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詞賦之屬下編一
關燈
小
中
大
右,将軍棘津侯陳武。
) 晏晏曲成,輿從龍騰。
安危從主,赤曜以升。
赫赫皇皇,道彌光明。
惟德禦國,流及後萌。
(右,曲成侯蟲達。
) 肅肅禦史,以武以文。
相趙距呂,志安君身。
征詣行所,如意不全。
天秩邑土,勳乃永存。
(右,禦史大夫汾陰侯周昌。
) 邑邑将軍,育養烝徒。
建謀正直,行不匿邪。
入軍讨敵,項定天都。
佩雀雙印,百裡為家。
(右,将軍青陽侯王吸。
) ○張衡-绶笥銘 南陽太守鮑德,有诏所賜先公绶笥,傳世用之。
時德更理笥,衡時為德主簿,作《銘》曰: 懿矣茲笥,爰藏寶珍。
冠纓組履,文章日信。
皇用我賜,俾作帝臣。
服其令服,鸾封艾缗。
天祚明德,大赉福仁。
垂光厥世,子孫克神。
厥器維舊,中實維新。
周公惟事,七涓有鄰。
○崔骃-官箴三首 【太尉箴】 天官冢宰,庶僚之率。
師錫有帝,命虞作尉。
爰葉台極,妥平國域。
制軍诘禁,王旅惟式。
九州用綏,群公鹹治。
幹戈載戢,宿纏其紀。
上之雲據,下之雲戴。
苟非其人,攵我帝載。
昔周人思文公,而《召南》詠《甘棠》。
昆吾隆夏,伊摯盛商。
季世頗僻,禮用不匡。
無曰我強,莫餘敢喪。
無曰我大,輕戰好殺。
纣師百萬,卒以不艾。
宰臣司馬,敢告在際。
【司徒箴】 天監在下,仁德是興。
乃立司徒,亂茲黎烝。
茫茫庶域,率土祁祁。
民具爾瞻,四方是維。
乾乾夕惕,靡怠靡違。
恪恭爾職,以勤王機。
敬敷五教,九德鹹事。
啬人用章,黔甿是富。
無曰餘恃,忘于爾輔。
無曰餘聖,以忽執政。
匪用其良,乃荒厥命。
庶績不怡,疚于爾祿。
豐其折右,而鼎覆其餗。
《書》歌股肱,《詩》剌《南山》。
尹氏不堪,國度斯愆。
徒臣司衆,敢告執藩。
【大理箴】 邈矣臯陶,翊唐作士。
設為犴狴,九州允理。
如石之平,如淵之清。
三槐九棘,以質以聽。
罪人斯殛,兇族斯迸。
熙乂帝載,旁施作明。
昔在仲尼,哀矜聖人。
子罕禮刑,衛人釋艱。
釋之其忠,勳亮孝文。
于公哀寡,定國廣門。
敻哉邈矣,舊訓不遵。
主慢臣驕,虐用其民。
賞以崇欲,刑以肆忿。
纣作炮烙,周人滅殷。
夏用淫刑,湯誓其軍。
衛鞅酷烈,卒殒于秦。
不疑知害,禍不及身。
嗟茲大理,慎于爾官。
賞不可不思,斷不可不虔。
或有忠而被害,或有孝而見殘。
吳沉伍胥,殷割比幹。
莫遂爾情,是截是刑。
無遂爾心,以速以殛。
天鑒在顔,無細不錄。
福善災惡,其效甚速。
理臣思律,敢告執獄。
○崔瑗-座右銘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忽忘。
世譽不足慕,惟仁為紀綱。
隐心而後動,謗議容何傷。
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
在涅貴不淄,暧暧内含光。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鞏玮-光武濟陽宮碑 惟漢再受命,曰世祖光武皇帝。
考南頓君,初為濟陽令。
濟陽有武帝行過宮,常封閉。
帝将生,考以令舍下濕,開宮後殿居之。
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帝生。
