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千四
關燈
小
中
大
過郡守憐。
夕陽悲舊鶴,霜氣動饑。
處士誰能薦,窮途世所捐。
伯鸾堪寄食,元叔苦無錢。
策蹇秋塵裡,吟詩黃葉前。
故裘餘白領,廢瑟斷朱弦。
志氣終猶在,逍遙任自然。
家貧念婚嫁,身老戀雲煙。
放逸栖岩鹿,清虛飲露蟬。
鄭逃秦谷口,嚴愛越溪邊。
霄漢子猶阻,榮枯子不牽。
山城一相遇,感激意難宣。
《遇王山人》:每欲尋君千萬峰,豈知人世也相逢。
一瓢遺卻在何處,應挂天台最老松。
《遇李山人》:遊山遊水幾千重,二十年中一度逢。
别易會難君且住,莫教青竹化為龍。
【王建詩】 《送山人》二首:嵩山古寺離來久,回見溪橋野葉黃。
辛苦老師看守處,為懸秋藥閉空房。
山客狂來跨白驢,袖中遺卻穎陽書。
人間亦有妻兒在,抛向嵩陽古觀居。
【姚合詩】 《送孫山人》:山翁來帝裡,不肯住多時。
一作山人言語質,住世恨多時塵土衣裳重,腥膻仆隸饑。
林中秋不到,城外老應遲。
喧寂一為别,相逢未有期。
《寄崔之仁山人》:百門坡上住,石屋一作室兩三間。
日月難教老,妻兒乞與閑。
仙經揀客問,一作仙方揀客示藥一作酒債一作價煮金還。
何計能相訪,一作引終身得在山。
不得之人消息久,秋來體色複何如。
苦将一作痛持杯酒判身病,狂作文章信手書。
官職卑微從客笑,性靈閑野一作雅向錢疏。
幾時月一作家計渾無事,揀取深山一處居。
《贈王山人》:賢哲論猶誕,吾宗次定今。
詩吟天地廣,覺印果因深。
教演歸恭敬,名标中外欽。
既能施六度,了悟達雙林。
《贈張質山人》:先生居處僻,荊棘與牆齊。
酒好甯論價,詩狂不著題。
燒成度世藥,踏盡上山梯。
懶聽閑人語,一作疑道人間語争如谷鳥啼。
《贈終南山傅山人》:七十未成事,終南蒼鬓翁。
老來詩興苦,貧去酒腸空。
蟠蟄身仍病,鵬搏力未通。
已無燒藥本,唯有著書功。
白馬時何晚,老君度關事也青龍歲欲終。
星紀纏次之義生涯枯葉下,家口亂雲中。
潭靜魚驚水,天晴鶴唳風。
悲君還姓傅,獨不夢高宗。
【許渾詩】 《贈山山人》:贳酒攜琴訪我頻,始知城市有閑人。
君臣藥在甯憂病,子母錢成豈患貧。
年長每勞推甲子,夜寒初共守庚申。
近來聞說燒丹處,玉洞桃花萬樹春。
【李商隐詩】 《訪白雲山人》:瀑近懸崖屋,陰陰草木青,自言山底住,長向月中耕。
晚雨無多點,初蟬第一聲。
煮茶歸未去,刻竹為題名。
【唐詩擡遺】 《趙嘏贈李山人》:勾漏先生冰玉然,莫将八石問群仙。
中山暫醉一千日,南苑昔來三百年。
棋局不收花滿洞,霓旌欲别浪翻天。
何心更愛鸱夷子,頭白江湖棹小船。
《覽卷贈張山人》:五字誰能摘,一枝猶未攀。
始知無價玉,出自有名山。
春靜煙花秀,夜深風月閑。
如何恃高節,垂老住雲間。
【賈島詩】 《贈牛山人》:二十年中餌茯苓,緻書半是老君經。
東都舊住商人宅,南國新修道士亭。
鑿石養蜂休買蜜,坐山秤藥不争星。
古來隐者多能蔔,欲就先生問丙丁。
【劉滄詩】 《贈颛顼山人》:浩氣含真玉片輝,著書情義入玄微。
洛陽紫陌幾曾醉,少室白雲時一歸。
松雪月高唯鶴宿,煙岚秋霁到人稀。
知君濟世有長策,莫向滄浪隐釣矶。
【張喬詩】 《贈别李山人》:分一作未合老西秦,年年夢白蘋。
曾為洞庭客,還送洞庭人。
語别惜殘夜,思歸愁見春。
遙知泊舟處,沙月自相親。
一作滄浪濯纓處,應念滿衣塵。
【顧非熊詩】 《下第後寄高山人》:我家堂屋前,仰觀大茅巅。
潭靜鳥聲異,地寒松色鮮。
人眠牖月,鹿飲竹門泉。
多愧鄰高隐,無成又一年。
【方玄英詩】 《贈許牍山人》:才子醉更逸,一吟傾一觞。
支顧忽有得,搖筆便成章。
王傑實可重,祢衡争不狂。
何時應會面,夢裡是潇湘。
【唐彥謙詩】 《寄徐山人》:一室清羸鶴體孤,體和神爽瑩冰壺。
吳中高士雖求死,不那稽山有謝敷。
