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今日盡歡情。
(○《樂府詩集》三十七。
本集七。
《詩紀》二十四。
又《類聚》四十一引庭、盈、停、平、生、情六韻。
) 【日重光行】 日重光。
奈何天回薄。
日重光。
冉冉其遊如飛征。
日重光。
今我日華華之盛。
日重光。
倏忽過。
亦安停。
日重光。
盛往衰。
亦必來。
日重光。
譬如四時。
固恒相催。
日重光。
惟命有分可營。
日重光。
但(樂府、《詩紀》雲。
一作常。
)惆怅才志。
日重光。
身沒(本集作殁。
)之後無遺名。
(○《樂府詩集》四十。
本集七。
《詩紀》二十四。
) 【月重輪行】 人生一時。
月重輪。
盛年安(樂府作焉。
)可持。
(樂府作恃。
注。
一作持。
)月重輪。
吉兇倚伏。
百年莫我與期。
臨川曷悲悼。
茲去不從肩。
月重輪。
功名不勖之。
善哉。
古人揚聲。
敷聞九服。
身名流何穆。
既自才難。
既(既字衍文。
)嘉運。
亦易愆。
俯仰行老。
存沒将何所(樂府無所字。
)觀。
志士慷慨獨長歎。
獨長歎。
(○《樂府詩集》四十。
本集七。
《詩紀》二十四。
) 【百年歌十首】 一十時。
顔如?華晔有晖。
體如飄風行如飛。
娈彼孺子相追随。
終朝出遊薄暮歸。
六情逸豫心無違。
清酒将(本集、《詩紀》誤作漿。
下同。
)炮奈樂何。
清酒将炙奈樂何。
(○《類聚》四十三。
本集七。
《詩紀》二十四。
○逯案。
清酒将炙。
謂以酒進炙也。
本集、《詩紀》作清酒漿炙。
均為不辭。
) 二十時。
膚體彩(《類聚》作彩津。
)澤人理成。
美目淑貌灼有榮。
被服冠帶麗且清。
光車駿馬遊都城。
高談雅步何盈盈。
清酒将炙奈樂何。
清酒将炙奈樂何。
(○同上) 三十時。
行成名立有令聞。
力可扛鼎志幹雲。
食如漏卮氣如熏。
辭家觀國綜典文。
高冠素帶煥翩紛。
清酒将炙奈樂何。
清酒将炙奈樂何。
(○同上) 四十時。
體力克壯志方剛。
跨州越郡還帝鄉。
出入承蝗擁大?。
清酒将炙奈樂何。
清酒将炙奈樂何。
(○同上逯案。
此首當缺一句。
) 五十時。
荷旄仗節鎮邦家。
彭鐘嘈Γ趙女歌。
羅衣纟卒粲金翠華。
言笑雅舞相經過。
清酒将炙奈樂何。
清酒将炙奈樂何。
(○同上) 六十時。
年亦耆艾業亦隆。
骖駕四牡入紫宮。
軒冕婀(《類聚》作納。
本集同。
)那翠雲中。
子孫昌盛家道豐。
清酒将炙奈樂何。
清酒将炙奈樂何。
(○同上) 七十時。
精爽頗損膂力愆。
清水明鏡不欲觀。
臨樂對酒轉無歡。
攬形(《詩紀》雲。
集作衣。
)修(《詩紀》作羞。
注。
集作?。
)發獨長歎。
(○同上) 八十時。
明已損目(《類聚》缺目字。
)聰去耳。
前言往行不複紀。
辭官緻祿歸桑梓。
安車驷馬入舊裡。
樂事告張局面事始。
(○同上) 九十時。
日告耽瘁月告衰。
形體雖是志意非。
言多謬誤心多悲。
子孫朝拜或問誰。
指景玩日慮安危。
感念平生淚交揮。
(○同上) 百歲時。
盈數已登肌肉單。
四支百節(《類聚》節下衍即字。
)還相患。
目若(《詩紀》作苦。
注。
一作若。
)濁鏡口垂(草堂詩箋作流。
)涎。
呼吸頻蹙反側難。
茵褥滋味不複安。
(○《類聚》四十三。
本集七。
《詩紀》二十四。
又草堂詩箋二飲中歌注引一句。
) 【放歌行】 容華夙夜零。
無故自消歇。
(○《文選》二十二行藥詩注。
) 【詩】 【贈顧令文為宜春令詩(五章○以下四言。
)】 藹藹芳林。
有集惟獄。
??明哲。
在彼鴻族。
淪心渾無。
遊精大樸。
播我徽猷。
□彼振玉。
彼玉之振。
光于厥潛。
大明貞觀。
重泉匪深。
我有好爵。