時有赤光,室中皆明。
使蔔者王長蔔之,長曰:“此善事不可言。
”歲有嘉禾一莖生九穗,長于凡禾,因為尊諱。
王室中微,哀、平短祚。
奸臣王莽,偷有神器,十有八年,罪盈惡熟,天人緻誅。
帝乃龍見白水,淵躍昆滍。
破前隊之衆,殄二公之師。
收兵略地,經營河朔,戮力戎功,翼戴更始。
義不即命,帝位阙焉。
于是群公諸将,據河洛之文,葉符瑞之珍,佥曰:“曆數在帝,踐祚允宜。
”乃以建武元年六月乙未,即位鄗縣之陽,五成之陌,祀漢配天,不失舊物。
享國三十三年,方内乂安,蠻夷率服。
巡狩泰山,禅梁父,皇代之遐迹,帝者之上儀,罔不畢舉。
道德餘慶,延于無窮。
先民有言:“樂,樂其所自生;而禮,不忘其本。
”是以虞稱妫讷,姬美周原。
皇天乃眷,神宮實始于此,厥迹邈哉!所謂神麗顯融,越不可尚。
小臣河南尹鞏玮,先祖銀艾封侯,曆世卿尹,受漢厚恩。
玮以商箕餘烈,郡舉孝廉,為大官丞。
來在濟陽,顧見神宮。
追惟桑梓褒述之義,用敢作頌。
頌曰: 赫矣炎光,爰耀其輝。
笃生聖皇,貳漢之微。
稽度虔則,誕育靈姿。
黃孽作慝,篡握天機。
帝赫斯怒,爰整其師。
應期潛見,扶陽而飛。
禍亂克定,群兇殄夷。
匡複帝載,萬國以綏。
巡于四嶽,展義省方,登封降禅,升于中皇。
爰茲初基,天命孔影。
子子孫孫,保之無疆。
○王升-石門頌 惟巛靈定位,川澤股躬,澤有所注,川有所通。
餘谷之川,其澤南隆,八方所達,益域為充。
高祖受命,興于漢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漢诋焉。
後以子午,塗路澀難,更随圍谷,複通堂先。
凡此四道,垓鬲尤艱。
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書開餘,鑿通石門。
中遭元二,西夷虐殘,橋梁斷絕,子午複循。
上則縣峻,屈曲流颠;下則入冥,庼寫輸淵。
平阿泉泥,常蔭鮮晏。
木石相距,利磨确盤。
臨危槍砀,履尾心寒。
空輿輕騎,遰┦弗前。
惡蟲狩{蔽巾},蛇蛭毒蟃。
未秋截霜,稼苗天殘,終年不登,匮餒之患。
卑者{林足}惡,尊者弗安。
愁苦之難,焉可具言。
于是明知故司隸校尉楗為武陽楊君,厥字孟文,深執忠伉,數上奏請。
有司議駁,君遂執争。
百遼鹹從,帝用是聽。
廢子由斯,得其度經。
功饬爾要,敞而晏平,清涼調和,烝烝艾甯。
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漢中太守楗為武陽王升,字稚紀,涉曆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知,美其仁賢,勒石頌德,以明厥勳。
其辭曰: 君德明明,焫煥彌光,刾過拾遺,厲清八荒。
奉鬿承杓,綏億衙強。
春宣聖日,秋貶若霜。
無偏蕩蕩,真雅以方。
甯靜烝庶,政與乾通。
輔主匡君,循禮有常。
鹹曉地理,知世紀綱。
言必忠義,匪石厥章。
恢宏大節,谠而益明。
揆往卓今,謀合朝情,醳艱即安,有勳有榮。
禹鑿龍門,君執繼縱,上順鬥極,下答巛皇。
自南自北,四海攸通。
君子安樂,庶土悅雍。
商人鹹忄熹,農夫永同。
《春秋》記異,今而紀功。
垂流億載,世世歎誦。
○蔡邕-祖德頌 昔文王始受命,武王定禍亂,至于成王,太平乃治,祥瑞畢降。
夫豈後德熙隆漸浸之所通也。
