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
我皇神武。
泛舟萬裡。
迅雷電邁。
弗及掩耳。
思樂華林。
薄采其蘭。
皇居偉則。
芳園巨觀。
仁以山悅。
水為智歡。
清池流爵。
秘樂通玄。
修罾灑鱗。
大庖妙馔。
物以時序。
情以化宣。
終溫且克。
有肅初筵。
嘉賓在茲。
千(宋本《初學記》作幹。
)祿永年。
(《類聚》四引泛、裡、耳、蘭、觀、歡、玄、宣八韻。
《初學記》十四作王濟從事華林園詩。
引馔、宣、筵、年四韻。
廣《文選》八作華林園詩。
引泛、裡、耳、蘭、觀、歡、玄、宣八韻。
《詩紀》二十三。
) 【從事華林詩】 郁郁華林。
奕奕疏圃。
燕彼群後。
郁郁有序。
(○《書鈔》八十二。
○逯案。
《初學記》引上詩作從事華林園詩。
此四句蓋上詩佚文。
) 【詩】 於顯我王。
緝乘斯民。
俊明有德。
嚴恭惟寅。
(○魏書三十六李順傳附骞傳釋情賦注引王武子詩。
) 【答何劭詩】 計終收遐緻。
發軌将先起。
(○《文選》二十三拜陵廟詩注。
) ☆孫楚〈楚。
字子荊。
太原中都人。
曆任著作佐郎、石苞骠騎參軍。
後為扶風王駿征西參軍。
轉梁令。
遷衛軍司馬。
惠帝初為馮翊太守。
元康三年卒。
有集十二卷。
〉【答弘農故吏民詩】 昔我先侯。
邁德垂化。
康哉之詠。
實由良佐。
惟餘忝辱。
弗克負荷。
每曆貴邦。
仰瞻泰華。
追慕先軌。
感想哀嗟。
诜诜臣故。
爰及群士。
皓首老成。
率彼邑裡。
闡崇高義。
長幼以齒。
(○《類聚》二十九。
《詩紀》三十。
) 【除婦服詩】 〖集雲。
婦胡母氏也。
《世說》曰:孫子荊除婦服。
作詩以示王武子。
王曰:未知文生於情。
情生于文。
覽之凄然。
增伉俪之重。
〗 時邁不停。
日月電流。
神爽登遐。
忽已一周。
禮制有叙。
告除靈丘。
臨祠感痛。
中心若抽。
(○《世說》新語文學篇注。
《詩紀》三十。
) 【太仆座上詩】 朝欽厥庸。
出尹京畿。
回受太仆。
四牡??。
綠(《初學記》作?。
)耳盈箱。
翠華葳蕤。
勳齊庭實。
增國之晖。
(○《初學記》十二。
《詩紀》三十。
) 【會王侍中座上詩】 顯允君子。
時惟英邵。
玄貂左移。
華蟬增曜。
(○《禦覽》六百八十八。
) 【祖道詩】 仰天惟龍。
禦地以骥。
利有攸往。
不期而至。
(○《初學記》五。
《詩紀》三十。
) 【征西官屬送於陟陽候作詩】 晨風飄歧路。
零雨被秋草。
傾城遠追(《文選》殘頁作迫。
《類聚》作相。
)送。
餞我千裡道。
三命(漁隐業話作本。
)皆有極。
咄嗟安可保。
莫大於殇子。
彭聃猶為天。
吉兇如糾纟墨。
(《文選》殘頁作纏。
文章正宗、《詩紀》同。
)憂喜相紛繞。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擾。
按選注原應作擾。
)天地為我垆。
萬物一何小。
達人垂大觀。
誡此苦不早。
乖離即長衢。
惆怅盈懷抱。
孰能察其心。
鑒之以蒼昊。
齊契在今朝。
守之與偕老。
(○《文選》二十。
日本延喜十三年刻《文選》殘頁。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三十。
又《類聚》二十九作征西官屬送别詩。
引草、道、抱三韻。
《初學記》十八作征西官屬於陟陽候祖道詩。
引草、道二韻。
苕溪漁隐業話二引保一韻。
) 【之馮翊祖道詩】 舉翮撫三秦。
抗我千裡目。
念當隔山河。
執觞懷慘毒。
(○《初學記》十八。
《詩紀》三十。
) 【出歌】 茱萸出芳樹颠。
鯉魚出洛水泉。
白鹽出河東。
美豉(《禦覽》作鼓。
)出魯淵。
(《禦覽》作川。