相爾在陰。
翻飛名都。
宰物于南。
禮弊則僞。
樸散在華。
人之秉夷。
(當作懿。
避晉諱作夷。
)則是惠和。
變風興教。
非德伊何。
我友敬矣。
俾人作歌。
交道雖博。
好亦勤止。
比志同契。
惟予與子。
三川既曠。
江亦永矣。
悠悠我思。
托邁千裡。
吉甫之役。
清風既沈。
非子之豔。
詩誰雲尋。
我來自東。
贻其好音。
豈有桃李。
恧子瓊琛。
将子無矧。
屬之翰林。
娈彼靜女。
此惟我心。
(○文館詞林百五十六。
) 【贈武昌太守夏少明詩(六章)】 穆穆君子。
明德允迪。
拊翼負海。
翻飛上國。
天子命之。
曾是在服。
西逾崤岡。
北臨河曲。
爾政既均。
爾化既淳。
舊清孔修。
德以振人。
雍雍鳴鶴。
亦聞于天。
釋厥缁衣。
爰集崇賢。
羽儀既奮。
令問不已。
慶雲煙カ。
鴻漸載起。
峨峨紫闼。
侯戾侯止。
彤管有炜。
納言崇祉。
既考爾工。
将胙爾庸。
六君有命。
俾守于東。
允文允武。
威靈以隆。
之子于邁。
介夫在戎。
悠悠武昌。
在江之隈。
吳未喪師。
為蕃為畿。
惟此惠君。
人胥攸希。
弈弈重光。
照爾繡衣。
人道靡常。
高會難期。
之子于遠。
曷雲歸哉。
心乎愛矣。
永言懷之。
瞻彼江介。
惟用作詩。
(○文館詞林百六十五。
)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 太子宴朝士於宣猷堂。
遂命機賦詩。
(○《禦覽》百七十六。
) 三正疊紹。
洪聖啟運。
自昔哲王。
先天而順。
群辟崇替。
降及近古。
黃晖既渝。
素靈承祜。
乃眷斯顧。
祚之宅土。
三後始基。
世武丕承。
協風旁駭。
天晷仰澄。
淳曜六合。
皇慶攸興。
自彼河汾。
奄齊七政。
時文惟晉。
世笃其聖。
欽翼昊天。
對揚成命。
九區克鹹。
讴(《文選》作燕。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讴。
)歌以詠。
皇上纂隆。
經教弘道。
于化既豐。
在工載考。
俯厘庶績。
仰荒大造。
儀刑(本集作形。
)祖宗。
妥綏天保。
笃生我後。
克明克秀。
體輝重光。
承規景數。
茂德淵沖。
(《類聚》作沖深。
《初學記》作川沈。
)天姿玉裕。
蕞爾小臣。
邈彼荒遐。
弛厥負擔。
振纓承華。
匪願伊始。
惟命之嘉。
(○《文選》二十。
本集七。
《詩紀》二十五。
又《類聚》三十九作侍皇太子宣猷堂詩。
引秀、數、裕、運、順、古、祜、丞、澄、政、聖、赫十二韻。
《初學記》十作侍皇太子宣猷堂詩。
引裕一韻。
○逯案。
此詩原題當作侍皇太子宣猷堂詩。
并有序文。
《文選》蓋删其序而改其題。
今補入《禦覽》所引殘序。
又《類聚》引文多明明隆晉。
茂德有赫二句。
将笃生我後六句列在詩首。
與《文選》不同。
《文選》乃節錄本集無疑。
) 【贈馮文罴遷斥丘令詩(八章)】 〖《文選》李善注。
集雲。
文罴為太子洗馬。
遷斥丘令。
贈以此詩。
逯案。
此為陸集原題。
應從之。
〗 於皇聖世。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代。
)時文惟晉。
受命自天。
奄有黎獻。
阊阖既辟。
承華再建。
明明在上。
有集惟彥。
奕奕馮生。
哲問(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門。
)允迪。
天保定子。
(韻補作爾。
)靡德不铄。
邁心玄曠。
矯志崇邈。
遵彼承華。
其容灼灼。
嗟我人斯。
戢翼江潭。
有命集止。
(《類聚》作上。
)翻飛自南。
出自(《類聚》作彼。
)幽谷。
及爾同林。
