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山志
關燈
小
中
大
六月,命内供奉官藍敏正赍禦草書五軸藏秘閣,史館修撰張佖直秘閣,朱昂率三館之士登閣以觀之,信神筆也。
敏正仍言,上雖盛暑之中,筆劄未嘗釋手,服勤樂善,前代帝王皆所不及。
佖等相謂曰:「萬乘之尊,尚勤笃若此,臣子當如何哉?」各瞻翫移時而退。
《宋朝事實類苑》卷二 淳化三年九月,太宗幸新修秘閣,帝登閣觀羣書整齊,喜形于色,謂侍臣曰:「喪亂以來,經籍散失,周孔之教,将堕于地,朕即位之後,多方收拾,抄寫購募,今方及數萬卷,千古治亂之道,并在其中矣。
」即召侍臣,賜坐命酒,仍召三館學士預焉。
日晚還宮,顧昭宣使王繼恩曰:「亦可召傅潛、戴興,令至閣下恣觀書籍,給禦酒,諸将飲宴。
」潛等皆典禁兵,帝欲其知文儒之盛故也。
同上 直史館陳靖言,吉州陸晔被疾狂躁,疊相論訴,不可治民,望寘詞館,使以鉛椠供職。
真宗曰:「國家文館,以待天下賢俊,豈養疾之所邪?陳靖妄有陳述,當嚴戒之。
」 同上卷三 武甯軍節度使兼侍中夏竦、武勝軍節度使同平章事程琳,薦尚書屯田員外郎張碩、秘書丞蔡抗、太子中舍李仲昌、節度掌書記李師錫等試館職。
仁宗曰:「館職當用文學之士,名實相稱者居之。
近時所舉,多浮薄之人,朕甚不取也。
」于是碩等送審官院與記姓名而已。
同上卷五 〔畢士安〕 鹹平二年十月,诏選官校勘《三國志》、《晉書》、《唐書》。
或有言兩晉事多鄙惡,不可流行者。
真宗以語宰相畢士安,曰:「惡以誡世,善以勸後,善惡之事,春秋備載。
」帝然之,故命刊刻。
同上卷十六;又見《五朝名臣言行錄》卷四之一《畢士安》。
〔賜宴觀禦書〕 淳化元年八月一日,李至召右仆射李昉、吏部尚書宋琪、左散騎常侍徐铉,及翰林學士、諸曹侍郎、給事、谏議、舍人等,詣閣觀禦書圖畫。
帝知之,即召内品裴愈就賜禦筵,出書籍令縱觀,盡醉而罷。
二日,又诏權禦史、中丞王化基,及三館學士縱觀,賜宴如此。
同上卷二十四 〔禦書扇賜館閣學士〕 太宗每當暑月,禦書團扇,賜館閣學士。
同上 〔具員〕 具員用小方冊子,可五六寸,蓋置于懷袖也。
每官位以黃紙褾隔之,一親王,二中書,三樞密院,四使相節度使,五仆射尚書,六三司使,七翰林侍講、侍讀、密直龍圖閣學士,八中丞、丞郎、給舍、谏議、待制,九留後、觀察、防禦使。
同上卷二十八 〔藏書之府〕 淳化元年二月二十一日,李至等言曰:「王者藏書之府,自漢置未央宮,即骐驎天祿閣在其中,命劉向、揚雄典校,皆在禁中,謂之中書,即内庫書也。
後漢藏之東觀,亦在禁中,至桓帝時,始置秘書監,掌禁中圖書秘記,謂之秘書。
及魏分秘書為中書,而秘書監掌藝文圖籍之事。
後以秘書屬少府,故王肅為秘書監,表論秘書不應屬少府,曰:「魏之秘書,即漢之東觀,因是不屬少府,而蘭台亦藏書。
」故薛夏雲:「蘭台為外台,秘書為内閣。
」然則秘閣之書,藏之于内閣矣。
