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魏文帝曹丕〈丕。
字子桓。
曹操長子。
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将。
二十二年立為魏太子。
二十五年正月嗣魏王位。
改建安為延康。
十一月受漢禅。
即帝位。
改元黃初。
七年卒。
時年四十。
谥曰文皇帝。
有典論五卷、集二十三卷。
〉【樂府】 【短歌行】 〖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雲。
短歌行仰瞻一曲。
魏氏遺令。
使節朔奏樂。
魏文制此辭。
自撫筝和歌。
歌者雲。
貴官彈筝。
貴官即魏文也。
此曲聲制最美。
辭不可入宴樂。
〗 仰瞻帷幕。
俯察幾筵。
其物如故。
其人不存。
(一解)神靈倏忽。
棄我遐遷。
靡瞻靡恃。
泣涕連連。
(二解)呦呦遊鹿。
銜草鳴麑。
翩翩飛鳥。
挾子巢栖。
(三解)我獨孤茕。
懷此百離。
憂心孔疚。
(《宋書》作疾。
)莫我能知。
(四解)人亦有言。
憂令人老。
嗟我白發。
生一何早。
(五解)長吟永歎。
懷我聖考。
(《廣文選》作老。
《詩紀》同。
)曰仁者壽。
胡不是保。
(六解○樂府雲。
右一曲魏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顧炎武日知錄曰:近日盛行詩歸一書。
)尢為妄誕。
魏文帝短歌行。
長吟永歎。
思我聖考。
聖考謂其父武帝也。
改為聖老。
評之曰聖老字奇。
) 【秋胡行二首】〖《詩紀》雲。
第一首一作歌魏德。
第二首一作浮萍篇。
〗 堯任舜禹。
當複何為。
百獸率舞。
鳳凰來儀。
得人則安。
失人則危。
唯賢知賢。
人不易知。
歌以詠(《廣文選》或作永。
)言。
誠不易移。
鳴條之役。
萬舉必全。
明德(《廣文選》或作德道。
)通靈。
(《廣文選》或作言。
)降福(《類聚》作福降。
)自天。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六。
廣《文選》十三。
又《廣文選》八作歌魏德詩。
) 泛泛綠(《類聚》作渌。
樂府同。
)池。
中有浮萍。
寄身流波。
随風靡傾。
芙蓉含芳。
菡萏垂榮。
朝采其實。
夕佩其英。
采之遺誰。
(《類聚》作誰遺。
)所思在庭。
雙魚比目。
鴛鴦交頸。
有美一人。
婉如清揚。
(《類聚》作青陽。
)知音識曲。
善為樂方(《詩紀》雲。
有美四句又見善哉行。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六。
又《廣文選》八作歌魏德詩。
《詩紀》十二。
○逯案。
《詩紀》依據《廣文選》注雲一作歌魏德詩。
非也。
樂儲詩集于秋胡行題下引樂府解題曰:後人哀而賦之。
為秋胡行。
廣題曰:曹植秋胡行。
但歌魏德而不取秋胡事。
與文帝之辭同也雲雲。
則兩書乃謂曹氏兄弟皆以舊題填新辭。
其不取秋胡事者同。
非言曹丕所作亦歌魏德也。
《廣文選》題為歌魏德詩。
本是妄作。
《詩紀》不應注一作某某而不言所本也。
又有美四句分見兩詩。
而善哉行篇似較完整。
蓋樂府以聲曲為主。
歌辭可以割裂拼湊。
故此計以有美四句作為全篇結尾。
) 【善哉行二首】〖《詩紀》雲。
一曰拟作。
○逯案。
第一首《類聚》作苦哉行。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苦哉行。
〗 上山采薇。
薄暮苦饑。
谿(《類聚》、樂府作溪。
)谷多(《文選》注多下有悲字。
)風。
霜露沾(《文選》注沾下有我字。
)衣。
(一解)野雉群雊。
猴猿相追。
還望故鄉。
郁何壘壘。
(《文選》注不壘壘字。
二解)高山有崖。
(《類聚》作林。
)林(《類聚》作崖。
)木有枝。
憂來無方。
人莫之知。
(《類聚》作知之。
三解)人生如(《宋書》作若。
)寄。
多憂何為。
今我不樂。
歲(《詩紀》雲。
一作日。
六臣本作日。
注雲。
善作歲字。
)月如(《宋書》作其。
樂府同。
《類聚》作若。
)馳。
(四解)湯湯川(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中。
)流。
中有行舟。
随波轉薄。
(《類聚》作泊。
李善本《文選》、文章正宗作回轉。
)有似客遊。
(五解)策我良馬。
被我輕裘。
載馳載驅。
聊以忘憂。
(六解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文選》二十七。
《樂府詩集》三十六。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二。
又《類聚》四十一作苦哉行。
引饑、衣、枝、之、馳、舟、遊七韻。
《文選》十三月賦注引衣一韻。