是以《易》嘉“積善有餘慶”,《詩》稱“子孫保之”,非特王道然也,賢人君子,修仁履德者,亦其有焉。
昔我烈祖,暨于予考,世載孝友。
重以明德,率禮莫違。
是以靈祇降之休瑞,兔擾馴以昭其仁,木連理以象其義。
斯乃祖祢之遺靈,盛德之所贶也,豈我童蒙孤稚所克任哉。
乃為《頌》曰: 穆穆我祖,世笃其仁。
其德克明,惟懿惟醇。
宣慈惠和,無競伊人。
岩岩我考,莅之以莊。
增崇丕顯,克構其堂。
是用祚之,休征惟光。
厥征伊何?於昭于今。
園有甘棠,别幹同心;墳有擾兔,宅我柏林。
神不可誣,僞不可加,析薪之業,畏不克荷;矧貪靈贶,以為己華。
惟予小子,豈不是欲,千有先功,匪榮伊辱。
○蔡邕-京兆樊惠渠頌 《洪範》八政一曰食,《周禮》九職一曰農。
有生之本,于是乎出;貨殖财用,于是乎在。
九土上沃為大田,多稔,然而地有埆塉,川有墊下,溉灌之便,行趍不至。
明哲君子,創業農事,因高卑之宜,驅自行之勢,以盡水利而富國饒人,自古有焉。
若夫西門起邺,鄭國行秦,李冰在蜀,信臣治穰,皆此道也。
陽陵縣東,其地衍隩,土氣辛螫,嘉谷不植,草萊焦枯;而泾水長流,溉灌維首。
編戶齊氓,庸力不供。
牧人之吏,謀不假給。
蓋常興役,猶不克成。
光和五年,京兆尹樊君諱陵,甯德雲,勤恤人隐,悉心政事,苟有可以惠斯人者,無聞而不行焉。
遂咨之郡吏,申于政府。
佥以為因其所利之事者,不可已者也。
乃命方略大吏曲遂、令伍瓊,揣度計慮,揆程經用,以事上聞,副在三府。
司農遂取财于豪富,借力于黎元,樹柱累石,委薪積土,基跂工堅,體勢強壯。
折湍流,款曠陂,會之于新渠;疏水門,通窬渎,灑之于畎畝。
清流浸潤,泥潦浮遊。
昔日鹵田,化為甘壤,粳黍稼穑之所入,不可勝算。
農民熙怡悅豫,相與讴談疆畔,斐然成章,謂之樊惠渠雲。
其歌曰: 我有長流,莫或遏之;我有溝浍,莫或達之。
田疇斥鹵,莫修莫厘;饑馑困悴,莫恤莫思。
乃有樊君,作人父母,立我畎畝。
黃潦膏凝,多稼茂止。
惠乃無疆,如何勿喜。
我壤既營,我疆斯成,泯泯我人,既富且盈。
為酒為釀,蒸彼祖靈。
贻福惠君,壽考且甯。
○史岑-出師頌 茫茫上天,降祚有漢。
兆基開業,人神攸贊。
五曜霄映,素靈夜歎。
皇運來授,萬寶增煥。
曆紀十二,天命中易。
西零不順,東夷構逆。
乃命上将,授以雄戟。
桓桓上将,實天所啟。
允文允武,明詩說禮。
憲章百揆,為世作楷。
昔在孟津,惟師尚父。
素旄一麾,渾一區宇。
蒼生更始,朔風變楚。
薄伐猃狁,至于太原。
詩人歌之,猶歎其艱。
況我将軍,窮城極邊。
鼓無停響,旗不蹔褰。
澤沾遐荒,功銘鼎铉。
我出我師,于彼西疆。
天子餞我,辂車乘黃。
言念伯舅,恩深渭陽。
介珪既削,列壤酬勳。
令我将軍,啟土上郡。
傳子傳孫,顯顯令問。
○高彪-送第五永為督軍禦史箴 文武将墜,乃俾俊臣。
整我皇綱,董此不虔。
古之君子,即戎忘身。
明其果毅,尚其桓桓。
呂尚七十,氣冠三軍,詩人作歌,如鷹如鹯。
天有太一,五将三門;地有九變,丘陵山川;人有計策,六奇五間。
總茲三事,謀則咨詢。
無曰己能,務在求賢,淮陰之勇,廣野是尊。
周公大聖,石碏純臣,以威克愛,以義滅親。
勿謂時險,不正其身。
勿謂無人,莫識己真。
忘富遺貴,福祿乃存。
枉道依合,複無所觀。
先公高節,越可永遵。
佩藏斯戒,以厲終身。
○崔琦-外戚箴 赦赦外戚,華寵煌煌。
