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千四
關燈
小
中
大
聽說江湖萬裡身,十年流轉狎波神。
鄉心隻羨秋鷹急,世味何如臘蟻醇。
耳識吳音疑故舊,眼看南士覺尖新。
袖中詩句清如許,何啻他鄉見似人。
黃花和露作深秋,志士臨風惜壯猷。
靡靡道途空接浙,搖搖心事劇懸旒。
兒時種木今盈抱,老去還家莫漫遊。
側耳鄉書上霄漢,聖朝賓貢似成周。
【沈氏三先生集】 《贈故鄉人》:我家已破出他鄉,如連如卓方阜昌。
豈料囊金随後散,一齊開鋪鬻文章。
我今濱死隻如許,二友猶堪望軒翥。
從頭借問向來誰,十室九人非舊主。
【張舜民畫墁集】 《長盤嶺遇張複鄉人》:馬頭已匝三千裡,故國輕抛二十春。
一片青山雙鬓白,長盤嶺下見鄉人。
【元陳傑詩】 《郊行遇鄉人》:亂後江濱路,跫然客裡聲。
依稀認維梓,邂逅語斑荊。
邑裡今安否,親交半死生。
松揪十年淚,和酒對君傾。
【國朝高季迪缶鳴集】 《逆旅逢鄉人》:客中皆念客中身,唯汝相逢意更親。
不向燈前聽吳語,何由知是故鄉人。
【唐李翰林集】 《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少年落魄楚漢間,風塵蕭瑟多苦顔。
自言管葛竟誰許,長籲莫錯還閉關。
齊賢曰:《史記》郦食其家貧,落魄楚漢間,乃興元以東,彭城以西。
管葛者,管仲諸葛亮也。
文中子劉伶,古之閉關人也。
阮逸曰,閉關喻藏身也。
士貝斌曰:曹植詩,蒙霧犯風塵。
《窦融傳》論曰:始以豪俠為名,援起風塵之中。
魏武帝《苦寒行》,樹木何蕭瑟。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
忽蒙向日回景光,直上青雲生羽翼。
齊賢曰:《名都篇》,白日西南馳。
史須賈曰:君能自緻于青雲之上。
魏文帝詩:身體生羽翼。
士貝斌曰:《鄒陽書》曰,兩主二臣,剖心拆肝,豈移于浮辭哉?王粲《登樓賦》:氣交憤于胸臆。
曹植《求通親親·表》:若葵藿之傾太陽,雖不為回光,然向之者誠也。
臣竊自比于葵藿,若垂三光之明,是在陛下。
孔稚圭《北山移文》曰:幹青雲而直上。
幸陪鸾辇出鴻都,身騎飛龍天馬駒。
王公大人惜顔色,金璋紫绶來相趨。
齊賢曰:明堂位曰鸾車,有虞氏之路。
注:鸾,有鸾和也。
《禮書》荀卿曰:辇輿就馬,則辇在人,駕在馬也。
《後漢》《靈帝紀》,置鴻都門學生。
注曰:鴻都,門名也。
于内置學。
唐禁中有飛龍廄。
《西域傳》:大宛國峤山上,有馬不可得,因取五色牝馬置其下,與集生駒,号天馬。
《子徐樂書》: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
士貝斌曰:《漢書》元鼎四年馬生渥窪水中,作天馬之歌。
《前漢·百官表》,丞相秦官金印紫绶。
當時結交何紛紛,片言道合惟有君。
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
士貝斌曰:蘇武詩:結交亦相因。
謝靈運詩:采藥白雲隈。
《送蔡山人》: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一乘無倪舟,八極縱遠。
燕客期躍馬,唐生安敢譏。
采珠勿驚龍,大道可暗歸。
故山有松月,遲爾玩清晖。
齊賢曰:《莊子》,夫欲勉于形者,莫如棄世,棄世則無累矣。
鮑照詩:君平獨寂寞,身世兩相棄。
列子曰:至人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史記》:蔡澤,燕人,從唐舉相。
唐舉熟視而笑曰:先生昂鼻巨肩,魁顔蹙齄,膝攣。
吾聞,聖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澤知唐舉戲之,乃曰:富貴,吾所自有,所不知者,壽也。
舉曰: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澤笑詠而去,謂禦者曰:吾持梁刺齒躍肥馬,疾驅,懷黃金之印,結紫绶于腰,揖讓人主之前,食肉富貴,四十三年足矣。
莊子曰: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骊龍颔下。
