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三

關燈


    《白帖》二十一。

    《文選》十潘安仁《西征賦》注。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五作三王。

    ) 【鄒魯諺】 〖《漢書》曰:韋賢少子玄成。

    複以明經曆位至丞相。

    故鄒魯諺曰:〗 遺子黃金滿ぷ。

    不如(《類聚》、《白帖》此下有教子二字。

    《禦覽》或同。

    )一經。

    (○《漢書》韋賢傳。

    《類聚》八十三。

    《白帖》二十六。

    《禦覽》四百九十五、五百十八、六百十三、七百六十四、八百九。

    《詩紀》九。

    ○逯案。

    《類聚》、《白帖》所引有教子二字。

    於義較勝。

    可據補。

    ) 【諸儒為匡衡語】 〖《漢書》曰:衡好學。

    家貧傭作。

    以供資用。

    尢精力過絕人。

    諸儒為之語曰:〗  無說詩。

    匡鼎來。

    匡說詩。

    解人頤。

    (○《漢書》匡鼎傳。

    西京雜記二。

    計紀八作匡衡歌。

    ) 【京師為諸葛豐語】 〖《漢書》曰:諸葛豐。

    元帝擢為司隸校尉。

    刺舉無所避。

    京師為之語曰:〗 間(《白帖》作聞。

    )何闊。

    逢諸葛。

    (○《漢書》諸葛豐傳。

    《書鈔》三十六、三十七。

    《白帖》十三。

    《禦覽》二百五十、四百二十七、四百九十五。

    《詩紀》九作諸葛豐。

    ) 【諸儒為張禹語】 〖《漢書》曰:成帝即位。

    張禹為《論語》章句獻之。

    諸儒為之語曰:〗 不(《漢書》無不字。

    )欲為論。

    念張文。

    (○《漢書》張禹傳。

    西京雜記二。

    《禦覽》四百九十五。

    《詩紀》九作張文。

    ) 【長安為谷永樓護号】 〖《漢書》曰:樓護。

    字君卿。

    精辯論議。

    常依名節。

    聽者皆竦。

    與谷永俱為五侯上客。

    長安号曰:〗 谷(《禦覽》或無谷字。

    )子雲(《書鈔》雲下有之字。

    《類聚》同。

    《禦覽》或同。

    )筆劄。

    樓(《書鈔》、《禦覽》或作婁。

    )君卿(《書鈔》卿下有之字。

    《類聚》同。

    《禦覽》或同。

    )喉(《禦覽》或作唇。

    )舌。

    (○《漢書》樓護傳。

    《書鈔》百三、百四。

    《類聚》三十三、五十八。

    《禦覽》四百六十三、四百九十五、五百九十五、六百六。

    《詩紀》九作谷樓。

    )  【時人為甄豐語】  〖《後漢書》曰:王莽為宰衡時。

    甄豐旦夕入謀議。

    時人語曰:〗  夜半客。

    甄長伯。

    (○《後漢書》彭寵傳。

    ) 【長安為張竦語】 〖《漢書》曰:安衆侯劉崇與相張紹進攻宛。

    不得入而敗。

    竦與崇族父劉嘉詣阙自歸。

    王莽赦弗罪。

    竦為崇作奏。

    莽大說。

    後又封竦為淑德侯。

    長安為之語曰:〗  欲求封。

    過張柏松。

    力戰鬥。

    不如巧為奏。

    (○《漢書》王莽傳。

    ) 【時人為王莽語】 〖蔡邕獨斷曰:古帻無巾。

    王莽頭秃。

    乃始施巾。

    故語曰:〗  莽頭(續漢志注作王莽。

    獨斷同。

    《禦覽》或同。

    )秃。

    (此句《禦覽》或作王頭秃?秃。

    )帻施(《禦覽》或作如。

    )屋。

    (○續《漢書》輿服志。

    獨斷下。

    《禦覽》四百九十六、六百八十七、七百四十。

    《詩紀》九作帻如屋。

    )  【東方為王匡廉丹語】 〖《漢書》曰:地皇三年四月。

    王莽遣太師王匡、更始将軍廉丹東。

    太師、更始合将銳士十馀萬人。

    所過放縱。

    東方為之語曰:〗  甯逢赤眉。

    不逢太師。

    太師尚可。

    更始殺我。

    (○《漢書》王莽傳。

    ) 【時人為蔣诩諺】  〖嵇康《高士傳》曰:蔣诩。

    字元卿。

    杜陵人。

    為兖州刺史。

    王莽為宰衡。

    诩奏事到灞上。

    稱病不進。

    歸杜陵。

    荊棘塞門。

    舍中三徑。

    終身不出。

