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詞賦之屬上編三
關燈
小
中
大
嬖之匈忍,剿皇統之孕育。
張舅氏之奸漸,贻漢宗以傾覆。
刺哀主於義域,僣天爵於高安。
欲法堯而承羞,永終古而不刊。
瞰康園之孤墳,悲平後之專潔。
殃厥父之篡逆,蒙漢恥而不雪。
激義誠而引決,赴丹焰以明節。
投宮火而焦糜,從灰熛而俱滅。
骛橫橋而旋轸,曆敝邑之南垂。
門磁石而梁木蘭兮,構阿房之屈奇。
疏南山以表阙,倬樊川以激池。
役鬼傭其猶否,矧人力之所為?工徒斫而未息,義兵紛以交馳。
宗祧汙而為沼,豈斯宇之獨隳? 由僞新之九廟,誇宗虞而祖黃。
驅籲嗟而妖臨,搜佞哀以拜郎。
誦六藝以飾奸,焚詩書而面牆。
心不則於德義,雖異術而同亡。
宗孝宣於樂遊,紹襄緒以中興。
不獲事于敬養,盡加隆於園陵。
兆惟奉明,邑号千人。
訊諸故老,造自帝詢。
隐王母之非命,縱聲樂以娛神。
雖靡率於舊典,亦觀過而知仁。
憑高望之陽隈,體川陸之汙隆。
開襟乎清暑之館,遊目乎五柞之宮。
交渠引漕,激湍生風,乃有昆明,池乎其中。
其池則湯湯汗汗,滉瀁彌漫,浩如河漢。
日月麗天,出入乎東西,旦似湯谷,夕類虞淵。
昔豫章之名宇,披玄流而特起。
儀景星於天漢,列牛女以雙峙。
圖萬載而不傾,奄摧落於十紀。
擢百尋之層觀,今數仞之馀趾。
振鹭于飛,凫躍鴻漸。
乘雲颉颃,随波澹淡。
瀺灂驚波,唼喋{艹陵}芡。
華蓮爛於渌沼,青蕃蔚乎翠潋。
伊茲池之肇穿,肄水戰於荒服。
志勤遠以極武,良無要於後福。
而菜蔬芼實,水物惟錯,乃有贍乎原陸。
在皇代而物土,故毀之而又複。
凡厥寮司,既富而教。
鹹帥貧惰,同整楫棹。
收罟課獲,引繳舉效。
鳏夫有室,悉民以樂。
徒觀其鼓枻回輪,灑釣投網,垂餌出入,挺義來往。
纖經連白,鳴桹厲響。
貫<魚思>羅尾,掣三牽兩。
於是弛青鲲於網钜,解赪鯉於黏徽。
華鲂躍鱗,素鱮揚鬐。
雍人縷切,鸾刀若飛,應刃落俎,霍霍霏霏。
紅鮮紛其初載,賓旅竦而遲禦。
既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
回小人之腹,為君子之慮。
爾乃端策拂茵,彈冠振衣,徘徊豐鎬,如渴如饑,心翹{勤心}以仰止,不加敬而自祗。
豈三聖之敢夢?竊十亂之或希。
經始靈台,成之不日,惟酆及鎬,仍京其室。
庶人子來,神降之吉。
積德延祚,莫二其一。
永惟此邦,雲誰之識?越可略聞,而難臻其極。
子赢鋤以借父,訓秦法而著色。
耕讓畔以閑田,沾姬化而生棘。
蘇張喜而詐騁,虞芮愧而訟息。
由此觀之,土無常俗,而教有定式;上之遷下,均之埏埴。
五方雜會,風流溷淆,惰農好利,不昏作勞。
密迩猃狁,戎馬生郊。
而制者必割,實存操刀。
人之升降,與政隆替。
杖信則莫不用情,無欲則賞之不竊。
雖智弗能理,明弗能察。
信此心也,庶免夫戾。
如其禮樂,以俟來哲。
○潘嶽-秋興賦 晉十有四年,餘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
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騎之省。
高閣連雲,陽景罕曜。
珥蟬冕而襲纨绮之士,此焉遊處。
仆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夫田父之客。
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寝,匪遑底甯。
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薮之思。
於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
于時秋也,故以秋興命篇。
其辭曰: 四時忽其代序兮,萬物紛以回薄。
覽花莳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讬。
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
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
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憀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将歸。
”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行有羁旅之憤。
臨川感流以歎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