子能得珠一者,必遭其睡也。
士貝斌曰:老子曰:大道甚夷,民好徑。
謝靈運詩曰: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娛人,遊子澹忘歸。
又,溟漲無端倪。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
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
中年谒漢主,不惬還歸家。
朱顔謝春輝,白發見生涯。
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
願随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
齊賢曰:顔延年詩,本自餐霞人。
《呂氏春秋》曰:沈尹筮曰:耦世接俗,子不如我。
餐霞練氣,我不如子。
李少君曰:英臣見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
陸士衡《短歌行》曰:蘋以春晖,金液,丹法見前。
天壇在王屋山,張仙人之居在其南。
士貝斌曰:《莊子》:其生也有涯。
《春秋命曆序》曰:人皇乘雲車出谷口,曹植《洛神賦》:六龍俨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
鮑照詩:飛步遊秦宮。
《神仙傳》:漢武帝閑居,上忽有一人乘雲車,駕白鹿,從天而下,帝問為誰,答曰:我山中衛叔卿也。
《寄弄月溪吳山人》:嘗聞龐德公,家住洞湖水。
終身栖鹿門,不入襄陽市。
夫君弄明月,滅景清淮裡。
高蹤邈難追,可與古人比。
清揚杳莫睹,白雲空望美。
待号辭人間,攜手訪松子。
齊賢曰:《後漢》《逸民傳》:龐公,南郡襄陽人,居岘山之南,未嘗入城府。
劉表數延請不能屈。
後攜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反。
《襄陽記》:鹿門山,舊名蘇嶺山,建武中習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夾神道口,俗因呼鹿門廟,因所名山。
傅長虞詩:豈不企高蹤,麟趾邈難追。
晉武帝問王戎曰:夷甫當世誰比。
戎曰:未見其比,當從古人中求耳。
《毛詩》雲:清揚婉兮,注眉目之間。
赤松子,神農時雨師,服水玉,教神農能入火。
士貝斌曰:《漢書》張良曰:願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耳。
曹植詩:松子久吾欺,時攜手同行。
【杜工部集】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關内昔分袂,天邊今轉蓬。
驅馳不可說,談笑偶然同。
道術曾留意,先生早擊蒙。
家家迎薊子,處處識壺公。
長嘯峨嵋北,潛行玉疊東。
有時騎猛虎,虛室使仙童。
發少何勞白,顔衰肯更紅。
望雲悲坎坷,畢景羨沖融。
喪亂形仍後,凄涼信不通。
懸旌要路口,倚劍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殘生一老翁。
相哀骨可換,亦遣馭清風。
洙曰:《後漢》《方術傳》,薊子訓有神異之道。
既到京師,公卿已下候之者,坐上常數百人。
費長房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于肆頭,及市罷,則跳入壺中。
市人莫之見,惟長房于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翁乃與俱入壺中。
趙曰:《史記》雲:搖搖懸旌,無所終薄。
洙曰:《莊子》,夫列子禦風而行冷然。
《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獨卧嵩陽客,三違穎水春。
艱難随老母,慘澹向時人。
謝氏尋山屐,陶公漉酒巾。
群兇彌宇宙,此物在風塵。
曆下辭姜被,關西得孟鄰。
早通交契密,晚接道流新。