雙情交映。
遺物識心。
人亦有言。
交道實難。
有?者弁。
千載一彈。
今我與子。
曠世齊歡。
利斷金石。
氣惠秋蘭。
群黎未綏。
帝用勤止。
我求明德。
肆于百裡。
佥曰爾諧。
俾民是紀。
乃眷北徂。
對揚帝祉。
疇昔之遊。
好合纏綿。
借曰未給。
(李善本《文選》作洽。
六臣本《文選》同。
本集注雲。
五臣作洽談。
《詩紀》雲。
五臣作洽。
)亦既三年。
居陪華幄。
出從朱輪。
方骥齊镳。
比迹同塵。
之子既命。
四牡項領。
遵塗遠蹈。
騰軌高騁。
慶雲扶質。
清風承景。
嗟我懷人。
其邁惟永。
否泰有(李善本《文選》作苟。
六臣本注雲。
善作苟。
《詩紀》同。
本集作苟。
)殊。
窮達有違。
及子春華。
從爾秋晖。
逝将去我。
陟彼朔陲。
(本集作垂。
)非子之念。
心孰為悲。
(○《文選》二十四。
本集五。
詩集二十五。
又《類聚》三十一引第三章。
韻補五引迪、铄二韻。
) 【答賈谧詩(十一章)】 餘昔為太子洗馬。
魯公賈長淵以散騎常侍侍東宮積年。
餘出補吳王郎中令。
元康六年入為尚書郎。
魯公贈詩一篇。
作此(《文選》、文館詞林此下有詩字。
本集同。
)答之雲爾。
伊昔有皇。
肇濟黎蒸。
先天創物。
景命是膺。
降及群後。
疊毀(文館詞林缺此二字。
)疊興。
邈矣終古。
崇替有徵。
在漢之季。
皇綱幅裂。
大(六臣本《文選》作火。
注雲。
善作大。
群書校補本作火。
)辰匿晖。
(李善本《文選》作曜。
)金虎曜(李善本《文選》作習。
本集同。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習。
韻補同。
)質。
雄臣馳(文館詞林作騰。
《類聚》同。
)鹜。
義夫赴節。
釋位揮戈。
言謀王室。
王室之亂。
靡邦不泯。
如彼墜景。
曾不可振。
乃眷三哲。
(韻補作後。
)俾?(文館詞林作人。
)斯民。
(文館詞林作人。
)啟土雖(《類聚》作綏。
《詩紀》雲。
一作綏。
)難。
改物承天。
爰茲有魏。
即宮天邑。
吳實龍飛。
劉亦嶽立。
幹戈載揚。
俎豆載戢。
民(文館詞林作人。
)勞師興。
國玩凱入。
天厭霸德。
黃祚(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祖。
)告釁。
(李善本《文選》作?。
文館詞林同。
)獄訟違魏。
讴歌适(《類聚》作逼。
)晉。
陳留歸蕃。
我皇登禅。
庸岷(《類聚》作??。
)嵇颡。
三江改獻。
赫矣隆晉。
奄宅率土。
對揚天人。
有秩斯祜。
惟公太宰。
光翼二祖。
誕育洪胄。
纂戎于魯。
東朝既建。
淑問峨峨。
我求明德。
濟同以和。
魯公戾止。
衮服委蛇。
思媚皇儲。
高步承華。
昔我逮茲。
時惟下僚。
及子栖遲。
同林異條。
年殊志比。
(文館詞林作密。
《類聚》、本集同。
)服舛(群書校補本作殊。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殊。
)義稠。
遊跨三春。
情固二秋。
祗承皇命。
出納無違。
往踐蕃朝。
來步紫微。
升降秘閣。
我服載晖。
孰雲匪懼。
仰肅明威。
分索則易。
攜手實難。
念昔良遊。
茲焉永歎。
公之雲感。
贻此音翰。
蔚彼高藻。
如玉如蘭。
(李善本《文選》作之闌。
六臣本注。
善作之闌。
《詩紀》雲。
一作之闌。
) 惟漢有木。
曾不逾境。
惟南有金。
萬邦作詠。
民之胥好。
捐(《類聚》作指。
)狂(《文選》作狂捐。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狂捐。
)厲聖。