)姜桂茶Η出巴蜀。
椒橘木蘭出高山。
蓼蘇出溝渠。
精(《禦覽》作秕。
)出中田。
(○陸羽茶經下作孫楚歌。
《禦覽》八百六十七。
) ☆董京〈京。
字威辇。
不知何郡人。
初與隴西計吏俱至洛陽。
被發而行。
逍遙吟詠。
常宿白社中。
時乞於市。
後數年遁去。
莫知所之。
〉【詩二首】 〖《晉書》曰:京既遁去。
於其寝處。
有詩二篇。
〗 乾道剛簡。
坤體敦密。
茫茫太素。
是則是述。
末世流奔。
以文代質。
悠悠世目。
孰知其實。
逝将去此至虛。
(《禦覽》作抱此玄虛。
)歸此自然(《禦覽》作我寂寞。
)之室。
(○《晉書》本傳。
《禦覽》五百二引王隐《晉書》。
《詩紀》三十。
) 孔子不遇。
時彼感麟。
(《詩紀》雲。
舊作麒。
誤。
)麟乎麟。
胡不遁世以存真。
(○《晉書》本傳。
《詩紀》三十。
) 【答孫楚詩】 〖《晉書》曰:京在洛陽。
孫楚時為著作郎。
數就社中與京語。
遂載與俱歸。
京不肯坐。
楚贻之《書》曰:今堯舜之民。
胡為懷道迷邦。
京答之以詩。
〗 周道ル兮頌聲沒。
夏政衰兮五常汨。
便便君子。
顧望而逝。
洋洋乎滿目。
而作者七。
豈不樂天地之化也。
哀哉乎時之不可與。
對之以獨處。
無娛我以為歡。
清流可飲。
至道可餐。
何為栖栖。
自使疲單。
魚懸獸檻。
鄙夫知之。
夫古之至人。
藏器於(《詩紀》作如。
)靈。
?袍不能令暖。
(《詩紀》作今□。
注雲。
當作令暖。
)軒冕不能令榮。
動如川之流。
靜如川之氵亭。
(《詩紀》作亭。
)鹦鹉能言。
泗濱浮磬。
衆人所玩。
豈合物情。
玄鳥纡幕。
萬世而不悟。
以我觀之。
乃明其故。
焉知不有達人。
深穆其度。
亦将窺我。
颦《戚頁》而去。
萬物皆賤。
惟人為貴。
動以九州為狹。
靜以環堵為大。
(○《晉書》本傳。
《詩紀》三十。
)
我皇神武。
泛舟萬裡。
迅雷電邁。
弗及掩耳。
思樂華林。
薄采其蘭。
皇居偉則。
芳園巨觀。
仁以山悅。
水為智歡。
清池流爵。
秘樂通玄。
修罾灑鱗。
大庖妙馔。
物以時序。
情以化宣。
終溫且克。
有肅初筵。
嘉賓在茲。
千(宋本《初學記》作幹。
)祿永年。
(《類聚》四引泛、裡、耳、蘭、觀、歡、玄、宣八韻。
《初學記》十四作王濟從事華林園詩。
引馔、宣、筵、年四韻。
廣《文選》八作華林園詩。
引泛、裡、耳、蘭、觀、歡、玄、宣八韻。
《詩紀》二十三。
) 【從事華林詩】 郁郁華林。
奕奕疏圃。
燕彼群後。
郁郁有序。
(○《書鈔》八十二。
○逯案。
《初學記》引上詩作從事華林園詩。
此四句蓋上詩佚文。
) 【詩】 於顯我王。
緝乘斯民。
俊明有德。
嚴恭惟寅。
(○魏書三十六李順傳附骞傳釋情賦注引王武子詩。
) 【答何劭詩】 計終收遐緻。
發軌将先起。
(○《文選》二十三拜陵廟詩注。
) ☆孫楚〈楚。
字子荊。
太原中都人。
曆任著作佐郎、石苞骠騎參軍。
後為扶風王駿征西參軍。
轉梁令。
遷衛軍司馬。
惠帝初為馮翊太守。
元康三年卒。
有集十二卷。
〉【答弘農故吏民詩】 昔我先侯。
邁德垂化。
康哉之詠。
實由良佐。
惟餘忝辱。
弗克負荷。
每曆貴邦。
仰瞻泰華。
追慕先軌。
感想哀嗟。
诜诜臣故。
爰及群士。
皓首老成。
率彼邑裡。
闡崇高義。
長幼以齒。
(○《類聚》二十九。
《詩紀》三十。
) 【除婦服詩】 〖集雲。
婦胡母氏也。
《世說》曰:孫子荊除婦服。
作詩以示王武子。
王曰:未知文生於情。
情生于文。
覽之凄然。
增伉俪之重。
〗 時邁不停。
日月電流。
神爽登遐。
忽已一周。
禮制有叙。
告除靈丘。
臨祠感痛。
中心若抽。
(○《世說》新語文學篇注。
《詩紀》三十。
