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初。
遷鎮南将軍。
太平二年。
假節為大都督。
為孫琳所害。
〉【賦弩】 南嶽之幹。
鐘山之銅。
應機命中。
獲(《初學記》作射。
《詩紀》同。
)隼高墉。
(○《三國志》本傳注。
《初學記》十七。
《禦覽》三百八十五。
《詩紀》二十。
) ☆諸葛恪〈恪。
字元遜。
琅琊陽都人。
弱冠拜騎都尉。
轉左輔都。
赤烏中。
遷大将軍。
領荊州事。
尋領太子太傅。
封陽都侯。
後為孫峻等所殺。
有集。
〉【答費祎】 〖諸葛恪别傳曰:權嘗飨蜀使費祎。
先逆飾群臣。
使至伏食勿起。
祎至。
權為辍食。
而群下不起。
祎調之曰雲雲。
恪答曰:〗 爰(《禦覽》誤作愛。
)植梧桐。
以待鳳凰。
有(《禦覽》作是。
)何燕雀。
自稱來翔。
何不彈射。
使還故鄉。
(○《三國志》諸葛恪傳注。
《類聚》二十五。
《禦覽》四百六十六。
) ☆華核〈核。
字永先。
吳郡武進人。
遜皓時。
遷東觀令。
領右國史。
天冊元年。
免官。
數歲卒。
有集五卷。
〉【與薛瑩詩】 存者今惟三。
飛步有匹特。
(○《文選》三十一拟古詩注。
) ☆周昭〈昭。
字恭遠。
颍川人。
與韋昭、薛瑩、華核同撰吳書。
有周子新論五卷。
〉【與孫奇詩】 〖新論曰:散騎侍郎、武衛都尉孫奇。
字仲容。
年十七。
以秀才入侍帷幄。
餘作詩一篇美而風之曰:〗 恂恂公子。
(《禦覽》誤作周公。
)美色無比。
(《禦覽》作已。
)誕姿既豐。
世胄有紀。
平南之孫。
奮威(《書鈔》作威奮。
)之子。
(○《書鈔》六十三引周熙新論。
《禦覽》二百四十一引周紹新論。
) ☆孫皓〈皓。
字元宗。
大皇帝孫權孫。
景帝崩。
皓嗣位。
為晉所滅。
封歸命侯。
太康四年卒。
年四十二。
〉【爾汝歌】 〖《世說新語》曰:晉武帝問孫皓。
聞南人好作爾汝歌。
頗能為不。
皓正飲酒。
因舉觞勸帝。
歌雲雲。
帝悔之。
〗 昔與汝為(《禦覽》兩引作國。
)鄰。
今與汝為(《禦覽》或作今為汝作。
或作今為汝國。
)臣。
上(《禦覽》或作勸。
)汝一杯酒。
令(《禦覽》或作願。
)汝壽萬春。
(《詩紀》雲。
一作願汝壽千春。
○《世說新語》簡傲篇。
《禦覽》百十八、三百九十、五百七十一。
《詩紀》十二。
) 【樂府古辭】 【吳歌曲】仙人赍持何等。
前谒海童。
(○《文選》五吳都賦劉淵林注。
又十二海賦注。
) 【雜歌謠辭諺語附。
】 【時人為周瑜謠】〖《詩紀》作吳謠〗 〖吳志曰:周瑜少精意于音樂。
雖三爵之後。
其阙誤。
瑜必知之。
知之必顧。
故時人謠曰:〗 曲有(《類聚》作複。
《詩紀》雲。
一作複。
)誤。
周郎顧。
(○《三國志》周瑜傳。
藝文《類聚》十九。
《禦覽》四百六十五、五百六十四。
《詩紀》二十作吳謠。
) 【黃龍中童謠】 〖周處《風土記》雲。
吳黃龍中童謠雲雲。
後孫權征公孫淵。
浮海乘舶。
舶。
白也。
〗 行白者君。
追汝句骊馬。
(○南《齊書》樂志。
《詩紀》二十。
) 【孫亮初童謠】 〖《宋書》五行志曰:孫亮初童謠曰雲雲。
楊子閣者。
反語石子[□]岡也。
鈎絡。
鈎帶也。
及諸葛恪死。
果以葦席裹身。
篾束其要。
投之石子[□]岡。
後聽恪故吏收斂。
求之此[□]岡雲。
〗 籲汝(《三國志》作諸葛。
《禦覽》同。
)恪。
何若若。
蘆葦單衣篾鈎(《宋書》作鈎。
《禦覽》同。