靜者心多妙,先生藝絕倫。
草書何太苦,詩興不無神。
曹植休前輩,張芝更後身。
數篇吟可老,一字買堪貧。
将恐曾防寇,深潛托所親。
甯聞倚門夕,盡力潔食晨。
疏懶為名誤,驅馳喪我真。
索居猶寂寞,相遇益愁辛。
流轉依邊檄,逢迎念席珍。
時來故舊少,亂後别離頻。
世祖修高廟,文公賞從臣。
商山猶入楚,渭水不離秦。
存想青龍秘,騎行白鹿馴。
耕岩非谷口,結草即河濱。
肘後符應驗,囊中藥未陳。
旅懷殊不惬,良三觌眇無因。
自古皆悲恨,浮生有屈伸。
此邦今尚武,何處且依仁。
鼓角淩天籁,關山信月輪。
官場羅鎮碛,賊火近洮岷。
蕭瑟論兵地,蒼茫鬥将辰。
大軍多處所,餘孽尚紛綸。
高興知籠鳥,斯文起獲麟。
窮秋正搖落,回首望松筠。
鶴曰:嵩陽、穎水,皆在河南。
洙曰:謝靈運好登陟,常着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則去後齒。
陶淵明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複着之。
黃曰:此物指彪也。
夢弼曰:曆下關西,公言昔與彪相聚之地。
趙曰:後漢姜肱,有兄弟四人,居貧,作一布被而共之。
洙曰:《列女傳》,孟子之母,凡三徙,而舍學宮之旁。
孟子嬉戲,于是為俎豆,揖讓進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夢弼曰:魏曹植,字子建,能詩。
漢張芝,字伯英,好草書。
洙曰:薛包,事母至孝,凡出入必有時,未嘗違也。
至期,母必倚門望之,包必至矣。
束廣微補亡,南陔詩:馨爾夕膳,潔爾晨食。
邊徼,邊境也。
《禮記》: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後漢志》光武立高廟于洛陽,四時裕祀,高帝為太祖,一歲五祀。
夢弼曰:此喻肅宗重建七廟也。
洙曰:《左傳》,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不及。
青龍,乃道家存想之術。
周真義入龍峤山,見羨門子乘白鹿而行。
揚子:谷口鄭子真,耕于岩石之下。
漢文帝時,河上公結草為庵,于河濱讀《老子》,帝駕往詣之。
晉葛洪有《肘後方》數卷。
趙曰:四鎮皆置官場,收賦斂以供軍須也。
鶴曰:鎮碛,如北庭都護府,有神山鎮,及有小碛是也。
夢弼曰:洮岷,言臨洮岷山也。
彥輔曰:潘嶽《秋興賦》,猶池魚籠鳥,而有江湖山薮之思。
夢弼曰:孔子《春秋》起于獲麟。
葛常之《韻語陽秋》曰:子美詩以後二句續前二句處甚多。
如《寄張山人》詩:曹植休前輩,張芝更後身。
數篇吟可老,一字買堪貧。
《喜弟觀到》詩雲:待爾嗔鳥鵲,抛書示。
枝間喜不去,原上急曾經。
《晴詩》雲:啼鳥争引子,鳴鶴不歸林。
下食遭泥去,高飛恨久陰。
《卧病》詩雲:滑憶菰飯,香聞錦帶羹。
溜匙兼暖腹,誰欲緻甕。
如此之類多此格,起于謝靈運《廬陵王之墓下詩》雲:延州葉心許,楚老昔蘭芳。
解劍意何及,撫墳徒自傷。
李太白亦時有此格:毛遂不堕井,曾參甯殺人。
虛言誤公子,投杼感慈親。
是也。
【耿偉詩】 《聯句多暇贈陸三山人》: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
氵韋喜是攀蘭者,非負鼎賢。
羽禁門聞曙漏,顧渚入辰煙。
氵韋拜井孤城裡,攜籠萬壑前。
羽閑暄悲異趣,語默取同年。
氵韋曆落驚相偶,衰嬴猥見憐。
羽詩書聞講誦,文雅接蘭筌。
氵韋未敢重芳席,焉能弄彩片戋。
羽黑池流硯水,徑石澀苔錢。
氵韋何事親香案,無端狎釣船。
羽野中求逸禮,江上訪遺編。
氵韋莫發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羽《贈韋山人》:失意成逋客,經年獨掩扉。
無機狎鷗慣,多病見人稀。
流水知行潦,孤雲伴采薇。
空齋莫閑笑,心事與時違。
【岑參詩】 《送劉山人歸洞庭》:卻共孤雲去,高眠最上峰。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鐘。
秋盡蟲聲急,夜深山雨重。
當時同隐者,分得幾株松。