【高蟾詩】 《秋日寄華陽山人》:雲木送秋何草草,風波凝冷太星星。
銀鞍公子魂堪斷,玉弩将軍涕自零。
茅洞白龍和雨看,荊溪黃鹄帶霜聽。
人間不見清涼事,猶向溪翁乞畫屏。
【李洞詩】 《贈唐山人》:垂須長似發,七十色如黧。
醉眼青天小,吟情太華低。
千年松辶堯屋,半夜雨連溪。
一作房烘離海日,舟陷落潮泥。
邛蜀路無限,往來琴獨攜。
獨一作白。
《贈王鳳二山人》山兄望鶴信,山弟聽烏占。
養藥同開鼎,休棋各枕奁。
相逢九江底,共到五峰尖。
願許為三友,羞将白發扌尋。
《贈徐山人》:徐生何代降坤維,魯伴園公采紫芝。
瓦礫變黃憂世換,髭須放白怕人疑。
山房古竹粗于樹,海島靈童壽等龜。
卻歎有唐三百載,光陰未抵一先棋。
【黃滔詩】 《贈李山人》:野步愛江濱,江僧得見頻。
新文無古集,往事有清塵。
松竹寒時雨,池塘勝處春。
定應雲雨内,陶謝是前身。
【唐求詩】 《贈王山人》:紅藤一柱腳常輕,日日緣溪入谷行。
山下有家身未老,竈前無火藥初成。
經秋少見閑人說,帶雨多聞野鶴鳴。
知到蓬萊難再訪,問何方法得長生。
【李遠詩】 《贈殷山人》:有客抱琴宿,值予多怨懷。
啼烏弦易斷,嘯鶴調難諧。
曲罷月移幌,韻清風滿齋。
誰能将此妙,一為奏金階。
【劉夢得詩】 《同白二十二贈王山人》:“愛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時無事身。
古老相傳見來久,歲年雖變貌長新。
飛章上達三清路,受錄平交五嶽神。
笑聽咚咚朝暮鼓,隻能催得市朝人。
【僧皎然詩】 《酬秦系山人見寄》:左右香童不識君,擔簦訪我領鷗群。
山僧待客無俗物,惟有窗前片碧雲。
【衆妙詩】 《贈王山人》:湖上見秋色,曠然如爾懷。
豈惟歡隴畝,兼亦外形骸。
待月歸山寺,彈琴坐暝齋。
布衣閑自貴,何用谒天階。
【王周詩】 《會哙岑山人》戊寅仲冬六日渝州江上忽相逢,說隐西山最上峰。
略坐移時又分别,片雲孤鶴一枝筇。
【孺登詩】 《贈侯山人》:一見清容惬素聞,有人傳是紫陽居。
來時玉女裁春服,剪破湘山幾片雲。
【文苑英華】 《遊李山人所居因題屋壁》:世事皆如夢,往來或自歌。
問年松樹老,有地竹陰多。
《集》作林藥倩韓康賣,門容尚子過。
翻嫌枕席上,無那一作柰白雲何。
《送範山人歸太山》:魯客抱白鶴,别餘往太山。
初行若片雪,一作雲杳在青崖間。
高高過天門,海日近可攀。
雲生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送楊山人歸嵩山》:我有萬古宅,嵩陽一作山玉女峰。
長留一片月,挂在東溪松。
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暮從碧山下,山月随人歸。
卻顧所來迳,蒼蒼橫翠微。
相攜反田家,稚子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集》作援青羅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複樂,陶然共忘機。
劉長卿《送鄭山人還廬山别業》:浔陽數畝宅,歸卧掩柴關。
谷口何人待,一作在門前秋草閑。
忘一作無機賣藥罷,揮手一作不語杖藜還。
舊筍成寒竹,空齋向暮山。
水流經一作過舍下,雲去一作起到人間。
桂樹花應發,因行甯一攀。
《入白沙渚,寅緣二十五裡至石山下,懷天台陸山人》:遠嶼藹将夕,玩幽行自遲。
歸人不計日,流水閑相随。
辍棹石《集》作古崖口,扪羅春景熙。
偶因回州次,甯與前山期。
對此瑤草色,懷君瓊樹枝。
浮雲去寂寥,《集作寞》白鳥相《集》作來因依。
何事愛高隐,但令勞遠思。
窮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
