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陳琳〈琳。
字孔璋。
廣陵人。
初為大将軍何進府主簿。
後中亂冀州。
依袁紹。
冀州平。
司空曹操以為軍謀祭酒。
管記室。
徙門下督。
建安二十二年卒。
有集十卷。
〉【飲馬長成窟行】 飲馬長城窟。
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
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
舉築諧汝聲。
男兒甯當格鬥死。
何能怫郁築長城。
長城何連連。
連連三千裡。
邊城多健少。
内舍多寡婦。
作書與内舍。
便嫁莫留住。
善侍(玉台作事。
草堂詩箋同。
)新姑嫜。
時時念我故(草堂詩箋至此斷句。
)夫子。
報書往(《詩紀》雲。
一作與。
)邊地。
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
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
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
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發行事君。
慊慊心意關。
(《詩紀》雲。
一作間。
)明知(玉台無明知二字。
樂府、《廣文選》同。
)邊地苦。
賤妾何能久自全。
(○玉台新詠一。
《樂府詩集》三十八。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六。
又《書鈔》百四十五作古樂府。
引脯一韻。
草堂詩箋十三新婚别注引婦、故二韻。
) 【詩】〖《廣文選》合下篇作遊覽詩二首。
《詩紀》同。
〗 高會時不娛。
羁客難為心。
殷懷從中發。
悲感激清音。
投觞罷歡坐。
逍遙步長林。
蕭蕭(《廣文選》作肅肅。
《詩紀》同。
)出谷風。
黯黯(《廣文選》作默默。
《詩紀》同。
)天路陰。
惆怅忘旋反。
?欷涕沾襟。
(《詩紀》雲。
一作巾。
○《類聚》二十八。
《廣文選》九。
《詩紀》上六。
) 【詩】 節運時氣舒。
秋風涼且清。
間(《廣文選》作閑。
)居心不娛。
駕言從友生。
翺翔(《廣文選》作翺翺。
《詩紀》同。
)戲長流,逍遙登高城。
東望看疇野。
回顧覽園庭。
嘉木凋綠葉。
芳草纖(應作殲。
)紅榮。
騁哉日月逝。
(《廣文選》作遠。
)年命将西傾。
建功不及時。
鐘鼎何所銘。
收念還寝房。
慷(《類聚》作忼。
)慨詠墳經。
庶幾及君在。
立德垂功名。
(○《類聚》二十八。
《廣文選》九。
《詩紀》十六。
) 【宴會詩】 凱風飄陰雲。
白日揚素晖。
良友掃我遊。
高會宴中闱。
玄鶴浮清泉。
绮樹煥青蕤。
(○《類聚》三十九。
《詩紀》十六。
) 【詩】 春天潤九野。
卉木渙油油。
紅華紛晔晔。
發秀曜中衢。
(○韻補二。
) 仲尼以聖德。
行聘遍周流。
遭斥厄陳蔡。
歸之命也夫。
(○同上)沈淪衆庶間。
與世無有殊。
纡郁懷傷結。
舒展有何由。
(○同上)轗轲固宜然。
卑陋何所羞。
援茲自抑慰。
研精于道腴。
(○同上○逯案。
以上四詩韻補通入尤韻。
當是一篇之辭。
) ☆劉桢〈桢。
字公幹。
東平甯陽人。
建安中。
司空曹操以為軍謀祭酒掾。
建安二十二年卒。
有集四卷。
〉【公燕詩】 永日行遊戲。
歡樂猶未央。
遺思在玄夜。
相與複翺翔。
辇車(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本作居。
)飛素蓋。
(《禦覽》作質。
誤。
)從者盈路傍。
(《書鈔》作旁。
)月出照園中。
珍木(《類聚》作樹。
)郁蒼蒼。
清川過石渠。
流波為魚防。
芙蓉散其華。
(《類聚》作花。
)菡萏溢金塘。
靈(《類聚》作珍。
)鳥宿水裔。
仁獸遊飛梁。
華館寄流波。
豁達來風涼。
生六(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本作年。
)未始聞。
歌之安能詳。
投翰長歎息。
绮麗不可忘。
(○《文選》二十。
《詩紀》十六。
又《書鈔》百三十四引旁一韻。
《類聚》三十九引央、翔、傍、蒼、防、塘、梁、忘八韻。
《禦覽》七百七十四引傍一韻。
) 【贈五官中郎将詩四首】 昔我從元後。
整駕至南鄉。
過彼豐沛都。
與君共翺翔。
四節相推斥。
季冬風且涼。
衆賓會廣(《初學記》作鹹會。
)坐。
明镫(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燈。
)熺(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熹。
)炎光。
