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一雜說類
關燈
小
中
大
○論隐者異趣
闵仲叔不以口腹累安邑;朱桃椎結廬山中,夏則裸,冬緝木皮葉自蔽,是隐之清者也。
許玄度隐永興南幽穴中,每緻四方諸侯之遺;種明逸廣置良田,歲利甚厚,是隐之濁者也。
袁闳築土室四周于庭,不為屍,自牖納飲食;張忠端拱若屍,鑿地為窟以居,是隐之靜者也。
梁伯鸾東出關,至于吳,寄居人庑下,竟客死;郭林宗褒衣博帶,周流郡國,獎訓士類,是隐之動者也。
寒貧子窮巷小屋,行乞自給,是隐之窮者也。
楊王孫家累千金,厚自奉養,是隐之富者也。
王君公隐于儈,弦高隐于賈,屠羊說隐于屠,丘望之隐于巫,夏子治隐于傭,優孟隐于倡。
吳卒全庾冰,惟顧給酒樂餘年,此隐于卒者也。
畢緘為宰相,舅為行杖隸,緘恥之,特除楊令,托以落舅猥籍,津送入京,為除一官。
楊至,谕以相意。
答曰:「某下賤,豈有外甥為宰相耶!」此隐于隸者也。
○沈明遠所著<寓簡>載:宣、政間,一老人居通衢,第宅園池,花竹幽深。
後房聲色侈麗,奉養極厚,午時不至廳事,未嘗與貴士相接。
喜讀書,議論甚高。
一夕歲暮,雪中合樂張宴甚盛,子弟侍坐,夜久未罷,而雪勢愈盛。
宰相趨朝,驺唱過門。
老人顧子弟曰:「汝輩無妄意功名,縱得顯位,不免如馬上趨朝輩忍凍矣。
」沈存中<筆談>載:石曼卿居河下曲,鄰有隐者,曼卿訪之,延曼卿飲,麗人甚多,各執肴果,持樂器。
一麗人酌酒以進,酒罷樂作,群豔執果肴者萃立于前。
食罷,則分列左右。
又<三柳軒雜識>:浔南甘棠湖之南,有孟氏世業漁釣,門闌蕭然,竹籬茆舍。
主人出見客,葛衫草履,容止語言,真江上漁人也。
舍四周皆漁器,腥穢觸人。
稍即廳事,如富貴家。
指使莊客,聽命惟謹,已可驚怪。
頃至中堂,榱題軒楹,皆以髹塗,間以雕彩,器服燦然奪目,至于酒胾,莫不旨佳。
久之,出妓女三四人,容色纖麗,服飾絢爛,所唱皆京師新聲。
王氏<明月篇>載:李時可者,名鳳,勝國人,倜傥喜結客。
同時有楊維祯者,亦侈,挾四青衣,浮江過其家。
時可訪之,舟中之器,黃金犀玉相半。
時可開筵櫻桃下,瑪瑙作埒,紅氍毹覆之,三數麗人行酒,并絕色。
以赤玉柈盛脯,白玉鬥盛漿,皆盈尺。
後挈家去,不知所在。
三人者,自奉皆過于王侯。
蓋抱奇才,負大用,而世乏具眼,不用于世,故頹然放于聲酒之間,以自排遣。
斷乎當升之大隐之列,不可與卓王孫諸守财虜伍也。
<寓簡>所載老人夜宴訓子語尤奇,其志憤激,其語似笑似罵。
世有此等異人,而使之不用,豈非唱驺諸公之恥哉!中郎曰:「不用他也好。
不然,則亦唱驺諸公矣。
」 瞿洞觀為餘言:曾有以星術見王元美,時僚友數人在坐,争談星命。
元美曰:「吾不用若算,吾自曉大八字。
」問何為大八字。
曰:「我知人人都是要死去的。
」 朱希真<東方智士說>曰:東方有人,自号智士,才多而狂。
凡古昔聖賢與當世公卿長者,皆摘其短阙而非之。
然地寒力薄,終歲不免饑凍。
裡有富人,建第宅甲其國中,車馬奴婢,鐘鼓帷帳鹹備。
一旦,富人召智士語之曰:「吾将遠遊,今以居第貸子。
凡室中金寶資生之具無乏,暫聽子用,還則歸我。
