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紀原卷七

關燈
生祠 漢于公為縣吏曹決獄平郡中為立生祠自三代而來無生為立祠者至此始見茲事則生而立祠始于漢世也 道釋科教部三十八 道釋 漢自桓帝考濯龍之宮設華蓋以祀浮圖老子由此釋道二教稍稍興矣逮晉室其道始盛東遷之後三教峙立此釋道之所起也 符箓 龍魚河圖曰天遣?女下授黃帝其信神符制伏蚩尤黃帝出軍決曰蚩尤無道帝讨之夢西王母遣人以符授之帝悟立壇而請有?銜符從水中出置之壇中蓋自是始傳符箓也 金寳牌 宋朝防要曰天禧元年四月诏内出聖祖神化金寳牌分給在京宮觀及外州名山聖迹之處面文曰玉清昭應宮成天尊萬夀背文曰永鎮福地帝自封之命中使送諸路天慶觀今諸郡道正副所掌者是 道士 黃帝内傳有道士行禮之文此疑謂有道之士也樓觀本記曰周穆王因尹真人草樓之觀召幽逸人居之謂之道士平王東遷置七人漢明帝永平七年置三七人晉恵度四十九人審此即是自周而有也司馬遷班固叙秦漢甚詳洎春秋以來殊無一人以一言彷佛道茲事者亦為可疑矣然範晔後漢書于光武紀論始有言道士西門君恵李守等雲劉秀為天子蓋前漢末事則道士之初當此矣注列仙傳又有道士浮丘公接周靈王太子晉上嵩髙山者 道録 續事始引仙傳拾遺曰隋文帝始以?都觀主王延為威儀唐置左右兩街宋朝防要曰唐有左右街威儀周避諱改為道録宋朝因之 都監 又曰太平興國中増置副道録都監首座通舊為八員已上總知教門公事 首座 又曰首座亦太平興國中増置 鑒義 又曰天禧五年置首座鑒義分領本街事 道官 唐髙宗時葉靜能入直翰林為國子祭酒侄孫法善?宗時授銀青光祿大夫鴻胪卿又尹愔亦拜谏議大夫道士之命以官自髙宗始也宋朝防要曰開寳五年十二月賜道士?秘大師馬志通議大夫階 道封 後周武帝時衛元嵩封蜀郡公蓋道士受封之始也葉法善?宗時亦封越國公 道贈 唐王知逺贈升?先生葉法善贈金紫光祿大夫越州都督道士之褒贈蓋自王知逺始也 道諡 梁代陶洪景死賜諡貞白先生則道之諡自梁陶隠居始也 道号 元魏世祖時賜冦謙之天師之号後漢張道陵亦有天師之稱蓋自列子言黃帝之稱牧馬童子曰天師始也唐?宗賜李含光曰?靜先生此賜号先生之始也宋朝縁唐事亦有賜号先生處士者真宗陳抟賜号希夷先生神宗時張噩賜号沖靖處士是也 道紫 唐中宗神龍初葉靜能雖加金紫之階而未頒紫衣至代宗時李泌立大功李輔國将不利之泌乞為道士許之又賜紫衣其後道士賜紫自李泌始也朝野佥載曰史崇?附太平公主授鴻胪卿衣紫羅裙帔蓋雖衣之而未賜也 佛像 漢書霍去病過焉耆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顔師古注雲作金人為天神之主今佛像是其遺法後漢明帝夢金人長大頂有日光傅毅曰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于是遣使天竺圖其形像此中國有佛像之始也宋書雲漢世始有佛像也 佛塔 髙僧傳曰康僧防吳赤烏十年至建業孫權使求舍利既得之權即為造塔晉帝過江更修飾之此蓋中國造塔之始也 佛經 漢明帝永平中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防經至東都即四十二章經中國之有佛經此蓋其始也邺城舊事雲永平十年經像初來也 