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三

關燈
☆傅鹹〈鹹。

    字長虞。

    玄子。

    泰始末。

    拜太子洗馬。

    累遷尚書右丞。

    出為冀州刺史。

    元康初。

    遷禦史中丞。

    再為本州中正。

    以議郎長兼司隸校尉。

    元康四年卒。

    年五十六。

    有集三十卷。

    〉【孝經詩二章】 (《詩紀》雲。

    春秋正義曰:傅鹹七經詩。

    王羲之寫。

    今所存者六經耳。

    ) 立身行道。

    始於事親。

    上下無怨。

    不惡於人。

    (《類聚》作不敢惡人。

    《詩紀》雲。

    一作不敢惡人。

    )孝無終始。

    不離其身。

    三者備矣。

    以臨其民。

     以孝事君。

    不離令名。

    進思盡忠。

    義則不争。

    (《類聚》作不義則争。

    )匡救其惡。

    災害不生。

    孝悌之至。

    通於神明。

    (○《類聚》五十五。

    《初學記》二十一。

    《詩紀》二十二。

    ) 【《論語》詩(二章)】 守死善道。

    磨而不磷。

    直哉史魚。

    可謂大臣。

    見危授命。

    能緻其身。

     克己複禮。

    學優則仕。

    富貴在天。

    為仁由己。

    以道事君。

    死而後已。

    (○《類聚》五十五。

    《初學記》二十一。

    《詩紀》二十二。

    ) 【毛詩詩(二章)】 無将大車。

    維塵冥冥。

    濟濟多士。

    文王以甯。

    顯(《初學記》作明。

    )允君子。

    太猷是經。

     聿修厥德。

    令終有ㄈ。

    (《類聚》作淑。

    )勉爾遁思。

    我言維服。

    盜言孔甘。

    其何能(《初學記》作惟。

    )淑。

    讒人岡極。

    有?面目。

    (○《類聚》五十五。

    《初學記》二十一。

    《詩紀》二十二。

    ) 【《周易》詩】  臯以自牧。

    謙而益(《類聚》、《詩紀》作尊而。

    )光。

    進德修業。

    既有典常。

    晖光日新。

    照于四方。

    小人勿用。

    君子道長。

    (○《類聚》五十五。

    《初學記》二十一。

    《詩紀》二十二。

    ) 【周官詩(二章)】 惟王建國。

    (《詩紀》雲。

    一作極。

    )設官分職。

    進賢興功。

    取諸(《初學記》作時文。

    )易直。

    除其不蠲。

    無敢反側。

    以德诏爵。

    允臻其極。

     辨(《初學記》作卞。

    )其可任。

    以告于正。

    掌其戒禁。

    治其政令。

    各修乃職。

    以聽王命。

    (○《類聚》五十五。

    《初學記》二十一。

    《詩紀》二十二。

    )  【《左傳》詩】 (《詩紀》雲。

    前四首藝文《類聚》各分二章。

    此首藝文不載。

    以例考之。

    亦當爾也。

    )  事君之禮。

    敢不盡情。

    敬奉德義。

    樹之風聲。

    昭德塞違。

    不殒其名。

    死而利國。

    以為已榮。

    茲心不爽。

    忠而能力。

    不為利谄。

    古之遺直。

    威(當作鹹。

    )黜不端。

    勿使能植。

    (○《初學記》二十一。

    《詩紀》二十二。

    ) 【與尚書同僚詩】  非望之寵。

    謬加于己。

    猥授非據。

    奄司萬裡。

    煌煌朱軒。

    服骥骖(《類聚》作參。

    )?。

    晔晔初星。

    (《類聚》作延。

    )肅肅臣仆。

    晖光顯赫。

    衆目所屬。

    斯之弗稱。

    匪榮伊辱。

    質弱尚父。

    (《類聚》作甫。

    廣《文選》同。

    )受任鷹揚。

    德非樊仲。

    王命是将。

    百城或違。

    無能有匡。

    一州之矜。

    将弛其綱。

    得意忘言。

    言在意後。

    夫惟神交。

    可以長久。

    我心之孚。

    有盈于缶。

    與子偕老。

    豈曰執手。

    出司萬(《詩紀》雲。

    一作百。

    )裡。

