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詩卷一

關燈
覽》五百七十一。

    《樂府詩集》八十三。

    《詩紀前集》一。

    ) 明明上天。

    爛然星陳。

    日月光(《類聚》無光字。

    )華。

    弘于(《尚書考河命》作予。

    《宋書》、《禦覽》同。

    《類聚》作兮。

    )一人。

    ○(《尚書大傳》。

    《尚書考河命》。

    《宋書》二十七。

    《類聚》四十三。

    《禦覽》五百七十一。

    《樂府詩集》八十三。

    《詩紀前集》一。

    )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從(光府作順。

    《詩紀》同。

    )經,萬姓允誠。

    於予(《禦覽》作施子。

    )論樂。

    配天之靈。

    遷于賢聖。

    (《尚書考河命》作聖賢。

    《宋書》同。

    樂府作賢善。

    《詩紀》同。

    又注。

    一作聖。

    )莫不鹹聽。

    鼚(《禦覽》作長。

    )乎鼓(《禦覽》作歌。

    )之。

    軒乎舞(《禦覽》作[亻無]。

    )之。

    精(《詩紀》作菁。

    )華已(《尚書考河命》作以。

    《宋書》同。

    )竭。

    褰裳去之。

    ○(《尚書大傳》。

    《尚書考河命》。

    《宋書》二十七。

    《禦覽》五百七十一。

    《樂府詩集》八十三。

    《詩紀前集》一。

    又《類聚》四十三引常、行、經、誠、靈五韻。

    )  【塗山歌】  〖《呂氏春秋》曰:禹年三十未娶。

    行塗山。

    恐時墓失嗣。

    辭曰:吾之娶必有應也。

    乃有白狐九尾而造於禹。

    禹曰:白者。

    吾服也。

    九尾者。

    其證也。

    於是塗山人歌曰雲雲。

    於是娶塗山女。

    〗 綏綏白狐。

    九尾龐龐。

    成于家室。

    (《書鈔》作成家成室。

    《禦覽》同。

    )我都攸(《書鈔》作彼。

    《禦覽》同。

    )昌。

    ○(《書鈔》一百六。

    《類聚》九十九、《禦覽》五百七十一并引《呂氏春秋》。

    ○逯案。

    今本《呂氏春秋》脫此條。

    又《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載塗山之歌雲。

    綏綏白狐。

    九尾龐龐。

    我家嘉夷。

    來賓為王。

    成家成室。

    我造彼昌。

    天人之際。

    於茲則行。

    蓋據呂書又有增加。

    《樂府詩集》八十三引《吳越春秋》此歌成家成室二句作成于家室。

    我都攸昌。

    文字略異。

    《詩紀前集》一據《樂府詩集》以《吳越春秋》之歌為正文。

    而以呂書佚文附之。

    非是。

    又劉師培《呂氏春秋》?補自序謂《書鈔》所引系《吳越春秋》之誤。

    亦非是。

    ) 【塗山女歌】 〖《呂氏春秋》曰:禹行功。

    見塗山氏之女。

    禹未之遇。

    而巡省南土。

    塗山氏之女。

    乃令其妾候禹于塗。

    女乃作歌。

    歌曰:〗候人猗兮。

    (《呂氏春秋》作兮猗。

    ○《呂氏春秋》音初篇。

    《文選》四南都賦注。

    《文選》五吳都賦注。

    ) 【五子歌】 〖夏《書》曰:太康失位。

    以逸豫滅厥德。

    黎民鹹貳。

    乃盤遊無度。

    畋于有洛之表。

    有窮後羿。

    因民弗忍。

    距于河。

    厥弟五人。

    禦其母以從。

    徯于洛之汭。

    五子鹹怨。

    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 皇祖有訓。

    民可近。

    不可下。

    民惟邦本。

    本固邦甯。

    予視天下愚夫愚婦。

    一能勝予。

    怨豈在明。

    不見是圖。

    予臨兆民。

    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

    為人上者。

    奈何不敬。

    ○(夏書五子之歌篇。

    《禦覽》八十二。

    《詩紀前集》一。

    )訓有之。

    内作色荒。

    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

    峻宇雕牆。

    有一於此。

    未或不(《禦覽》或作弗。

    )亡。

    ○(夏書五子之歌篇。

    《禦覽》八十二。

    《詩紀前集》一。

    又《禦覽》五百七十引荒、牆、亡三韻。

    )惟彼陶唐。

    有此冀方。

    今失厥道。

    (《詩紀》雲。

    《左傳》作行。

    )亂其紀綱。

    乃底滅亡。

    ○(同上) 明明我祖。

    萬邦之君。

    有典有則。

    贻厥子孫。

    關石和鈞。

    王府則有。

    荒墜厥緒。

    覆宗絕祀。

    (○同上) 嗚呼曷歸。

    予懷之悲。

    萬姓仇予。

    予将疇依。

    郁陶乎予心。

    顔厚有忸怩。

    弗慎厥德。

    雖悔可追。

    (○同上○逯案。

    左氏哀六年傳引夏《書》曰:惟彼陶唐。

    帥彼天常。

    有此冀方。

    今失其行。

    亂其紀綱。

    乃滅而亡。

    與此略同。

    可證歌為先秦逸文。

    )  【夏人歌】〖《韓詩外傳》曰:桀為酒池糟?是。

    縱靡靡之樂。

    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

    群臣皆相持而歌。

    《尚書大傳》曰:夏人飲酒。

    醉者持不醉者。

    不醉者持醉者而歌曰:盍歸乎。

    薄亦大矣。

    伊尹退而更曰:覺兮較兮。

    吾大命格兮。

    去不善而從善。

    何不樂兮。

    薄。

    湯之都也。

    〗江水沛(《新序》重沛字。

    )兮。

    舟楫敗兮。

    我王廢兮。

    趣歸於(《新序》無於字。

    )薄。

    (《韓詩外傳》作亳。

    樂府同。

    《詩紀》雲。

    一作亳。

    《新序》薄下有兮字。

    )薄亦大兮。

    (趙歸以下《尚書大傳》作蓋歸于亳。

    盍歸于亳。

    毫亦大矣。

    《類聚》同。

    唯亳亦上有上字。

    ○《韓詩外傳》二。

    《新序》六。

    《樂府詩集》八十三。

    又《尚書大傳》二及《類聚》十二皆引大一韻。

    ) 樂兮樂兮。

    四牡?喬(《韓詩外傳》作驕。

    樂府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