晉宋以還,皆有秘閣之号,故晉武好覽文藝,勑秘書徐廣料秘閣四部三萬餘卷。
宋謝靈運為秘書,監秘閣之遺逸。
齊末兵火延燒秘閣,經籍遺散。
梁江子一亦請歸秘閣觀書。
隋炀帝即位,寫秘閣之書,分為三品,于觀文殿東西廊貯之。
然則秘閣之設,其來久矣。
及唐開元五年,亦于幹元殿東廊寫四庫書,以充内庫,命散騎常侍褚無量、秘書監馬懷素總其事。
至十三年,乃以集仙殿為集賢殿,因置集賢書院。
雖沿革不常,然秘閣之書,皆置之于内也。
自唐天寶陵夷,文籍蕩然,近及百年,斯道幾廢。
國家承衰弊之末,開故理之源,三館之書,搜求漸備,陛下複建秘閣以藏奇書。
況叡藻宸翰,盈編積簡,則其奧秘,非複與羣司為比,乞降明诏,令與三館并列。
至于高下之次,先後之稱,亦乞着為定式。
其秘書省既無書籍,元隸京百司,請一如舊制。
」八月诏曰:「朕肇興秘府,典掌羣官,仍選名儒,入直于内。
文籍大備,粲然可觀,處中禁以宏開,非外司之為比。
自今秘閣,宜次三館,其秘書省,依舊屬京百司。
」 同上卷三十一 淳化三年五月,诏增修秘閣,先是,度崇文院之中堂為秘閣地,而層未立,書籍止扃偏庑廳内,至是始修之。
八月閣成。
同上 景德四年五月,以其地迫隘,诏分内藏西庫地廣之。
大中祥符八年四月,榮王元俨宮火延燒,而閣後所廣地,複為内庫所有,建大牆以限之。
其後以直舍狹隘,數請侵地,為内庫主者所吝。
乃诏以大慶殿東廊二十間給崇文院,複以地不方正,而格其诏。
案其地即殿前都點檢廨舍,太祖龍興于此。
國初為車辂
敏正仍言,上雖盛暑之中,筆劄未嘗釋手,服勤樂善,前代帝王皆所不及。
佖等相謂曰:「萬乘之尊,尚勤笃若此,臣子當如何哉?」各瞻翫移時而退。
《宋朝事實類苑》卷二 淳化三年九月,太宗幸新修秘閣,帝登閣觀羣書整齊,喜形于色,謂侍臣曰:「喪亂以來,經籍散失,周孔之教,将堕于地,朕即位之後,多方收拾,抄寫購募,今方及數萬卷,千古治亂之道,并在其中矣。
」即召侍臣,賜坐命酒,仍召三館學士預焉。
日晚還宮,顧昭宣使王繼恩曰:「亦可召傅潛、戴興,令至閣下恣觀書籍,給禦酒,諸将飲宴。
」潛等皆典禁兵,帝欲其知文儒之盛故也。
同上 直史館陳靖言,吉州陸晔被疾狂躁,疊相論訴,不可治民,望寘詞館,使以鉛椠供職。
真宗曰:「國家文館,以待天下賢俊,豈養疾之所邪?陳靖妄有陳述,當嚴戒之。
」 同上卷三 武甯軍節度使兼侍中夏竦、武勝軍節度使同平章事程琳,薦尚書屯田員外郎張碩、秘書丞蔡抗、太子中舍李仲昌、節度掌書記李師錫等試館職。
仁宗曰:「館職當用文學之士,名實相稱者居之。
近時所舉,多浮薄之人,朕甚不取也。
」于是碩等送審官院與記姓名而已。
同上卷五 〔畢士安〕 鹹平二年十月,诏選官校勘《三國志》、《晉書》、《唐書》。
或有言兩晉事多鄙惡,不可流行者。
真宗以語宰相畢士安,曰:「惡以誡世,善以勸後,善惡之事,春秋備載。
」帝然之,故命刊刻。