吾亦從君一作此去,扁舟何所之。
迢迢江上帆,千裡東風吹。
岑參《宿關西客舍,寄東山嚴許二山人時天寶初七月三日,在學見有高道舉徵》:雲送關西雨,風傳渭水《集》作北秋。
孤燈燃客夢,寒杵扌壽鄉愁。
灘上思嚴子,山中憶許由。
蒼生今有望,飛诏下林丘。
《寄華陰山人李崗》:君隐處,當一星,蓮花峰頭飯黃精,仙人掌上演丹經。
鳥可到,人莫攀,隐來十年不下山,袖中短書誰為達,華陰道士賣藥還。
《送韋山人二字《集》作邕少府歸鐘山别業》旗亭閱書罷,《集》作祈門官罷後負笈向桃源。
萬卷長開帙,千山不掩《集》作千峰不閉門。
綠揚垂野渡,黃鳥傍山村。
念爾能高枕,丹墀會一論。
皇甫魯《送陸鴻漸山人采茶回》:千峰待逋客,香茗複叢生。
采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
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
寂寂爍燈火,相思一磬聲。
皇甫冉《送王山人歸别業》:集作送元晟歸潛山所居深山秋事《間氣集》作意早,歸集作君去意集作複,何如?絕露收新稼,犯寒葺舊廬。
題詩即招隐,作賦足《集》作是閑居。
别後空相憶,稽康懶寄集作讀書。
《送李山人還》:從來無檢束,隻欲老煙霞。
雞犬聲相應,深山有幾家。
顧況《送李山人還玉溪》:好鳥共鳴臨水樹,幽人獨欠買山錢。
若為種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題贈韋山人耿緯》:失意成逋客,終年獨掩扉。
無機狎鷗慣,多病見人稀。
流水知修一作行藥,孤雲伴采薇。
空齋暮還坐,心事與時違。
司空曙《奉和張大夫訓高山人》:野客居鈴閣,重門将校稀。
豸冠親殼弁,龜印織集作識荷衣。
坐久寒泉集作飚爽,談餘暮角微。
蒼生須太傳,山在豈容歸。
崔峒《送侯山人赴會稽》:仙客辭羅月,東來就一官。
且歸滄海住,猶向白雲看。
猿叫江天暮,蟲聲野浦寒。
時遊鏡湖裡,為我把魚竿。
李秘《禁中送任山人》:此人自青城獻伏火諸石,恩命令于本山更取大還。
子去非長遠,君恩取大還。
補天留彩石,縮地入青山。
獻壽千春一作年外,來朝數月間。
莫抛殘藥物,竊欲駐童顔。
盧綸《行藥前軒呈董山人》:不覺老将至,瘦方自驚。
朝昏多病色,起坐有勞聲。
體一作膝暖若肌瘠,藏虛唯耳鳴。
桑公富奇術,一為保餘生。
戴叔倫《早行寄諸山人放》:山集作風曉旅人去,天高秋氣悲。
明河川上沒,芳草露中衰。
集作滋此别又萬集作千裡,少年能幾時。
青冥《詩選》作心知剡溪路,集作遠心與謝公期。
詩選作聊且寄前期釋皎然《酬秦山人出山見呈》:手攜酒共書帏,回語長松我即歸。
若是出山機更一作亦息,嶺雲何事背君飛。
王建《尋李山人不遇》:山客長閑少在時,溪中放鶴洞中棋。
生金有氣尋還遠,仙藥成窠見即移。
莫為無家陪寺宿,一作食應緣将米寄人炊。
從頭石上留名去,獨向峰前問老師。
白居易《池上贈韋山人》:新竹夾平流,新荷拂小舟。
衆皆嫌拙好,誰肯伴閑遊。
客為忙多去,僧因飯暫留。
猶憐韋處士,盡日共悠悠。
《題施山人野居》:得道應無着,謀生亦不妨。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風塵少,松齋日月長。
高閑真是貴,何處覓侯王。
于武陵《贈王隐山人》: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飛來南浦樹,半是華山雲。
浮世幾多事,先生應不聞。
寒川滿西日,空照雁成群。
賈島《送褚山人歸日本》:懸帆待秋色,去入杳冥間。
東海幾年别,中華此日還。
岸遙生白發,波盡露青山。
隔水相思在,無書也是閑。