昔在帝舜,德隆英、皇。
周興三母,有莘崇湯。
宣王晏起,姜後脫簪。
齊桓好樂,衛姬不音。
皆輔主以禮,扶君以仁,達才進善,以義濟身。
爰暨未葉,漸已穨虧。
貫魚不叙,九禦差池。
晉國之難,禍起于麗。
惟家之索。
牝雞之晨。
專權擅愛,顯已蔽人。
陵長間舊,圮剝至親。
并後匹嫡,淫女斃陳。
匪賢是上,番為司徒。
荷爵負乘,采食名都。
詩人是刺,德用無怃。
暴辛惑婦,拒谏自孤。
蝠蛇其心,縱毒不辜。
諸父是殺,孕子是刳。
天怒地忿,人謀鬼圖。
甲子昧爽,身首分離。
初為天子,後為人螭。
非但耽色,母後尤然。
不相率以禮,而競獎以權。
先笑後号,卒以辱殘。
國家泯絕,宗廟燒燔。
末嬉喪夏,褒姒斃周,妲已亡殷,趙靈沙丘。
戚姬人豕,呂宗以敗。
陳後作巫,卒死于外。
霍欲鸩子,身乃罹廢。
故曰:無謂我貴,天将爾摧;無恃常好,色有歇微;無怙常幸,愛有陵遲;無曰我能,天人爾違。
患生不德,福有慎機。
日不常中,月盈有虧。
履道者固,杖勢者危。
微臣司戚,敢告在斯。
○士孫瑞-劍銘 天生五才,金德惟剛。
從革庚辛,含景吐商。
辨物利用,勳伐彌章。
暨彼良工,歐冶幹将。
爰造寶劍,巨阙墨陽。
上通皓靈,獲茲休祥。
剖山竭川,虹霓消亡。
昭威耀武,震動遐荒。
楚以定霸,越以取強。
○士孫瑞-漢鏡銘 尚方禦鏡大無傷,巧工刻之成文章。
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順陰陽。
子孫備具居中央,湅治銀錫清而明。
長保二親樂富昌,壽敝金石如侯王。
【又】 許氏作竟自有紀,青龍白虎居左右。
聖人周公魯孔子,作吏高遷車生耳。
郡舉孝廉州博士。
少不努力,老乃悔吉。
) 晏晏曲成,輿從龍騰。
安危從主,赤曜以升。
赫赫皇皇,道彌光明。
惟德禦國,流及後萌。
(右,曲成侯蟲達。
) 肅肅禦史,以武以文。
相趙距呂,志安君身。
征詣行所,如意不全。
天秩邑土,勳乃永存。
(右,禦史大夫汾陰侯周昌。
) 邑邑将軍,育養烝徒。
建謀正直,行不匿邪。
入軍讨敵,項定天都。
佩雀雙印,百裡為家。
(右,将軍青陽侯王吸。
) ○張衡-绶笥銘 南陽太守鮑德,有诏所賜先公绶笥,傳世用之。
時德更理笥,衡時為德主簿,作《銘》曰: 懿矣茲笥,爰藏寶珍。
冠纓組履,文章日信。
皇用我賜,俾作帝臣。
服其令服,鸾封艾缗。
天祚明德,大赉福仁。
垂光厥世,子孫克神。
厥器維舊,中實維新。
周公惟事,七涓有鄰。
○崔骃-官箴三首 【太尉箴】 天官冢宰,庶僚之率。
師錫有帝,命虞作尉。
爰葉台極,妥平國域。
制軍诘禁,王旅惟式。
九州用綏,群公鹹治。
幹戈載戢,宿纏其紀。
上之雲據,下之雲戴。
苟非其人,攵我帝載。
昔周人思文公,而《召南》詠《甘棠》。
昆吾隆夏,伊摯盛商。
季世頗僻,禮用不匡。
無曰我強,莫餘敢喪。
無曰我大,輕戰好殺。
纣師百萬,卒以不艾。
宰臣司馬,敢告在際。
【司徒箴】 天監在下,仁德是興。
乃立司徒,亂茲黎烝。
茫茫庶域,率土祁祁。
民具爾瞻,四方是維。
乾乾夕惕,靡怠靡違。
恪恭爾職,以勤王機。
敬敷五教,九德鹹事。
啬人用章,黔甿是富。
無曰餘恃,忘于爾輔。
無曰餘聖,以忽執政。
匪用其良,乃荒厥命。
庶績不怡,疚于爾祿。
豐其折右,而鼎覆其餗。
《書》歌股肱,《詩》剌《南山》。
尹氏不堪,國度斯愆。