彼四慼之疚心兮,遭一塗而難忍。
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
野有歸燕,隰有翔隼。
遊氛朝興,稿葉夕殒。
於是乃屏輕箑,釋纖絺。
藉莞蒻,禦袷衣。
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戾而吹帷。
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
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
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
熠燿粲於階闼兮,蟋蟀鳴乎軒屏。
聽離鴻之晨吟兮,望流火之馀景。
宵耿介而不寐兮,獨展轉於華省。
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俯首而自省。
斑鬓髟以承弁兮,素發飒以垂領。
仰群俊之逸軌兮,攀雲漢以遊騁。
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火冋>々。
苟趣舍之殊途兮,庸讵識其躁靜。
聞至人之休風兮,齊天地於一指。
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行投趾於容迹兮,殆不踐而獲底。
阙側足以及泉兮,雖猴猿而不履。
龜祀骨於宗祧兮,思反身於綠水。
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绂以高厲。
耕東臯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馀稅。
泉湧湍於石間兮,菊揚芳於崖澨。
澡秋水之涓涓兮,玩遊鯈之潎々。
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
優哉遊哉!聊以卒歲。
○潘嶽-笙賦 河汾之寶,有曲沃之懸匏焉。
鄒魯之珍,有汶陽之孤筱焉。
若乃綿蔓紛敷之麗,浸潤靈液之滋,隅隈夷險之勢,禽鳥翔集之嬉,固衆作者之所詳,餘可得而略之也。
徒觀其制器也,則審洪纖,面短長,戾刂生竿,裁熟簧,設宮分羽,經徵列商,洩之反谧,厭焉乃揚。
管攢羅而表列,音要妙而含清。
各守一以司應,統大魁以為笙。
基黃锺以舉韻,望鳳儀以擢形。
寫皇翼以插羽,摹鸾音以厲聲。
如鳥斯企,翾翾歧歧。
明珠在咮,若銜若垂。
脩楇内辟,馀箫外逶,骈田獦攦,魻鲽參差。
於是乃有始泰終約,前榮後悴,激憤於今賤,永懷乎故貴。
衆滿堂而飲酒,獨向隅以掩淚。
援鳴笙而将吹,先嗢哕以理氣。
初雍容以安暇,中佛郁以怫忄胃,終嵬峨以蹇愕,又飒遝而繁沸。
罔浪孟以惆怅,若欲絕而複肆。
懰檄籴以奔邀,似将放而中匮。
愀怆恻淢,虺韡煜熠,汎淫汜豔,霅晔岌岌。
或桉衍夷靡,或竦踴剽急,或既往不反,或已出複入,徘徊布濩,渙衍葺襲。
舞既蹈而中辍,節将撫而弗及。
樂聲發而盡室歡,悲音奏而列坐泣。
擟纖翮以震幽簧,越上筩而通下管。
應吹噏以往來,随抑揚以虛滿。
勃慷慨以憀亮,顧躊躇以舒緩。
辍張女之哀彈,流廣陵之名散,詠《園桃》之夭夭,歌《棗下》之纂纂。
歌曰: 棗下纂纂,朱實離離,宛其落矣,化為枯枝。
人生不能行樂,死何以虛谥為? 爾乃引飛龍,鳴鹍雞,雙鴻翔,白鶴飛。
子喬輕舉,明君懷歸,荊王喟其長吟,楚妃歎而增悲。
夫其凄戾辛酸,嘤嘤關關,若離鴻之鳴子也。
含<口胡>啴諧,雍雍喈喈,若群雛之從母也。
郁捋劫悟,泓宏融裔,哇咬嘲哲,一何察惠!訣厲悄切,又何磬折! 若夫時陽初暖,臨川送離,酒酣徒擾,樂阕日移,疏客始闌,主人微疲。
弛弦韬籥,徹埙屏篪。
爾乃促中筵,攜友生,解嚴顔,擢幽情。
披黃包以授甘,傾缥瓷以酌酃。
光歧俨其偕列,雙鳳嘈以和鳴。
晉野悚而投琴,況齊瑟與秦筝。
新聲變曲,奇韻橫逸,萦纏歌鼓,網羅锺律,爛熠爚以放豔,郁蓬勃以氣出。
秋風詠於燕路,天光重乎朝日。
大不逾宮,細不過羽。
唱發章夏,導揚韶武。
協和陳宋,混一齊楚。
迩不逼而遠無攜,聲成文而節有叙。
彼政有失得,而化以醇薄,樂所以移風於善,亦所以易俗於惡。
故絲竹之器未改,而桑濮之流已作。
惟簧也,能研群聲之清;以惟笙也,能總衆清之林。
衛無所措其邪,鄭無所容其淫,非天下之和樂,不易之德音,其孰能與於此乎? ○陶潛-歸去來辭 歸去來兮,田園将蕪胡不歸。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怅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谏,知來者之可追;寔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