十八懷舊賦注作古樂府。
引壘一韻。
) 有美一人。
婉如清(《類聚》作青。
《詩紀》同。
)揚。
(《類聚》作陽。
)妍姿巧笑。
和媚心腸。
知音識曲。
善為樂方。
哀弦微妙。
清氣含芳。
流鄭激楚。
度宮中(編珠作中宮。
)商。
感心動耳。
(編珠作意。
)绮麗難忘。
離鳥夕宿。
在彼中洲。
延頸鼓翼。
悲鳴相求。
眷然顧之。
使我心愁。
嗟爾昔人。
休以忘憂。
(○《樂府詩集》三十六。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又《類聚》四十一引陽、方、商、忘四韻。
杜公瞻編珠二作魏武帝樂府詩。
引商、忘二韻。
) 【丹霞蔽日行】 丹霞蔽日。
采虹垂天。
谷水潺潺。
木落翩翩。
孤禽失群。
悲鳴雲間。
月盈則沖。
華不再繁。
古來有之。
嗟我何言。
(《詩紀》雲。
明帝步出夏門行中八句與此同。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七。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煌煌京洛行】 夭夭園桃。
無子空長。
虛美難假。
偏輪不行。
(一解)淮陰五刑。
(《宋書》作作行。
)鳥盡(《宋書》作得。
樂府、《廣文選》同。
《詩紀》雲。
一作得。
)弓藏。
保身全名。
獨有子房。
大憤不收。
褒衣無帶。
多言寡誠。
隻令事敗。
(二解)蘇秦之說。
六國以亡。
傾側賣主。
車裂固當。
賢矣陳轸。
忠而有謀。
楚懷不從。
禍卒不救。
(三解)禍夫吳起。
智小謀大。
西河何健。
伏屍何劣。
(四解)嗟彼郭(《類聚》作樂。
)生。
古之雅人。
智矣燕昭。
可謂得臣。
峨峨仲連。
齊之高士。
北辭千金。
東蹈滄海。
(五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九。
《廣文選》十二。
《詩紀》十二。
又《類聚》四十二引人、臣、士海四韻。
又《文選》十八笙賦注作桃園行。
引長、行二韻。
) 【釣竿行】 東越河濟水。
遙望大海涯。
釣竿何珊珊。
魚尾何簁簁。
行路之好者。
芳餌欲何為。
(○藝文《類聚》四十一。
《詩紀》十二。
) 【十五】 登山而遠望。
谿谷多所有。
楩柟千馀尺。
衆草之(《宋書》作芝。
樂府雲。
一作芝。
)盛茂。
華葉耀人目。
五色難可紀。
雉雊山雞鳴。
虎嘯谷
字子桓。
曹操長子。
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将。
二十二年立為魏太子。
二十五年正月嗣魏王位。
改建安為延康。
十一月受漢禅。
即帝位。
改元黃初。
七年卒。
時年四十。
谥曰文皇帝。
有典論五卷、集二十三卷。
〉【樂府】 【短歌行】 〖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雲。
短歌行仰瞻一曲。
魏氏遺令。
使節朔奏樂。
魏文制此辭。
自撫筝和歌。
歌者雲。
貴官彈筝。
貴官即魏文也。
此曲聲制最美。
辭不可入宴樂。
〗 仰瞻帷幕。
俯察幾筵。
其物如故。
其人不存。
(一解)神靈倏忽。
棄我遐遷。
靡瞻靡恃。
泣涕連連。
(二解)呦呦遊鹿。
銜草鳴麑。
翩翩飛鳥。
挾子巢栖。
(三解)我獨孤茕。
懷此百離。
憂心孔疚。
(《宋書》作疾。
)莫我能知。
(四解)人亦有言。
憂令人老。
嗟我白發。
生一何早。
(五解)長吟永歎。
懷我聖考。
(《廣文選》作老。
《詩紀》同。
)曰仁者壽。
胡不是保。
(六解○樂府雲。
右一曲魏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顧炎武日知錄曰:近日盛行詩歸一書。
)尢為妄誕。
魏文帝短歌行。
長吟永歎。
思我聖考。
聖考謂其父武帝也。
改為聖老。
評之曰聖老字奇。
) 【秋胡行二首】〖《詩紀》雲。
第一首一作歌魏德。
第二首一作浮萍篇。
〗 堯任舜禹。
當複何為。
百獸率舞。
鳳凰來儀。
得人則安。
失人則危。
唯賢知賢。
人不易知。
歌以詠(《廣文選》或作永。
)言。
誠不易移。
鳴條之役。
萬舉必全。
明德(《廣文選》或作德道。
)通靈。
(《廣文選》或作言。
)降福(《類聚》作福降。
)自天。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六。
廣《文選》十三。
又《廣文選》八作歌魏德詩。
) 泛泛綠(《類聚》作渌。
樂府同。
)池。
中有浮萍。
寄身流波。
随風靡傾。
芙蓉含芳。
菡萏垂榮。
朝采其實。
夕佩其英。
采之遺誰。
(《類聚》作誰遺。
)所思在庭。
雙魚比目。
鴛鴦交頸。
有美一人。
婉如清揚。
(《類聚》作青陽。
)知音識曲。
善為樂方(《詩紀》雲。