【郎士元詩】 《贈強山人》:或棹輕舟或杖藜,尋常适一作随意釣前溪。
草堂竹迳在何處,落日孤煙寒渚西。
【王維詩】 《鄭霍二山人》:翩翩繁華子,多出金張門。
幸有先人業,早蒙明主恩。
童年且未學,肉食鹜華軒。
豈乏林中士,無人獻一作薦至尊。
鄭公老泉石,霍子安丘樊。
賣藥不二價,著書盈萬言。
息陰無惡木,飲水有清源。
吾賤不及議,斯人竟誰論。
【錢起詩】 《寄任山人》:天階崇黼黻,世露有趨競。
獨抱中孚爻,誰知苦寒詠。
行潦難朝海,散材空遇聖。
豈無鳴鳳時,其如問津命。
所思青山郭,再夢綠羅迳。
林泉春可遊,羨爾得其性。
【孟浩然詩】 《上已日,澗南期王山人不至》:搖艇俟明發,花源弄早春。
在山懷绮季,臨穎憶荀陳。
上已期三月,浮杯興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樂恨無鄰。
日晚蘭亭北,煙花曲水濱。
浴池逢婉女,采艾值幽人。
石壁堪題序,沙場好醉神。
群公望不至,虛擲此芳辰。
【皇甫冉詩】 《贈鄭山人》:白首滄洲客,陶然得此生。
龐公采藥去,萊氏與妻行。
乍見還州裡,全非隐姓名。
枉帆臨海峤,貫酒秣陵城。
伐木吳山曉,持竿越水清。
家人恣貧賤,物外任衰榮。
忽爾辭林壑,高歌至上京。
避喧心已慣,念遠夢頻成。
石路寒花發,江田臘雪明。
玄缍傥有命,何以遂躬耕。
【劉長卿詩】 《送曲山人歸衡州》:白石先生眉發光,已分甜雪飲紅漿。
衣巾坐染煙霞色,語笑廉和萬餌香。
茅洞玉聲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陽。
千年城郭如相問,華表峨峨有夜霜。
【儲光羲詩】 《寄孫山人》:新林二月孤舟還,水滿清江花滿山。
借問故園隐君子,時時來去在人間。
【韓詩】 《送齊山人》:舊事仙人白兔公,掉頭歸去又乘風。
柴門流水依然在。
一路寒山萬木中。
【廬綸詩】 《贈韓山人》:見君何事有慚顔,白發生來未到山。
更歎無家又無藥,往來惟在酒徒間。
【白居易詩】 《贈王山人》:聞君減寝食,日聽神仙說。
暗待非常人,潛求長生訣。
言長本對短,未離生死轍。
假使得長生,才能勝夭折。
松樹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畢竟共虛空,何須誇歲月?彭殇徒自異,生死終無别。
不如學無生,無生即無滅。
《贈王山人》:玉芝觀裡王居士,服氣食霞善養身。
夜後不聞龜喘息,秋來唯長鶴精神。
容顔盡怪長如故,名姓多疑不是真。
貴重榮華輕壽命,知君悶見世間人。
《題石山人》:騰騰兀兀在人間,貴賤賢愚盡往還。
膻膩筵中唯飲酒,歌鐘會處獨思山。
存神不許三屍住,混俗無妨兩鬓班。
除卻餘杭白太守,何人更解愛君閑。
《題李山人》:廚無煙火室無妻,籬落蕭條屋舍低。
每日将何療饑渴,井華雲粉一刀圭。
《問韋山人》:身名身事兩蹉跎,試就先生問若何。
從此神仙學得否,白雖有未為多。
【權德輿詩】 《揚州與丁山人别》:将軍易道令威仙,華發清談得此賢。
惆怅令朝廣陵别,遼東後會複何年。
【呂溫詩】 《道州送何山人》:匣有青萍笥有書,何門不可曳長裾。
應須定取真知者,遣對明君說子虛。
【戴叔倫詩】 《贈李唐山人》:此意無所欲,閉門風景遲。
柳條将白發,相對共垂絲。
《敬酬陸山人》二首:黨議連誅不可聞,直臣高士去紛紛。
當時漏奪無人問,出宰東陽笑殺君。
由來海畔逐樵漁,奉诏因乘使者車。
卻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猶是舊潛夫。
【張籍詩】 《寄朱阚二山人》:為個朝章束此身,眼看東路去無因。
曆陽舊客今應少,轉憶鄰家二老人。
《贈殷山人》:郁郁山中客,知名四十年。
惶身獨隐,寂寞性應便。
世業公侯籍,生涯黍稷田。
藤懸讀書帳,竹系網魚船。
已種千頭橘,新開數脈泉。
閑遊攜酒遠,出語向僧偏。
入洞題松過,看花選石眠。
避喧長汨沒,逢勝即留連。
自古多高迹,如君少比肩。
耕耘此辛苦,章句已流傳。
昔日交遊盛,當時省閣賢。
同袍還共弊,連辔每推先。
講序居重席,群儒願執鞭。
滿堂虛左待,衆目望喬遷。
才異時難用,情高道自全。
畏人頻慘澹,疏物勢箏。
達者聞知命,吾生複禮玄。