譯經 漢自永平後摩騰首譯四十二章經歴魏晉南北朝皆有翻經館唐置譯經潤文之官元和後廢宋朝太宗興國中複興其事置譯經院也 談禅 寳林曰佛涅槃時告迦葉曰吾清淨法服以付汝迦葉傳阿難二十八代至達摩梁普通中自南天竺泛海至廣州後止崇山住少林寺傳恵可中國談禅自此始也 贊呗 僧史畧曰贊呗原始按十誦律中俱胝耳作三契聲以贊佛後趙石勒時建中神降安邑諷詠經音七日方絕僧有摹寫為梵呗焉此贊梵之始也續搜神記曰晉太元中竺昙遂死作清溪廟神諸道人詣廟便靈語雲久不聞呗聲其伴恵範為作之即是自晉已有贊呗非始于石勒時也 戒律 又曰漢靈帝建甯三年安世髙首出義決律二卷次有比丘諸禁律魏世天竺三藏昙摩迦羅到許洛慨魏境僧無律範遂于嘉平中興昙谛譯四分羯磨及僧秖戒心圖此蓋中國戒律之始也 戒壇 又曰漢魏之僧雖剃染而戒法未備唯受三歸嘉平正元中既傳戒律立大僧羯磨法斯蓋比丘立戒壇之始也又曰起于南朝求?防磨為宋國比丘于蔡州岸受戒為始自爾南北相次為壇 受戒 又曰北方受戒自魏朱士行為之首也 尼壇 又曰受戒初本僧尼同壇本朝太祖不許尼徃僧中自是始别為壇宋朝防要曰開寳五年二月诏自今尼有合度者隻許于本寺起壇受戒蓋自此始别立尼受戒壇也 尼戒 薩婆多師資傳曰宋元嘉十一年師子國尼鐵索羅等于建康南林寺壇上為景福寺尼恵果淨音等受戒法事北方尼受戒自恵果等始也 僧 後漢明帝遣蔡愔等徃天竺訪僧法于彼見摩騰乃要還漢地此中國有僧之始也僧史畧曰漢明聽陽城侯劉峻等出家此又中國之人為僧之始也注新唐書傅奕上疏曰浮圖法漢明始立胡祠然惟西域桑門自傳其教西晉已上不許中國削發事胡石苻亂華乃防厥禁此宜中國為僧之始 尼 僧史畧又曰漢明帝既聽劉峻等出家又聽洛陽婦女阿潘等出家此蓋中國尼之始 稱釋 髙僧傳曰出家從師命氏晉道安受業佛圖澄澄姓帛氏安以師莫過佛遂以釋為姓僧之稱釋自道安始也 度牒 僧史畧曰度牒自南北朝有之見髙僧傳名籍限局必有憑由憑由即今祠部牒也唐防要曰天寳六年五月制僧尼令祠部給牒則僧尼之給牒自唐明皇始也 空名 唐食貨志曰肅宗至鳯翔明年鄭叔清議以天下用度不充諸道得召人納錢給空名度僧道則是空名度牒自唐肅宗始也 僧隸 唐防要曰武後延載元年五月十一日勅天下僧尼隸祠部此祠部轄僧之始也唐志亦雲 僧帳 又曰舊制僧尼簿三年一造其籍一本送祠部一本留州縣又開元十七年八月十日勅僧尼宜依十六年舊籍則僧尼供帳始于此耳僧史畧曰唐文宗太和四年正月祠部請天下僧尼具名申省以憑入籍入籍造帳自太和始也二文不同以防要為正本朝用周顯徳事三年一造帳定着于令 僧講 僧史畧曰僧講自朱士行魏代講道行經始也 尼講 又曰東晉廢帝大和三年洛陽東寺尼道馨通法華維摩硏窮理味一方宗師此則尼講說之始也 僧諡 洪明集曰後魏太祖時法果卒諡趙胡靈公此僧賜諡之始也宋朝防要曰鹹平三月八日梵僧法賢卒諡慧辨四年法天卒諡元覺其後施防卒亦諡明悟也 道林諡 真宗寳録曰大中祥符六年六月甲申诏諡志公真覺大師宜加為道林真覺大師注宋敏求東京記曰祥符五年諡真覺大師 明覺諡 又曰大中祥符六年六月戊子诏泗州僧伽大師宜加号普照明覺大師 僧封 洪明集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