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五

關燈
六。

    本集五。

    《詩紀》二十五。

    又《類聚》二十七作赴洛詩。

    引廣、莽、往三韻。

    《文選》二十六在郡卧病詩注引一句。

    草堂詩箋二十述古詩注作赴洛詩。

    引一句。

    ) 【東宮作詩(《文選》赴洛二首之二。

    )】  羁旅遠遊宦。

    托身承華側。

    撫劍遵銅辇。

    振纓盡隻肅。

    歲月一何易。

    寒暑忽已革。

    載離多悲心。

    感物情凄恻。

    慷慨遺安豫。

    (《文選》作愈。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念。

    本集作俞。

    群書校補作愈。

    )永歎廢寝(《文選》作餐。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寤食。

    )食。

    思樂樂難誘。

    曰歸歸未克。

    憂苦欲何為。

    纏綿胸與臆。

    仰瞻淩霄鳥。

    羨爾歸飛翼。

    (○《文選》二十六、本集五、《詩紀》二十五并作赴洛詩。

    ○逯案。

    《文選》旁證雲。

    愈當作?。

    注引東京賦可證。

    作念者。

    形近而訛。

    ) 【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詩】 在昔蒙嘉運。

    矯迹入崇賢。

    假翼鳴鳳條。

    濯足升龍淵。

    (《初學記》作泉。

    )玄冕無醜士。

    冶服使我妍。

    輕劍拂ひ厲。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砺。

    群書校補作砺。

    )長纓麗且鮮。

    誰謂伏事淺。

    契闊逾三年。

    薄言肅後命。

    改服就藩臣。

    夙駕尋清軌。

    遠遊越梁陳。

    感物多遠念。

    慷慨懷古人。

    (○《文選》二十六。

    本集五。

    《詩紀》二十五。

    又《初學記》十引賢、泉二韻。

    《禦覽》六百八十六引玄冕、長纓句。

    文字有異。

    )  【拟行行重行行詩】 悠悠行邁遠。

    戚戚憂思深。

    此思亦何思。

    思君徽與音。

    音徽日夜離。

    緬邈若飛沈。

    王鲔懷河岫。

    晨風思(《詩紀》雲。

    一作悲。

    )北林。

    遊子眇天末。

    還(六臣本《文選》作遠。

    注雲。

    善作還。

    《詩紀》雲。

    五臣作遠。

    )期不可尋。

    驚飚褰反信。

    歸雲難寄音。

    伫立想萬裡。

    沈憂萃我心。

    攬衣有馀帶。

    循形不盈衿。

    去去遺情累。

    安處撫清琴。

    (○《文選》三十。

    本集六。

    《詩紀》二十五。

    ) 【拟今日良宴會詩】  閑夜命歎(編珠作清。

    )友。

    置酒迎風館。

    (編珠作觀。

    )齊僮梁甫吟。

    秦娥張女彈。

    哀音繞棟(本集作梁。

    )宇。

    遺響入雲漢。

    四座鹹同志。

    羽觞不可算。

    高談一何绮。

    蔚若朝霞爛。

    人生無幾何。

    為樂常苦晏。

    (《詩紀》誤作宴。

    )譬彼伺(《類聚》作司。

    )晨鳥。

    揚聲當及旦。

    曷為恒憂苦。

    守此貧與(《類聚》作且。

    )賤。

    (○《文選》三十。

    本集六。

    《詩紀》二十五。

    又《類聚》三十九引館、彈、漢、晏、旦五韻。

    杜公瞻編珠二作陸機樂府詩。

    引觀、彈二韻。

    吳?或韻補四引算、賤二韻。

    )  【拟迢迢牽牛星詩】 昭昭清(玉台作??天。