儀刑(文館詞林作形。
本集同。
)在昔。
予(《類聚》作争。
)聞子命。
(○《文選》二十四作答賈長淵。
本集五。
《詩紀》二十五。
又《類聚》三十一引膺、興、徵、裂、節、室、泯、振、民、天、衮、晉、禅、獻、祖、魯、僚、條、稠、秋、違、微、晖、威、驗、歎、翰、蘭、聖、命三十韻。
韻補一引泯、振、民三韻。
又四引釁、晉、禅三韻。
又五引裂、質二韻。
) 【與弟清河雲詩】〖十章○《詩紀》作贈弟士龍。
又注雲。
見陸士龍集。
題曰兄平原贈。
餘弱(文館詞林作夙。
)年夙。
(文館詞林作早。
)孤。
與弟士龍銜血阝(文館詞林作恤。
)喪庭。
續忝末緒。
(本集無忝末緒三字。
)會逼王命。
(文館詞林無會逼王命句。
)墨?即戎。
時并萦發。
悼心告别。
漸曆(文館詞林作蹈。
)八載。
家邦颠覆。
凡厥同生。
凋落殆半。
收迹之日。
感物興哀。
而士龍又先在西。
(本集作四。
《詩紀》同。
)時迫當祖載。
(文館詞林作送。
)二昆不容逍遙。
銜痛東徂。
遺情西慕。
(文館詞林作慘怆。
)故作是詩。
以寄其哀苦焉。
〗 於穆予宗。
禀精東獄。
誕育祖考。
造我南國。
南國克靖。
實繇洪績。
惟帝念功。
載繁其錫。
其錫惟何。
玄冕衮衣。
金石假樂。
旄钺授威。
匪威是信。
稱丕(本集作平。
《詩紀》同。
群書校補作乎。
)遠德。
奕世(文館詞林作葉。
)台衡。
扶帝紫極。
笃生二(本集、《詩紀》作三。
)昆。
克明克俊。
遵塗結轍。
承風襲問。
帝曰欽哉。
纂戎列(本集作裂。
群書校補作烈。
)祚。
雙組式帶。
绶(文館詞林作綏。
)章載路。
即命荊楚。
對揚休顧。
肇敏厥(文館詞林作厥敏。
)績。
武功聿舉。
煙カ芳素。
綢缪江浒。
昊天不吊。
胡甯棄予。
嗟予人斯。
(文館詞林作鄙人。
)胡(文館詞林作允。
)德之微。
阙彼遺軌。
(文館詞林作懿。
)則此頑違。
王事靡監。
(本集作匪監。
《詩紀》同。
)ユ(文館詞林作旌。
)旆屢振。
委籍奮(本集作舊。
《詩紀》同。
)戈。
統厥征人。
祁祁(本集作祈祈。
《詩紀》同。
)征人。
載肅載閑。
?癸々戎馬。
有る(本集缺る字。
《詩紀》同。
)有翰。
昔予(本集、《詩紀》作子。
)翼考。
惟斯(文館詞林作新。
)伊撫。
今予小子。
缪尋末緒。
有命自天。
崇替靡常。
王師乘運。
席卷江(本集倒作江卷。
《詩紀》同。
)湘。
雖備官(本集缺此二字。
《詩紀》同。
)守。
位(本集作守。
《詩紀》同。
)從武臣。
守局下列。
譬彼飛塵。
洪波電(本集、《詩紀》作雷。
)擊。
與衆同湮。
(本集作泯。
《詩紀》同。
)颠踣(本集、《詩紀》作跋。
)西夏。
收迹舊京。
俯慚堂構。
仰懵(《類聚》作惟。
)先靈。
孰雲忍愧。
寄之我情。
伊(文館詞林作猗。
)我俊弟。
咨(文館詞林作嗟。
)爾士龍。
懷襲瑰玮。
(文館詞林作偉。
)播殖(韻補作植。
)清風。
非德莫勤。
非道莫弘。
垂翼東畿。
耀穎名邦。
綿綿洪統。
非爾孰崇。
依依同生。
恩笃情結。
義存并濟。
胡樂之悅。
願爾偕老。
攜手黃發。
昔我西征。
扼腕(文館詞林作?宛。
)川湄。
(文館詞林作涯。
)掩涕即路。
揮(本集、《詩紀》作耀。
)袂長辭。
六龍促節。
逝不我待。
自往迄茲。
曠年八祀。
悠悠我思。
非爾(文館詞林作予。
)焉在。
昔并垂發。
今也将老。
銜哀(文館詞林作含憂。
)茹?。
契闊充飽。
嗟我人斯。
胡恤之早。
天步多艱。
性命難誓。
常懼隕斃。
(文館詞林作弊。
)孤魂殊裔。
存不阜物。
沒不增壤。
生若朝風。
死猶(群書校補作由。
)絕景。
視彼蜉蝣。
(本集作浮遊。