同上卷十六;又見《五朝名臣言行錄》卷四之一《畢士安》。
〔賜宴觀禦書〕 淳化元年八月一日,李至召右仆射李昉、吏部尚書宋琪、左散騎常侍徐铉,及翰林學士、諸曹侍郎、給事、谏議、舍人等,詣閣觀禦書圖畫。
帝知之,即召内品裴愈就賜禦筵,出書籍令縱觀,盡醉而罷。
二日,又诏權禦史、中丞王化基,及三館學士縱觀,賜宴如此。
同上卷二十四 〔禦書扇賜館閣學士〕 太宗每當暑月,禦書團扇,賜館閣學士。
同上 〔具員〕 具員用小方冊子,可五六寸,蓋置于懷袖也。
每官位以黃紙褾隔之,一親王,二中書,三樞密院,四使相節度使,五仆射尚書,六三司使,七翰林侍講、侍讀、密直龍圖閣學士,八中丞、丞郎、給舍、谏議、待制,九留後、觀察、防禦使。
同上卷二十八 〔藏書之府〕 淳化元年二月二十一日,李至等言曰:「王者藏書之府,自漢置未央宮,即骐驎天祿閣在其中,命劉向、揚雄典校,皆在禁中,謂之中書,即内庫書也。
後漢藏之東觀,亦在禁中,至桓帝時,始置秘書監,掌禁中圖書秘記,謂之秘書。
及魏分秘書為中書,而秘書監掌藝文圖籍之事。
後以秘書屬少府,故王肅為秘書監,表論秘書不應屬少府,曰:「魏之秘書,即漢之東觀,因是不屬少府,而蘭台亦藏書。
」故薛夏雲:「蘭台為外台,秘書為内閣。
」然則秘閣之書,藏之于内閣矣。
晉宋以還,皆有秘閣之号,故晉武好覽文藝,勑秘書徐廣料秘閣四部三萬餘卷。
宋謝靈運為秘書,監秘閣之遺逸。
齊末兵火延燒秘閣,經籍遺散。
梁江子一亦請歸秘閣觀書。
隋炀帝即位,寫秘閣之書,分為三品,于觀文殿東西廊貯之。
然則秘閣之設,其來久矣。
及唐開元五年,亦于幹元殿東廊寫四庫書,以充内庫,命散騎常侍褚無量、秘書監馬懷素總其事。
至十三年,乃以集仙殿為集賢殿,因置集賢書院。
雖沿革不常,然秘閣之書,皆置之于内也。
自唐天寶陵夷,文籍蕩然,近及百年,斯道幾廢。
國家承衰弊之末,開故理之源,三館之書,搜求漸備,陛下複建秘閣以藏奇書。
況叡藻宸翰,盈編積簡,則其奧秘,非複與羣司為比,乞降明诏,令與三館并列。
至于高下之次,先後之稱,亦乞着為定式。
其秘書省既無書籍,元隸京百司,請一如舊制。
」八月诏曰:「朕肇興秘府,典掌羣官,仍選名儒,入直于内。
文籍大備,粲然可觀,處中禁以宏開,非外司之為比。
自今秘閣,宜次三館,其秘書省,依舊屬京百司。
」 同上卷三十一 淳化三年五月,诏增修秘閣,先是,度崇文院之中堂為秘閣地,而層未立,書籍止扃偏庑廳内,至是始修之。
八月閣成。
同上 景德四年五月,以其地迫隘,诏分内藏西庫地廣之。
大中祥符八年四月,榮王元俨宮火延燒,而閣後所廣地,複為内庫所有,建大牆以限之。
其後以直舍狹隘,數請侵地,為内庫主者所吝。
乃诏以大慶殿東廊二十間給崇文院,複以地不方正,而格其诏。
案其地即殿前都點檢廨舍,太祖龍興于此。
國初為車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