」富人登車而出,智士杖策而入。
僮仆奴妾,羅拜堂下,各效其所典簿籍以聽命,号智士曰「假公」。
智士因遍觀居第,富實偉麗過王者,喜甚。
忽更衣束圊,仰視其舍卑狹,俯閱其基湫隘,心郁然不樂,召綱紀讓之:「此地高廣,而圊不稱。
」仆曰:「惟假公教。
」智士因令徹舊營新,狹者廣之,庳者增之,曰:「如此以當暑熱,如此以蔽風雨。
」既藻其棁,又丹其楹。
至于聚籌積灰,扇蠅攘蛆,皆有法度。
事或未當,朝移夕改,必善必奇。
智士躬執斤帚,與役夫雜作,手足瘡繭,頭蓬面垢,晝夜廢眠食,忉忉焉惟恐圊之未美也。
不覺閱歲,尚未落也。
忽阍者奔告曰:「阿郎至矣!」智士倉皇棄帚而趨,迎富人于堂下。
富人勞之曰:「子居第樂乎?」智士恍然自失曰:「自君之出,吾唯圊是務。
初不知堂中之溫密,别館之虛涼。
北榭之風,南樓之月,西園花竹之勝,吾未經目。
後房歌舞之妙,吾未嘗舉躅。
蟲綱琴瑟,塵栖锺鼎,不知歲月之及。
子複歸,而我當去也!」富人揖而出之。
智士還于故廬,且歎,悒悒而死。
宋時一老人,置酒大會。
酒闌,語衆曰:「老人即今且去。
」攝衣正坐,奄奄欲逝。
諸子惶遂呼号,乞留一言。
老人曰:「我何言?第一,五更起。
」諸子未喻。
老人曰:「惟五更可以幹當自家事。
」諸子曰:「家中幸豐,何用早起?舉家諸事,皆是自家事,豈有分别?」老人曰:「所謂自家事,是死時将得去者。
」羅近溪語人曰:「某幼時,與族兄訪一親長。
此老頗饒富,凡事如意,時疾已亟,數對某兄弟歎氣。
歸途謂族兄:『此翁無不如意者,而數數歎氣何也?兄試謂我仕宦至為宰相,臨終時有氣歎否?』族兄曰:『誠恐不免。
』某曰:『如此
許玄度隐永興南幽穴中,每緻四方諸侯之遺;種明逸廣置良田,歲利甚厚,是隐之濁者也。
袁闳築土室四周于庭,不為屍,自牖納飲食;張忠端拱若屍,鑿地為窟以居,是隐之靜者也。
梁伯鸾東出關,至于吳,寄居人庑下,竟客死;郭林宗褒衣博帶,周流郡國,獎訓士類,是隐之動者也。
寒貧子窮巷小屋,行乞自給,是隐之窮者也。
楊王孫家累千金,厚自奉養,是隐之富者也。
王君公隐于儈,弦高隐于賈,屠羊說隐于屠,丘望之隐于巫,夏子治隐于傭,優孟隐于倡。
吳卒全庾冰,惟顧給酒樂餘年,此隐于卒者也。
畢緘為宰相,舅為行杖隸,緘恥之,特除楊令,托以落舅猥籍,津送入京,為除一官。
楊至,谕以相意。
答曰:「某下賤,豈有外甥為宰相耶!」此隐于隸者也。
○沈明遠所著<寓簡>載:宣、政間,一老人居通衢,第宅園池,花竹幽深。
後房聲色侈麗,奉養極厚,午時不至廳事,未嘗與貴士相接。
喜讀書,議論甚高。
一夕歲暮,雪中合樂張宴甚盛,子弟侍坐,夜久未罷,而雪勢愈盛。
宰相趨朝,驺唱過門。
老人顧子弟曰:「汝輩無妄意功名,縱得顯位,不免如馬上趨朝輩忍凍矣。
」沈存中<筆談>載:石曼卿居河下曲,鄰有隐者,曼卿訪之,延曼卿飲,麗人甚多,各執肴果,持樂器。
一麗人酌酒以進,酒罷樂作,群豔執果肴者萃立于前。
食罷,則分列左右。
又<三柳軒雜識>:浔南甘棠湖之南,有孟氏世業漁釣,門闌蕭然,竹籬茆舍。
主人出見客,葛衫草履,容止語言,真江上漁人也。
舍四周皆漁器,腥穢觸人。
稍即廳事,如富貴家。