三迳就荒,松菊猶存。
攜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壺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顔。
倚南窗以寄泬,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将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
世與我而相遺,複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農人告餘以春兮,将有事乎西疇。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岖而經丘。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複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原,帝鄉不可期。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臯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 ○鮑照-蕪城賦 沵迆平原,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
柂以漕渠,軸以昆崗。
重江複關之隩,四會五達之莊。
當昔全盛之時,車挂轊,人駕肩;廛闬撲地,歌吹沸天。
孳貨鹽田,鏟利銅山。
才力雄富,士馬精妍。
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劃崇墉,刳浚洫,圖脩世以休命。
是以闆築雉堞之殷,井幹烽橹之勤,格高五嶽,袤廣三墳。
崒若斷岸,矗似長雲。
制磁石以禦沖,糊赪壞以飛文。
觀基扃之固護,将萬祀而一君。
出入三代,五百馀載,竟瓜剖而豆分。
澤葵依井,荒葛骨途。
壇羅虺蜮,階鬥麏鼯。
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嗥雨嘯,昏見晨趨。
饑鷹厲吻,寒鸱吓雛。
伏虣藏虎,乳血餮膚。
崩榛塞路,峥嵘古馗。
白楊早落,塞草前衰。
棱棱霜氣,蔌蔌風威。
孤蓬自振,驚砂坐飛。
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通池既已夷,峻隅又已頹。
直視千裡外,唯見起黃埃。
凝思寂聽,心傷已摧。
若夫藻扃黼帳,歌堂舞閣之基。
璇淵碧樹,弋林釣渚之館。
吳、蔡、齊、秦之聲,魚、龍、爵、馬之玩。
皆薰歇燼滅,光沉響絕。
東都妙姬,南國麗人,蕙心纨質,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窮塵。
豈憶同輿之愉樂,離宮之苦辛哉?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
抽琴命操,為蕪城之歌。
歌曰:邊風急兮城上寒,井迳滅兮丘隴殘。
上千齡兮萬代,共盡兮何言! ○庾信-哀江南賦 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
餘乃竄身荒谷,公私塗炭。
華陽奔命,有去無歸,中興道消,窮于甲戌。
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館。
天道周星,物極不反。
傅燮之但悲身世,無所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凱之生平,并有著書,鹹能自序。
潘嶽之文彩,始述家風;陸機之詞賦,多陳世德。
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藐是流離,至于暮齒。
《燕歌》遠别,悲不自勝;楚老相逢,泣将何及。
畏南山之雨,忽踐秦庭;讓東海之濱,遂餐周粟。
下亭漂泊,臯橋羁旅,楚歌非取樂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
追為此賦,聊以記言,不無危苦之辭,唯以悲哀為主。
日暮途遠,人間何世。
将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
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