《詩紀》同
(○《樂府詩集》三十七。
本集七。
《詩紀》二十四。
又《類聚》四十一引庭、盈、停、平、生、情六韻。
) 【日重光行】 日重光。
奈何天回薄。
日重光。
冉冉其遊如飛征。
日重光。
今我日華華之盛。
日重光。
倏忽過。
亦安停。
日重光。
盛往衰。
亦必來。
日重光。
譬如四時。
固恒相催。
日重光。
惟命有分可營。
日重光。
但(樂府、《詩紀》雲。
一作常。
)惆怅才志。
日重光。
身沒(本集作殁。
)之後無遺名。
(○《樂府詩集》四十。
本集七。
《詩紀》二十四。
) 【月重輪行】 人生一時。
月重輪。
盛年安(樂府作焉。
)可持。
(樂府作恃。
注。
一作持。
)月重輪。
吉兇倚伏。
百年莫我與期。
臨川曷悲悼。
茲去不從肩。
月重輪。
功名不勖之。
善哉。
古人揚聲。
敷聞九服。
身名流何穆。
既自才難。
既(既字衍文。
)嘉運。
亦易愆。
俯仰行老。
存沒将何所(樂府無所字。
)觀。
志士慷慨獨長歎。
獨長歎。
(○《樂府詩集》四十。
本集七。
《詩紀》二十四。
) 【百年歌十首】 一十時。
顔如?華晔有晖。
體如飄風行如飛。
娈彼孺子相追随。
終朝出遊薄暮歸。
六情逸豫心無違。
清酒将(本集、《詩紀》誤作漿。
下同。
)炮奈樂何。
清酒将炙奈樂何。
(○《類聚》四十三。
本集七。
《詩紀》二十四。
○逯案。
清酒将炙。
謂以酒進炙也。
本集、《詩紀》作清酒漿炙。
均為不辭。
) 二十時。
膚體彩(《類聚》作彩津。
)澤人理成。
美目淑貌灼有榮。
被服冠帶麗且清。
光車駿馬遊都城。
高談雅步何盈盈。
清酒将炙奈樂何。
清酒将炙奈樂何。
(○同上) 三十時。
行成名立有令聞。
力可扛鼎志幹雲。
食如漏卮氣如熏。
辭家觀國綜典文。
高冠素帶煥翩紛。
清酒将炙奈樂何。
清酒将炙奈樂何。
(○同上) 四十時。
體力克壯志方剛。
跨州越郡還帝鄉。
出入承蝗擁大?。
清酒将炙奈樂何。
清酒将炙奈樂何。
(○同上逯案。
此首當缺一句。
) 五十時。
荷旄仗節鎮邦家。
彭鐘嘈Γ趙女歌。
羅衣纟卒粲金翠華。
言笑雅舞相經過。
清酒将炙奈樂何。
清酒将炙奈樂何。
(○同上) 六十時。
年亦耆艾業亦隆。
骖駕四牡入紫宮。
軒冕婀(《類聚》作納。
本集同。
)那翠雲中。
子孫昌盛家道豐。
清酒将炙奈樂何。
清酒将炙奈樂何。
(○同上) 七十時。
精爽頗損膂力愆。
清水明鏡不欲觀。
臨樂對酒轉無歡。
攬形(《詩紀》雲。
集作衣。
)修(《詩紀》作羞。
注。
集作?。
)發獨長歎。
(○同上) 八十時。
明已損目(《類聚》缺目字。
)聰去耳。
前言往行不複紀。
辭官緻祿歸桑梓。
安車驷馬入舊裡。
樂事告張局面事始。
(○同上) 九十時。
日告耽瘁月告衰。
形體雖是志意非。
言多謬誤心多悲。
子孫朝拜或問誰。
指景玩日慮安危。
感念平生淚交揮。
(○同上) 百歲時。
盈數已登肌肉單。
四支百節(《類聚》節下衍即字。
)還相患。
目若(《詩紀》作苦。
注。
一作若。
)濁鏡口垂(草堂詩箋作流。
)涎。
呼吸頻蹙反側難。
茵褥滋味不複安。
(○《類聚》四十三。
本集七。
《詩紀》二十四。
又草堂詩箋二飲中歌注引一句。
) 【放歌行】 容華夙夜零。
無故自消歇。
(○《文選》二十二行藥詩注。
) 【詩】 【贈顧令文為宜春令詩(五章○以下四言。
)】 藹藹芳林。
有集惟獄。
??明哲。
在彼鴻族。
淪心渾無。
遊精大樸。
播我徽猷。
□彼振玉。
彼玉之振。
光于厥潛。
大明貞觀。
重泉匪深。
我有好爵。
相爾在陰。
翻飛名都。
宰物于南。
禮弊則僞。
樸散在華。
人之秉夷。
(當作懿。
避晉諱作夷。
)則是惠和。