深藏報恩劍,久降養生篇。
憔悴衆夫笑,經
鄉心隻羨秋鷹急,世味何如臘蟻醇。
耳識吳音疑故舊,眼看南士覺尖新。
袖中詩句清如許,何啻他鄉見似人。
黃花和露作深秋,志士臨風惜壯猷。
靡靡道途空接浙,搖搖心事劇懸旒。
兒時種木今盈抱,老去還家莫漫遊。
側耳鄉書上霄漢,聖朝賓貢似成周。
【沈氏三先生集】 《贈故鄉人》:我家已破出他鄉,如連如卓方阜昌。
豈料囊金随後散,一齊開鋪鬻文章。
我今濱死隻如許,二友猶堪望軒翥。
從頭借問向來誰,十室九人非舊主。
【張舜民畫墁集】 《長盤嶺遇張複鄉人》:馬頭已匝三千裡,故國輕抛二十春。
一片青山雙鬓白,長盤嶺下見鄉人。
【元陳傑詩】 《郊行遇鄉人》:亂後江濱路,跫然客裡聲。
依稀認維梓,邂逅語斑荊。
邑裡今安否,親交半死生。
松揪十年淚,和酒對君傾。
【國朝高季迪缶鳴集】 《逆旅逢鄉人》:客中皆念客中身,唯汝相逢意更親。
不向燈前聽吳語,何由知是故鄉人。
【唐李翰林集】 《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少年落魄楚漢間,風塵蕭瑟多苦顔。
自言管葛竟誰許,長籲莫錯還閉關。
齊賢曰:《史記》郦食其家貧,落魄楚漢間,乃興元以東,彭城以西。
管葛者,管仲諸葛亮也。
文中子劉伶,古之閉關人也。
阮逸曰,閉關喻藏身也。
士貝斌曰:曹植詩,蒙霧犯風塵。
《窦融傳》論曰:始以豪俠為名,援起風塵之中。
魏武帝《苦寒行》,樹木何蕭瑟。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
忽蒙向日回景光,直上青雲生羽翼。
齊賢曰:《名都篇》,白日西南馳。
史須賈曰:君能自緻于青雲之上。
魏文帝詩:身體生羽翼。
士貝斌曰:《鄒陽書》曰,兩主二臣,剖心拆肝,豈移于浮辭哉?王粲《登樓賦》:氣交憤于胸臆。
曹植《求通親親·表》:若葵藿之傾太陽,雖不為回光,然向之者誠也。
臣竊自比于葵藿,若垂三光之明,是在陛下。
孔稚圭《北山移文》曰:幹青雲而直上。
幸陪鸾辇出鴻都,身騎飛龍天馬駒。
王公大人惜顔色,金璋紫绶來相趨。
齊賢曰:明堂位曰鸾車,有虞氏之路。
注:鸾,有鸾和也。
《禮書》荀卿曰:辇輿就馬,則辇在人,駕在馬也。
《後漢》《靈帝紀》,置鴻都門學生。
注曰:鴻都,門名也。
于内置學。
唐禁中有飛龍廄。
《西域傳》:大宛國峤山上,有馬不可得,因取五色牝馬置其下,與集生駒,号天馬。
《子徐樂書》: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
士貝斌曰:《漢書》元鼎四年馬生渥窪水中,作天馬之歌。
《前漢·百官表》,丞相秦官金印紫绶。
當時結交何紛紛,片言道合惟有君。
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
士貝斌曰:蘇武詩:結交亦相因。
謝靈運詩:采藥白雲隈。
《送蔡山人》: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一乘無倪舟,八極縱遠。
燕客期躍馬,唐生安敢譏。
采珠勿驚龍,大道可暗歸。
故山有松月,遲爾玩清晖。
齊賢曰:《莊子》,夫欲勉于形者,莫如棄世,棄世則無累矣。
鮑照詩:君平獨寂寞,身世兩相棄。
列子曰:至人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史記》:蔡澤,燕人,從唐舉相。
唐舉熟視而笑曰:先生昂鼻巨肩,魁顔蹙齄,膝攣。
吾聞,聖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澤知唐舉戲之,乃曰:富貴,吾所自有,所不知者,壽也。
舉曰: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澤笑詠而去,謂禦者曰:吾持梁刺齒躍肥馬,疾驅,懷黃金之印,結紫绶于腰,揖讓人主之前,食肉富貴,四十三年足矣。
莊子曰: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骊龍颔下。
子能得珠一者,必遭其睡也。
士貝斌曰:老子曰:大道甚夷,民好徑。