釋無可《送樸山人歸日本》:海際晚帆開,應無鄉信催。
水從荒外積,人指日邊回。
望國乘風久,浮天絕島來。
傥因華夏使,書禮疑作劄轉悠哉。
周賀《送耿山人歸湖南》:南行随越僧,别業幾池菱。
兩鬓已垂白,一作雪五湖歸挂罾。
夜濤鳴栅鎖,寒葦露船燈。
此去已無事,卻來知未能。
劉得仁《曉别呂山人》:疏鐘兼漏盡,曙色照青氛。
栖鶴出高樹,山人歸白雲。
月盈集作明期重宿,丹熟集作就約相分。
羨入秋風洞,幽泉小細聞。
《别王山人》:旨甘雖集作甘旨遂自足,未是祿榮親。
尚逐趨時伴,多離有道人。
山居衣以集作似草,生計藥随集作兼身。
不食長無疾,集作病年知出一作過十旬。
《贈陶山人》:處世例營營,唯君縱此生。
閑能資壽考,健不換公卿。
藥圃妻同耨,山田子共耕。
定知丹熟後,無姓亦無名。
《送祖山人歸山》:偶來朝市笑浮雲,卻憶煙霞出帝城。
不說金丹能點化,空教弟子學長生。
壺中瀉酒看雲飲,洞裡逢師下鶴迎。
料得仙家玉牌上,已镌白日上升名。
雍陶《送山人歸睦州舊隐》:君在桐廬何處住,草堂應與戴家鄰。
初歸山犬翻驚至,久别沙集作江鷗卻避人。
終日欲為相逐計,臨岐集作當時空羨獨行身。
秋風釣艇遙堪集作相憶,七裡灘西片月新。
馬戴《送樸山人歸新羅》集作海東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雲山過海畔,集作半鄉樹入舟中。
波定遙天出,沙平遠岸窮。
集作蒙離心寄何處,目斷曙霞東。
張喬《題簡山人》:名利了無時,何人暫詣師。
道情閑外見,心地語來知。
竹落穿窗葉,松寒蔭井枝。
匡山許同社,願蔔挂帆期。
陳陶《送謝山人歸江夏》:黃鶴春風二千裡,山人佳期碧江水。
攜琴一醉揚柳堤,日暮龍沙白雲起。
楊夔《尋九華王山人》: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扪羅盤磴險,疊石渡溪危。
松夾莓苔迳,花藏薜荔蓠。
卧雲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題鄭山人效居》:谷口今逢避世才,入門潇灑絕塵埃。
漁舟下釣乘風去,藥走介留賓待月開。
數片石從青嶂得,一條泉自白雲來。
竹軒相對無閑語,盡日一作肆目南山不欲回。
【高适詩】 《送蔡山人》:東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獨未逢知音。
識者閱見一生事,到處豁然千裡心。
看書學劍長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
鬥酒相留醉複醒,悲歌數年淚如雨。
丈夫遭遇不可知,買臣主父皆如斯。
我今蹭蹬無所似,看爾崩騰何一作更若為。
《武威同諸公過楊七山人得藤字》:幕府日多暇,田家歲複登。
相知恨不早,乘興乃無恒。
窮巷在喬木,深齋垂古藤。
邊城惟有醉,此外更何能。
《别楊山人》:不到嵩陽動十年,舊時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複見,三十六峰猶眼前。
夷門二月柳條色,流莺數聲淚沾臆。
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陽路,唯餘眷眷長相憶。
《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因而有别》:昔餘涉漳水,驅車行邺西。
遙見林慮山,蒼蒼戛天倪。
邂逅逢爾曹,說君彼岩栖。
羅徑垂野蔓,石房倚雲梯。
秋韭何青青,藥苗數百畦。
栗林隘谷口,栝樹森回溪。
耕耘有山田,紡績有山妻。
人生苟一作但如此,何必一作甯事組與。
誰謂遠相訪?曩情殊不迷。
檐前舉醇醪,竈下烹隻雞。
朔風忽振蕩,昨夜寒蟲将啼。