鐘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
申包胥之頓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
釣台移柳,非玉關之可望;華亭唳鶴,豈河橋之可聞。
孫策以天下為三分,衆裁一旅;項羽用江東之子弟,人唯八千。
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
豈有百萬義師,一朝卷甲,芟夷斬伐,如草木焉。
江、淮無涯岸之阻,亭壁無藩籬之固。
頭會箕斂者,合從締交;鋤耰棘矜者,因利乘便。
将非江表王氣,應終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災;混一車書,無救平陽之禍。
嗚呼!山嶽崩頹,既履危亡之運;春秋疊代,必有去故之悲。
天意人事,可以凄怆傷心者矣。
況複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飚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
窮者欲達其言,勞者須歌其事。
陸士衡聞而撫掌,是所甘心;張平子見而陋之,固其宜矣。
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為族;經邦佐漢,用論道而當官。
禀嵩、華之玉石,潤河、洛之波瀾。
居負洛而重世,邑臨河而晏安。
逮永嘉之艱虞,始中原之乏主。
民枕倚于牆壁,路交橫于豺虎。
值五馬之南奔,逢三星之東聚。
彼淩江而建國,此播遷于吾祖。
分南陽而賜田,裂東嶽而胙土。
誅茅宋玉之宅,穿徑臨江之府。
水木交運,山川崩竭。
家有直道,人多全節。
訓子見于純深,事君彰于義烈。
新野有生祠之廟,河南有胡書之碣。
況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
階庭空谷,門巷蒲輪。
移談講樹,就簡書筠。
降生世德,載誕貞臣。
文詞高于甲觀,模楷盛于漳濱。
嗟有道而無鳳,歎非時而有麟。
既奸回之赑匿,終不悅于仁人。
王子洛濱之歲,蘭成射策之年,始含香于建禮,仍矯翼于崇賢。
遊洊雷之講肆,齒明離之胄筵。
既傾蠡而酌海,遂側管以窺天。
方塘水白,釣渚池圓。
侍戎韬于武帳,聽雅曲于文弦。
乃解懸而通籍,遂崇文而會武。
居笠毂而掌兵,出蘭池而典午。
論兵于江漢之君,拭圭于西河之主。
于時朝野歡娛,池台鐘鼓。
裡為冠蓋,門成鄒魯。
連茂苑于海陵,跨橫塘于江浦。
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銅為柱。
樹則園植萬株,竹則家封千戶。
西赆浮玉,南琛沒羽。
吳歈越吟,荊豔楚舞。
草木之藉春陽,魚龍之得風雨。
五十年中,江表無事。
王歙為和親之侯,班超為定遠之使。
馬武無預于兵甲,馮唐不論于将帥。
豈知山嶽暗然,江湖潛沸。
漁陽有闾左戍卒,離石有将兵都尉。
天子方删詩書,定禮樂。
設重雲之講,開士林之學。
談劫燼之灰飛,辯常星之夜落。
地平魚齒,城危獸角。
卧刁鬥于荥陽,絆龍媒于平樂。
宰衡以幹戈為兒戲,缙紳以清談為廟略。
乘漬水而膠船,馭奔駒以朽索。
小人則将及水火,君子則方成猿鶴。
弊箄不能救鹽池之鹹,阿膠不能止黃河之濁。
既而鲂魚赪尾,四郊多壘。
殿狎江鷗,宮鳴野雉。
湛盧去國,艅皇失水。
見被發于伊川,知其時為戎矣。
彼奸逆之熾盛,久遊魂而放命。
大則有鲸有鲵,小則為枭為獍。
負其牛羊之力,兇其水草之性。
非玉燭之能調,豈璇玑之可正。
值天下之無為,尚有欲于羁縻。
飲其琉璃之酒,賞其虎豹之皮。
見胡桐于大夏,識鳥卵于條支。
豺牙密厲,虺毒潛吹。
輕九鼎而欲問,聞三川而遂窺。
始則王子召戎,奸臣介胄。
既官政而離逷,遂師言而洩漏。
望廷尉之逋囚,反淮南之窮寇。
飛狄泉之蒼鳥,起橫江之困獸。
地則石鼓鳴山,天則金精動宿。
北阙龍吟,東陵麟鬥。
爾乃桀黠構扇,憑陵畿甸。
擁狼望于黃圖,填盧山于赤縣。
青袍如草,白馬如練。
天子履端廢朝,單于長圍高宴。
兩觀當戟,千門受箭。
白虹貫日,蒼鷹擊殿。
競遭夏台之禍,遂視堯城之變。
官守無奔問之人,幹戚非平戎之戰。
陶侃則空裝米船,顧榮則虛搖羽扇。
将軍死綏,路絕重圍。
烽随星落,書逐鸢飛。
遂乃韓分趙裂,鼓卧旗折。
失群班馬,迷輪亂轍。
猛士嬰城,謀臣卷舌。
昆陽之戰象走林,常山之陣蛇奔穴。
五郡則兄弟相悲,三州則父子離别。
護軍慷慨,忠能死節。
三世為将,終于此滅。
濟陽忠壯,身參末将。
兄弟三人,義聲俱唱。
主辱臣死,名存身喪。
狄人歸元,三軍凄怆。
尚書多算,守備是長。
雲梯可拒,地道能防。
有齊将之閉壁,無燕師之卧牆。