有美四句又見善哉行。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六。
又《廣文選》八作歌魏德詩。
《詩紀》十二。
○逯案。
《詩紀》依據《廣文選》注雲一作歌魏德詩。
非也。
樂儲詩集于秋胡行題下引樂府解題曰:後人哀而賦之。
為秋胡行。
廣題曰:曹植秋胡行。
但歌魏德而不取秋胡事。
與文帝之辭同也雲雲。
則兩書乃謂曹氏兄弟皆以舊題填新辭。
其不取秋胡事者同。
非言曹丕所作亦歌魏德也。
《廣文選》題為歌魏德詩。
本是妄作。
《詩紀》不應注一作某某而不言所本也。
又有美四句分見兩詩。
而善哉行篇似較完整。
蓋樂府以聲曲為主。
歌辭可以割裂拼湊。
故此計以有美四句作為全篇結尾。
) 【善哉行二首】〖《詩紀》雲。
一曰拟作。
○逯案。
第一首《類聚》作苦哉行。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苦哉行。
〗 上山采薇。
薄暮苦饑。
谿(《類聚》、樂府作溪。
)谷多(《文選》注多下有悲字。
)風。
霜露沾(《文選》注沾下有我字。
)衣。
(一解)野雉群雊。
猴猿相追。
還望故鄉。
郁何壘壘。
(《文選》注不壘壘字。
二解)高山有崖。
(《類聚》作林。
)林(《類聚》作崖。
)木有枝。
憂來無方。
人莫之知。
(《類聚》作知之。
三解)人生如(《宋書》作若。
)寄。
多憂何為。
今我不樂。
歲(《詩紀》雲。
一作日。
六臣本作日。
注雲。
善作歲字。
)月如(《宋書》作其。
樂府同。
《類聚》作若。
)馳。
(四解)湯湯川(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中。
)流。
中有行舟。
随波轉薄。
(《類聚》作泊。
李善本《文選》、文章正宗作回轉。
)有似客遊。
(五解)策我良馬。
被我輕裘。
載馳載驅。
聊以忘憂。
(六解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文選》二十七。
《樂府詩集》三十六。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二。
又《類聚》四十一作苦哉行。
引饑、衣、枝、之、馳、舟、遊七韻。
《文選》十三月賦注引衣一韻。
十八懷舊賦注作古樂府。
引壘一韻。
) 有美一人。
婉如清(《類聚》作青。
《詩紀》同。
)揚。
(《類聚》作陽。
)妍姿巧笑。
和媚心腸。
知音識曲。
善為樂方。
哀弦微妙。
清氣含芳。
流鄭激楚。
度宮中(編珠作中宮。
)商。
感心動耳。
(編珠作意。
)绮麗難忘。
離鳥夕宿。
在彼中洲。
延頸鼓翼。
悲鳴相求。
眷然顧之。
使我心愁。
嗟爾昔人。
休以忘憂。
(○《樂府詩集》三十六。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又《類聚》四十一引陽、方、商、忘四韻。
杜公瞻編珠二作魏武帝樂府詩。
引商、忘二韻。
) 【丹霞蔽日行】 丹霞蔽日。
采虹垂天。
谷水潺潺。
木落翩翩。
孤禽失群。
悲鳴雲間。
月盈則沖。
華不再繁。
古來有之。
嗟我何言。
(《詩紀》雲。
明帝步出夏門行中八句與此同。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七。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二。
) 【煌煌京洛行】 夭夭園桃。
無子空長。
虛美難假。
偏輪不行。
(一解)淮陰五刑。
(《宋書》作作行。
)鳥盡(《宋書》作得。
樂府、《廣文選》同。
《詩紀》雲。
一作得。
)弓藏。
保身全名。
獨有子房。
大憤不收。
褒衣無帶。
多言寡誠。
隻令事敗。
(二解)蘇秦之說。
六國以亡。
傾側賣主。
車裂固當。
賢矣陳轸。
忠而有謀。
楚懷不從。
禍卒不救。
(三解)禍夫吳起。
智小謀大。
西河何健。
伏屍何劣。
(四解)嗟彼郭(《類聚》作樂。
)生。
古之雅人。
智矣燕昭。
可謂得臣。
峨峨仲連。
齊之高士。
北辭千金。
東蹈滄海。
(五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九。
《廣文選》十二。
《詩紀》十二。
又《類聚》四十二引人、臣、士海四韻。
又《文選》十八笙賦注作桃園行。
引長、行二韻。
) 【釣竿行】 東越河濟水。
遙望大海涯。
釣竿何珊珊。
魚尾何簁簁。
行路之好者。
芳餌欲何為。
(○藝文《類聚》四十一。
《詩紀》十二。
) 【十五】 登山而遠望。
谿谷多所有。
楩柟千馀尺。
衆草之(《宋書》作芝。
樂府雲。
一作芝。
)盛茂。
華葉耀人目。
五色難可紀。
雉雊山雞鳴。
虎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