遊子益
夕陽悲舊鶴,霜氣動饑。
處士誰能薦,窮途世所捐。
伯鸾堪寄食,元叔苦無錢。
策蹇秋塵裡,吟詩黃葉前。
故裘餘白領,廢瑟斷朱弦。
志氣終猶在,逍遙任自然。
家貧念婚嫁,身老戀雲煙。
放逸栖岩鹿,清虛飲露蟬。
鄭逃秦谷口,嚴愛越溪邊。
霄漢子猶阻,榮枯子不牽。
山城一相遇,感激意難宣。
《遇王山人》:每欲尋君千萬峰,豈知人世也相逢。
一瓢遺卻在何處,應挂天台最老松。
《遇李山人》:遊山遊水幾千重,二十年中一度逢。
别易會難君且住,莫教青竹化為龍。
【王建詩】 《送山人》二首:嵩山古寺離來久,回見溪橋野葉黃。
辛苦老師看守處,為懸秋藥閉空房。
山客狂來跨白驢,袖中遺卻穎陽書。
人間亦有妻兒在,抛向嵩陽古觀居。
【姚合詩】 《送孫山人》:山翁來帝裡,不肯住多時。
一作山人言語質,住世恨多時塵土衣裳重,腥膻仆隸饑。
林中秋不到,城外老應遲。
喧寂一為别,相逢未有期。
《寄崔之仁山人》:百門坡上住,石屋一作室兩三間。
日月難教老,妻兒乞與閑。
仙經揀客問,一作仙方揀客示藥一作酒債一作價煮金還。
何計能相訪,一作引終身得在山。
不得之人消息久,秋來體色複何如。
苦将一作痛持杯酒判身病,狂作文章信手書。
官職卑微從客笑,性靈閑野一作雅向錢疏。
幾時月一作家計渾無事,揀取深山一處居。
《贈王山人》:賢哲論猶誕,吾宗次定今。
詩吟天地廣,覺印果因深。
教演歸恭敬,名标中外欽。
既能施六度,了悟達雙林。
《贈張質山人》:先生居處僻,荊棘與牆齊。
酒好甯論價,詩狂不著題。
燒成度世藥,踏盡上山梯。
懶聽閑人語,一作疑道人間語争如谷鳥啼。
《贈終南山傅山人》:七十未成事,終南蒼鬓翁。
老來詩興苦,貧去酒腸空。
蟠蟄身仍病,鵬搏力未通。
已無燒藥本,唯有著書功。
白馬時何晚,老君度關事也青龍歲欲終。
星紀纏次之義生涯枯葉下,家口亂雲中。
潭靜魚驚水,天晴鶴唳風。
悲君還姓傅,獨不夢高宗。
【許渾詩】 《贈山山人》:贳酒攜琴訪我頻,始知城市有閑人。
君臣藥在甯憂病,子母錢成豈患貧。
年長每勞推甲子,夜寒初共守庚申。
近來聞說燒丹處,玉洞桃花萬樹春。
【李商隐詩】 《訪白雲山人》:瀑近懸崖屋,陰陰草木青,自言山底住,長向月中耕。
晚雨無多點,初蟬第一聲。
煮茶歸未去,刻竹為題名。
【唐詩擡遺】 《趙嘏贈李山人》:勾漏先生冰玉然,莫将八石問群仙。
中山暫醉一千日,南苑昔來三百年。
棋局不收花滿洞,霓旌欲别浪翻天。
何心更愛鸱夷子,頭白江湖棹小船。
《覽卷贈張山人》:五字誰能摘,一枝猶未攀。
始知無價玉,出自有名山。
春靜煙花秀,夜深風月閑。
如何恃高節,垂老住雲間。
【賈島詩】 《贈牛山人》:二十年中餌茯苓,緻書半是老君經。
東都舊住商人宅,南國新修道士亭。
鑿石養蜂休買蜜,坐山秤藥不争星。
古來隐者多能蔔,欲就先生問丙丁。
【劉滄詩】 《贈颛顼山人》:浩氣含真玉片輝,著書情義入玄微。
洛陽紫陌幾曾醉,少室白雲時一歸。
松雪月高唯鶴宿,煙岚秋霁到人稀。
知君濟世有長策,莫向滄浪隐釣矶。
【張喬詩】 《贈别李山人》:分一作未合老西秦,年年夢白蘋。
曾為洞庭客,還送洞庭人。
語别惜殘夜,思歸愁見春。
遙知泊舟處,沙月自相親。
一作滄浪濯纓處,應念滿衣塵。
【顧非熊詩】 《下第後寄高山人》:我家堂屋前,仰觀大茅巅。
潭靜鳥聲異,地寒松色鮮。
人眠牖月,鹿飲竹門泉。
多愧鄰高隐,無成又一年。
【方玄英詩】 《贈許牍山人》:才子醉更逸,一吟傾一觞。
支顧忽有得,搖筆便成章。
王傑實可重,祢衡争不狂。
何時應會面,夢裡是潇湘。
【唐彥謙詩】 《寄徐山人》:一室清羸鶴體孤,體和神爽瑩冰壺。
吳中高士雖求死,不那稽山有謝敷。
【高蟾詩】 《秋日寄華陽山人》:雲木送秋何草草,風波凝冷太星星。
銀鞍公子魂堪斷,玉弩将軍涕自零。