大事去矣,人之雲亡。
申子
張舅氏之奸漸,贻漢宗以傾覆。
刺哀主於義域,僣天爵於高安。
欲法堯而承羞,永終古而不刊。
瞰康園之孤墳,悲平後之專潔。
殃厥父之篡逆,蒙漢恥而不雪。
激義誠而引決,赴丹焰以明節。
投宮火而焦糜,從灰熛而俱滅。
骛橫橋而旋轸,曆敝邑之南垂。
門磁石而梁木蘭兮,構阿房之屈奇。
疏南山以表阙,倬樊川以激池。
役鬼傭其猶否,矧人力之所為?工徒斫而未息,義兵紛以交馳。
宗祧汙而為沼,豈斯宇之獨隳? 由僞新之九廟,誇宗虞而祖黃。
驅籲嗟而妖臨,搜佞哀以拜郎。
誦六藝以飾奸,焚詩書而面牆。
心不則於德義,雖異術而同亡。
宗孝宣於樂遊,紹襄緒以中興。
不獲事于敬養,盡加隆於園陵。
兆惟奉明,邑号千人。
訊諸故老,造自帝詢。
隐王母之非命,縱聲樂以娛神。
雖靡率於舊典,亦觀過而知仁。
憑高望之陽隈,體川陸之汙隆。
開襟乎清暑之館,遊目乎五柞之宮。
交渠引漕,激湍生風,乃有昆明,池乎其中。
其池則湯湯汗汗,滉瀁彌漫,浩如河漢。
日月麗天,出入乎東西,旦似湯谷,夕類虞淵。
昔豫章之名宇,披玄流而特起。
儀景星於天漢,列牛女以雙峙。
圖萬載而不傾,奄摧落於十紀。
擢百尋之層觀,今數仞之馀趾。
振鹭于飛,凫躍鴻漸。
乘雲颉颃,随波澹淡。
瀺灂驚波,唼喋{艹陵}芡。
華蓮爛於渌沼,青蕃蔚乎翠潋。
伊茲池之肇穿,肄水戰於荒服。
志勤遠以極武,良無要於後福。
而菜蔬芼實,水物惟錯,乃有贍乎原陸。
在皇代而物土,故毀之而又複。
凡厥寮司,既富而教。
鹹帥貧惰,同整楫棹。
收罟課獲,引繳舉效。
鳏夫有室,悉民以樂。
徒觀其鼓枻回輪,灑釣投網,垂餌出入,挺義來往。
纖經連白,鳴桹厲響。
貫<魚思>羅尾,掣三牽兩。
於是弛青鲲於網钜,解赪鯉於黏徽。
華鲂躍鱗,素鱮揚鬐。
雍人縷切,鸾刀若飛,應刃落俎,霍霍霏霏。
紅鮮紛其初載,賓旅竦而遲禦。
既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
回小人之腹,為君子之慮。
爾乃端策拂茵,彈冠振衣,徘徊豐鎬,如渴如饑,心翹{勤心}以仰止,不加敬而自祗。
豈三聖之敢夢?竊十亂之或希。
經始靈台,成之不日,惟酆及鎬,仍京其室。
庶人子來,神降之吉。
積德延祚,莫二其一。
永惟此邦,雲誰之識?越可略聞,而難臻其極。
子赢鋤以借父,訓秦法而著色。
耕讓畔以閑田,沾姬化而生棘。
蘇張喜而詐騁,虞芮愧而訟息。
由此觀之,土無常俗,而教有定式;上之遷下,均之埏埴。
五方雜會,風流溷淆,惰農好利,不昏作勞。
密迩猃狁,戎馬生郊。
而制者必割,實存操刀。
人之升降,與政隆替。
杖信則莫不用情,無欲則賞之不竊。
雖智弗能理,明弗能察。
信此心也,庶免夫戾。
如其禮樂,以俟來哲。
○潘嶽-秋興賦 晉十有四年,餘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
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騎之省。
高閣連雲,陽景罕曜。
珥蟬冕而襲纨绮之士,此焉遊處。
仆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夫田父之客。
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寝,匪遑底甯。
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薮之思。
於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
于時秋也,故以秋興命篇。
其辭曰: 四時忽其代序兮,萬物紛以回薄。
覽花莳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讬。
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
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
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憀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将歸。
”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行有羁旅之憤。
臨川感流以歎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
彼四慼之疚心兮,遭一塗而難忍。
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