) 【太仆座上詩】 朝欽厥庸。
出尹京畿。
回受太仆。
四牡??。
綠(《初學記》作?。
)耳盈箱。
翠華葳蕤。
勳齊庭實。
增國之晖。
(○《初學記》十二。
《詩紀》三十。
) 【會王侍中座上詩】 顯允君子。
時惟英邵。
玄貂左移。
華蟬增曜。
(○《禦覽》六百八十八。
) 【祖道詩】 仰天惟龍。
禦地以骥。
利有攸往。
不期而至。
(○《初學記》五。
《詩紀》三十。
) 【征西官屬送於陟陽候作詩】 晨風飄歧路。
零雨被秋草。
傾城遠追(《文選》殘頁作迫。
《類聚》作相。
)送。
餞我千裡道。
三命(漁隐業話作本。
)皆有極。
咄嗟安可保。
莫大於殇子。
彭聃猶為天。
吉兇如糾纟墨。
(《文選》殘頁作纏。
文章正宗、《詩紀》同。
)憂喜相紛繞。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擾。
按選注原應作擾。
)天地為我垆。
萬物一何小。
達人垂大觀。
誡此苦不早。
乖離即長衢。
惆怅盈懷抱。
孰能察其心。
鑒之以蒼昊。
齊契在今朝。
守之與偕老。
(○《文選》二十。
日本延喜十三年刻《文選》殘頁。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三十。
又《類聚》二十九作征西官屬送别詩。
引草、道、抱三韻。
《初學記》十八作征西官屬於陟陽候祖道詩。
引草、道二韻。
苕溪漁隐業話二引保一韻。
) 【之馮翊祖道詩】 舉翮撫三秦。
抗我千裡目。
念當隔山河。
執觞懷慘毒。
(○《初學記》十八。
《詩紀》三十。
) 【出歌】 茱萸出芳樹颠。
鯉魚出洛水泉。
白鹽出河東。
美豉(《禦覽》作鼓。
)出魯淵。
(《禦覽》作川。
)姜桂茶Η出巴蜀。
椒橘木蘭出高山。
蓼蘇出溝渠。
精(《禦覽》作秕。
)出中田。
(○陸羽茶經下作孫楚歌。
《禦覽》八百六十七。
) ☆董京〈京。
字威辇。
不知何郡人。
初與隴西計吏俱至洛陽。
被發而行。
逍遙吟詠。
常宿白社中。
時乞於市。
後數年遁去。
莫知所之。
〉【詩二首】 〖《晉書》曰:京既遁去。
於其寝處。
有詩二篇。
〗 乾道剛簡。
坤體敦密。
茫茫太素。
是則是述。
末世流奔。
以文代質。
悠悠世目。
孰知其實。
逝将去此至虛。
(《禦覽》作抱此玄虛。
)歸此自然(《禦覽》作我寂寞。
)之室。
(○《晉書》本傳。
《禦覽》五百二引王隐《晉書》。
《詩紀》三十。
) 孔子不遇。
時彼感麟。
(《詩紀》雲。
舊作麒。
誤。
)麟乎麟。
胡不遁世以存真。
(○《晉書》本傳。
《詩紀》三十。
) 【答孫楚詩】 〖《晉書》曰:京在洛陽。
孫楚時為著作郎。
數就社中與京語。
遂載與俱歸。
京不肯坐。
楚贻之《書》曰:今堯舜之民。
胡為懷道迷邦。
京答之以詩。
〗 周道ル兮頌聲沒。
夏政衰兮五常汨。
便便君子。
顧望而逝。
洋洋乎滿目。
而作者七。
豈不樂天地之化也。
哀哉乎時之不可與。
對之以獨處。
無娛我以為歡。
清流可飲。
至道可餐。
何為栖栖。
自使疲單。
魚懸獸檻。
鄙夫知之。
夫古之至人。
藏器於(《詩紀》作如。
)靈。
?袍不能令暖。
(《詩紀》作今□。
注雲。
當作令暖。
)軒冕不能令榮。
動如川之流。
靜如川之氵亭。
(《詩紀》作亭。
)鹦鹉能言。
泗濱浮磬。
衆人所玩。
豈合物情。
玄鳥纡幕。
萬世而不悟。
以我觀之。
乃明其故。
焉知不有達人。
深穆其度。
亦将窺我。
颦《戚頁》而去。
萬物皆賤。
惟人為貴。
動以九州為狹。
靜以環堵為大。
(○《晉書》本傳。
《詩紀》三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