茅洞白龍和雨看,荊溪黃鹄帶霜聽。
人間不見清涼事,猶向溪翁乞畫屏。
【李洞詩】 《贈唐山人》:垂須長似發,七十色如黧。
醉眼青天小,吟情太華低。
千年松辶堯屋,半夜雨連溪。
一作房烘離海日,舟陷落潮泥。
邛蜀路無限,往來琴獨攜。
獨一作白。
《贈王鳳二山人》山兄望鶴信,山弟聽烏占。
養藥同開鼎,休棋各枕奁。
相逢九江底,共到五峰尖。
願許為三友,羞将白發扌尋。
《贈徐山人》:徐生何代降坤維,魯伴園公采紫芝。
瓦礫變黃憂世換,髭須放白怕人疑。
山房古竹粗于樹,海島靈童壽等龜。
卻歎有唐三百載,光陰未抵一先棋。
【黃滔詩】 《贈李山人》:野步愛江濱,江僧得見頻。
新文無古集,往事有清塵。
松竹寒時雨,池塘勝處春。
定應雲雨内,陶謝是前身。
【唐求詩】 《贈王山人》:紅藤一柱腳常輕,日日緣溪入谷行。
山下有家身未老,竈前無火藥初成。
經秋少見閑人說,帶雨多聞野鶴鳴。
知到蓬萊難再訪,問何方法得長生。
【李遠詩】 《贈殷山人》:有客抱琴宿,值予多怨懷。
啼烏弦易斷,嘯鶴調難諧。
曲罷月移幌,韻清風滿齋。
誰能将此妙,一為奏金階。
【劉夢得詩】 《同白二十二贈王山人》:“愛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時無事身。
古老相傳見來久,歲年雖變貌長新。
飛章上達三清路,受錄平交五嶽神。
笑聽咚咚朝暮鼓,隻能催得市朝人。
【僧皎然詩】 《酬秦系山人見寄》:左右香童不識君,擔簦訪我領鷗群。
山僧待客無俗物,惟有窗前片碧雲。
【衆妙詩】 《贈王山人》:湖上見秋色,曠然如爾懷。
豈惟歡隴畝,兼亦外形骸。
待月歸山寺,彈琴坐暝齋。
布衣閑自貴,何用谒天階。
【王周詩】 《會哙岑山人》戊寅仲冬六日渝州江上忽相逢,說隐西山最上峰。
略坐移時又分别,片雲孤鶴一枝筇。
【孺登詩】 《贈侯山人》:一見清容惬素聞,有人傳是紫陽居。
來時玉女裁春服,剪破湘山幾片雲。
【文苑英華】 《遊李山人所居因題屋壁》:世事皆如夢,往來或自歌。
問年松樹老,有地竹陰多。
《集》作林藥倩韓康賣,門容尚子過。
翻嫌枕席上,無那一作柰白雲何。
《送範山人歸太山》:魯客抱白鶴,别餘往太山。
初行若片雪,一作雲杳在青崖間。
高高過天門,海日近可攀。
雲生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送楊山人歸嵩山》:我有萬古宅,嵩陽一作山玉女峰。
長留一片月,挂在東溪松。
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暮從碧山下,山月随人歸。
卻顧所來迳,蒼蒼橫翠微。
相攜反田家,稚子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集》作援青羅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複樂,陶然共忘機。
劉長卿《送鄭山人還廬山别業》:浔陽數畝宅,歸卧掩柴關。
谷口何人待,一作在門前秋草閑。
忘一作無機賣藥罷,揮手一作不語杖藜還。
舊筍成寒竹,空齋向暮山。
水流經一作過舍下,雲去一作起到人間。
桂樹花應發,因行甯一攀。
《入白沙渚,寅緣二十五裡至石山下,懷天台陸山人》:遠嶼藹将夕,玩幽行自遲。
歸人不計日,流水閑相随。
辍棹石《集》作古崖口,扪羅春景熙。
偶因回州次,甯與前山期。
對此瑤草色,懷君瓊樹枝。
浮雲去寂寥,《集作寞》白鳥相《集》作來因依。
何事愛高隐,但令勞遠思。
窮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
吾亦從君一作此去,扁舟何所之。
迢迢江上帆,千裡東風吹。