野有歸燕,隰有翔隼。
遊氛朝興,稿葉夕殒。
於是乃屏輕箑,釋纖絺。
藉莞蒻,禦袷衣。
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戾而吹帷。
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
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
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
熠燿粲於階闼兮,蟋蟀鳴乎軒屏。
聽離鴻之晨吟兮,望流火之馀景。
宵耿介而不寐兮,獨展轉於華省。
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俯首而自省。
斑鬓髟以承弁兮,素發飒以垂領。
仰群俊之逸軌兮,攀雲漢以遊騁。
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火冋>々。
苟趣舍之殊途兮,庸讵識其躁靜。
聞至人之休風兮,齊天地於一指。
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行投趾於容迹兮,殆不踐而獲底。
阙側足以及泉兮,雖猴猿而不履。
龜祀骨於宗祧兮,思反身於綠水。
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绂以高厲。
耕東臯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馀稅。
泉湧湍於石間兮,菊揚芳於崖澨。
澡秋水之涓涓兮,玩遊鯈之潎々。
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
優哉遊哉!聊以卒歲。
○潘嶽-笙賦 河汾之寶,有曲沃之懸匏焉。
鄒魯之珍,有汶陽之孤筱焉。
若乃綿蔓紛敷之麗,浸潤靈液之滋,隅隈夷險之勢,禽鳥翔集之嬉,固衆作者之所詳,餘可得而略之也。
徒觀其制器也,則審洪纖,面短長,戾刂生竿,裁熟簧,設宮分羽,經徵列商,洩之反谧,厭焉乃揚。
管攢羅而表列,音要妙而含清。
各守一以司應,統大魁以為笙。
基黃锺以舉韻,望鳳儀以擢形。
寫皇翼以插羽,摹鸾音以厲聲。
如鳥斯企,翾翾歧歧。
明珠在咮,若銜若垂。
脩楇内辟,馀箫外逶,骈田獦攦,魻鲽參差。
於是乃有始泰終約,前榮後悴,激憤於今賤,永懷乎故貴。
衆滿堂而飲酒,獨向隅以掩淚。
援鳴笙而将吹,先嗢哕以理氣。
初雍容以安暇,中佛郁以怫忄胃,終嵬峨以蹇愕,又飒遝而繁沸。
罔浪孟以惆怅,若欲絕而複肆。
懰檄籴以奔邀,似将放而中匮。
愀怆恻淢,虺韡煜熠,汎淫汜豔,霅晔岌岌。
或桉衍夷靡,或竦踴剽急,或既往不反,或已出複入,徘徊布濩,渙衍葺襲。
舞既蹈而中辍,節将撫而弗及。
樂聲發而盡室歡,悲音奏而列坐泣。
擟纖翮以震幽簧,越上筩而通下管。
應吹噏以往來,随抑揚以虛滿。
勃慷慨以憀亮,顧躊躇以舒緩。
辍張女之哀彈,流廣陵之名散,詠《園桃》之夭夭,歌《棗下》之纂纂。
歌曰: 棗下纂纂,朱實離離,宛其落矣,化為枯枝。
人生不能行樂,死何以虛谥為? 爾乃引飛龍,鳴鹍雞,雙鴻翔,白鶴飛。
子喬輕舉,明君懷歸,荊王喟其長吟,楚妃歎而增悲。
夫其凄戾辛酸,嘤嘤關關,若離鴻之鳴子也。
含<口胡>啴諧,雍雍喈喈,若群雛之從母也。
郁捋劫悟,泓宏融裔,哇咬嘲哲,一何察惠!訣厲悄切,又何磬折! 若夫時陽初暖,臨川送離,酒酣徒擾,樂阕日移,疏客始闌,主人微疲。
弛弦韬籥,徹埙屏篪。
爾乃促中筵,攜友生,解嚴顔,擢幽情。
披黃包以授甘,傾缥瓷以酌酃。
光歧俨其偕列,雙鳳嘈以和鳴。
晉野悚而投琴,況齊瑟與秦筝。
新聲變曲,奇韻橫逸,萦纏歌鼓,網羅锺律,爛熠爚以放豔,郁蓬勃以氣出。
秋風詠於燕路,天光重乎朝日。
大不逾宮,細不過羽。
唱發章夏,導揚韶武。
協和陳宋,混一齊楚。
迩不逼而遠無攜,聲成文而節有叙。
彼政有失得,而化以醇薄,樂所以移風於善,亦所以易俗於惡。
故絲竹之器未改,而桑濮之流已作。
惟簧也,能研群聲之清;以惟笙也,能總衆清之林。
衛無所措其邪,鄭無所容其淫,非天下之和樂,不易之德音,其孰能與於此乎? ○陶潛-歸去來辭 歸去來兮,田園将蕪胡不歸。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怅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谏,知來者之可追;寔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
三迳就荒,松菊猶存。
