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山志

關燈
之、夏侯峤、呂文仲為侍讀學士,邢昺為侍講學士。

    按故事,唐開元中置侍講,其後有翰林侍講學士。

    五代已來,四方多事,時君右武,不暇向學,故此職久廢。

    太宗崇尚儒術,聽政之暇,觀書為樂,殆至宵分,手不釋卷。

    由是命文仲為翰林侍讀,寓直禁中,以備顧問,然名秩未崇。

    帝聰明稽古,奉承先志,首置此職,擇耆儒舊德,以充其選,班秩次翰林學士,祿賜如之。

    設直廬于秘閣,侍讀更直侍講,長向日給尚食珍膳,夜則疊宿。

    令監館閣書籍中使劉崇超日具當宿官名,于内東門進入,自是多召對詢訪,或至中夕焉。

     同上 康定元年四月,宋绶任禮部尚書、知樞密院同提舉,編修會要,辟置官屬,寓居于崇文院,迄今因之,着為故事。

     同上 〔降青詞〕 降青詞,每進天慶、天祺、先天、降聖、三元節,及皇帝本命,各預先一月降入,馬遞兖州會真宮、太極觀、景靈宮,亳州明道宮、太清宮,慶成軍太甯宮,西京上清宮,嵩山崇福宮,升州茅山,鳳翔府太平宮,中嶽天封宮,泗州延祺觀,杭州天柱山大滌洞霄宮、五嶽真君觀内中延真殿、天符觀會慶殿、天安殿、滋福殿、玉清昭應宮、景靈會靈觀、祥源觀、上清宮、金明池水殿等。

    非時建道場,即當直日草詞,或急速者,學士未入,亦就宅草。

    自大中祥符,每立春、立秋醮真君觀,惟有東西北中四嶽,而南嶽真君獨阙其禮。

    惟演天禧二年再入翰林,當草七月詞,見阙此嶽,乃入劄子奏乞檢會,事下禮儀院。

    所司以從初漏阙,懼罪,久而不奏。

    及立春将近,惟演再上言,以南嶽阙醮,蓋有司之誤,然屢經大宥,乞免有司之罪,但依例添入。

    禦筆批依奏,遂谘報中書門下行下,自此五嶽皆備矣。

     同上卷三十三 〔北朝官〕 北朝書诏,白紙寫,用禦寶印,渾金鍍匣子盛,錦托裹,渾金鍍鎖鑰,請禦寶印封,并紅絲縧、錦重黃幞白面簽雲:「書緻于弟大契丹皇帝阙下,兄大宋皇帝封。

    」國母即雲:「嬸大契丹皇太後。

    」簽雲:「謹緻書」,下雲「謹封」。

    再用紅羅幞封畢,用诏紙封帶,複用禦寶印。

    大中祥符正月,契丹太後喪,予慰書,用黃羅幞。

    幹興元年二月,告哀,亦用黃羅幞。

    當年十月,與契丹皇後生辰書,卻用紅羅幞。

     同上 〔外國書〕 外國書白诏紙書,亦用禦寶印,間金鍍匣子盛,錦托裹,間金鎖鑰封。

    一同前錦裹,用黃絹幞封,面簽雲:「勑某國王或某王。

    」 同上 〔親王公主封國〕 淳化五年九月,真皇封壽王诏,壽國升為大國,在晉國之下,諸國之上。

    景德三年二月二十二日奉聖旨,壽、梁、趙、宋四國,今後更不得封。

    大中祥符六年正月十九日降制,衛國長公主特進封徐國長公主,楚國長公主報慈正覺大師特進封邠國長公主,越國長公主特進封宿國長公主,所有徐、邠、宿三國,特升為大國,在衛、楚、越國之上。

     同上 〔秘閣畫〕 太宗皇帝淳化元年八月,内出古畫墨迹百一十四軸,藏之閣上。

    有唐太宗、明皇,晉王羲之、獻之、庾亮,梁蕭子雲,唐歐陽詢、顔真卿、柳公權、懷素、懷仁墨迹。

    顧恺之畫維摩诘像,韓幹馬,薛稷鶴,戴嵩牛,及近代東丹王李贊華千角鹿,西蜀黃筌白兔,亦一時之妙也。

    今懷仁墨迹、維摩诘像、韓馬、薛鶴,皆不存,考之積年舊籍,亦不複載。

    大中祥符八年,榮王宮火,延燔秘閣,然則書畫,豈亦有亡逸耶?秘書省請以秘閣所藏墨迹,未經太宗朝摹刻者,刊于中,有旨從之。

    至建中靖國元年四月二十三日,内出缗錢十五萬,趣其工,以八月旦日畢,厘為十卷,上之。

    東丹王名突欲,阿保機之長子也。

    唐同光中,從其父攻渤海扶餘城,下之,改為東丹國,以突欲為東丹王。

    保機死,其母立其次子,突欲自以失位,且畏迫逐,歸中國。

    唐明宗賜姓李氏,名贊華,出鎮滑州。

    贊華尤工畫,歸朝載書數千卷自随,亦能為五言詩。

    其子兀欲亦善丹青。

    千角鹿出虜中,觀其所畫,誠妙筆也。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卷首題梁令瓒姓名,而以箕宿為風星,蓋避明皇諱也。

    此雖不知畫者為誰,要是唐人妙筆耳。

    然經星惟有十二宿,初疑亡去其餘,徐觀其用筆次第,所畫蓋至是而止耳。

    昔吳道子畫壁,下筆未盡處,後之人終莫能繼,豈妙于藝者,常啬其巧,而不欲盡耶?傳古龍用筆簡勁,雖朽缣敗裂,而神氣動活,曾不少虧。

    牧羊圖品格灑落,皆妙作也。

    比于下庫故畫中得之,因加整治,藏之閣上。

    牧羊圖乃曾氏子以罪籍沒,然驗其印記,蓋太平興國初禁中所蓄畫也,不知外人何自得之。

    千角鹿、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傳古龍牧羊圖,崇甯四年八月有旨取入内,留之。

     同上卷五十;又見《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