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三十八
翰林院檢讨朱彞尊撰
易【三十七】
呂氏【大圭】易經集解
佚
學易管見
七卷
佚
胡一桂曰呂氏學易管見上下經五卷及系辭上下二卷專取隂陽對卦并論如乾坤作一論夬剝作一論之類發明多好
中興舘閣續錄大圭丁未進士鹹淳五年除着作郎閩書大圭字圭叔泉州南安人師事楊昭複昭複之學得之陳淳淳之學得之朱文公世号溫陵截派登進士授潮州教授改贛州提舉司幹官秩滿連調袁州福州通判升朝散大夫行尙書吏部員外郎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讨官兼崇政殿說書出知興化軍德佑初元轉知漳州軍節制左翼屯戍軍馬未行屬蒲壽庚率知州田子真降元捕大圭至令署降表大圭不署變服逃入海壽庚追殺之所傳易經集解春秋或問學易管見行於世
孫氏【嵘叟】讀易管見
佚
胡一桂曰讀易管見首列圖書先後天等圖及說仍逐卦爻解說不着經文末有系辭舉易嵘叟會稽人鹹淳丙寅倅新安刋於郡齋
紹興府志孫嵘叟字仁則餘姚人第進士複中博學宏詞科官至禮部侍郎兼太子賓客卒諡忠敏
王氏【幼孫】易通
一卷
佚
程钜夫碣曰幼孫字季稚廬陵人寶佑丙辰赴阙上書言國事餘萬言不報歸教授於鄉宋之亡其友文丞相兵敗執以歸過廬陵谒於驿舍爲文祭之期以必死辭氣慷慨左右嗚咽莫能仰視自是與賓客過從守經執禮浩然以終也
方氏【回】讀易析【一作釋】疑
佚
易中正考
佚
易吟
一百首
存【載桐江續稿】
囬自序曰囬年三十六别院省試第一曆官随州教授江東提舉司幹辦公事國子正太學博士通判平江府改常州再改安吉州除太常寺簿監察禦史知建德府除秘書郎加直秘閣於是年四十有九矣丙子春二月六日奉太皇太後嗣君诏書以郡歸附始行在所宰執大臣以嗣君名具表納土送玺於臯亭山在正月十八日軍馬入臨安府易守在二十日囬猶堅守孤城二月餘王郎中世英蕭郎中郁提兵五千賫诏至郡爲小郡者力不能全矣
洪焱祖曰方總管囬字萬裡歙縣人
黎氏【立武】周易說約
一卷
佚
吳澂撰碑曰元中子黎氏諱立武字以常臨江新喻人擢進士第三人授承事郎佥書鎮南軍節度判官召試舘職除秘省校書轉着作郎國子司業
江西通志立武淳熙四年進士累官國子司業文蕐閣待制考試臨川得吳澂時稱其知人其學宗白雲郭氏自号寄翁學者稱爲所寄先生與文山疉山相友善建金鳳書院以淑後學
高氏【斯得】易膚說
佚
中興舘閣續錄高斯得字不妄貫卭州登己醜榜鹹淳五年除着作佐郎
周密曰高恥堂自世變後極意經史着述甚多手抄日以萬字 又曰姚子敬處有恥堂易膚說 又曰子昂雲高恥堂有易說詩書解
姑蘇志高斯得舉進士官至簽書樞密參知政事學者稱爲恥堂先生
徐氏【直方】易解
六卷
未見
胡一桂曰直方字立大号古爲先生初補廸功郎鹹淳三年進易解六卷隻上下經前有進表及圖象後除正言官至江東憲
胡氏【次焱】餘學齋易說
未見
董真卿曰次焱字濟鼎徽州婺源人有餘學齋易說姓譜次焱鹹淳四年登第授湖口主簿改貴池尉德佑乙亥歸家以易教授鄉裡
何氏【夢桂】易衍
二卷
未見
姓譜夢桂字巗叟淳安人鹹淳乙醜進士第三爲太常博士曆監察禦史宋亡不仕所着有易衍中庸緻用等書於易尤精有先儒所未發者
方氏【公權】古易口義
佚
閩大紀方公權字立道莆田人鹹淳元年進士曆廣東教授太常丞景炎後不仕人稱石岩先生
孟氏【文龍】易解大全
三十卷
佚
姑蘇志孟文龍字震翁浙東提舉常平幹辦公事元平章史弼等薦起之緻書以死辭不出戶庭者三十年着易解大全三十卷
曾氏【子良】周易輯說
佚
吳澂序曰易之道其大如天其廣如地其悉備也如天地間之萬物無所不有世之說易者各随所見苟不悖於理其爲言也必有可觀無他易廣大悉備無不包羅無不該徧故也金谿曾先生諱子良在宋兩貢於鄉擢進士科仕至縣令晚節隐居教授以通經學古能詩能文爲後進師臨川饒宗魯遊其門每日授易所聞皆能記憶師既卒乃祖述其意撰着新辭文口談之質俚如傳注之純雅名曰周易輯說意或未安不敢辄改蓋有漢儒治經守家法之遺意焉先生之年吾父黨也素所敬慕者今因所輯得窺前輩之所學又嘉宗魯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