攜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壺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顔。
倚南窗以寄泬,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将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
世與我而相遺,複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農人告餘以春兮,将有事乎西疇。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岖而經丘。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複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原,帝鄉不可期。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臯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 ○鮑照-蕪城賦 沵迆平原,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
柂以漕渠,軸以昆崗。
重江複關之隩,四會五達之莊。
當昔全盛之時,車挂轊,人駕肩;廛闬撲地,歌吹沸天。
孳貨鹽田,鏟利銅山。
才力雄富,士馬精妍。
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劃崇墉,刳浚洫,圖脩世以休命。
是以闆築雉堞之殷,井幹烽橹之勤,格高五嶽,袤廣三墳。
崒若斷岸,矗似長雲。
制磁石以禦沖,糊赪壞以飛文。
觀基扃之固護,将萬祀而一君。
出入三代,五百馀載,竟瓜剖而豆分。
澤葵依井,荒葛骨途。
壇羅虺蜮,階鬥麏鼯。
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嗥雨嘯,昏見晨趨。
饑鷹厲吻,寒鸱吓雛。
伏虣藏虎,乳血餮膚。
崩榛塞路,峥嵘古馗。
白楊早落,塞草前衰。
棱棱霜氣,蔌蔌風威。
孤蓬自振,驚砂坐飛。
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通池既已夷,峻隅又已頹。
直視千裡外,唯見起黃埃。
凝思寂聽,心傷已摧。
若夫藻扃黼帳,歌堂舞閣之基。
璇淵碧樹,弋林釣渚之館。
吳、蔡、齊、秦之聲,魚、龍、爵、馬之玩。
皆薰歇燼滅,光沉響絕。
東都妙姬,南國麗人,蕙心纨質,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窮塵。
豈憶同輿之愉樂,離宮之苦辛哉?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
抽琴命操,為蕪城之歌。
歌曰:邊風急兮城上寒,井迳滅兮丘隴殘。
上千齡兮萬代,共盡兮何言! ○庾信-哀江南賦 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
餘乃竄身荒谷,公私塗炭。
華陽奔命,有去無歸,中興道消,窮于甲戌。
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館。
天道周星,物極不反。
傅燮之但悲身世,無所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凱之生平,并有著書,鹹能自序。
潘嶽之文彩,始述家風;陸機之詞賦,多陳世德。
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藐是流離,至于暮齒。
《燕歌》遠别,悲不自勝;楚老相逢,泣将何及。
畏南山之雨,忽踐秦庭;讓東海之濱,遂餐周粟。
下亭漂泊,臯橋羁旅,楚歌非取樂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
追為此賦,聊以記言,不無危苦之辭,唯以悲哀為主。
日暮途遠,人間何世。
将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
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
鐘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