徒臣司衆,敢告執藩。
【大理箴】 邈矣臯陶,翊唐作士。
設為犴狴,九州允理。
如石之平,如淵之清。
三槐九棘,以質以聽。
罪人斯殛,兇族斯迸。
熙乂帝載,旁施作明。
昔在仲尼,哀矜聖人。
子罕禮刑,衛人釋艱。
釋之其忠,勳亮孝文。
于公哀寡,定國廣門。
敻哉邈矣,舊訓不遵。
主慢臣驕,虐用其民。
賞以崇欲,刑以肆忿。
纣作炮烙,周人滅殷。
夏用淫刑,湯誓其軍。
衛鞅酷烈,卒殒于秦。
不疑知害,禍不及身。
嗟茲大理,慎于爾官。
賞不可不思,斷不可不虔。
或有忠而被害,或有孝而見殘。
吳沉伍胥,殷割比幹。
莫遂爾情,是截是刑。
無遂爾心,以速以殛。
天鑒在顔,無細不錄。
福善災惡,其效甚速。
理臣思律,敢告執獄。
○崔瑗-座右銘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忽忘。
世譽不足慕,惟仁為紀綱。
隐心而後動,謗議容何傷。
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
在涅貴不淄,暧暧内含光。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鞏玮-光武濟陽宮碑 惟漢再受命,曰世祖光武皇帝。
考南頓君,初為濟陽令。
濟陽有武帝行過宮,常封閉。
帝将生,考以令舍下濕,開宮後殿居之。
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帝生。
時有赤光,室中皆明。
使蔔者王長蔔之,長曰:“此善事不可言。
”歲有嘉禾一莖生九穗,長于凡禾,因為尊諱。
王室中微,哀、平短祚。
奸臣王莽,偷有神器,十有八年,罪盈惡熟,天人緻誅。
帝乃龍見白水,淵躍昆滍。
破前隊之衆,殄二公之師。
收兵略地,經營河朔,戮力戎功,翼戴更始。
義不即命,帝位阙焉。
于是群公諸将,據河洛之文,葉符瑞之珍,佥曰:“曆數在帝,踐祚允宜。
”乃以建武元年六月乙未,即位鄗縣之陽,五成之陌,祀漢配天,不失舊物。
享國三十三年,方内乂安,蠻夷率服。
巡狩泰山,禅梁父,皇代之遐迹,帝者之上儀,罔不畢舉。
道德餘慶,延于無窮。
先民有言:“樂,樂其所自生;而禮,不忘其本。
”是以虞稱妫讷,姬美周原。
皇天乃眷,神宮實始于此,厥迹邈哉!所謂神麗顯融,越不可尚。
小臣河南尹鞏玮,先祖銀艾封侯,曆世卿尹,受漢厚恩。
玮以商箕餘烈,郡舉孝廉,為大官丞。
來在濟陽,顧見神宮。
追惟桑梓褒述之義,用敢作頌。
頌曰: 赫矣炎光,爰耀其輝。
笃生聖皇,貳漢之微。
稽度虔則,誕育靈姿。
黃孽作慝,篡握天機。
帝赫斯怒,爰整其師。
應期潛見,扶陽而飛。
禍亂克定,群兇殄夷。
匡複帝載,萬國以綏。
巡于四嶽,展義省方,登封降禅,升于中皇。
爰茲初基,天命孔影。
子子孫孫,保之無疆。
○王升-石門頌 惟巛靈定位,川澤股躬,澤有所注,川有所通。
餘谷之川,其澤南隆,八方所達,益域為充。
高祖受命,興于漢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漢诋焉。
後以子午,塗路澀難,更随圍谷,複通堂先。
凡此四道,垓鬲尤艱。
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書開餘,鑿通石門。
