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千八百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十六麻花
簪花(簪花,插花,俱附見。
) 【晉書】 《後妃傳》:成恭杜皇後在位六年。
先是三吳女子相與簪白花,望之如素。
柰傳言天公識女死,為之着服。
至是而後崩。
【舊唐書】 《林邑傳》:昆侖婆利國,王戴花,形如皮弁,狀以真珠璎格,身坐金床。
侍女有金花寶镂之飾,或持白拂孔雀扇。
又雲王卷發而戴花,夫人首戴金花,身飾以金鎖真珠璎珞。
【開元天寶遺事】 長安春時盛於遊宴故蘇辶王頁應制詩雲,飛埃結紅霧,遊蓋飄青雲。
帝覽之嘉賞焉,遂以禦花親插辶王頁之巾上,時人榮之。
【武林舊事】 淳熙三年,光堯聖壽七十。
立春日。
行慶壽禮。
至十三年,太上八十。
正月元日,再舉慶典,禦宴極歡。
自皇帝以至群臣禁衛吏卒,往來皆簪花。
四方萬姓,不遠千裡,快睹盛事。
楊誠齋詩雲,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
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
【宋吳自牧夢梁錄】 宋明禮成,登門大赦。
大理寺等處,以見禁罪囚,衣褐衣,荷花枷。
以獄卒簪花驅伏門下,傳旨釋放。
【宋史】 《莫濛傳》:濛假工部尚書,使金賀,王旦金庭錫宴。
濛以本朝忌日,不敢簪花聽樂。
金遣人趣赴,濛堅執不從,竟不能奪。
【能改齋漫錄】 真宗東封,命樞密使陳公堯叟為東京留守,馬公知節為大内都巡檢使。
駕未行,宣入後苑亭賜宴。
出,宮人為侍,真宗與二公皆戴杜丹而行。
續有旨令陳所戴者,召近禦座,真宗親取頭上一朵為陳簪之。
陳跪受拜,舞謝。
宴能,二公出。
風吹陳花一葉堕地,陳急呼從者拾來,此乃官家所賜,不可棄置。
懷袖中。
馬乃戲陳雲,今日之宴,本為大内都巡檢使。
陳雲,為大内都巡檢使,則上何不親為太尉戴花也?寇萊公為參政侍宴,上賜異花。
上曰寇準年少,正是戴花吃酒時。
衆皆榮之。
【渑水燕譚錄】 晁文元公迥在翰林,以文章德行為仁宗所優異,帝以君子長者稱之。
天禧初因草诏得對,命坐賜茶。
既退,已昏夕。
真宗顧左右,取燭與學士。
中使就禦前取燭,執以前導之,出内門,傳付從史。
後典燕宜春殿,出牡丹百馀盤,千葉者才十馀朵,所賜止親王宰臣。
真宗顧文元及錢文禧,召賜一朵。
又常侍宴,賜禁中名花。
故事,惟親王宰臣即中使為插花,馀皆自戴。
上忽顧公,令内侍為戴花,觀者榮之。
其孫端禀嘗為餘言。
【聞見善善錄】 司馬溫公作《訓儉示康》雲,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辄羞赧棄去之。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
同年曰,君賜也,不可違也。
乃簪一花。
【江少虞類苑】 大中祥符天禧之間,暮春之月,真宗賜宴飲。
上禦承明殿,面北而坐。
預侍坐者,翼列如儀。
即而執事之臣,捧金盤,進名花。
有牡丹重沓千房者,并諸奇花,首置禦座前,馀皆散布諸臣雕俎之上。
内臣先供奉至尊戴禦花,以及親賢宰執亦如之。
以次諸臣皆自戴焉。
上忽乃眷晁辶向,宣言曰,與學士戴花。
俄有中使數人遽至,與辶向及一二同僚戴之,觀者無不竦動也。
【蘇黃門龍川略志】 丐者王江居宛丘,喜飲酒,醉卧塗潦中,不以為苦。
嘗大雪,或以雪埋之,其氣勃然,雪辄融液。
遊於市中,常坐髟角戴花。
小兒群聚罵捉駕之,江嬉笑自若。
詳見異人下。
【江淮異人錄】 李夢符者,常遊洪州市井中。
年可二十餘,短小而潔白,美秀如玉。
人以放蕩自恣,四時常插花,遍曆城中酒肆,高歌大醉,好事者多召之與飲。
【張文潛明道雜志】 餘平生所見方士道人,惟見陳州有王江者,真有道之士。
嗜酒佯狂,形短而肥,丫髻簪花,語言不常有中理處。
【邵子擊壤集】 《簪花吟》:簪花猶且強年少。
訴酒固非佯小心。
花好酒嘉情更好,柰何明日病還深。
《插花吟》: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
況複筋骸粗康健,那堪時節正芳菲。
酒涵花景紅光溜,争忍花前不醉歸。
【蘇東坡集】 《李钤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纟寅,李白詩,蒲萄酒,金色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十千美酒渭城歌。
厚曹植詩《名都篇》雲,歸來宴卒樂,美酒半十千。
王維詩,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簾前柳絮驚春晚,頭上花枝柰老何。
露濕醉巾香掩冉,月明歸路影婆娑。
綠珠吹笛何時見,纟寅曰,綠珠,石崇家妓也,善吹笛。
欲把斜紅插皂羅。
又《座上賦戴花得天字詩》:清明初過酒闌珊,折得奇葩晚更妍。
春色豈開吾輩事。
克卿曰,文忠公詩,青春故非老者事。
老狂聊作座中先。
醉吟不耐欹紗帽,起舞從教落酒船。
結習漸消留不住。
卻須還與散花天。
