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千五百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雲安公主出降,雜詠催妝》:天上瓊花不避秋,今宵織女降牽牛。
萬人惟待乘鸾出,乞巧齊登明月樓。
少妝銀粉飾金钿,端正天花貴自然。
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台前。
【茅盈詩】 《賦上清神女催妝》:水精帳開銀燭明,風搖珠連雲清。
休勻紅粉飾花态,早駕雙鸾朝玉京。
【賈島詩】 《友人婚楊氏催妝》: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台近鏡台。
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裡一枝開。
【盧儲詩】 《催妝》:昔年曾上玉京遊,第一仙人許狀頭。
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鸾鳳下妝樓。
【何光遠詩】 《催妝》:二首:玉漏娟娟銀漢清,鵲橋新駕路初成。
催妝既要裁篇詠,鳳吹鸾歌早會迎。
寶車輾駐采雲開,誤到蓬山頂上來。
瓊室既登花得折,永将凡骨逐風雷。
【徐壁詩】 《催妝》: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台前别作春。
不須滿面渾妝卻,留着雙眉待畫人。
【宋黃滔詩】 《催妝》:北府迎塵南郡來,莫将芳意更遲回。
雖言天上光陰别,且被人間更漏催。
煙樹迥垂連蒂杏,采童交捧合歡杯。
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鳳台。
【溪雲友議】 陸暢奉诏作《催妝詩》:雲安公主貴,出嫁五侯家。
天母看調粉,日兄憐賜花。
催鋪百子帳,侍障七香車。
借問妝成未,東主欲曙霞。
【徐節孝先生集】 《催妝》:魯巷予方樂,秦樓子幸俱。
所期為列女,應不讪庸夫。
野叟田無璧,仙娥佩有珠。
鸾歌迎弄玉,麟脯宴麻姑。
自是閨中秀,何煩臉上朱。
君看阆風客,親駕五雲車。
行事從來号闊迂,酒間詩興便豪粗。
盧公誤妾平生事,嫁得東阜卧草夫。
代新人寄魯山。
魯山,乃盧公也。
【錢塘韋骧集】 《孫太守席賦催妝》:蘿蔓新歡可重誇,葭莩舊契轉增華。
閨門素守先生訓,牢卺來歸禦史家。
直戶三星乘節候,迎車百兩減浮奢。
鵲橋深夜飛霜冷,早封菱花整鬓花。
【張子野詩】 《李少卿宅除夜催妝》納裴婿虞部:裴李門頭車馬盛,鬥杓臨曉欲東回,天真都說妝前好,春色偷從夜半來。
園裡花枝燈樹合,月中人影鑒奁開。
詩家無自矜吟筆,不惜鉛華不用催。
【陶朱新錄】 嘉王榜王昴,既作狀元,始婚于某氏。
禮夕婦家立,需催妝詞。
昴走筆書一阕,名《好事近》雲:喜氣擁門闌,光動绮羅香陌。
行到紫薇花下,悟身非凡客。
不須朱粉污天真,嫌怕太紅白。
留取黛眉淺處,畫章台春色。
【張孝忠詞】 《野逸堂長短句》:鹧鸪詞豆艹蔻稍頭春意濃,薄羅衫子柳腰風。
人間乍識瑤池似,天上渾疑月殿空。
眉黛小,髻雲松,背人欲整又還慵,多應沒個藏嬌處,滿鏡桃花帶雨紅。
梳妝 【宋史浩貿阝峰真隐漫錄】 《梳妝八首》: 随宜首飾莫留情,珠翠雖多未是榮。
不見孟光居儉約,荊钗卻立萬年名。
南蕃有鳥翠葳蕤,千百為群自在飛。
負痛銜冤無罪死,将來貴室縷冠衣。
貴家所好若無偏,翠羽真珠不直錢。
簪珥一求難得貨,窮山深海盡騷然。
生靈膏血是缗錢,買得珍珠顆顆圓。
痛惜鲛人在深海,風潮沉溺幾多船。
北珠大産在戎蕃,不定還看走玉盤。
钜萬費錢收拾得,到頭終不救饑寒。
繡草鋪茸玉作冠,四時花樣幾千般。
當思蓬首寒窗女,終歲無油兩鬓幹。
倡優卑賤起謠風,塗澤唯知特地濃。
珍重賢門貞潔女,不施朱粉自雍容。
常須點坐悟前因,為愛鉛華堕此身。
若也于斯能改悔,來生定免落風塵。
慵來妝 【冷子于趙後外傳】 後妹合德為薄眉,号遠山黛,施以小朱,号慵來妝。
血暈妝 【唐語林】 長慶中,京城婦人首飾,有以金碧珠翠笄栉,步搖無不具美,謂之百不如。
婦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橫,約于目上下,謂之血暈妝。