變風興教。
非德伊何。
我友敬矣。
俾人作歌。
交道雖博。
好亦勤止。
比志同契。
惟予與子。
三川既曠。
江亦永矣。
悠悠我思。
托邁千裡。
吉甫之役。
清風既沈。
非子之豔。
詩誰雲尋。
我來自東。
贻其好音。
豈有桃李。
恧子瓊琛。
将子無矧。
屬之翰林。
娈彼靜女。
此惟我心。
(○文館詞林百五十六。
) 【贈武昌太守夏少明詩(六章)】 穆穆君子。
明德允迪。
拊翼負海。
翻飛上國。
天子命之。
曾是在服。
西逾崤岡。
北臨河曲。
爾政既均。
爾化既淳。
舊清孔修。
德以振人。
雍雍鳴鶴。
亦聞于天。
釋厥缁衣。
爰集崇賢。
羽儀既奮。
令問不已。
慶雲煙カ。
鴻漸載起。
峨峨紫闼。
侯戾侯止。
彤管有炜。
納言崇祉。
既考爾工。
将胙爾庸。
六君有命。
俾守于東。
允文允武。
威靈以隆。
之子于邁。
介夫在戎。
悠悠武昌。
在江之隈。
吳未喪師。
為蕃為畿。
惟此惠君。
人胥攸希。
弈弈重光。
照爾繡衣。
人道靡常。
高會難期。
之子于遠。
曷雲歸哉。
心乎愛矣。
永言懷之。
瞻彼江介。
惟用作詩。
(○文館詞林百六十五。
)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 太子宴朝士於宣猷堂。
遂命機賦詩。
(○《禦覽》百七十六。
) 三正疊紹。
洪聖啟運。
自昔哲王。
先天而順。
群辟崇替。
降及近古。
黃晖既渝。
素靈承祜。
乃眷斯顧。
祚之宅土。
三後始基。
世武丕承。
協風旁駭。
天晷仰澄。
淳曜六合。
皇慶攸興。
自彼河汾。
奄齊七政。
時文惟晉。
世笃其聖。
欽翼昊天。
對揚成命。
九區克鹹。
讴(《文選》作燕。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讴。
)歌以詠。
皇上纂隆。
經教弘道。
于化既豐。
在工載考。
俯厘庶績。
仰荒大造。
儀刑(本集作形。
)祖宗。
妥綏天保。
笃生我後。
克明克秀。
體輝重光。
承規景數。
茂德淵沖。
(《類聚》作沖深。
《初學記》作川沈。
)天姿玉裕。
蕞爾小臣。
邈彼荒遐。
弛厥負擔。
振纓承華。
匪願伊始。
惟命之嘉。
(○《文選》二十。
本集七。
《詩紀》二十五。
又《類聚》三十九作侍皇太子宣猷堂詩。
引秀、數、裕、運、順、古、祜、丞、澄、政、聖、赫十二韻。
《初學記》十作侍皇太子宣猷堂詩。
引裕一韻。
○逯案。
此詩原題當作侍皇太子宣猷堂詩。
并有序文。
《文選》蓋删其序而改其題。
今補入《禦覽》所引殘序。
又《類聚》引文多明明隆晉。
茂德有赫二句。
将笃生我後六句列在詩首。
與《文選》不同。
《文選》乃節錄本集無疑。
) 【贈馮文罴遷斥丘令詩(八章)】 〖《文選》李善注。
集雲。
文罴為太子洗馬。
遷斥丘令。
贈以此詩。
逯案。
此為陸集原題。
應從之。
〗 於皇聖世。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代。
)時文惟晉。
受命自天。
奄有黎獻。
阊阖既辟。
承華再建。
明明在上。
有集惟彥。
奕奕馮生。
哲問(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門。
)允迪。
天保定子。
(韻補作爾。
)靡德不铄。
邁心玄曠。
矯志崇邈。
遵彼承華。
其容灼灼。
嗟我人斯。
戢翼江潭。
有命集止。
(《類聚》作上。
)翻飛自南。
出自(《類聚》作彼。
)幽谷。
及爾同林。
雙情交映。
遺物識心。
人亦有言。
交道實難。
有?者弁。
千載一彈。
今我與子。
曠世齊歡。
利斷金石。