纟寅曰,《維摩經》,時維摩诘室有一天女,見諸天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花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華至諸菩薩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
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爾。
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華,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謂此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
結習未盡,華着身矣。
結習盡者,華不著耳 【胡铨澹庵集】 《長卿見過賦美人插花用其韻》:花亦不淺,美人頭上開。
心事眼勾破,鬓香魂引來。
笑春燭底影,濺淚風前。
分韻得先字,客今誰可哉。
【陵放翁詩】 《插花》:有花君不插,有酒君不持。
時過花枝空,人老酒戶衰。
今年病止酒,虛負菊花時。
早梅行可探,家醞酉錄滿卮。
君不強一醉,歲月複推移。
新詩亦當賦,勿計字傾欹。
【醉翁談錄】 《宋林美戴禦花詩》:末放枝頭嫩葉青,先将绛蕊止照春睛。
若無顔色宜宮院,安得花間禦戴名。
【項安世詩】 《天申節錫宴戴花》:泥金撚鐵綴花枝,淺白深紅映酒卮。
回首瓊林真一夢,插花還是去年時。
【金趙周臣滏水集】 《戴花詩》:病來酒盞懶重持,強為殘花折一枝。
人老易悲花易落,東風莫近鬓邊吹。
【元王景初蘭軒集】 《戴花詩》:倚欄終日對花吟,争似分來坐上簪。
春色偏宜映紗帽,天恩何必宴瓊林。
青春共道留連好,白發誰知感慨深。
非為風流詫兒女,一枝遙寓故園心。
【王恽秋澗集】 《跋張龍兵簪花圃》:醉吟賞盡洛陽春,老與坡仙作近鄰。
未礙一枝長在眼,靜庵方寸本無塵。
籠丘子晚居黃崗,号靜庵居士,與東坡為鄰。
買花 【唐白居易詩】 《買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随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淺淺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
水灑複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歎,此歎無人谕。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宋趙鼎臣詩】 老覺歡娛少,愁驚歲月頻。
能消幾日醉,又過一年春。
陌上枝枝好,钗頭種
) 【晉書】 《後妃傳》:成恭杜皇後在位六年。
先是三吳女子相與簪白花,望之如素。
柰傳言天公識女死,為之着服。
至是而後崩。
【舊唐書】 《林邑傳》:昆侖婆利國,王戴花,形如皮弁,狀以真珠璎格,身坐金床。
侍女有金花寶镂之飾,或持白拂孔雀扇。
又雲王卷發而戴花,夫人首戴金花,身飾以金鎖真珠璎珞。
【開元天寶遺事】 長安春時盛於遊宴故蘇辶王頁應制詩雲,飛埃結紅霧,遊蓋飄青雲。
帝覽之嘉賞焉,遂以禦花親插辶王頁之巾上,時人榮之。
【武林舊事】 淳熙三年,光堯聖壽七十。
立春日。
行慶壽禮。
至十三年,太上八十。
正月元日,再舉慶典,禦宴極歡。
自皇帝以至群臣禁衛吏卒,往來皆簪花。
四方萬姓,不遠千裡,快睹盛事。
楊誠齋詩雲,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
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
【宋吳自牧夢梁錄】 宋明禮成,登門大赦。
大理寺等處,以見禁罪囚,衣褐衣,荷花枷。
以獄卒簪花驅伏門下,傳旨釋放。
【宋史】 《莫濛傳》:濛假工部尚書,使金賀,王旦金庭錫宴。
濛以本朝忌日,不敢簪花聽樂。
金遣人趣赴,濛堅執不從,竟不能奪。
【能改齋漫錄】 真宗東封,命樞密使陳公堯叟為東京留守,馬公知節為大内都巡檢使。
駕未行,宣入後苑亭賜宴。
出,宮人為侍,真宗與二公皆戴杜丹而行。
續有旨令陳所戴者,召近禦座,真宗親取頭上一朵為陳簪之。
陳跪受拜,舞謝。
宴能,二公出。
風吹陳花一葉堕地,陳急呼從者拾來,此乃官家所賜,不可棄置。
懷袖中。
馬乃戲陳雲,今日之宴,本為大内都巡檢使。
陳雲,為大内都巡檢使,則上何不親為太尉戴花也?寇萊公為參政侍宴,上賜異花。
上曰寇準年少,正是戴花吃酒時。
衆皆榮之。
【渑水燕譚錄】 晁文元公迥在翰林,以文章德行為仁宗所優異,帝以君子長者稱之。
天禧初因草诏得對,命坐賜茶。
既退,已昏夕。
真宗顧左右,取燭與學士。
中使就禦前取燭,執以前導之,出内門,傳付從史。
後典燕宜春殿,出牡丹百馀盤,千葉者才十馀朵,所賜止親王宰臣。
真宗顧文元及錢文禧,召賜一朵。
又常侍宴,賜禁中名花。
故事,惟親王宰臣即中使為插花,馀皆自戴。
上忽顧公,令内侍為戴花,觀者榮之。
其孫端禀嘗為餘言。
【聞見善善錄】 司馬溫公作《訓儉示康》雲,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辄羞赧棄去之。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