中遭元二,西夷虐殘,橋梁斷絕,子午複循。
上則縣峻,屈曲流颠;下則入冥,庼寫輸淵。
平阿泉泥,常蔭鮮晏。
木石相距,利磨确盤。
臨危槍砀,履尾心寒。
空輿輕騎,遰┦弗前。
惡蟲狩{蔽巾},蛇蛭毒蟃。
未秋截霜,稼苗天殘,終年不登,匮餒之患。
卑者{林足}惡,尊者弗安。
愁苦之難,焉可具言。
于是明知故司隸校尉楗為武陽楊君,厥字孟文,深執忠伉,數上奏請。
有司議駁,君遂執争。
百遼鹹從,帝用是聽。
廢子由斯,得其度經。
功饬爾要,敞而晏平,清涼調和,烝烝艾甯。
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漢中太守楗為武陽王升,字稚紀,涉曆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知,美其仁賢,勒石頌德,以明厥勳。
其辭曰: 君德明明,焫煥彌光,刾過拾遺,厲清八荒。
奉鬿承杓,綏億衙強。
春宣聖日,秋貶若霜。
無偏蕩蕩,真雅以方。
甯靜烝庶,政與乾通。
輔主匡君,循禮有常。
鹹曉地理,知世紀綱。
言必忠義,匪石厥章。
恢宏大節,谠而益明。
揆往卓今,謀合朝情,醳艱即安,有勳有榮。
禹鑿龍門,君執繼縱,上順鬥極,下答巛皇。
自南自北,四海攸通。
君子安樂,庶土悅雍。
商人鹹忄熹,農夫永同。
《春秋》記異,今而紀功。
垂流億載,世世歎誦。
○蔡邕-祖德頌 昔文王始受命,武王定禍亂,至于成王,太平乃治,祥瑞畢降。
夫豈後德熙隆漸浸之所通也。
是以《易》嘉“積善有餘慶”,《詩》稱“子孫保之”,非特王道然也,賢人君子,修仁履德者,亦其有焉。
昔我烈祖,暨于予考,世載孝友。
重以明德,率禮莫違。
是以靈祇降之休瑞,兔擾馴以昭其仁,木連理以象其義。
斯乃祖祢之遺靈,盛德之所贶也,豈我童蒙孤稚所克任哉。
乃為《頌》曰: 穆穆我祖,世笃其仁。
其德克明,惟懿惟醇。
宣慈惠和,無競伊人。
岩岩我考,莅之以莊。
增崇丕顯,克構其堂。
是用祚之,休征惟光。
厥征伊何?於昭于今。
園有甘棠,别幹同心;墳有擾兔,宅我柏林。
神不可誣,僞不可加,析薪之業,畏不克荷;矧貪靈贶,以為己華。
惟予小子,豈不是欲,千有先功,匪榮伊辱。
○蔡邕-京兆樊惠渠頌 《洪範》八政一曰食,《周禮》九職一曰農。
有生之本,于是乎出;貨殖财用,于是乎在。
九土上沃為大田,多稔,然而地有埆塉,川有墊下,溉灌之便,行趍不至。
明哲君子,創業農事,因高卑之宜,驅自行之勢,以盡水利而富國饒人,自古有焉。
若夫西門起邺,鄭國行秦,李冰在蜀,信臣治穰,皆此道也。
陽陵縣東,其地衍隩,土氣辛螫,嘉谷不植,草萊焦枯;而泾水長流,溉灌維首。
編戶齊氓,庸力不供。
牧人之吏,謀不假給。
蓋常興役,猶不克成。
光和五年,京兆尹樊君諱陵,甯德雲,勤恤人隐,悉心政事,苟有可以惠斯人者,無聞而不行焉。
遂咨之郡吏,申于政府。
佥以為因其所利之事者,不可已者也。
乃命方略大吏曲遂、令伍瓊,揣度計慮,揆程經用,以事上聞,副在三府。
司農遂取财于豪富,借力于黎元,樹柱累石,委薪積土,基跂工堅,體勢強壯。
折湍流,款曠陂,會之于新渠;疏水門,通窬渎,灑之于畎畝。
清流浸潤,泥潦浮遊。
昔日鹵田,化為甘壤,粳黍稼穑之所入,不可勝算。
農民熙怡悅豫,相與讴談疆畔,斐然成章,謂之樊惠渠雲。
其歌曰: 我有長流,莫或遏之;我有溝浍,莫或達之。