    )漢晖。

    粲粲光天步。

    牽牛西北回。

    織女東南顧。

    華容一何冶。

    (玉台作绮。

    )揮手如振素。

    怨彼河無梁。

    悲此年歲暮。

    ?彼無良緣。

    ?(玉台作睨。

    群書校補作皖。

    )焉不得度。

    引領望大川。

    雙涕如沾露。

    (○《文選》三十。

    玉台新詠三。

    本集六。

    《詩紀》二十五。

    ) 【拟涉江采芙蓉詩】 上山采瓊蕊。

    穹谷饒芳蘭。

    采采不盈掬。

    悠悠懷所歡。

    故鄉一何曠。

    山川阻且難。

    沈思鐘(玉台作鐘。

    )萬裡。

    踯躅獨吟歎。

    (○《文選》三十。

    玉台新詠三。

    本集六。

    《詩紀》二十五。

    ) 【拟青青河畔草詩】 靡靡江蓠(玉台、《類聚》作離。

    李善本《文選》同。

    又六臣本注。

    五臣作離。

    作離是。

    )草。

    熠熠(《文選》、玉台作熠耀。

    本集同。

    《類聚》作熠爍。

    《詩紀》雲。

    一作耀耀。

    )生河側。

    皎皎彼姝女。

    阿那當軒織。

    粲粲妖(《類聚》作嬌。

    )容姿。

    灼灼美顔(玉台作華美。

    )色。

    良人遊不歸。

    偏栖獨支翼。

    空房來悲風。

    中夜起歎息。

    (○《文選》三十。

    玉台新詠三。

    《類聚》三十二。

    本集六。

    《詩紀》二十五。

    ) 【拟明月何皎皎詩】 安寝北堂上。

    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馀輝。

    (《文選》、《書鈔》作晖。

    《類聚》作輝。

    編珠作光彩。

    )攬(編珠作覽。

    《禦覽》同。

    )之不盈手。

    涼風繞曲房。

    寒蟬鳴高柳。

    踟蹰感節物。

    我行永已久。

    遊宦會無成。

    離思難常守。

    (○《文選》三十。

    本集六。

    《詩紀》二十五。

    又《書鈔》百五十引牖、手二韻。

    《類聚》一引牖、手二韻。

    杜公瞻編珠一作樂府詩。

    引牖、手二韻。

    《禦覽》百八十領先引牖、手二韻。

    ) 【拟蘭若生春陽詩】 嘉樹生朝陽。

    凝霜(《類聚》誤作想。

    )封其條。

    執心守時信。

    歲寒終不(玉台作不敢。

    )凋。

    美人何其曠。

    灼灼(《類聚》作的的。

    同。

    )在雲霄。

    隆想彌年月。

    (玉台作時。

    )長嘯入風飚。

    (玉台作飄。

    )引領望天末。

    譬彼向陽翹。

    (○《文選》三十。

    玉台新詠三。

    本集六。

    《詩紀》二十五。

    又《類聚》三十二引條、凋、霄三韻。

    )  【拟青青陵上柏詩】 冉冉(本集作苒苒。

    )高陵蘋。

    習習随風翰。

    人生當幾時。

    譬彼濁不瀾。

    戚戚多滞念。

    置酒宴所歡。

    方駕振飛辔。

    遠遊入長安。

    名都一何绮。

    城阙郁盤桓。

    飛閣纓虹帶。

    層台冒雲冠。

    高門羅北阙。

    甲第椒與蘭。

    俠客控絕景。

    都人骖玉軒。

    遨遊放情願。

    慷慨為誰歎。

    (○《文選》三十。

    本集六。

    《詩紀》二十五。

    )  【拟東城一何高詩】(《詩紀》雲。

    古《詩》曰東城高且長。

    )  西山何其峻。

    層曲郁崔嵬。

    零露彌天墜。

    蕙葉憑林衰。

    寒暑相因襲。

    時逝忽如頹。

    (玉台作遺。

    )三闾結飛辔。

    大(玉台作太。

    )耋嗟落晖。

    (《詩紀》誤作揮。