同年曰,君賜也,不可違也。
乃簪一花。
【江少虞類苑】 大中祥符天禧之間,暮春之月,真宗賜宴飲。
上禦承明殿,面北而坐。
預侍坐者,翼列如儀。
即而執事之臣,捧金盤,進名花。
有牡丹重沓千房者,并諸奇花,首置禦座前,馀皆散布諸臣雕俎之上。
内臣先供奉至尊戴禦花,以及親賢宰執亦如之。
以次諸臣皆自戴焉。
上忽乃眷晁辶向,宣言曰,與學士戴花。
俄有中使數人遽至,與辶向及一二同僚戴之,觀者無不竦動也。
【蘇黃門龍川略志】 丐者王江居宛丘,喜飲酒,醉卧塗潦中,不以為苦。
嘗大雪,或以雪埋之,其氣勃然,雪辄融液。
遊於市中,常坐髟角戴花。
小兒群聚罵捉駕之,江嬉笑自若。
詳見異人下。
【江淮異人錄】 李夢符者,常遊洪州市井中。
年可二十餘,短小而潔白,美秀如玉。
人以放蕩自恣,四時常插花,遍曆城中酒肆,高歌大醉,好事者多召之與飲。
【張文潛明道雜志】 餘平生所見方士道人,惟見陳州有王江者,真有道之士。
嗜酒佯狂,形短而肥,丫髻簪花,語言不常有中理處。
【邵子擊壤集】 《簪花吟》:簪花猶且強年少。
訴酒固非佯小心。
花好酒嘉情更好,柰何明日病還深。
《插花吟》: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
況複筋骸粗康健,那堪時節正芳菲。
酒涵花景紅光溜,争忍花前不醉歸。
【蘇東坡集】 《李钤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纟寅,李白詩,蒲萄酒,金色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十千美酒渭城歌。
厚曹植詩《名都篇》雲,歸來宴卒樂,美酒半十千。
王維詩,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簾前柳絮驚春晚,頭上花枝柰老何。
露濕醉巾香掩冉,月明歸路影婆娑。
綠珠吹笛何時見,纟寅曰,綠珠,石崇家妓也,善吹笛。
欲把斜紅插皂羅。
又《座上賦戴花得天字詩》:清明初過酒闌珊,折得奇葩晚更妍。
春色豈開吾輩事。
克卿曰,文忠公詩,青春故非老者事。
老狂聊作座中先。
醉吟不耐欹紗帽,起舞從教落酒船。
結習漸消留不住。
卻須還與散花天。
纟寅曰,《維摩經》,時維摩诘室有一天女,見諸天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花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華至諸菩薩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
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爾。
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華,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謂此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
結習未盡,華着身矣。
結習盡者,華不著耳 【胡铨澹庵集】 《長卿見過賦美人插花用其韻》:花亦不淺,美人頭上開。
心事眼勾破,鬓香魂引來。
笑春燭底影,濺淚風前。
分韻得先字,客今誰可哉。
【陵放翁詩】 《插花》:有花君不插,有酒君不持。
時過花枝空,人老酒戶衰。
今年病止酒,虛負菊花時。
早梅行可探,家醞酉錄滿卮。
君不強一醉,歲月複推移。
新詩亦當賦,勿計字傾欹。
【醉翁談錄】 《宋林美戴禦花詩》:末放枝頭嫩葉青,先将绛蕊止照春睛。
若無顔色宜宮院,安得花間禦戴名。
【項安世詩】 《天申節錫宴戴花》:泥金撚鐵綴花枝,淺白深紅映酒卮。
回首瓊林真一夢,插花還是去年時。
【金趙周臣滏水集】 《戴花詩》:病來酒盞懶重持,強為殘花折一枝。
人老易悲花易落,東風莫近鬓邊吹。
【元王景初蘭軒集】 《戴花詩》:倚欄終日對花吟,争似分來坐上簪。
春色偏宜映紗帽,天恩何必宴瓊林。
青春共道留連好,白發誰知感慨深。
非為風流詫兒女,一枝遙寓故園心。
【王恽秋澗集】 《跋張龍兵簪花圃》:醉吟賞盡洛陽春,老與坡仙作近鄰。
未礙一枝長在眼,靜庵方寸本無塵。
籠丘子晚居黃崗,号靜庵居士,與東坡為鄰。
買花 【唐白居易詩】 《買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随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淺淺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
水灑複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歎,此歎無人谕。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宋趙鼎臣詩】 老覺歡娛少,愁驚歲月頻。
能消幾日醉,又過一年春。
陌上枝枝好,钗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