岑參《宿關西客舍,寄東山嚴許二山人時天寶初七月三日,在學見有高道舉徵》:雲送關西雨,風傳渭水《集》作北秋。
孤燈燃客夢,寒杵扌壽鄉愁。
灘上思嚴子,山中憶許由。
蒼生今有望,飛诏下林丘。
《寄華陰山人李崗》:君隐處,當一星,蓮花峰頭飯黃精,仙人掌上演丹經。
鳥可到,人莫攀,隐來十年不下山,袖中短書誰為達,華陰道士賣藥還。
《送韋山人二字《集》作邕少府歸鐘山别業》旗亭閱書罷,《集》作祈門官罷後負笈向桃源。
萬卷長開帙,千山不掩《集》作千峰不閉門。
綠揚垂野渡,黃鳥傍山村。
念爾能高枕,丹墀會一論。
皇甫魯《送陸鴻漸山人采茶回》:千峰待逋客,香茗複叢生。
采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
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
寂寂爍燈火,相思一磬聲。
皇甫冉《送王山人歸别業》:集作送元晟歸潛山所居深山秋事《間氣集》作意早,歸集作君去意集作複,何如?絕露收新稼,犯寒葺舊廬。
題詩即招隐,作賦足《集》作是閑居。
别後空相憶,稽康懶寄集作讀書。
《送李山人還》:從來無檢束,隻欲老煙霞。
雞犬聲相應,深山有幾家。
顧況《送李山人還玉溪》:好鳥共鳴臨水樹,幽人獨欠買山錢。
若為種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題贈韋山人耿緯》:失意成逋客,終年獨掩扉。
無機狎鷗慣,多病見人稀。
流水知修一作行藥,孤雲伴采薇。
空齋暮還坐,心事與時違。
司空曙《奉和張大夫訓高山人》:野客居鈴閣,重門将校稀。
豸冠親殼弁,龜印織集作識荷衣。
坐久寒泉集作飚爽,談餘暮角微。
蒼生須太傳,山在豈容歸。
崔峒《送侯山人赴會稽》:仙客辭羅月,東來就一官。
且歸滄海住,猶向白雲看。
猿叫江天暮,蟲聲野浦寒。
時遊鏡湖裡,為我把魚竿。
李秘《禁中送任山人》:此人自青城獻伏火諸石,恩命令于本山更取大還。
子去非長遠,君恩取大還。
補天留彩石,縮地入青山。
獻壽千春一作年外,來朝數月間。
莫抛殘藥物,竊欲駐童顔。
盧綸《行藥前軒呈董山人》:不覺老将至,瘦方自驚。
朝昏多病色,起坐有勞聲。
體一作膝暖若肌瘠,藏虛唯耳鳴。
桑公富奇術,一為保餘生。
戴叔倫《早行寄諸山人放》:山集作風曉旅人去,天高秋氣悲。
明河川上沒,芳草露中衰。
集作滋此别又萬集作千裡,少年能幾時。
青冥《詩選》作心知剡溪路,集作遠心與謝公期。
詩選作聊且寄前期釋皎然《酬秦山人出山見呈》:手攜酒共書帏,回語長松我即歸。
若是出山機更一作亦息,嶺雲何事背君飛。
王建《尋李山人不遇》:山客長閑少在時,溪中放鶴洞中棋。
生金有氣尋還遠,仙藥成窠見即移。
莫為無家陪寺宿,一作食應緣将米寄人炊。
從頭石上留名去,獨向峰前問老師。
白居易《池上贈韋山人》:新竹夾平流,新荷拂小舟。
衆皆嫌拙好,誰肯伴閑遊。
客為忙多去,僧因飯暫留。
猶憐韋處士,盡日共悠悠。
《題施山人野居》:得道應無着,謀生亦不妨。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風塵少,松齋日月長。
高閑真是貴,何處覓侯王。
于武陵《贈王隐山人》: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飛來南浦樹,半是華山雲。
浮世幾多事,先生應不聞。
寒川滿西日,空照雁成群。
賈島《送褚山人歸日本》:懸帆待秋色,去入杳冥間。
東海幾年别,中華此日還。
岸遙生白發,波盡露青山。
隔水相思在,無書也是閑。
釋無可《送樸山人歸日本》:海際晚帆開,應無鄉信催。
水從荒外積,人指日邊回。
望國乘風久,浮天絕島來。
傥因華夏使,書禮疑作劄轉悠哉。