清歌制妙聲。
萬舞在中堂。
金罍含甘醴。
羽觞行無方。
長夜忘歸來。
聊且為太康。
四牡向路馳。
歡(李善本《文選》作歎。
六臣本注雲。
善作歎字。
)悅誠未央。
(○《文選》二十三。
又《初學記》十四引鄉、翔、光、堂、方五韻。
) 餘嬰(草堂詩箋作因。
)沉痼疾。
竄身清漳濱。
自夏涉玄冬。
(《說文》系傳作及徂秋。
)彌曠(《說文》系傳作曠爾。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廣。
)十馀旬。
常恐遊岱宗。
不複見故人。
所親一何笃。
步趾慰我身。
清談同日夕。
情眄(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眄字。
)叙憂勤。
便複為别辭。
遊車歸西鄰。
素葉随風起。
廣路揚埃塵。
逝者如流水。
哀此(杜詩注作叫。
)遂離分。
追問休時會。
要我以陽春。
望慕結不解。
贻爾新詩文。
勉哉修令德。
北面自寵珍。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六。
又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九哭李詩注引分一韻。
草堂詩箋二十一送韋詩注引濱一韻。
○孫志祖《文選》考勤異雲。
自夏涉玄冬。
彌曠十馀旬。
《說文》系傳疒部[┲]字引作自夏及徂秋。
曠爾十馀旬。
按若自夏涉冬。
則不止十馀旬矣。
逯案。
孫氏此說甚是。
應從《說文》系傳正之。
) 秋日多悲懷。
感慨以長歎。
終夜不遑寐。
叙意于濡翰。
明燈(六臣本《文選》作镫。
注雲。
五臣作燈。
)曜閏中。
清風凄已寒。
白露塗前庭。
應門重其關。
四節相推斥。
歲月忽已殚。
壯士遠出征。
戎事将獨難。
涕泣灑衣裳。
能不懷所歡。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六。
) 涼風吹沙(韻補作礫。
)礫。
霜氣(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氛霜。
)何皚皚。
明月照缇幕。
華燈散炎輝。
(疏少作晖。
《禦覽》、韻補同。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晖。
)賦詩連篇章。
極夜不知歸。
君侯多壯思。
文雅縱橫飛。
小臣信頑鹵。
黾勉安能追。
(○
字孔璋。
廣陵人。
初為大将軍何進府主簿。
後中亂冀州。
依袁紹。
冀州平。
司空曹操以為軍謀祭酒。
管記室。
徙門下督。
建安二十二年卒。
有集十卷。
〉【飲馬長成窟行】 飲馬長城窟。
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
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
舉築諧汝聲。
男兒甯當格鬥死。
何能怫郁築長城。
長城何連連。
連連三千裡。
邊城多健少。
内舍多寡婦。
作書與内舍。
便嫁莫留住。
善侍(玉台作事。
草堂詩箋同。
)新姑嫜。
時時念我故(草堂詩箋至此斷句。
)夫子。
報書往(《詩紀》雲。
一作與。
)邊地。
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
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
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
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發行事君。
慊慊心意關。
(《詩紀》雲。
一作間。
)明知(玉台無明知二字。
樂府、《廣文選》同。
)邊地苦。
賤妾何能久自全。
(○玉台新詠一。
《樂府詩集》三十八。
《廣文選》十三。
《詩紀》十六。
又《書鈔》百四十五作古樂府。
引脯一韻。
草堂詩箋十三新婚别注引婦、故二韻。
) 【詩】〖《廣文選》合下篇作遊覽詩二首。
《詩紀》同。
〗 高會時不娛。
羁客難為心。
殷懷從中發。
悲感激清音。
投觞罷歡坐。
逍遙步長林。
蕭蕭(《廣文選》作肅肅。
《詩紀》同。
)出谷風。
黯黯(《廣文選》作默默。
《詩紀》同。
)天路陰。
惆怅忘旋反。
?欷涕沾襟。
(《詩紀》雲。
一作巾。
○《類聚》二十八。
《廣文選》九。
《詩紀》上六。
) 【詩】 節運時氣舒。
秋風涼且清。
間(《廣文選》作閑。
)居心不娛。
駕言從友生。
翺翔(《廣文選》作翺翺。
《詩紀》同。
)戲長流,逍遙登高城。
東望看疇野。
回顧覽園庭。
嘉木凋綠葉。
芳草纖(應作殲。
)紅榮。
騁哉日月逝。
(《廣文選》作遠。
)年命将西傾。
