書》王敦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引晉中興書。
《詩紀》四十四。
) 【時人為鄧攸語】 〖《晉書》曰:永嘉末。
攸以牛馬負妻子而逃。
又遇賊掠其牛馬。
步走擔其兒及其弟子綏。
度不能兩全。
乃謂其妻曰:吾弟早死。
唯有一息。
理不可絕。
止應自棄我兒耳。
幸而得存。
我後當有子。
妻泣而從之。
乃棄之。
攸棄子之後。
妻不複孕。
卒以無嗣。
時人義而哀之。
為之語曰雲雲。
弟子綏服攸喪三年。
〗 天道(《白帖》作于天。
)無知。
使鄧(《白帖》無鄧字。
)伯道無兒。
(○《晉書》鄧攸傳。
《白帖》十八。
) 【樊氏陂諺】 〖《水經注》曰:湖水枝分。
東北為樊氏陂。
陂東西十裡。
南北五裡。
亦謂之凡亭陂。
陂東有樊氏故宅。
樊氏既滅。
庾氏取其陂。
故諺曰:〗 陂汪汪。
下田良。
樊子失業庾公(《後漢書》注作氏。
)昌。
(○《水經注》氵育水注。
《後漢書》樊弘傳注。
《詩紀》四十三作樊氏陂謠。
) 【陳武引裡語】 〖陳武别傳曰:武。
胡人。
育於臨水令陳君。
君奇之。
起議欲易其故字。
武長跪啟曰:裡語有之雲雲。
往在鄉裡。
久聞故老之說。
稱漢使蘇武執忠守志。
意竅慕之。
陳氏嘉其志。
遂名之曰武。
又欲令字仲顯。
其本是胡人。
而石勒、石虎諱胡曰國。
故因字之曰國武。
〗 都亭鼠。
數聞長者語。
(○《禦覽》三百六十三。
《十六國春秋》二十二後趙錄。
) 【時人為權翼苻雅語】 〖秦《書》曰:尚書令苻雅。
為人樂施。
乞人填門。
嘗曰:天下物何常。
吾今日富後日貧耳。
忽一日不施。
則意不泰。
時人為之語曰:〗 不為權翼(《禦覽》作異。
)富。
甯作苻雅貧。
(○《禦覽》四百七十七。
廣博物志十六引《十六國春秋》前秦錄。
○杜文瀾古謠諺雲。
按苻秦時有權翼。
無權異。
《禦覽》所引有誤。
) 【石勒時諺】〖王隐《晉書》曰:石勒時有諺雲。
〗 一杯食。
有兩匕。
石勒死。
人不知。
(○《禦覽》七百六十。
) 【三秦記引諺】 〖辛氏三秦記曰:敦煌西盡大秦。
隔海。
心無憂。
遇善風。
不經三十日得渡。
心憂。
數年不得渡。
諺曰:〗 心無憂患。
不經二旬。
心若憂患。
遠離三春。
(○《禦覽》三百七十七、四百六十九。
) 【秦雍為辛氏語】 〖崔鴻前涼錄曰:辛攀。
字懷遠。
隴西狄道人。
父?。
尚書郎。
兄鑒、曠。
弟寶、迅。
皆以才識知名。
秦雍為之語曰:〗 五龍一門。
金友玉昆。
(○《禦覽》四百九十五。
《十六國春秋》七十五前涼錄。
《詩紀》四十四。
)
(○《晉書》衛?傳作議者以為。
《白帖》二十。
) 【時人為二陸三張語】 〖太平寰宇主曰:冀州信都縣三張宅。
晉文士張協兄弟三人。
喜屬文。
皆郡人也。
語曰:〗 二陸入洛。
三張減價。
(○太平環宇記六十三。
) 【蜀民為何随語】 〖《華陽國志》曰:何随。
字季業。
蜀郡郫人也。
除安漢令。
蜀亡去官。
時巴土饑荒。
所在無谷。
送吏行乏。
辄取道側民芋。
随以綿系共處。
使足所值。
民視芋見綿。
持綿追還之。
終不受。
因為語曰:〗 安漢吏取糧。
令為之償。
(《禦覽》或作聞何安漢清民取糧令為之償。
○《華陽國志》十一西州後賢志。
《禦覽》四百二十六、九百七十五。
) 【時人為裴秀語】 〖《晉書》曰:秀。
字季彥。
河東聞喜人。
父潛。
魏太常。
秀有風操。
八歲能著文。
叔父徽。
有聲名。
秀年十馀歲。
有賓客詣徽。
出則過秀。
時人為之語曰:〗 後進(《世說》作來。
《詩紀》雲。
一作來。
)領袖。
有裴秀。
(○《晉書》裴秀傳。
