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遊。
四海外。
甘露初二年。
芝生銅池中。
仙人下來飲。
延壽千萬歲。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又《書鈔》五三十八、《禦覽》七百七十一并引笮、間二韻。
) 【将進酒】 将進酒。
乘大白。
辨加(《詩紀》作佳。
)哉。
詩審搏。
放故歌。
心所作。
同陰氣。
詩悉索。
使禹良工。
觀者苦。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詩紀》五。
○逯案。
乘大白即引滿舉白之意。
上言進酒。
故下言舉白。
辨加即駕辨。
此倒言之。
大招。
伏義駕辨。
楚勞商隻。
二八接武。
投詩賦隻。
此上言辨而下言詩。
正與之合。
詩審搏。
審讀蟠。
審搏繁盛之意。
見《周禮》羽人注。
上言詩審搏。
下言詩悉索。
正示歌舞之由盛及衰。
心。
新之借字。
與上文故對文。
陰氣或謂為飲泣。
借字。
義亦可通。
使禹二字義不明。
苦。
快也。
見楊子方言。
) 【君馬黃】 君馬黃。
臣馬蒼。
二馬同逐臣馬良。
易之有騩(《文選補遺》作醜。
非。
)蔡有赭。
美人歸以南。
駕車馳馬。
美人傷我心。
佳人歸以北。
駕車馳馬。
佳人安終極。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文選補遺》三十四。
風雅翼。
選詩補遺下。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逯案。
二馬之二。
《宋書》作三。
殆刊寫之誤。
今從樂府。
) 【芳樹】 芳樹日月君亂如於風。
芳樹不上無心。
溫而鹄。
三而為行。
臨蘭池。
心中懷(我)怅。
心不可匡。
目不可顧。
妒人之子愁殺人。
君有它(樂府作他。
)心。
樂不可禁。
王将何似。
如絲如魚乎。
悲矣。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詩紀》五。
○逯案。
芳樹日月。
月當作夕。
費昶芳樹篇。
幸被夕風吹雲雲。
是梁時尚作夕。
日夕。
朝夕也。
亂如即亂(□。
懷我怅。
我者聲字。
蘭池。
池名。
亦宮名。
見《漢書》楊仆傳及續《漢書》地理志。
地在長安。
) 【有所思】 〖古今樂錄曰:漢大樂食舉第七曲亦用之。
不知與此同否。
〗 有所思。
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
(《禦覽》作為問遺。
)雙珠玳瑁簪。
用玉紹缭之。
聞君有它(樂府作他。
)心。
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
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
勿複相思。
相思。
與君絕。
雞鳴狗吠。
兄嫂當知之。
(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飔。
東方須臾高知之。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又《禦覽》六百八十作引南、簪二韻。
○逯案。
雙珠玳瑁簪句。
當有疊文。
妃呼豨。
聲字。
) 【雉子班】 雉子班如此之于(樂府作幹。
)雉梁。
無以吾翁孺雉子。
知得雉子高飛(樂府作蜚。
下同。
)止。
黃鹄飛之以千裡。
王可思雄來飛從雌視子。
趨一雉雉子車大駕馬滕被王送行所中。
堯羊飛從王孫行。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詩紀》五。
) 【聖人出】 聖人出。
陰陽和。
美人出。
遊九河。
佳人來。
騑離哉何。
駕六飛龍四時和。
君之臣明護不道。
美人哉。
宜天子。
免甘星筮樂甫始。
美人子。
含四海。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逯案。
美人、佳人對舉。
乃分言君臣。
已見上文君馬黃曲。
離哉何與臨高台離哉翻、遠如期曲佳哉紛為同一語法。
美人子。
子與哉同。
蓋聲之轉。
) 【上邪】〖《詩紀》雲。
一作雅。
〗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 【臨高台】 臨高台以軒。
