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三祭文類
關燈
小
中
大
○祭鄒姻家汪孺人文
不佞聞孺人之訃,實中夜也。
披衣而坐,隕淚達旦,至于沾衣,蓋悲甚矣。
夫不佞匪直為姻故悲,蓋感念今昔,不得已已耳。
不佞猶記總角時,與吾伯賢同筆硯,甚契也。
夜半促膝深語,則相與盟曰:「異時所不為姻媾者,猶如此燈!」久之,不佞舉一子,而孺人适妊,不佞惟恐其不女,惟伯賢意亦然。
已而果女,則交相媚也,曰:「天乎,固惟人是聽哉!」遂為婚。
蓋訂盟于龆齒,而竟獲修諾于成人,奇矣。
以是伯賢于不佞姻媾也,實石交也。
而孺人于先妻亦時時遣婢相問訊,少病少惱耶則喜,不則更相憂。
蓋雖姻媾也,亦猶乎石交也。
無之何,先妻溘先朝露,小兒無母,賢女無姑。
賢女無姑,尚幸有母,乃今何如也?悲哉,悲哉!追憶十數年事,恍隔昨暮。
莊生之戚,遂俱罹之,同林宿鳥,及晨而散。
泡沫風燈,轉益自憐矣。
悲哉,悲哉!所幸令郎君朗秀,而吾兒亦知為文,庶幾不作癡憨面孔,此皆足以瞑孺人目于九原者。
孺人幸毋自悲,尚其監之。
尚響! ○祭外大母趙夫人文 嗟嗟,外大母遂長逝耶!外大母鶴發豐頤,行步若壯齡,眠食皆無恙也。
當百歲而竟止于斯耶?悲哉,悲哉!前月拜辭外大母床下,雖抱微疴,而眼耳神明如故,且促甥亟行,無久戀庭闱也。
孰知榻前刺刺數語,遂成永訣乎?悲哉,悲哉!憶甥十五失母,外大母見甥辄涔涔淚下,問兒饑否,拊背曰:「将無寒耶?」辄取衣食之。
一日,将取寒具,瞰甥,而甥适去,念之不置,至丙夜不垂睫雲。
夫女之愛子,誰能不愛,即未有若餘外大母之甚者,而今何在也?哀哉,哀哉!歸神之夕,兒孫滿前,當無所恨,所不能去心者,獨兩舅氏及不肖甥。
甥此夕偕八舅氏宿磁州公署,劇談甚歡,而遽意有此剜心之戚也!甥乃不如一田舍兒,白首無生離之苦耳,悲哉,悲哉!凡此皆甥所謂自悲者。
若外大母,則何所歉也,安庸悲,安庸悲!人生多不逮下壽,而今八十矣。
壽未必偕,而今鸠杖相向坐長春堂者,二十年于茲矣。
多無子,即有未必遂,即遂未必賢。
而今有子遂且賢矣。
此之為福,豈惟吾邑難之,又安庸悲矣。
且也外大母生平慈悲,具足十善。
晚年清修淨業,晨昏禮頌,非生兜率,定往贍養。
是不第具區中之緣,且兼世外之福,真可含笑九原,又安庸悲矣。
甥戀一官,不能哭拜靈次,一吐慘怆。
然外大母業已蟬蛻形骸,一瞚萬裡,甥即在數千裡外,當悉知悉見,無所閡也。
尚飨! ○祭鄒金吾妻 曰:嗚呼哀哉!維我孺人,高門孕秀,世德傳馨。
外映慧質,内朗蘭襟。
鹿車既駕,雁觞早沾。
敬其夫子,夙夜罔愆。
茹淡忍苦,屏絕濃豔。
持厥家政,惟勤惟儉。
遊洸手龜,牙籌心算。
家食千指,不勞而辦。
若夫賦性子柔,溫和恬雅。
叱咤之聲,不及犬馬。
至于夫婿賢豪,微須白皙。
漢代金吾,長安俠客。
門多好事,室有佳賓。
爾乃歌鐘暮起,則胹臛雜陳;霜烏夜啼,則匕箸遞新。
斯所謂酒食是議,中饋惟勤者矣。
如何此人,曾不百歲,而竟爾奄化。
天乎,其有數耶!夫蒲也,柳也,秋而零也,輕且盈也。
若孺人者,淑而厚,婉而真。
松乎,柏乎,秋冬青青,而胡為雪霰之易侵、枝葉之易傾如此哉!嗚呼悲矣!夜台泉路,宛其歸矣。
惟予小婦,孺人親屬。
念茲蒹葭,早承教育。
絡秀副周,柔順知禮,非孺人訓,胡以有此。
則餘于孺人之卒也,亦安得恝然而已。
尚飨! ○祭盛老師文 嗟嗟!某等不複登我師之堂,望我師之光儀,聆我師之善誘矣。