《世說》新語識鑒篇、又注。
《類聚》十九引王隐《晉書》作時人謠。
《禦覽》四百六十五引王隐《晉書》、四百九二五。
《詩紀》四十四作裴秀謠。
) 【時人為謝鲲語】 〖《晉書》曰:謝鲲。
字幼輿。
陳國陽夏人。
鄰家高氏女。
有美色。
鲲嘗挑之。
女投梭。
折其兩齒。
時人為之語曰雲雲。
鲲聞之曰:猶不廢我嘯歌〗 任達不已。
幼輿折齒。
(○《晉書》謝鲲傳。
《禦覽》三百六十八作謠。
《詩紀》四十四作幼輿謠。
) 【時人為劉頌語】 〖《晉書》曰:劉頌。
字子雅。
廣陵人。
世為名族。
雷蔣谷魯四姓。
皆出其下。
時人為之語曰:〗 雷蔣谷魯。
劉為最祖。
(○《晉書》劉頌傳。
) 【世為卞氏語】 〖《晉書》曰:卞壺父粹。
以清立鑒察稱。
兄弟六人。
并登宰府。
世稱雲雲。
玄仁。
粹字也。
〗 卞氏六龍。
玄仁無雙。
(○《晉書》卞壺傳。
) 【襄陽裡人為龐煥語】 〖襄陽耆舊記曰:煥。
字世文。
晉太康中為?轲太守。
去官還鄉裡。
裡人語曰雲雲。
鄉裡仰其德讓。
少壯皆代老者擔。
〗 我家池裡。
龍種來歸。
(○襄陽耆舊記一。
) 【三魏為劉毅語】 〖《晉書》曰:劉毅。
字仲雄。
東萊掖人。
僑居平陽。
太平杜恕請為功。
沙汰部吏百馀人。
三魏稱焉。
為之語曰:〗 但聞劉轼曹。
不聞杜府君。
(○《晉書》劉毅傳。
《禦覽》二百六十四引王隐《晉書》。
) 【巴蜀為谯登文石張羅語】 〖《華陽國志》曰:永嘉元年三月。
關中流民鄧定訇氐等掠漢中。
巴西太守張燕遣兵圍之。
氐求救於李雄。
夏五月。
雄遣李離救定。
州軍以破。
四年。
天水文石殺雄。
雄太宰李國降梓潼、巴西還屬。
初。
巴西谯登詣鎮南請兵。
鎮南無兵。
表為揚烈将軍、梓潼内史。
義募三巴蜀漢民為兵。
克複州郡。
先征宕渠。
殺雄巴西太守馬脫。
還往涪。
折沖将軍張羅進據犍為之合水。
巴蜀為語曰:〗 谯登治涪城。
文石在巴西。
張羅守合水。
巴氐那得前。
(○《華陽國志》八大同志。
) 【洛中為劉氏兄弟語】 〖《晉書》曰:劉宏。
字終嘏。
光祿勳。
宏兄粹。
字純嘏。
侍中宏弟潢。
字沖嘏。
吏部尚書。
并有名中朝。
時人語曰:〗 洛中雅雅。
有三嘏。
(○《晉書》劉忄炎傳。
《世說》新語識鑒篇。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四十四作洛中諺。
) 【洛中為荀?語】 〖《晉書》曰:?。
字道明。
亦有名稱。
京都為之語曰:〗 洛中英英。
荀道明。
(○《晉書》荀?傳。
《世說》新語識鑒篇。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四十四作洛中諺。
) 【洛中為馮荪語】 〖《世說》曰雲雲。
名荪。
是播子。
〗 洛中铮铮。
馮惠卿。
(○《世說》新語賞譽篇。
《詩紀》四十四作洛中諺。
) 【時人為馮荪邢喬李順語】 〖《世說》曰:馮荪與邢喬俱司徒李胤外孫。
及胤子順。
并知名。
時稱。
〗 馮才清。
李才明。
純粹邢。
(○《世說》新語賞譽篇。
) 【時人為江統語】 〖《晉書》曰:江統。
字應元。
陳留圉人也。
靜默有遠志。
時人為之語曰:〗 嶷然稀言。
江應元。
(○《晉書》江統傳。
《禦覽》四百九十六引文士傳。
《詩紀》四十四。
) 【時人為趙王倫諺】 〖《晉書》曰:趙王倫僭位。
諸黨皆登卿相。
并列大封。
其馀同謀者。
鹹超階越序。
不可勝紀。
至於奴卒厮役亦加爵位。
每朝會。
貂蟬盈坐。
時人諺曰:〗 貂不足。
狗尾續。
(○《晉書》趙王倫傳。
《白帖》十二、七十。
《禦覽》九十七、四百九十六百八十八。