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蘭。
黃鹄高飛離哉翻。
關弓射鹄。
令我主壽萬年。
收中吾。
(《廣文選》作吉。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風雅翼。
選詩補遺下。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劉履曰:篇末收中吾三字。
其義未詳。
疑曲調之馀聲。
如樂錄所謂羊無夷、伊那何之類。
逯案。
此三安當是殘句。
與翁離曲同例。
又江有香草目以蘭。
目以蘭與蕙用蘭、風以寒語法同。
則目亦香草也。
疑為□之誤。
) 【遠如期】 〖一曰遠期。
《宋書》樂志有晚芝曲。
沈約言舊史雲诂不可解。
疑是漢遠期曲也。
古今樂錄曰:漢太樂食舉曲有遠期。
至魏省之。
〗 遠如期。
益如壽。
處天左側。
大樂萬歲。
與天無極。
雅樂陳。
佳哉紛。
單于自歸。
動如驚心。
虞心大佳。
萬人還來。
谒者引。
鄉殿陳。
累世未嘗聞之。
增壽萬年亦誠哉。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逯案。
遠如期、益如壽。
兩如字皆聲。
與蛱蝶曲軒奴軒之奴殆同。
故遠如期實即遠期也。
此曲蓋美宣帝時單于來朝之作。
《漢書》匈奴傳雲。
單于朝甘泉。
禮畢。
宿長平。
上登長平诏單于勿谒。
其左右當戶之群臣。
皆得列觀。
及諸蠻夷君長侯王數萬鹹迎於渭橋下。
夾道陳、上登渭橋。
鹹稱萬歲。
正與此曲所寫相同。
又宣帝紀有司議曰:匈奴單于鄉風慕義。
舉國同心。
奉珍朝賀。
自古未之有也雲雲。
與此累世未嘗聞之。
義同。
) 【石留】〖《詩紀》作流。
〗石留(《詩紀》作流。
)涼陽涼石。
水流為沙錫以微。
河為香向始[奚禾]。
(《詩紀》作□。
)冷将風陽北逝。
肯無敢于于揚。
心邪懷蘭志金安薄北方開留離蘭。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詩紀》五。
○逯案。
留、涼雙聲。
陽、涼疊韻。
皆石之形容。
錫讀為細。
與前曲高以大語法同。
言細又微也。
冷将風陽北逝。
冬日行北陸。
故曰陽北逝。
蓋上言石沙之銷毀。
下言時光之迅速。
)
四海外。
甘露初二年。
芝生銅池中。
仙人下來飲。
延壽千萬歲。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又《書鈔》五三十八、《禦覽》七百七十一并引笮、間二韻。
) 【将進酒】 将進酒。
乘大白。
辨加(《詩紀》作佳。
)哉。
詩審搏。
放故歌。
心所作。
同陰氣。
詩悉索。
使禹良工。
觀者苦。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詩紀》五。
○逯案。
乘大白即引滿舉白之意。
上言進酒。
故下言舉白。
辨加即駕辨。
此倒言之。
大招。
伏義駕辨。
楚勞商隻。
二八接武。
投詩賦隻。
此上言辨而下言詩。
正與之合。
詩審搏。
審讀蟠。
審搏繁盛之意。
見《周禮》羽人注。
上言詩審搏。
下言詩悉索。
正示歌舞之由盛及衰。
心。
新之借字。
與上文故對文。
陰氣或謂為飲泣。
借字。
義亦可通。
使禹二字義不明。
苦。
快也。
見楊子方言。
) 【君馬黃】 君馬黃。
臣馬蒼。
二馬同逐臣馬良。
易之有騩(《文選補遺》作醜。
非。
)蔡有赭。
美人歸以南。
駕車馳馬。
美人傷我心。
佳人歸以北。
駕車馳馬。
佳人安終極。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文選補遺》三十四。
風雅翼。
選詩補遺下。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逯案。
二馬之二。
《宋書》作三。
殆刊寫之誤。
今從樂府。
) 【芳樹】 芳樹日月君亂如於風。
芳樹不上無心。
溫而鹄。
三而為行。
臨蘭池。
心中懷(我)怅。
心不可匡。
目不可顧。
妒人之子愁殺人。
君有它(樂府作他。
)心。
樂不可禁。
王将何似。
如絲如魚乎。
悲矣。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詩紀》五。
○逯案。
芳樹日月。
月當作夕。
費昶芳樹篇。
幸被夕風吹雲雲。
是梁時尚作夕。
日夕。
朝夕也。
亂如即亂(□。
懷我怅。
我者聲字。
蘭池。
池名。
亦宮名。
見《漢書》楊仆傳及續《漢書》地理志。
地在長安。