謝靈運詩曰: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娛人,遊子澹忘歸。
又,溟漲無端倪。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
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
中年谒漢主,不惬還歸家。
朱顔謝春輝,白發見生涯。
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
願随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
齊賢曰:顔延年詩,本自餐霞人。
《呂氏春秋》曰:沈尹筮曰:耦世接俗,子不如我。
餐霞練氣,我不如子。
李少君曰:英臣見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
陸士衡《短歌行》曰:蘋以春晖,金液,丹法見前。
天壇在王屋山,張仙人之居在其南。
士貝斌曰:《莊子》:其生也有涯。
《春秋命曆序》曰:人皇乘雲車出谷口,曹植《洛神賦》:六龍俨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
鮑照詩:飛步遊秦宮。
《神仙傳》:漢武帝閑居,上忽有一人乘雲車,駕白鹿,從天而下,帝問為誰,答曰:我山中衛叔卿也。
《寄弄月溪吳山人》:嘗聞龐德公,家住洞湖水。
終身栖鹿門,不入襄陽市。
夫君弄明月,滅景清淮裡。
高蹤邈難追,可與古人比。
清揚杳莫睹,白雲空望美。
待号辭人間,攜手訪松子。
齊賢曰:《後漢》《逸民傳》:龐公,南郡襄陽人,居岘山之南,未嘗入城府。
劉表數延請不能屈。
後攜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反。
《襄陽記》:鹿門山,舊名蘇嶺山,建武中習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夾神道口,俗因呼鹿門廟,因所名山。
傅長虞詩:豈不企高蹤,麟趾邈難追。
晉武帝問王戎曰:夷甫當世誰比。
戎曰:未見其比,當從古人中求耳。
《毛詩》雲:清揚婉兮,注眉目之間。
赤松子,神農時雨師,服水玉,教神農能入火。
士貝斌曰:《漢書》張良曰:願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耳。
曹植詩:松子久吾欺,時攜手同行。
【杜工部集】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關内昔分袂,天邊今轉蓬。
驅馳不可說,談笑偶然同。
道術曾留意,先生早擊蒙。
家家迎薊子,處處識壺公。
長嘯峨嵋北,潛行玉疊東。
有時騎猛虎,虛室使仙童。
發少何勞白,顔衰肯更紅。
望雲悲坎坷,畢景羨沖融。
喪亂形仍後,凄涼信不通。
懸旌要路口,倚劍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殘生一老翁。
相哀骨可換,亦遣馭清風。
洙曰:《後漢》《方術傳》,薊子訓有神異之道。
既到京師,公卿已下候之者,坐上常數百人。
費長房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于肆頭,及市罷,則跳入壺中。
市人莫之見,惟長房于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翁乃與俱入壺中。
趙曰:《史記》雲:搖搖懸旌,無所終薄。
洙曰:《莊子》,夫列子禦風而行冷然。
《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獨卧嵩陽客,三違穎水春。
艱難随老母,慘澹向時人。
謝氏尋山屐,陶公漉酒巾。
群兇彌宇宙,此物在風塵。
曆下辭姜被,關西得孟鄰。
早通交契密,晚接道流新。
靜者心多妙,先生藝絕倫。
草書何太苦,詩興不無神。
曹植休前輩,張芝更後身。
數篇吟可老,一字買堪貧。
将恐曾防寇,深潛托所親。