)絡。
于何相求楊(《三國志》作成。
《晉書》、《禦覽》作常。
《詩紀》作揚。
)子閣。
(○《宋書》五行志。
《晉書》五行志。
《禦覽》一千。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二十。
又《三國志》諸葛恪傳載恪、絡、閣三韻。
) 【孫亮初白鼍鳴童謠】 〖《宋書》五行志曰:孫亮初。
公安有白鼍鳴。
童謠曰雲雲。
南郡城可長生者。
有急易以逃也。
明年。
諸葛恪敗。
弟融鎮公安。
亦見襲。
融刮金印龜服之而死。
鼍有鱗介。
甲兵之象。
〗 白鼍鳴。
龜背平。
南郡城中可長(《禦覽》作求。
)生。
守死不去義(《禦覽》作來。
)無成。
(○《三國志》諸葛瑾傳注引江表傳。
《宋書》五行志。
《晉書》五行志。
渚宮舊事四。
《禦覽》九百三十二。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二十。
) 【孫皓初童謠】 〖《宋書》五行志曰:孫皓初童謠曰雲雲。
皓尋遷都武昌。
民溯流供給。
鹹怨毒焉。
〗 甯飲建業水。
不食武昌魚。
甯還(《禦覽》或作歸。
)建業死。
不止(《禦覽》或作就。
或作向。
)武昌居。
(業。
《禦覽》或作邺。
○《三國志》陸凱傳。
《宋書》五行志。
《晉書》五行志。
《禦覽》百五十六引江表傳。
又引《三國志》。
《禦覽》百七十、九百三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八。
又《文選補遺》三十五作揚州謠。
《詩紀》二十。
) 【建衡中壽春童謠】 〖江表傳曰:初丹陽刁率使蜀。
得司馬徽與劉е論運命曆數事。
玄詐增其文。
以诳國人曰:黃旗紫蓋
遷鎮南将軍。
太平二年。
假節為大都督。
為孫琳所害。
〉【賦弩】 南嶽之幹。
鐘山之銅。
應機命中。
獲(《初學記》作射。
《詩紀》同。
)隼高墉。
(○《三國志》本傳注。
《初學記》十七。
《禦覽》三百八十五。
《詩紀》二十。
) ☆諸葛恪〈恪。
字元遜。
琅琊陽都人。
弱冠拜騎都尉。
轉左輔都。
赤烏中。
遷大将軍。
領荊州事。
尋領太子太傅。
封陽都侯。
後為孫峻等所殺。
有集。
〉【答費祎】 〖諸葛恪别傳曰:權嘗飨蜀使費祎。
先逆飾群臣。
使至伏食勿起。
祎至。
權為辍食。
而群下不起。
祎調之曰雲雲。
恪答曰:〗 爰(《禦覽》誤作愛。
)植梧桐。
以待鳳凰。
有(《禦覽》作是。
)何燕雀。
自稱來翔。
何不彈射。
使還故鄉。
(○《三國志》諸葛恪傳注。
《類聚》二十五。
《禦覽》四百六十六。
) ☆華核〈核。
字永先。
吳郡武進人。
遜皓時。
遷東觀令。
領右國史。
天冊元年。
免官。
數歲卒。
有集五卷。
〉【與薛瑩詩】 存者今惟三。
飛步有匹特。
(○《文選》三十一拟古詩注。
) ☆周昭〈昭。
字恭遠。
颍川人。
與韋昭、薛瑩、華核同撰吳書。
有周子新論五卷。
〉【與孫奇詩】 〖新論曰:散騎侍郎、武衛都尉孫奇。
字仲容。
年十七。
以秀才入侍帷幄。
餘作詩一篇美而風之曰:〗 恂恂公子。
(《禦覽》誤作周公。
)美色無比。
(《禦覽》作已。
)誕姿既豐。
世胄有紀。
平南之孫。
奮威(《書鈔》作威奮。
)之子。
(○《書鈔》六十三引周熙新論。
《禦覽》二百四十一引周紹新論。
) ☆孫皓〈皓。
字元宗。
大皇帝孫權孫。
景帝崩。
皓嗣位。
為晉所滅。