仙娥妝 【類說】 一畫連心細長,謂之連頭眉,又曰仙娥妝。
時世妝 【類說】 崔樞夫人,治家整肅,婦妾皆不許時世妝。
【唐白居易詩】 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
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
烏膏注一作膏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妝成盡似含悲啼。
圓鬟垂鬓椎髻樣,斜紅不暈赭面狀。
昔聞被發伊川中,辛有見之知有戎。
元和妝梳君記取。
髻椎面赭非華風。
半面妝 【南史】 《梁元帝徐妃列傳》:妃無容質,不見禮帝,三二年一入房。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
鬓朵妝 【陸遊南唐書】 《後主昭惠國後周氏傅》:後司徒宗之女,十九歲來歸。
後主嗣位,立為後,寵嬖專房,創為高髻纖裳,及鬓朵之妝,人皆效之。
桃花妝 【中華古今注】 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宮人梳仙髻,帖五色花子,畫為雲鳳虎飛升。
至東晉有謠雲,織女死時人,帖草油花子,為織女作孝。
至後周,又诏宮人帖五色雲母花子,作碎妝以侍宴。
如供奉者,帖勝花子作桃花妝。
插通草朵子,着短袖衫子。
又曰:桃花妝,蓋起自纣,以紅藍花汁,凝作胭脂。
以燕國所生,故曰燕脂。
塗之作桃花妝。
梅花妝 【訓女蒙求】 《宋書》: 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
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後有梅花妝。
【王思謙詩】 《題壽陽梅妝圖》:錢選畫,一聲白雁度江潮,便覺金陵王氣銷。
畫史不知亡國恨,猶将鉛粉記前朝。
漢宮妝 【唐韓香奁集】 《梅花詩》:燕钗初試漢宮妝。
内樸妝 【賀方回東山詞】 蝶戀花小院朱扉開一扇,内樸新妝,鏡裡分明。
萬人惟待乘鸾出,乞巧齊登明月樓。
少妝銀粉飾金钿,端正天花貴自然。
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台前。
【茅盈詩】 《賦上清神女催妝》:水精帳開銀燭明,風搖珠連雲清。
休勻紅粉飾花态,早駕雙鸾朝玉京。
【賈島詩】 《友人婚楊氏催妝》: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台近鏡台。
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裡一枝開。
【盧儲詩】 《催妝》:昔年曾上玉京遊,第一仙人許狀頭。
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鸾鳳下妝樓。
【何光遠詩】 《催妝》:二首:玉漏娟娟銀漢清,鵲橋新駕路初成。
催妝既要裁篇詠,鳳吹鸾歌早會迎。
寶車輾駐采雲開,誤到蓬山頂上來。
瓊室既登花得折,永将凡骨逐風雷。
【徐壁詩】 《催妝》: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台前别作春。
不須滿面渾妝卻,留着雙眉待畫人。
【宋黃滔詩】 《催妝》:北府迎塵南郡來,莫将芳意更遲回。
雖言天上光陰别,且被人間更漏催。
煙樹迥垂連蒂杏,采童交捧合歡杯。
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鳳台。
【溪雲友議】 陸暢奉诏作《催妝詩》:雲安公主貴,出嫁五侯家。
天母看調粉,日兄憐賜花。
催鋪百子帳,侍障七香車。
借問妝成未,東主欲曙霞。
【徐節孝先生集】 《催妝》:魯巷予方樂,秦樓子幸俱。
所期為列女,應不讪庸夫。
野叟田無璧,仙娥佩有珠。
鸾歌迎弄玉,麟脯宴麻姑。
自是閨中秀,何煩臉上朱。
君看阆風客,親駕五雲車。
行事從來号闊迂,酒間詩興便豪粗。
盧公誤妾平生事,嫁得東阜卧草夫。