建功不及時。
鐘鼎何所銘。
收念還寝房。
慷(《類聚》作忼。
)慨詠墳經。
庶幾及君在。
立德垂功名。
(○《類聚》二十八。
《廣文選》九。
《詩紀》十六。
) 【宴會詩】 凱風飄陰雲。
白日揚素晖。
良友掃我遊。
高會宴中闱。
玄鶴浮清泉。
绮樹煥青蕤。
(○《類聚》三十九。
《詩紀》十六。
) 【詩】 春天潤九野。
卉木渙油油。
紅華紛晔晔。
發秀曜中衢。
(○韻補二。
) 仲尼以聖德。
行聘遍周流。
遭斥厄陳蔡。
歸之命也夫。
(○同上)沈淪衆庶間。
與世無有殊。
纡郁懷傷結。
舒展有何由。
(○同上)轗轲固宜然。
卑陋何所羞。
援茲自抑慰。
研精于道腴。
(○同上○逯案。
以上四詩韻補通入尤韻。
當是一篇之辭。
) ☆劉桢〈桢。
字公幹。
東平甯陽人。
建安中。
司空曹操以為軍謀祭酒掾。
建安二十二年卒。
有集四卷。
〉【公燕詩】 永日行遊戲。
歡樂猶未央。
遺思在玄夜。
相與複翺翔。
辇車(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本作居。
)飛素蓋。
(《禦覽》作質。
誤。
)從者盈路傍。
(《書鈔》作旁。
)月出照園中。
珍木(《類聚》作樹。
)郁蒼蒼。
清川過石渠。
流波為魚防。
芙蓉散其華。
(《類聚》作花。
)菡萏溢金塘。
靈(《類聚》作珍。
)鳥宿水裔。
仁獸遊飛梁。
華館寄流波。
豁達來風涼。
生六(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本作年。
)未始聞。
歌之安能詳。
投翰長歎息。
绮麗不可忘。
(○《文選》二十。
《詩紀》十六。
又《書鈔》百三十四引旁一韻。
《類聚》三十九引央、翔、傍、蒼、防、塘、梁、忘八韻。
《禦覽》七百七十四引傍一韻。
) 【贈五官中郎将詩四首】 昔我從元後。
整駕至南鄉。
過彼豐沛都。
與君共翺翔。
四節相推斥。
季冬風且涼。
衆賓會廣(《初學記》作鹹會。
)坐。
明镫(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燈。
)熺(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熹。
)炎光。
清歌制妙聲。
萬舞在中堂。
金罍含甘醴。
羽觞行無方。
長夜忘歸來。
聊且為太康。
四牡向路馳。
歡(李善本《文選》作歎。
六臣本注雲。
善作歎字。
)悅誠未央。
(○《文選》二十三。
又《初學記》十四引鄉、翔、光、堂、方五韻。
) 餘嬰(草堂詩箋作因。
)沉痼疾。
竄身清漳濱。
自夏涉玄冬。
(《說文》系傳作及徂秋。
)彌曠(《說文》系傳作曠爾。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廣。
)十馀旬。
常恐遊岱宗。
不複見故人。
所親一何笃。
步趾慰我身。
清談同日夕。
情眄(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眄字。
)叙憂勤。
便複為别辭。
遊車歸西鄰。
素葉随風起。
廣路揚埃塵。
逝者如流水。
哀此(杜詩注作叫。
)遂離分。
追問休時會。
要我以陽春。
望慕結不解。
贻爾新詩文。
勉哉修令德。
北面自寵珍。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六。
又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九哭李詩注引分一韻。
草堂詩箋二十一送韋詩注引濱一韻。
○孫志祖《文選》考勤異雲。
自夏涉玄冬。
彌曠十馀旬。
《說文》系傳疒部[┲]字引作自夏及徂秋。
曠爾十馀旬。
按若自夏涉冬。
則不止十馀旬矣。
逯案。
孫氏此說甚是。
應從《說文》系傳正之。
) 秋日多悲懷。
感慨以長歎。
終夜不遑寐。
叙意于濡翰。
明燈(六臣本《文選》作镫。
注雲。
五臣作燈。
)曜閏中。
清風凄已寒。
白露塗前庭。
應門重其關。
四節相推斥。
歲月忽已殚。
壯士遠出征。
戎事将獨難。
涕泣灑衣裳。
能不懷所歡。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六。
) 涼風吹沙(韻補作礫。
)礫。
霜氣(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氛霜。
)何皚皚。
明月照缇幕。
華燈散炎輝。
(疏少作晖。
《禦覽》、韻補同。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晖。
)賦詩連篇章。
極夜不知歸。
君侯多壯思。
文雅縱橫飛。
小臣信頑鹵。
黾勉安能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