申包胥之頓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
釣台移柳,非玉關之可望;華亭唳鶴,豈河橋之可聞。
孫策以天下為三分,衆裁一旅;項羽用江東之子弟,人唯八千。
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
豈有百萬義師,一朝卷甲,芟夷斬伐,如草木焉。
江、淮無涯岸之阻,亭壁無藩籬之固。
頭會箕斂者,合從締交;鋤耰棘矜者,因利乘便。
将非江表王氣,應終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災;混一車書,無救平陽之禍。
嗚呼!山嶽崩頹,既履危亡之運;春秋疊代,必有去故之悲。
天意人事,可以凄怆傷心者矣。
況複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飚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
窮者欲達其言,勞者須歌其事。
陸士衡聞而撫掌,是所甘心;張平子見而陋之,固其宜矣。
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為族;經邦佐漢,用論道而當官。
禀嵩、華之玉石,潤河、洛之波瀾。
居負洛而重世,邑臨河而晏安。
逮永嘉之艱虞,始中原之乏主。
民枕倚于牆壁,路交橫于豺虎。
值五馬之南奔,逢三星之東聚。
彼淩江而建國,此播遷于吾祖。
分南陽而賜田,裂東嶽而胙土。
誅茅宋玉之宅,穿徑臨江之府。
水木交運,山川崩竭。
家有直道,人多全節。
訓子見于純深,事君彰于義烈。
新野有生祠之廟,河南有胡書之碣。
況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
階庭空谷,門巷蒲輪。
移談講樹,就簡書筠。
降生世德,載誕貞臣。
文詞高于甲觀,模楷盛于漳濱。
嗟有道而無鳳,歎非時而有麟。
既奸回之赑匿,終不悅于仁人。
王子洛濱之歲,蘭成射策之年,始含香于建禮,仍矯翼于崇賢。
遊洊雷之講肆,齒明離之胄筵。
既傾蠡而酌海,遂側管以窺天。
方塘水白,釣渚池圓。
侍戎韬于武帳,聽雅曲于文弦。
乃解懸而通籍,遂崇文而會武。
居笠毂而掌兵,出蘭池而典午。
論兵于江漢之君,拭圭于西河之主。
于時朝野歡娛,池台鐘鼓。
裡為冠蓋,門成鄒魯。
連茂苑于海陵,跨橫塘于江浦。
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銅為柱。
樹則園植萬株,竹則家封千戶。
西赆浮玉,南琛沒羽。
吳歈越吟,荊豔楚舞。
草木之藉春陽,魚龍之得風雨。
五十年中,江表無事。
王歙為和親之侯,班超為定遠之使。
馬武無預于兵甲,馮唐不論于将帥。
豈知山嶽暗然,江湖潛沸。
漁陽有闾左戍卒,離石有将兵都尉。
天子方删詩書,定禮樂。
設重雲之講,開士林之學。
談劫燼之灰飛,辯常星之夜落。
地平魚齒,城危獸角。
卧刁鬥于荥陽,絆龍媒于平樂。
宰衡以幹戈為兒戲,缙紳以清談為廟略。
乘漬水而膠船,馭奔駒以朽索。
小人則将及水火,君子則方成猿鶴。
弊箄不能救鹽池之鹹,阿膠不能止黃河之濁。
既而鲂魚赪尾,四郊多壘。
殿狎江鷗,宮鳴野雉。
湛盧去國,艅皇失水。
見被發于伊川,知其時為戎矣。
彼奸逆之熾盛,久遊魂而放命。
大則有鲸有鲵,小則為枭為獍。
負其牛羊之力,兇其水草之性。
非玉燭之能調,豈璇玑之可正。
值天下之無為,尚有欲于羁縻。
飲其琉璃之酒,賞其虎豹之皮。
見胡桐于大夏,識鳥卵于條支。
豺牙密厲,虺毒潛吹。
輕九鼎而欲問,聞三川而遂窺。
始則王子召戎,奸臣介胄。
既官政而離逷,遂師言而洩漏。
望廷尉之逋囚,反淮南之窮寇。
飛狄泉之蒼鳥,起橫江之困獸。
地則石鼓鳴山,天則金精動宿。
北阙龍吟,東陵麟鬥。
爾乃桀黠構扇,憑陵畿甸。
擁狼望于黃圖,填盧山于赤縣。
青袍如草,白馬如練。
天子履端廢朝,單于長圍高宴。
兩觀當戟,千門受箭。
白虹貫日,蒼鷹擊殿。
競遭夏台之禍,遂視堯城之變。
官守無奔問之人,幹戚非平戎之戰。
陶侃則空裝米船,顧榮則虛搖羽扇。
将軍死綏,路絕重圍。
烽随星落,書逐鸢飛。
遂乃韓分趙裂,鼓卧旗折。
失群班馬,迷輪亂轍。
猛士嬰城,謀臣卷舌。
昆陽之戰象走林,常山之陣蛇奔穴。
五郡則兄弟相悲,三州則父子離别。
護軍慷慨,忠能死節。
三世為将,終于此滅。
濟陽忠壯,身參末将。
兄弟三人,義聲俱唱。
主辱臣死,名存身喪。
狄人歸元,三軍凄怆。
尚書多算,守備是長。
雲梯可拒,地道能防。
有齊将之閉壁,無燕師之卧牆。
大事去矣,人之雲亡。
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