指使莊客,聽命惟謹,已可驚怪。
頃至中堂,榱題軒楹,皆以髹塗,間以雕彩,器服燦然奪目,至于酒胾,莫不旨佳。
久之,出妓女三四人,容色纖麗,服飾絢爛,所唱皆京師新聲。
王氏<明月篇>載:李時可者,名鳳,勝國人,倜傥喜結客。
同時有楊維祯者,亦侈,挾四青衣,浮江過其家。
時可訪之,舟中之器,黃金犀玉相半。
時可開筵櫻桃下,瑪瑙作埒,紅氍毹覆之,三數麗人行酒,并絕色。
以赤玉柈盛脯,白玉鬥盛漿,皆盈尺。
後挈家去,不知所在。
三人者,自奉皆過于王侯。
蓋抱奇才,負大用,而世乏具眼,不用于世,故頹然放于聲酒之間,以自排遣。
斷乎當升之大隐之列,不可與卓王孫諸守财虜伍也。
<寓簡>所載老人夜宴訓子語尤奇,其志憤激,其語似笑似罵。
世有此等異人,而使之不用,豈非唱驺諸公之恥哉!中郎曰:「不用他也好。
不然,則亦唱驺諸公矣。
」 瞿洞觀為餘言:曾有以星術見王元美,時僚友數人在坐,争談星命。
元美曰:「吾不用若算,吾自曉大八字。
」問何為大八字。
曰:「我知人人都是要死去的。
」 朱希真<東方智士說>曰:東方有人,自号智士,才多而狂。
凡古昔聖賢與當世公卿長者,皆摘其短阙而非之。
然地寒力薄,終歲不免饑凍。
裡有富人,建第宅甲其國中,車馬奴婢,鐘鼓帷帳鹹備。
一旦,富人召智士語之曰:「吾将遠遊,今以居第貸子。
凡室中金寶資生之具無乏,暫聽子用,還則歸我。
」富人登車而出,智士杖策而入。
僮仆奴妾,羅拜堂下,各效其所典簿籍以聽命,号智士曰「假公」。
智士因遍觀居第,富實偉麗過王者,喜甚。
忽更衣束圊,仰視其舍卑狹,俯閱其基湫隘,心郁然不樂,召綱紀讓之:「此地高廣,而圊不稱。
」仆曰:「惟假公教。
」智士因令徹舊營新,狹者廣之,庳者增之,曰:「如此以當暑熱,如此以蔽風雨。
」既藻其棁,又丹其楹。
至于聚籌積灰,扇蠅攘蛆,皆有法度。
事或未當,朝移夕改,必善必奇。
智士躬執斤帚,與役夫雜作,手足瘡繭,頭蓬面垢,晝夜廢眠食,忉忉焉惟恐圊之未美也。
不覺閱歲,尚未落也。
忽阍者奔告曰:「阿郎至矣!」智士倉皇棄帚而趨,迎富人于堂下。
富人勞之曰:「子居第樂乎?」智士恍然自失曰:「自君之出,吾唯圊是務。
初不知堂中之溫密,别館之虛涼。
北榭之風,南樓之月,西園花竹之勝,吾未經目。
後房歌舞之妙,吾未嘗舉躅。
蟲綱琴瑟,塵栖锺鼎,不知歲月之及。
子複歸,而我當去也!」富人揖而出之。
智士還于故廬,且歎,悒悒而死。
宋時一老人,置酒大會。
酒闌,語衆曰:「老人即今且去。
」攝衣正坐,奄奄欲逝。
諸子惶遂呼号,乞留一言。
老人曰:「我何言?第一,五更起。
」諸子未喻。
老人曰:「惟五更可以幹當自家事。
」諸子曰:「家中幸豐,何用早起?舉家諸事,皆是自家事,豈有分别?」老人曰:「所謂自家事,是死時将得去者。
」羅近溪語人曰:「某幼時,與族兄訪一親長。
此老頗饒富,凡事如意,時疾已亟,數對某兄弟歎氣。
歸途謂族兄:『此翁無不如意者,而數數歎氣何也?兄試謂我仕宦至為宰相,臨終時有氣歎否?』族兄曰:『誠恐不免。
』某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