    牧彼朔濱。

    服冕乘軒。

    六辔既均。

    威風先邁。

    百城肅震。

    (○《類聚》三十一。

    廣《文選》十。

    《詩紀》二十二。

    )  【贈褚武良詩】 爰暨于褚。

    惟晉之祯。

    肇振鳳翼。

    羽儀上京。

    聿作喉舌。

    納言紫庭。

    光贊帝道。

    敷皇之明。

    方任之重。

    實在江揚。

    乃授旄钺。

    宣曜威靈。

    悠悠遐邁。

    東夏于征。

    (○《類聚》三十一。

    廣《文選》十。

    《詩紀》二十二。

    ) 【贈崔伏二郎詩】 英妙之選。

    二生之授。

    ??兩城。

    歡德之茂。

    君子所居。

    九夷非陋。

    無狹百裡。

    而不垂覆。

    人之好我。

    贈我清詩。

    無法我周行。

    心與道期。

    誠發自中。

    義形於辭。

    古人辭谠。

    豈不爾思。

    (○《類聚》三十一。

    廣《文選》十。

    《詩紀》二十二。

    ) 【答潘尼詩(并序)】 司州秀才潘正叔。

    識通才高。

    以文學溫雅為博士。

    餘性直。

    而處清論褒貶之任。

    作詩以見規。

    雖褒飾之舉。

    非所敢聞。

    而斐粲之辭。

    良可樂也。

    答之雖不足以相酬報。

    所渭蓋各言志也,贻我妙文。

    繁春之榮,匪榮斯尚。

    乃新其聲。

    吉甫作頌。

    有馥其馨。

    實由樊仲。

    其德克明。

    授此瓦礫。

    廁彼瑤瓊。

    贶非其喻。

    聞寵若驚。

    (○《類聚》三十一。

    廣《文選》一。

    《詩紀》二十二。

    ) 【答栾弘詩(并序)】  安樂令栾弘。

    太傅钜平侯羊公辟未就而公薨。

    後應司州之命。

    舉秀才。

    博文通濟之士。

    餘失和於府。

    當換為護軍司馬。

    賦詩見贈。

    答之雲爾。

     钜平作宰。

    是貴是欽。

    弓旌仍招。

    嘉命胥尋。

    鸾鳳養儀。

    戢翼幽林。

    未附雅調。

    以和韶音。

    钜平遐逝。

    厲志彌深。

    肅肅京司。

    清風裁邁。

    乃延群彥。

    龍集鳳會。

    亦既斯降。

    萬裡有賴。

    聲發響應。

    好結傾蓋。

    (○《類聚》三十一。

    《詩紀》二十二。

    ) 【贈建平太守李叔龍詩】  弘道興化。

    實在(韻補作於。

    )良守。

    悠悠建平。

    皇澤未流。

    朝選於衆。

    乃子之授。

    南荊注望。

    心乎克副。

    (○《類聚》三十一。

    《詩紀》二十二。

    又韻補四作傅玄。

    引守、流、授三韻。

    ) 【贈何劭王濟詩(并序)】  朗陵公何敬祖。

    鹹之從内兄。

    國子祭酒王武子。

    鹹從姑之外孫也。

    并以明德見重於世。

    鹹親之重之。

    情猶同生。

    我則師友。

    何公既登侍中。

    武子俄而亦作。

    二賢相得甚歡。

    鹹亦慶之。

    然自限(《初學記》作恨。

    )暗劣。

    雖願其缱绻。

    而從之末由。

    曆試無效。

    且有家艱。

    心存目(《初學記》作日。

    )替。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本無此一句。

    )賦詩申懷以贻之。

     日月光太清。

    列宿曜紫微。

    赫赫大晉朝。

    明明辟皇闱。

    吾兄既鳳翔。

    王子亦龍飛。

    雙鸾遊蘭渚。

    二離(《初學記》作雞。

    《禦覽》作難。

    )揚清晖。

    攜手升玉階。

    并坐侍丹帷。

    金?綴惠文。

    煌煌發令姿。

    斯榮非攸庶。

    (《初學記》作世所欽。

    )缱绻情所希。

    豈不企高蹤。

    麟趾邈難追。

    臨川靡芳餌。

    何為守空(李善本《文選》作空守。

    )坻。

    槁葉(《初學記》作枯槁。

    )待風飄。

    逝将與君違。

    違君能無戀。

    屍(《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