《詩紀》四十四。
) 【成都王穎盛時裡語】 〖魏略曰:成都王穎伐長沙王?。
募免奴為軍。
自稱四部司馬。
市郭人素謬。
語奴為尚。
故裡語曰:〗 三部司馬階下兵。
四部司馬尚長明。
欲知太平須石鼈鳴。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四十四。
) 【成都王穎盛時義募将士謠語】 〖《晉書》曰:留義募将士既久。
鹹怨思歸。
或有辄去者。
乃題邺城站雲。
〗 大事解。
蠶欲遽。
請且歸。
赴時務。
昔以義來。
今以義去。
若複有急更相語。
(○《晉書》成都王穎傳。
) 【時人為王氏語】 〖《晉書》曰:元帝以王敦為揚州刺史。
加廣武将軍。
尋進左将軍、都督征讨諸軍事、假節。
帝初鎮江東。
威名未著。
敦與從弟導,同心翼載。
以隆中興。
時人為之語日〗王與馬。
共天下。
(○《晉書》王敦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引晉中興書。
《詩紀》四十四。
) 【時人為鄧攸語】 〖《晉書》曰:永嘉末。
攸以牛馬負妻子而逃。
又遇賊掠其牛馬。
步走擔其兒及其弟子綏。
度不能兩全。
乃謂其妻曰:吾弟早死。
唯有一息。
理不可絕。
止應自棄我兒耳。
幸而得存。
我後當有子。
妻泣而從之。
乃棄之。
攸棄子之後。
妻不複孕。
卒以無嗣。
時人義而哀之。
為之語曰雲雲。
弟子綏服攸喪三年。
〗 天道(《白帖》作于天。
)無知。
使鄧(《白帖》無鄧字。
)伯道無兒。
(○《晉書》鄧攸傳。
《白帖》十八。
) 【樊氏陂諺】 〖《水經注》曰:湖水枝分。
東北為樊氏陂。
陂東西十裡。
南北五裡。
亦謂之凡亭陂。
陂東有樊氏故宅。
樊氏既滅。
庾氏取其陂。
故諺曰:〗 陂汪汪。
下田良。
樊子失業庾公(《後漢書》注作氏。
)昌。
(○《水經注》氵育水注。
《後漢書》樊弘傳注。
《詩紀》四十三作樊氏陂謠。
) 【陳武引裡語】 〖陳武别傳曰:武。
胡人。
育於臨水令陳君。
君奇之。
起議欲易其故字。
武長跪啟曰:裡語有之雲雲。
往在鄉裡。
久聞故老之說。
稱漢使蘇武執忠守志。
意竅慕之。
陳氏嘉其志。
遂名之曰武。
又欲令字仲顯。
其本是胡人。
而石勒、石虎諱胡曰國。
故因字之曰國武。
〗 都亭鼠。
數聞長者語。
(○《禦覽》三百六十三。
《十六國春秋》二十二後趙錄。
) 【時人為權翼苻雅語】 〖秦《書》曰:尚書令苻雅。
為人樂施。
乞人填門。
嘗曰:天下物何常。
吾今日富後日貧耳。
忽一日不施。
則意不泰。
時人為之語曰:〗 不為權翼(《禦覽》作異。
)富。
甯作苻雅貧。
(○《禦覽》四百七十七。
廣博物志十六引《十六國春秋》前秦錄。
○杜文瀾古謠諺雲。
按苻秦時有權翼。
無權異。
《禦覽》所引有誤。
) 【石勒時諺】〖王隐《晉書》曰:石勒時有諺雲。
〗 一杯食。
有兩匕。
石勒死。
人不知。
(○《禦覽》七百六十。
) 【三秦記引諺】 〖辛氏三秦記曰:敦煌西盡大秦。
隔海。
心無憂。
遇善風。
不經三十日得渡。
心憂。
數年不得渡。
諺曰:〗 心無憂患。
不經二旬。
心若憂患。
遠離三春。
(○《禦覽》三百七十七、四百六十九。
) 【秦雍為辛氏語】 〖崔鴻前涼錄曰:辛攀。
字懷遠。
隴西狄道人。
父?。
尚書郎。
兄鑒、曠。
弟寶、迅。
皆以才識知名。
秦雍為之語曰:〗 五龍一門。
金友玉昆。
(○《禦覽》四百九十五。
《十六國春秋》七十五前涼錄。
《詩紀》四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