封歸命侯。
太康四年卒。
年四十二。
〉【爾汝歌】 〖《世說新語》曰:晉武帝問孫皓。
聞南人好作爾汝歌。
頗能為不。
皓正飲酒。
因舉觞勸帝。
歌雲雲。
帝悔之。
〗 昔與汝為(《禦覽》兩引作國。
)鄰。
今與汝為(《禦覽》或作今為汝作。
或作今為汝國。
)臣。
上(《禦覽》或作勸。
)汝一杯酒。
令(《禦覽》或作願。
)汝壽萬春。
(《詩紀》雲。
一作願汝壽千春。
○《世說新語》簡傲篇。
《禦覽》百十八、三百九十、五百七十一。
《詩紀》十二。
) 【樂府古辭】 【吳歌曲】仙人赍持何等。
前谒海童。
(○《文選》五吳都賦劉淵林注。
又十二海賦注。
) 【雜歌謠辭諺語附。
】 【時人為周瑜謠】〖《詩紀》作吳謠〗 〖吳志曰:周瑜少精意于音樂。
雖三爵之後。
其阙誤。
瑜必知之。
知之必顧。
故時人謠曰:〗 曲有(《類聚》作複。
《詩紀》雲。
一作複。
)誤。
周郎顧。
(○《三國志》周瑜傳。
藝文《類聚》十九。
《禦覽》四百六十五、五百六十四。
《詩紀》二十作吳謠。
) 【黃龍中童謠】 〖周處《風土記》雲。
吳黃龍中童謠雲雲。
後孫權征公孫淵。
浮海乘舶。
舶。
白也。
〗 行白者君。
追汝句骊馬。
(○南《齊書》樂志。
《詩紀》二十。
) 【孫亮初童謠】 〖《宋書》五行志曰:孫亮初童謠曰雲雲。
楊子閣者。
反語石子[□]岡也。
鈎絡。
鈎帶也。
及諸葛恪死。
果以葦席裹身。
篾束其要。
投之石子[□]岡。
後聽恪故吏收斂。
求之此[□]岡雲。
〗 籲汝(《三國志》作諸葛。
《禦覽》同。
)恪。
何若若。
蘆葦單衣篾鈎(《宋書》作鈎。
《禦覽》同。
)絡。
于何相求楊(《三國志》作成。
《晉書》、《禦覽》作常。
《詩紀》作揚。
)子閣。
(○《宋書》五行志。
《晉書》五行志。
《禦覽》一千。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二十。
又《三國志》諸葛恪傳載恪、絡、閣三韻。
) 【孫亮初白鼍鳴童謠】 〖《宋書》五行志曰:孫亮初。
公安有白鼍鳴。
童謠曰雲雲。
南郡城可長生者。
有急易以逃也。
明年。
諸葛恪敗。
弟融鎮公安。
亦見襲。
融刮金印龜服之而死。
鼍有鱗介。
甲兵之象。
〗 白鼍鳴。
龜背平。
南郡城中可長(《禦覽》作求。
)生。
守死不去義(《禦覽》作來。
)無成。
(○《三國志》諸葛瑾傳注引江表傳。
《宋書》五行志。
《晉書》五行志。
渚宮舊事四。
《禦覽》九百三十二。
《樂府詩集》八十八。
《詩紀》二十。
) 【孫皓初童謠】 〖《宋書》五行志曰:孫皓初童謠曰雲雲。
皓尋遷都武昌。
民溯流供給。
鹹怨毒焉。
〗 甯飲建業水。
不食武昌魚。
甯還(《禦覽》或作歸。
)建業死。
不止(《禦覽》或作就。
或作向。
)武昌居。
(業。
《禦覽》或作邺。
○《三國志》陸凱傳。
《宋書》五行志。
《晉書》五行志。
《禦覽》百五十六引江表傳。
又引《三國志》。
《禦覽》百七十、九百三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八。
又《文選補遺》三十五作揚州謠。
《詩紀》二十。
) 【建衡中壽春童謠】 〖江表傳曰:初丹陽刁率使蜀。
得司馬徽與劉е論運命曆數事。
玄詐增其文。
以诳國人曰:黃旗紫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