    )曷為牽世務。

    中心若(玉台作怅。

    )有違。

    京洛多妖麗。

    玉顔侔瓊蕤。

    閑夜撫鳴琴。

    惠音清且悲。

    長歌赴促節。

    哀響逐高徽。

    一雖萬夫歎。

    再唱梁塵飛。

    思為河曲鳥。

    雙遊沣(《文選》作豐。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沣。

    玉台作豐。

    )水湄。

    (○《文選》三十。

    玉台新詠三。

    本集六。

    《詩紀》二十五。

    )  【拟西北有高樓詩】 高樓(《類聚》作台。

    )一何峻。

    迢迢(玉台作苕苕。

    李善本《文選》同。

    六臣本注雲。

    善作苕苕。

    《詩紀》雲。

    善作苕苕。

    )峻而安。

    绮窗出塵冥。

    飛陛(玉台作階。

    《類聚》同。

    )蹑雲端。

    佳人撫琴(《文選》注作鳴。

    《類聚》作瑤。

    )瑟。

    纖手清且閑。

    芳氣(玉台作草。

    誤。

    《類聚》作音。

    )随風結。

    哀響馥若蘭。

    玉容誰能(《文選》作得。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能。

    )顧。

    傾城在一彈。

    伫立望日昃。

    踯躅再三歎。

    不怨伫立久。

    但願歌者歡。

    思駕歸鴻羽。

    比翼雙飛翰。

    (○《文選》三十。

    玉台新詠三。

    本集六。

    《詩紀》二十五。

    又《類聚》六十二引安、端、閑、蘭、彈五韻。

    《文選》三十一雜體詩注引一句。

    ) 【拟庭中有奇樹詩】 歡友蘭時往。

    迢迢(玉台作苕苕。

    李善本《文選》同。

    六臣本注雲。

    善作苕苕。

    )匿音徽。

    虞淵引絕景。

    四節逝(玉台作遊。

    )若飛。

    芳草久(《類聚》作忽。

    )已茂。

    佳人竟不歸。

    踯躅遵林渚。

    惠風入我懷。

    感物戀所歡。

    采此欲贻(《類聚》作當遺。

    )誰。

    (○《文選》三十。

    玉台新詠三。

    本集六。

    《詩紀》二十五。

    又《類聚》二十九引歸、誰二韻。

    ) 【拟明月皎夜光詩】 歲暮涼風發。

    昊天肅明明。

    (六臣本《文選》誤作月。

    )招搖西北指。

    天漢東南傾。

    朗月照閑房。

    蟋蟀吟戶庭。

    翻翻歸雁集。

    ィィ寒蟬鳴。

    疇昔同宴友。

    翰飛戾高冥。

    服美改聲聽。

    居愉遺舊情。

    織女無機杼。

    大梁不架楹。

    (○《文選》三十。

    本集六。

    《詩紀》二十五。

    ) 【招隐詩】 明發心不夷。

    (《禦覽》作怡。

    )振衣(《禦覽》作投袂。

    )聊踯躅。

    踯躅欲安之。

    幽人在浚谷。

    朝采南澗藻。

    夕息(《禦覽》作宿。

    )西山足。

    輕(類書殘卷作傾。

    )條象雲構。

    密葉成(《詩紀》作承。

    )翠幄。

    (類書殘卷作握。

    《類聚》作屋。

    )激楚(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結風。

    《類聚》、群書校補作結風。

    )伫蘭林。

    回芳薄秀木。

    山溜何冷冷。

    飛泉漱鳴玉。

    哀音附(《詩紀》雲。

    附音拊。

    )靈波。

    頹響赴曾曲。

    至樂非有假。

    安事澆淳(李善本《文選》作醇。

    六臣本注雲。

    善本作醇字。

    )樸。

    富貴苟難圖。

    稅駕從所欲。

    (○《文選》二十二。

    本集五。