) 【有所思】 〖古今樂錄曰:漢大樂食舉第七曲亦用之。
不知與此同否。
〗 有所思。
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
(《禦覽》作為問遺。
)雙珠玳瑁簪。
用玉紹缭之。
聞君有它(樂府作他。
)心。
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
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
勿複相思。
相思。
與君絕。
雞鳴狗吠。
兄嫂當知之。
(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飔。
東方須臾高知之。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又《禦覽》六百八十作引南、簪二韻。
○逯案。
雙珠玳瑁簪句。
當有疊文。
妃呼豨。
聲字。
) 【雉子班】 雉子班如此之于(樂府作幹。
)雉梁。
無以吾翁孺雉子。
知得雉子高飛(樂府作蜚。
下同。
)止。
黃鹄飛之以千裡。
王可思雄來飛從雌視子。
趨一雉雉子車大駕馬滕被王送行所中。
堯羊飛從王孫行。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詩紀》五。
) 【聖人出】 聖人出。
陰陽和。
美人出。
遊九河。
佳人來。
騑離哉何。
駕六飛龍四時和。
君之臣明護不道。
美人哉。
宜天子。
免甘星筮樂甫始。
美人子。
含四海。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逯案。
美人、佳人對舉。
乃分言君臣。
已見上文君馬黃曲。
離哉何與臨高台離哉翻、遠如期曲佳哉紛為同一語法。
美人子。
子與哉同。
蓋聲之轉。
) 【上邪】〖《詩紀》雲。
一作雅。
〗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 【臨高台】 臨高台以軒。
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蘭。
黃鹄高飛離哉翻。
關弓射鹄。
令我主壽萬年。
收中吾。
(《廣文選》作吉。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風雅翼。
選詩補遺下。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劉履曰:篇末收中吾三字。
其義未詳。
疑曲調之馀聲。
如樂錄所謂羊無夷、伊那何之類。
逯案。
此三安當是殘句。
與翁離曲同例。
又江有香草目以蘭。
目以蘭與蕙用蘭、風以寒語法同。
則目亦香草也。
疑為□之誤。
) 【遠如期】 〖一曰遠期。
《宋書》樂志有晚芝曲。
沈約言舊史雲诂不可解。
疑是漢遠期曲也。
古今樂錄曰:漢太樂食舉曲有遠期。
至魏省之。
〗 遠如期。
益如壽。
處天左側。
大樂萬歲。
與天無極。
雅樂陳。
佳哉紛。
單于自歸。
動如驚心。
虞心大佳。
萬人還來。
谒者引。
鄉殿陳。
累世未嘗聞之。
增壽萬年亦誠哉。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逯案。
遠如期、益如壽。
兩如字皆聲。
與蛱蝶曲軒奴軒之奴殆同。
故遠如期實即遠期也。
此曲蓋美宣帝時單于來朝之作。
《漢書》匈奴傳雲。
單于朝甘泉。
禮畢。
宿長平。
上登長平诏單于勿谒。
其左右當戶之群臣。
皆得列觀。
及諸蠻夷君長侯王數萬鹹迎於渭橋下。
夾道陳、上登渭橋。
鹹稱萬歲。
正與此曲所寫相同。
又宣帝紀有司議曰:匈奴單于鄉風慕義。
舉國同心。
奉珍朝賀。
自古未之有也雲雲。
與此累世未嘗聞之。
義同。
) 【石留】〖《詩紀》作流。
〗石留(《詩紀》作流。
)涼陽涼石。
水流為沙錫以微。
河為香向始[奚禾]。
(《詩紀》作□。
)冷将風陽北逝。
肯無敢于于揚。
心邪懷蘭志金安薄北方開留離蘭。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詩紀》五。
○逯案。
留、涼雙聲。
陽、涼疊韻。
皆石之形容。
錫讀為細。
與前曲高以大語法同。
言細又微也。
冷将風陽北逝。
冬日行北陸。
故曰陽北逝。
蓋上言石沙之銷毀。
下言時光之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