代新人寄魯山。
魯山,乃盧公也。
【錢塘韋骧集】 《孫太守席賦催妝》:蘿蔓新歡可重誇,葭莩舊契轉增華。
閨門素守先生訓,牢卺來歸禦史家。
直戶三星乘節候,迎車百兩減浮奢。
鵲橋深夜飛霜冷,早封菱花整鬓花。
【張子野詩】 《李少卿宅除夜催妝》納裴婿虞部:裴李門頭車馬盛,鬥杓臨曉欲東回,天真都說妝前好,春色偷從夜半來。
園裡花枝燈樹合,月中人影鑒奁開。
詩家無自矜吟筆,不惜鉛華不用催。
【陶朱新錄】 嘉王榜王昴,既作狀元,始婚于某氏。
禮夕婦家立,需催妝詞。
昴走筆書一阕,名《好事近》雲:喜氣擁門闌,光動绮羅香陌。
行到紫薇花下,悟身非凡客。
不須朱粉污天真,嫌怕太紅白。
留取黛眉淺處,畫章台春色。
【張孝忠詞】 《野逸堂長短句》:鹧鸪詞豆艹蔻稍頭春意濃,薄羅衫子柳腰風。
人間乍識瑤池似,天上渾疑月殿空。
眉黛小,髻雲松,背人欲整又還慵,多應沒個藏嬌處,滿鏡桃花帶雨紅。
梳妝 【宋史浩貿阝峰真隐漫錄】 《梳妝八首》: 随宜首飾莫留情,珠翠雖多未是榮。
不見孟光居儉約,荊钗卻立萬年名。
南蕃有鳥翠葳蕤,千百為群自在飛。
負痛銜冤無罪死,将來貴室縷冠衣。
貴家所好若無偏,翠羽真珠不直錢。
簪珥一求難得貨,窮山深海盡騷然。
生靈膏血是缗錢,買得珍珠顆顆圓。
痛惜鲛人在深海,風潮沉溺幾多船。
北珠大産在戎蕃,不定還看走玉盤。
钜萬費錢收拾得,到頭終不救饑寒。
繡草鋪茸玉作冠,四時花樣幾千般。
當思蓬首寒窗女,終歲無油兩鬓幹。
倡優卑賤起謠風,塗澤唯知特地濃。
珍重賢門貞潔女,不施朱粉自雍容。
常須點坐悟前因,為愛鉛華堕此身。
若也于斯能改悔,來生定免落風塵。
慵來妝 【冷子于趙後外傳】 後妹合德為薄眉,号遠山黛,施以小朱,号慵來妝。
血暈妝 【唐語林】 長慶中,京城婦人首飾,有以金碧珠翠笄栉,步搖無不具美,謂之百不如。
婦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橫,約于目上下,謂之血暈妝。
仙娥妝 【類說】 一畫連心細長,謂之連頭眉,又曰仙娥妝。
時世妝 【類說】 崔樞夫人,治家整肅,婦妾皆不許時世妝。
【唐白居易詩】 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
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
烏膏注一作膏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妝成盡似含悲啼。
圓鬟垂鬓椎髻樣,斜紅不暈赭面狀。
昔聞被發伊川中,辛有見之知有戎。
元和妝梳君記取。
髻椎面赭非華風。
半面妝 【南史】 《梁元帝徐妃列傳》:妃無容質,不見禮帝,三二年一入房。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
鬓朵妝 【陸遊南唐書】 《後主昭惠國後周氏傅》:後司徒宗之女,十九歲來歸。
後主嗣位,立為後,寵嬖專房,創為高髻纖裳,及鬓朵之妝,人皆效之。
桃花妝 【中華古今注】 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宮人梳仙髻,帖五色花子,畫為雲鳳虎飛升。
至東晉有謠雲,織女死時人,帖草油花子,為織女作孝。
至後周,又诏宮人帖五色雲母花子,作碎妝以侍宴。
如供奉者,帖勝花子作桃花妝。
插通草朵子,着短袖衫子。
又曰:桃花妝,蓋起自纣,以紅藍花汁,凝作胭脂。
以燕國所生,故曰燕脂。
塗之作桃花妝。
梅花妝 【訓女蒙求】 《宋書》: 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
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後有梅花妝。
【王思謙詩】 《題壽陽梅妝圖》:錢選畫,一聲白雁度江潮,便覺金陵王氣銷。
畫史不知亡國恨,猶将鉛粉記前朝。
漢宮妝 【唐韓香奁集】 《梅花詩》:燕钗初試漢宮妝。
内樸妝 【賀方回東山詞】 蝶戀花小院朱扉開一扇,内樸新妝,鏡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