周賀《送耿山人歸湖南》:南行随越僧,别業幾池菱。
兩鬓已垂白,一作雪五湖歸挂罾。
夜濤鳴栅鎖,寒葦露船燈。
此去已無事,卻來知未能。
劉得仁《曉别呂山人》:疏鐘兼漏盡,曙色照青氛。
栖鶴出高樹,山人歸白雲。
月盈集作明期重宿,丹熟集作就約相分。
羨入秋風洞,幽泉小細聞。
《别王山人》:旨甘雖集作甘旨遂自足,未是祿榮親。
尚逐趨時伴,多離有道人。
山居衣以集作似草,生計藥随集作兼身。
不食長無疾,集作病年知出一作過十旬。
《贈陶山人》:處世例營營,唯君縱此生。
閑能資壽考,健不換公卿。
藥圃妻同耨,山田子共耕。
定知丹熟後,無姓亦無名。
《送祖山人歸山》:偶來朝市笑浮雲,卻憶煙霞出帝城。
不說金丹能點化,空教弟子學長生。
壺中瀉酒看雲飲,洞裡逢師下鶴迎。
料得仙家玉牌上,已镌白日上升名。
雍陶《送山人歸睦州舊隐》:君在桐廬何處住,草堂應與戴家鄰。
初歸山犬翻驚至,久别沙集作江鷗卻避人。
終日欲為相逐計,臨岐集作當時空羨獨行身。
秋風釣艇遙堪集作相憶,七裡灘西片月新。
馬戴《送樸山人歸新羅》集作海東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雲山過海畔,集作半鄉樹入舟中。
波定遙天出,沙平遠岸窮。
集作蒙離心寄何處,目斷曙霞東。
張喬《題簡山人》:名利了無時,何人暫詣師。
道情閑外見,心地語來知。
竹落穿窗葉,松寒蔭井枝。
匡山許同社,願蔔挂帆期。
陳陶《送謝山人歸江夏》:黃鶴春風二千裡,山人佳期碧江水。
攜琴一醉揚柳堤,日暮龍沙白雲起。
楊夔《尋九華王山人》: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扪羅盤磴險,疊石渡溪危。
松夾莓苔迳,花藏薜荔蓠。
卧雲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題鄭山人效居》:谷口今逢避世才,入門潇灑絕塵埃。
漁舟下釣乘風去,藥走介留賓待月開。
數片石從青嶂得,一條泉自白雲來。
竹軒相對無閑語,盡日一作肆目南山不欲回。
【高适詩】 《送蔡山人》:東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獨未逢知音。
識者閱見一生事,到處豁然千裡心。
看書學劍長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
鬥酒相留醉複醒,悲歌數年淚如雨。
丈夫遭遇不可知,買臣主父皆如斯。
我今蹭蹬無所似,看爾崩騰何一作更若為。
《武威同諸公過楊七山人得藤字》:幕府日多暇,田家歲複登。
相知恨不早,乘興乃無恒。
窮巷在喬木,深齋垂古藤。
邊城惟有醉,此外更何能。
《别楊山人》:不到嵩陽動十年,舊時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複見,三十六峰猶眼前。
夷門二月柳條色,流莺數聲淚沾臆。
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陽路,唯餘眷眷長相憶。
《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因而有别》:昔餘涉漳水,驅車行邺西。
遙見林慮山,蒼蒼戛天倪。
邂逅逢爾曹,說君彼岩栖。
羅徑垂野蔓,石房倚雲梯。
秋韭何青青,藥苗數百畦。
栗林隘谷口,栝樹森回溪。
耕耘有山田,紡績有山妻。
人生苟一作但如此,何必一作甯事組與。
誰謂遠相訪?曩情殊不迷。
檐前舉醇醪,竈下烹隻雞。
朔風忽振蕩,昨夜寒蟲将啼。
遊子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