    時人諺曰:〗 楚國二龔。

    不如杜陵蔣翁。

    (○《禦覽》五百十。

    《詩紀》九作杜陵蔣翁。

    )  【京師為楊雄語】 〖《漢書》曰:王莽篡位後。

    複上符命者。

    莽盡誅之。

    時揚雄校書天祿閣。

    使者欲收雄。

    雄恐。

    乃從閣自投。

    幾死。

    京師為之語曰:〗 惟寂(《白帖》此下有惟字。

    《文選》注、《禦覽》、《詩紀》并同。

    )寞。

    (《文選》注作漠。

    《詩紀》作莫。

    )自投(《白帖》此下有于字。

    《文選》注、《禦覽》、《詩紀》并同。

    )閣。

    爰清(《詩紀》有爰字。

    《禦覽》清下或有爰字。

    )靜。

    作(《詩紀》作上有無字。

    《禦覽》四百作上或有無字。

    )符命。

    (《漢書》師古注。

    今流俗本雲。

    惟寂惟寞。

    自投於閣。

    爰清爰靜。

    無作符命。

    妄增之。

    ○《漢書》揚雄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

    又《白帖》三、十。

    《文選》三十齊中讀書詩注、《禦覽》一百八十四并引閣一韻。

    《詩紀》九作投閣。

    ) 【時人為揚雄桓譚語】  〖廣輿記曰:漢桓譚字君山。

    宿州人。

    博學有文章名。

    光武欲以谶決疑。

    桓譚谏。

    出為六安丞。

    著新論。

    藏書甚多。

    時人語曰:〗 玩揚子雲之篇。

    樂於居千乘之官。

    挾桓君之書。

    富於積(廣輿記無積字。

    )猗頓之财。

    (廣輿記無之财二字。

    ○廣輿記二。

    潛确類書八十。

    ) 【更始時長安中語】  〖東觀《漢記》曰:更始在長安。

    所授官爵皆群小賈人。

    或膳夫庖人。

    長安為之語曰:〗 竈下養。

    中郎将。

    爛羊胃。

    騎都尉。

    爛羊頭。

    關内(《白帖》作封公。

    )侯。

    (○《後漢書》劉玄傳。

    《類聚》四十五。

    《白帖》十二。

    《禦覽》九十、二百三、四百九十五、九百二。

    又《文選補遺》三十五作長安謠。

    《詩紀》九作竈下養。

    ) 【時人為戴遵語】 〖《後漢書》曰:遵字子高。

    王莽篡位。

    稱疾歸鄉裡。

    家富。

    好給施。

    尚俠氣。

    食客嘗三四百人。

    時人為之語曰:〗 關東大豪戴子高。

    (○《後漢書》戴良傳。

    )  【三輔為張氏何氏語】  〖三輔決錄注曰:張氏得鈎。

    何氏得算。

    故三輔舊語曰:〗 何氏算。

    (廣記作策。

    )張氏鈎。

    何氏肥。

    張氏瘦。

    (○《禦覽》三百七十八。

    《太平廣記》三百九十一。

    )  【時人為張氏諺】 〖文士傳曰:留侯七世孫張贊。

    字子卿。

    初居吳縣相人裡。

    時人諺曰:〗 相裡張。

    多賢良。

    積善應。

    子孫昌。

    (○《禦覽》四百九十六。

    ) 【桓譚引諺論巧習】 〖新論曰:揚子雲工于賦。

    王君大習兵器。

    餘欲從二子學。

    子雲曰:能讀千賦則善賦。

    君大曰:能觀千劍則曉劍。

    諺曰:〗 伏習象神。

    巧者不過習者之門。

    (○意林三。

    ) 【桓譚引關東鄙語】 〖新論曰:關東鄙語曰:〗 人間長安樂。

    出(《類聚》出上有則字。

    《文選》注、《禦覽》同。

    )門西向(《類聚》、《文選》注作向西。

    《禦覽》西上有而字。

    )笑。

    (《文選》注笑上有而字。

    )知(《初學記》知上有人字。

    )肉味美。

    (《初學記》無美字。

    )對(《類聚》對上有則字。

    《禦覽》同。

    《初學記》對上有即字。

    )屠門而大(《類聚》無大字。

    )嚼。

    (《禦覽》或誤屑。

    ○《書鈔》百四十五。

    《類聚》七十二。

    《初學記》二十六。

    《文選》四十二與吳季重書注。

    《白帖》五。

    《禦覽》四百九十六、八百二十八、八百六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