甯聞倚門夕,盡力潔食晨。
疏懶為名誤,驅馳喪我真。
索居猶寂寞,相遇益愁辛。
流轉依邊檄,逢迎念席珍。
時來故舊少,亂後别離頻。
世祖修高廟,文公賞從臣。
商山猶入楚,渭水不離秦。
存想青龍秘,騎行白鹿馴。
耕岩非谷口,結草即河濱。
肘後符應驗,囊中藥未陳。
旅懷殊不惬,良三觌眇無因。
自古皆悲恨,浮生有屈伸。
此邦今尚武,何處且依仁。
鼓角淩天籁,關山信月輪。
官場羅鎮碛,賊火近洮岷。
蕭瑟論兵地,蒼茫鬥将辰。
大軍多處所,餘孽尚紛綸。
高興知籠鳥,斯文起獲麟。
窮秋正搖落,回首望松筠。
鶴曰:嵩陽、穎水,皆在河南。
洙曰:謝靈運好登陟,常着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則去後齒。
陶淵明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複着之。
黃曰:此物指彪也。
夢弼曰:曆下關西,公言昔與彪相聚之地。
趙曰:後漢姜肱,有兄弟四人,居貧,作一布被而共之。
洙曰:《列女傳》,孟子之母,凡三徙,而舍學宮之旁。
孟子嬉戲,于是為俎豆,揖讓進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夢弼曰:魏曹植,字子建,能詩。
漢張芝,字伯英,好草書。
洙曰:薛包,事母至孝,凡出入必有時,未嘗違也。
至期,母必倚門望之,包必至矣。
束廣微補亡,南陔詩:馨爾夕膳,潔爾晨食。
邊徼,邊境也。
《禮記》: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後漢志》光武立高廟于洛陽,四時裕祀,高帝為太祖,一歲五祀。
夢弼曰:此喻肅宗重建七廟也。
洙曰:《左傳》,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不及。
青龍,乃道家存想之術。
周真義入龍峤山,見羨門子乘白鹿而行。
揚子:谷口鄭子真,耕于岩石之下。
漢文帝時,河上公結草為庵,于河濱讀《老子》,帝駕往詣之。
晉葛洪有《肘後方》數卷。
趙曰:四鎮皆置官場,收賦斂以供軍須也。
鶴曰:鎮碛,如北庭都護府,有神山鎮,及有小碛是也。
夢弼曰:洮岷,言臨洮岷山也。
彥輔曰:潘嶽《秋興賦》,猶池魚籠鳥,而有江湖山薮之思。
夢弼曰:孔子《春秋》起于獲麟。
葛常之《韻語陽秋》曰:子美詩以後二句續前二句處甚多。
如《寄張山人》詩:曹植休前輩,張芝更後身。
數篇吟可老,一字買堪貧。
《喜弟觀到》詩雲:待爾嗔鳥鵲,抛書示。
枝間喜不去,原上急曾經。
《晴詩》雲:啼鳥争引子,鳴鶴不歸林。
下食遭泥去,高飛恨久陰。
《卧病》詩雲:滑憶菰飯,香聞錦帶羹。
溜匙兼暖腹,誰欲緻甕。
如此之類多此格,起于謝靈運《廬陵王之墓下詩》雲:延州葉心許,楚老昔蘭芳。
解劍意何及,撫墳徒自傷。
李太白亦時有此格:毛遂不堕井,曾參甯殺人。
虛言誤公子,投杼感慈親。
是也。
【耿偉詩】 《聯句多暇贈陸三山人》: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
氵韋喜是攀蘭者,非負鼎賢。
羽禁門聞曙漏,顧渚入辰煙。
氵韋拜井孤城裡,攜籠萬壑前。
羽閑暄悲異趣,語默取同年。
氵韋曆落驚相偶,衰嬴猥見憐。
羽詩書聞講誦,文雅接蘭筌。
氵韋未敢重芳席,焉能弄彩片戋。
羽黑池流硯水,徑石澀苔錢。
氵韋何事親香案,無端狎釣船。
羽野中求逸禮,江上訪遺編。
氵韋莫發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羽《贈韋山人》:失意成逋客,經年獨掩扉。
無機狎鷗慣,多病見人稀。
流水知行潦,孤雲伴采薇。
空齋莫閑笑,心事與時違。
【岑參詩】 《送劉山人歸洞庭》:卻共孤雲去,高眠最上峰。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鐘。
秋盡蟲聲急,夜深山雨重。
當時同隐者,分得幾株松。
【郎士元詩】 《贈強山人》:或棹輕舟或杖藜,尋常适一作随意釣前溪。
草堂竹迳在何處,落日孤煙寒渚西。
【王維詩】 《鄭霍二山人》:翩翩繁華子,多出金張門。