氣惠秋蘭。
群黎未綏。
帝用勤止。
我求明德。
肆于百裡。
佥曰爾諧。
俾民是紀。
乃眷北徂。
對揚帝祉。
疇昔之遊。
好合纏綿。
借曰未給。
(李善本《文選》作洽。
六臣本《文選》同。
本集注雲。
五臣作洽談。
《詩紀》雲。
五臣作洽。
)亦既三年。
居陪華幄。
出從朱輪。
方骥齊镳。
比迹同塵。
之子既命。
四牡項領。
遵塗遠蹈。
騰軌高騁。
慶雲扶質。
清風承景。
嗟我懷人。
其邁惟永。
否泰有(李善本《文選》作苟。
六臣本注雲。
善作苟。
《詩紀》同。
本集作苟。
)殊。
窮達有違。
及子春華。
從爾秋晖。
逝将去我。
陟彼朔陲。
(本集作垂。
)非子之念。
心孰為悲。
(○《文選》二十四。
本集五。
詩集二十五。
又《類聚》三十一引第三章。
韻補五引迪、铄二韻。
) 【答賈谧詩(十一章)】 餘昔為太子洗馬。
魯公賈長淵以散騎常侍侍東宮積年。
餘出補吳王郎中令。
元康六年入為尚書郎。
魯公贈詩一篇。
作此(《文選》、文館詞林此下有詩字。
本集同。
)答之雲爾。
伊昔有皇。
肇濟黎蒸。
先天創物。
景命是膺。
降及群後。
疊毀(文館詞林缺此二字。
)疊興。
邈矣終古。
崇替有徵。
在漢之季。
皇綱幅裂。
大(六臣本《文選》作火。
注雲。
善作大。
群書校補本作火。
)辰匿晖。
(李善本《文選》作曜。
)金虎曜(李善本《文選》作習。
本集同。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習。
韻補同。
)質。
雄臣馳(文館詞林作騰。
《類聚》同。
)鹜。
義夫赴節。
釋位揮戈。
言謀王室。
王室之亂。
靡邦不泯。
如彼墜景。
曾不可振。
乃眷三哲。
(韻補作後。
)俾?(文館詞林作人。
)斯民。
(文館詞林作人。
)啟土雖(《類聚》作綏。
《詩紀》雲。
一作綏。
)難。
改物承天。
爰茲有魏。
即宮天邑。
吳實龍飛。
劉亦嶽立。
幹戈載揚。
俎豆載戢。
民(文館詞林作人。
)勞師興。
國玩凱入。
天厭霸德。
黃祚(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祖。
)告釁。
(李善本《文選》作?。
文館詞林同。
)獄訟違魏。
讴歌适(《類聚》作逼。
)晉。
陳留歸蕃。
我皇登禅。
庸岷(《類聚》作??。
)嵇颡。
三江改獻。
赫矣隆晉。
奄宅率土。
對揚天人。
有秩斯祜。
惟公太宰。
光翼二祖。
誕育洪胄。
纂戎于魯。
東朝既建。
淑問峨峨。
我求明德。
濟同以和。
魯公戾止。
衮服委蛇。
思媚皇儲。
高步承華。
昔我逮茲。
時惟下僚。
及子栖遲。
同林異條。
年殊志比。
(文館詞林作密。
《類聚》、本集同。
)服舛(群書校補本作殊。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殊。
)義稠。
遊跨三春。
情固二秋。
祗承皇命。
出納無違。
往踐蕃朝。
來步紫微。
升降秘閣。
我服載晖。
孰雲匪懼。
仰肅明威。
分索則易。
攜手實難。
念昔良遊。
茲焉永歎。
公之雲感。
贻此音翰。
蔚彼高藻。
如玉如蘭。
(李善本《文選》作之闌。
六臣本注。
善作之闌。
《詩紀》雲。
一作之闌。
) 惟漢有木。
曾不逾境。
惟南有金。
萬邦作詠。
民之胥好。
捐(《類聚》作指。
)狂(《文選》作狂捐。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狂捐。
)厲聖。
儀刑(文館詞林作形。
本集同。
)在昔。
予(《類聚》作争。
)聞子命。
(○《文選》二十四作答賈長淵。