    《詩紀》二十五。

    又鳴沙石室古籍業殘類書殘卷尚門引足、握二韻。

    《類聚》三十六引足、屋、木三韻。

    《禦覽》五百十引躅、谷、足、幄四韻。

    ○逯案。

    《文選》旁證謂激楚依注應作結風。

    ) 【遨遊出西城詩】 遨遊出西城。

    按辔循都邑。

    逝物随節改。

    時風肅且熠。

    遷化有常然。

    盛衰自相襲。

    靡靡年時改。

    冉冉老已及。

    行矣勉良圖。

    使爾修名立。

    (○《類聚》二十八。

    本集五。

    《詩紀》二十五。

    ) 【園葵詩二首】 種葵北園中。

    葵生郁萋萋。

    朝榮東北傾。

    夕穎西南?。

    零(《書鈔》作寒。

    《類聚》作靈。

    )露垂鮮澤。

    朗月(《書鈔》作明日。

    《類聚》作朗日。

    案作日是。

    )耀其輝。

    (《類聚》作晖。

    )時逝柔風戢。

    歲暮商?(與飚通。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飚。

    本集作飚。

    《類聚》作傷飚。

    )飛。

    曾雲(《類聚》作露。

    較勝。

    )無溫夜。

    嚴霜有凝威。

    幸蒙高墉德。

    玄景蔭素蕤。

    豐條并春盛。

    落葉後秋衰。

    (本集誤作哀。

    )慶彼晚凋福。

    忘此孤生悲。

    (○《文選》二十九。

    《類聚》八十二。

    本集五。

    《詩紀》二十五。

    又《書鈔》百五十二引輝一韻。

    ) 翩翩晚凋葵。

    孤生寄北蕃。

    被蒙覆露惠。

    微軀後時殘。

    庇足周(文心雕龍作同。

    《類聚》同。

    )一智。

    生理各萬(文心雕龍作合異。

    )端。

    不若(當作苦。

    )聞道易。

    但傷知命難。

    (○《類聚》八十二。

    《詩紀》二十五。

    又文心雕龍事類篇引端一韻。

    ) 【贈斥丘令馮文罴詩】 夙(《初學記》作鳳。

    )駕出東城。

    送子臨江(《初學記》作河。

    )曲。

    密席接同志。

    羽觞飛酃渌。

    登樓望峻陂。

    (《初學記》作坡。

    )時逝一何速。

    (○《類聚》三十一、《詩紀》二十五作贈波丘令。

    又初學十八作贈馮文罴。

    引曲、速二韻。

    ) 與子别所期。

    耀靈緣扶木。

    (○《文選》三十南樓中望所遲客詩注引贈馮文罴詩。

    ○逯案。

    此殆前篇佚句。

    )  【贈顧彥先詩】 清夜不能寐。

    悲風入我軒。

    立影對孤軀。

    哀聲應苦言。

    (○《類聚》三十一。

    《詩紀》二十五。

    ) 【贈紀士詩】  瓊環俟豐價。

    窈窕不自鬻。

    有美峨眉子。

    惠音清且淑。

    修?誇(《類聚》作?雩。

    )協姝麗。

    華顔婉如玉。

    (○《類聚》三十一。

    本集五。

    ) 【招隐詩二首】 駕言尋飛遁。

    山路郁盤桓。

    芳蘭振蕙頁。

    玉泉湧微瀾。

    嘉卉獻時服。

    靈術進朝餐。

    (○《類聚》三十六。

    本集五。

    《詩紀》二十五。

    ) 尋山求逸民。

    穹谷幽且遐。

    清泉蕩玉渚。

    文魚躍中波。

    (○同上)  【屍鄉亭詩】(《詩紀》雲。

    詩彙作顔之推者非。

    ) 東遊觀鞏洛。

    逍遙丘墓間。

    秋草漫(文鏡秘府作蔓。

    《類聚》同。

    )長柯。

    寒木(《詩紀》作水。

    )入雲煙。

    發轸有夙宴。

    息駕無愚賢。

    (○《類聚》二十七。

    文鏡秘府論西。

    ) 【為顧彥先作詩】 肅肅素秋節。

    湛湛濃露凝。

    太陽夙夜降。

    少陰忽已升。