幸有先人業,早蒙明主恩。
童年且未學,肉食鹜華軒。
豈乏林中士,無人獻一作薦至尊。
鄭公老泉石,霍子安丘樊。
賣藥不二價,著書盈萬言。
息陰無惡木,飲水有清源。
吾賤不及議,斯人竟誰論。
【錢起詩】 《寄任山人》:天階崇黼黻,世露有趨競。
獨抱中孚爻,誰知苦寒詠。
行潦難朝海,散材空遇聖。
豈無鳴鳳時,其如問津命。
所思青山郭,再夢綠羅迳。
林泉春可遊,羨爾得其性。
【孟浩然詩】 《上已日,澗南期王山人不至》:搖艇俟明發,花源弄早春。
在山懷绮季,臨穎憶荀陳。
上已期三月,浮杯興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樂恨無鄰。
日晚蘭亭北,煙花曲水濱。
浴池逢婉女,采艾值幽人。
石壁堪題序,沙場好醉神。
群公望不至,虛擲此芳辰。
【皇甫冉詩】 《贈鄭山人》:白首滄洲客,陶然得此生。
龐公采藥去,萊氏與妻行。
乍見還州裡,全非隐姓名。
枉帆臨海峤,貫酒秣陵城。
伐木吳山曉,持竿越水清。
家人恣貧賤,物外任衰榮。
忽爾辭林壑,高歌至上京。
避喧心已慣,念遠夢頻成。
石路寒花發,江田臘雪明。
玄缍傥有命,何以遂躬耕。
【劉長卿詩】 《送曲山人歸衡州》:白石先生眉發光,已分甜雪飲紅漿。
衣巾坐染煙霞色,語笑廉和萬餌香。
茅洞玉聲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陽。
千年城郭如相問,華表峨峨有夜霜。
【儲光羲詩】 《寄孫山人》:新林二月孤舟還,水滿清江花滿山。
借問故園隐君子,時時來去在人間。
【韓詩】 《送齊山人》:舊事仙人白兔公,掉頭歸去又乘風。
柴門流水依然在。
一路寒山萬木中。
【廬綸詩】 《贈韓山人》:見君何事有慚顔,白發生來未到山。
更歎無家又無藥,往來惟在酒徒間。
【白居易詩】 《贈王山人》:聞君減寝食,日聽神仙說。
暗待非常人,潛求長生訣。
言長本對短,未離生死轍。
假使得長生,才能勝夭折。
松樹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畢竟共虛空,何須誇歲月?彭殇徒自異,生死終無别。
不如學無生,無生即無滅。
《贈王山人》:玉芝觀裡王居士,服氣食霞善養身。
夜後不聞龜喘息,秋來唯長鶴精神。
容顔盡怪長如故,名姓多疑不是真。
貴重榮華輕壽命,知君悶見世間人。
《題石山人》:騰騰兀兀在人間,貴賤賢愚盡往還。
膻膩筵中唯飲酒,歌鐘會處獨思山。
存神不許三屍住,混俗無妨兩鬓班。
除卻餘杭白太守,何人更解愛君閑。
《題李山人》:廚無煙火室無妻,籬落蕭條屋舍低。
每日将何療饑渴,井華雲粉一刀圭。
《問韋山人》:身名身事兩蹉跎,試就先生問若何。
從此神仙學得否,白雖有未為多。
【權德輿詩】 《揚州與丁山人别》:将軍易道令威仙,華發清談得此賢。
惆怅令朝廣陵别,遼東後會複何年。
【呂溫詩】 《道州送何山人》:匣有青萍笥有書,何門不可曳長裾。
應須定取真知者,遣對明君說子虛。
【戴叔倫詩】 《贈李唐山人》:此意無所欲,閉門風景遲。
柳條将白發,相對共垂絲。
《敬酬陸山人》二首:黨議連誅不可聞,直臣高士去紛紛。
當時漏奪無人問,出宰東陽笑殺君。
由來海畔逐樵漁,奉诏因乘使者車。
卻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猶是舊潛夫。
【張籍詩】 《寄朱阚二山人》:為個朝章束此身,眼看東路去無因。
曆陽舊客今應少,轉憶鄰家二老人。
《贈殷山人》:郁郁山中客,知名四十年。
惶身獨隐,寂寞性應便。
世業公侯籍,生涯黍稷田。
藤懸讀書帳,竹系網魚船。
已種千頭橘,新開數脈泉。
閑遊攜酒遠,出語向僧偏。
入洞題松過,看花選石眠。
避喧長汨沒,逢勝即留連。
自古多高迹,如君少比肩。
耕耘此辛苦,章句已流傳。
昔日交遊盛,當時省閣賢。
同袍還共弊,連辔每推先。
講序居重席,群儒願執鞭。
滿堂虛左待,衆目望喬遷。
才異時難用,情高道自全。
畏人頻慘澹,疏物勢箏。
達者聞知命,吾生複禮玄。
深藏報恩劍,久降養生篇。
憔悴衆夫笑,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