本集五。
《詩紀》二十五。
又《類聚》三十一引膺、興、徵、裂、節、室、泯、振、民、天、衮、晉、禅、獻、祖、魯、僚、條、稠、秋、違、微、晖、威、驗、歎、翰、蘭、聖、命三十韻。
韻補一引泯、振、民三韻。
又四引釁、晉、禅三韻。
又五引裂、質二韻。
) 【與弟清河雲詩】〖十章○《詩紀》作贈弟士龍。
又注雲。
見陸士龍集。
題曰兄平原贈。
餘弱(文館詞林作夙。
)年夙。
(文館詞林作早。
)孤。
與弟士龍銜血阝(文館詞林作恤。
)喪庭。
續忝末緒。
(本集無忝末緒三字。
)會逼王命。
(文館詞林無會逼王命句。
)墨?即戎。
時并萦發。
悼心告别。
漸曆(文館詞林作蹈。
)八載。
家邦颠覆。
凡厥同生。
凋落殆半。
收迹之日。
感物興哀。
而士龍又先在西。
(本集作四。
《詩紀》同。
)時迫當祖載。
(文館詞林作送。
)二昆不容逍遙。
銜痛東徂。
遺情西慕。
(文館詞林作慘怆。
)故作是詩。
以寄其哀苦焉。
〗 於穆予宗。
禀精東獄。
誕育祖考。
造我南國。
南國克靖。
實繇洪績。
惟帝念功。
載繁其錫。
其錫惟何。
玄冕衮衣。
金石假樂。
旄钺授威。
匪威是信。
稱丕(本集作平。
《詩紀》同。
群書校補作乎。
)遠德。
奕世(文館詞林作葉。
)台衡。
扶帝紫極。
笃生二(本集、《詩紀》作三。
)昆。
克明克俊。
遵塗結轍。
承風襲問。
帝曰欽哉。
纂戎列(本集作裂。
群書校補作烈。
)祚。
雙組式帶。
绶(文館詞林作綏。
)章載路。
即命荊楚。
對揚休顧。
肇敏厥(文館詞林作厥敏。
)績。
武功聿舉。
煙カ芳素。
綢缪江浒。
昊天不吊。
胡甯棄予。
嗟予人斯。
(文館詞林作鄙人。
)胡(文館詞林作允。
)德之微。
阙彼遺軌。
(文館詞林作懿。
)則此頑違。
王事靡監。
(本集作匪監。
《詩紀》同。
)ユ(文館詞林作旌。
)旆屢振。
委籍奮(本集作舊。
《詩紀》同。
)戈。
統厥征人。
祁祁(本集作祈祈。
《詩紀》同。
)征人。
載肅載閑。
?癸々戎馬。
有る(本集缺る字。
《詩紀》同。
)有翰。
昔予(本集、《詩紀》作子。
)翼考。
惟斯(文館詞林作新。
)伊撫。
今予小子。
缪尋末緒。
有命自天。
崇替靡常。
王師乘運。
席卷江(本集倒作江卷。
《詩紀》同。
)湘。
雖備官(本集缺此二字。
《詩紀》同。
)守。
位(本集作守。
《詩紀》同。
)從武臣。
守局下列。
譬彼飛塵。
洪波電(本集、《詩紀》作雷。
)擊。
與衆同湮。
(本集作泯。
《詩紀》同。
)颠踣(本集、《詩紀》作跋。
)西夏。
收迹舊京。
俯慚堂構。
仰懵(《類聚》作惟。
)先靈。
孰雲忍愧。
寄之我情。
伊(文館詞林作猗。
)我俊弟。
咨(文館詞林作嗟。
)爾士龍。
懷襲瑰玮。
(文館詞林作偉。
)播殖(韻補作植。
)清風。
非德莫勤。
非道莫弘。
垂翼東畿。
耀穎名邦。
綿綿洪統。
非爾孰崇。
依依同生。
恩笃情結。
義存并濟。
胡樂之悅。
願爾偕老。
攜手黃發。
昔我西征。
扼腕(文館詞林作?宛。
)川湄。
(文館詞林作涯。
)掩涕即路。
揮(本集、《詩紀》作耀。
)袂長辭。
六龍促節。
逝不我待。
自往迄茲。
曠年八祀。
悠悠我思。
非爾(文館詞林作予。
)焉在。
昔并垂發。
今也将老。
銜哀(文館詞林作含憂。
)茹?。
契闊充飽。
嗟我人斯。
胡恤之早。
天步多艱。
性命難誓。
常懼隕斃。
(文館詞林作弊。
)孤魂殊裔。
存不阜物。
沒不增壤。
生若朝風。
死猶(群書校補作由。
)絕景。
視彼蜉蝣。
(本集作浮遊。
《詩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