田疇斥鹵,莫修莫厘;饑馑困悴,莫恤莫思。
乃有樊君,作人父母,立我畎畝。
黃潦膏凝,多稼茂止。
惠乃無疆,如何勿喜。
我壤既營,我疆斯成,泯泯我人,既富且盈。
為酒為釀,蒸彼祖靈。
贻福惠君,壽考且甯。
○史岑-出師頌 茫茫上天,降祚有漢。
兆基開業,人神攸贊。
五曜霄映,素靈夜歎。
皇運來授,萬寶增煥。
曆紀十二,天命中易。
西零不順,東夷構逆。
乃命上将,授以雄戟。
桓桓上将,實天所啟。
允文允武,明詩說禮。
憲章百揆,為世作楷。
昔在孟津,惟師尚父。
素旄一麾,渾一區宇。
蒼生更始,朔風變楚。
薄伐猃狁,至于太原。
詩人歌之,猶歎其艱。
況我将軍,窮城極邊。
鼓無停響,旗不蹔褰。
澤沾遐荒,功銘鼎铉。
我出我師,于彼西疆。
天子餞我,辂車乘黃。
言念伯舅,恩深渭陽。
介珪既削,列壤酬勳。
令我将軍,啟土上郡。
傳子傳孫,顯顯令問。
○高彪-送第五永為督軍禦史箴 文武将墜,乃俾俊臣。
整我皇綱,董此不虔。
古之君子,即戎忘身。
明其果毅,尚其桓桓。
呂尚七十,氣冠三軍,詩人作歌,如鷹如鹯。
天有太一,五将三門;地有九變,丘陵山川;人有計策,六奇五間。
總茲三事,謀則咨詢。
無曰己能,務在求賢,淮陰之勇,廣野是尊。
周公大聖,石碏純臣,以威克愛,以義滅親。
勿謂時險,不正其身。
勿謂無人,莫識己真。
忘富遺貴,福祿乃存。
枉道依合,複無所觀。
先公高節,越可永遵。
佩藏斯戒,以厲終身。
○崔琦-外戚箴 赦赦外戚,華寵煌煌。
昔在帝舜,德隆英、皇。
周興三母,有莘崇湯。
宣王晏起,姜後脫簪。
齊桓好樂,衛姬不音。
皆輔主以禮,扶君以仁,達才進善,以義濟身。
爰暨未葉,漸已穨虧。
貫魚不叙,九禦差池。
晉國之難,禍起于麗。
惟家之索。
牝雞之晨。
專權擅愛,顯已蔽人。
陵長間舊,圮剝至親。
并後匹嫡,淫女斃陳。
匪賢是上,番為司徒。
荷爵負乘,采食名都。
詩人是刺,德用無怃。
暴辛惑婦,拒谏自孤。
蝠蛇其心,縱毒不辜。
諸父是殺,孕子是刳。
天怒地忿,人謀鬼圖。
甲子昧爽,身首分離。
初為天子,後為人螭。
非但耽色,母後尤然。
不相率以禮,而競獎以權。
先笑後号,卒以辱殘。
國家泯絕,宗廟燒燔。
末嬉喪夏,褒姒斃周,妲已亡殷,趙靈沙丘。
戚姬人豕,呂宗以敗。
陳後作巫,卒死于外。
霍欲鸩子,身乃罹廢。
故曰:無謂我貴,天将爾摧;無恃常好,色有歇微;無怙常幸,愛有陵遲;無曰我能,天人爾違。
患生不德,福有慎機。
日不常中,月盈有虧。
履道者固,杖勢者危。
微臣司戚,敢告在斯。
○士孫瑞-劍銘 天生五才,金德惟剛。
從革庚辛,含景吐商。
辨物利用,勳伐彌章。
暨彼良工,歐冶幹将。
爰造寶劍,巨阙墨陽。
上通皓靈,獲茲休祥。
剖山竭川,虹霓消亡。
昭威耀武,震動遐荒。
楚以定霸,越以取強。
○士孫瑞-漢鏡銘 尚方禦鏡大無傷,巧工刻之成文章。
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順陰陽。
子孫備具居中央,湅治銀錫清而明。
長保二親樂富昌,壽敝金石如侯王。
【又】 許氏作竟自有紀,青龍白虎居左右。
聖人周公魯孔子,作吏高遷車生耳。
郡舉孝廉州博士。
少不努力,老乃悔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