    (○《禦覽》二十五。

    )  【三月三日詩】 遲遲暮春日。

    天氣柔且嘉。

    (《詩紀》作佳。

    )元吉隆初己。

    濯穢遊黃河。

    (○《類聚》四。

    《詩紀》二十五。

    ) 【東宮詩】(《詩紀》據《類聚》老部題作詠老。

    非是。

    ) 軟(《文選》注作柔。

    )顔收紅蕊。

    (《文選》注作藻。

    )玄鬓吐素華。

    冉冉逝将老。

    咄咄奈老何。

    (○《類聚》十八作陸機詩。

    《詩紀》二十五。

    又《文選》二十二晚出西射堂注引華一韻。

    ) 【春詠】(《詩紀》雲。

    亦見鮑明遠集。

    ) 節運同可悲。

    莫若春氣甚。

    和風未及燠。

    遺涼清且凜。

    (○《類聚》三作晉陸機詩。

    本集五。

    《詩紀》二十五。

    ) 【詩】 太素蔔令宅。

    希微啟奧基。

    玄沖纂懿文。

    虛無承先師。

    (○《禦覽》一。

    ) 澄神玄漠流。

    栖心太素域。

    弭節欣高視。

    俟我大夢覺。

    (○同上)  老蠶晚績縮。

    老女晚嫁辱。

    曾不如老鼠。

    翻飛成編蝠。

    (○《禦覽》八百二十五。

    ) 軌迹未及安。

    長辔忽已整。

    道遐覺日短。

    憂深使心褊。

    (○吳?或韻補三。

    ) 物情競紛纭。

    至理自宜貫。

    達觀傥不融。

    居然見真膺。

    (○吳?或韻補四。

    ) 惆怅懷平素。

    豈樂于茲同。

    豈宴栖末景。

    遊豫蹑馀蹤。

    (○《文選》五十七陶徵士诔注。

    ) 佳谷垂金穎。

    (○合璧事類别集五十七。

    )  石龜尚懷海。

    我甯忘故鄉。

    (○述異記。

    )  ☆夏靖〈靖。

    字少明。

    曆任武昌太守、豫章太守。

    有集二卷。

    〉【答陸士衡詩】 大哉乾元。

    萬品資生。

    陶育五常。

    惟濁惟清。

    猗欤君子。

    誕禀純精。

    行歸于周。

    忠笃允誠。

    允誠伊何。

    拔群出俗。

    恒若不修。

    抱此素樸。

    履謙居沖。

    恒若不足。

    上交不谄。

    下交不渎。

    倬彼雲漢。

    於章于天。

    九五翻飛。

    利見大人。

    大人有命。

    是牧是招。

    時行則行。

    遂升東朝。

    東朝光光。

    天同其曜。

    匪徒一台。

    天同其照。

    其照爾德。

    又簡爾才。

    将登三事。

    百揆是厘。

    據仁為本。

    仗義為輿。

    經緯三墳。

    錯綜衆書。

    斟酌聖奧。

    與道卷舒。

    靡靡陸生。

    帝度其心。

    靜恭夙夜。

    莫其德音。

    德音既莫。

    其美彌深。

    為物之主。

    為士之林。

    天作高山。

    大王荒之。

    蕩蕩荊土。

    子其康之。

    風俗未敦。

    子其臧這。

    群彥未叙。

    子其綱之。

    忝榮剖符。

    悠悠在茲。

    羔裘豹祛。

    有愧不能。

    乃眷我顧。

    爰贻休詩。

    嘉睹嘉藻。

    以為清規。

    敢銘妙言。

    終始永思。

    (○文館詞林百五十七。

    ) ☆顧秘〈秘。

    字公真。

    曆交州太守、吳興太守。

    〉【答陸機詩】  恢恢太素。

    萬物初基。

    在昔哲人。

    觀衆濟時。

    (○《禦覽》一作顧公直。

    ) ☆崔?〈爵裡不詳。

    〉【答陸機詩】栖息高丘。

    (○《文選》二十六道路憶山中詩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