傷哉乎!憶丙戌之春,某等初谒,我師出而相與。
竊歎我師容觀豐偉,韶宇恬睟,貴壽征也。
有如老師骨相,而不台鼎,不期頤,則唐舉、憬藏輩之術,皆虛謬耳。
久昕夕臯比,熟察我師行履,貞誠而恺悌,凝靜而沖悒,則又相與亟歎我師仁者。
昔我尼父,固嘗系壽于仁矣;則我師之合有崇年,又不獨征之于骨相。
方日夜望我師膺大拜,據鼎铉,握大鬥,調四時。
黃發論道,龐眉輔政。
而讵意其止于斯乎!傷哉,傷哉!哀訊初聞,五内俱裂。
然且疑且信,以為傳者誤耳。
及二三交知,悉知悉聞,始相與大駭,以為信然。
猶冀庶幾萬有一誤,以強抑摧裂之心。
而無何長公至矣,向二三兄擗踴哀号,而後信我師之果逝也。
傷哉,傷哉!夫唐舉輩之術不必驗,固無足論,而我尼父仁壽之語,亦有時不合乎?不然也,朝聞夕死,夫非尼父之語乎哉?蓋仁者未有不壽,而壽不在不死。
死非壽,而可以死,則真壽也。
若我師則壽矣。
我師之死,無不可矣。
聞我師之沒也以胃傷,蓋得之苫塊之間,内郁沈痛,外斷葷血雲。
人誰不死,而師死孝矣。
我師生平,行慊影,寝慊衾,當官慊官,居室慊室,而有時搦管為文,則濂、洛之吻,而兩司馬之藻。
是知我師德言不朽,朽者形耳。
又長公向我言:師之将逝也,譚笑自若,從容下床,西向端坐,無一語刺刺兒女,翛然而化,有玉筋之異焉。
夫人恐怖臨身,此為何時,而我師乘理而往,若辭傳舍。
非夫洞源識本,勘盡虛幻,安能揮手坐
披衣而坐,隕淚達旦,至于沾衣,蓋悲甚矣。
夫不佞匪直為姻故悲,蓋感念今昔,不得已已耳。
不佞猶記總角時,與吾伯賢同筆硯,甚契也。
夜半促膝深語,則相與盟曰:「異時所不為姻媾者,猶如此燈!」久之,不佞舉一子,而孺人适妊,不佞惟恐其不女,惟伯賢意亦然。
已而果女,則交相媚也,曰:「天乎,固惟人是聽哉!」遂為婚。
蓋訂盟于龆齒,而竟獲修諾于成人,奇矣。
以是伯賢于不佞姻媾也,實石交也。
而孺人于先妻亦時時遣婢相問訊,少病少惱耶則喜,不則更相憂。
蓋雖姻媾也,亦猶乎石交也。
無之何,先妻溘先朝露,小兒無母,賢女無姑。
賢女無姑,尚幸有母,乃今何如也?悲哉,悲哉!追憶十數年事,恍隔昨暮。
莊生之戚,遂俱罹之,同林宿鳥,及晨而散。
泡沫風燈,轉益自憐矣。
悲哉,悲哉!所幸令郎君朗秀,而吾兒亦知為文,庶幾不作癡憨面孔,此皆足以瞑孺人目于九原者。
孺人幸毋自悲,尚其監之。
尚響! ○祭外大母趙夫人文 嗟嗟,外大母遂長逝耶!外大母鶴發豐頤,行步若壯齡,眠食皆無恙也。
當百歲而竟止于斯耶?悲哉,悲哉!前月拜辭外大母床下,雖抱微疴,而眼耳神明如故,且促甥亟行,無久戀庭闱也。
孰知榻前刺刺數語,遂成永訣乎?悲哉,悲哉!憶甥十五失母,外大母見甥辄涔涔淚下,問兒饑否,拊背曰:「将無寒耶?」辄取衣食之。
一日,将取寒具,瞰甥,而甥适去,念之不置,至丙夜不垂睫雲。
夫女之愛子,誰能不愛,即未有若餘外大母之甚者,而今何在也?哀哉,哀哉!歸神之夕,兒孫滿前,當無所恨,所不能去心者,獨兩舅氏及不肖甥。
甥此夕偕八舅氏宿磁州公署,劇談甚歡,而遽意有此剜心之戚也!甥乃不如一田舍兒,白首無生離之苦耳,悲哉,悲哉!凡此皆甥所謂自悲者。
若外大母,則何所歉也,安庸悲,安庸悲!人生多不逮下壽,而今八十矣。
壽未必偕,而今鸠杖相向坐長春堂者,二十年于茲矣。
多無子,即有未必遂,即遂未必賢。
而今有子遂且賢矣。
此之為福,豈惟吾邑難之,又安庸悲矣。
且也外大母生平慈悲,具足十善。
晚年清修淨業,晨昏禮頌,非生兜率,定往贍養。
是不第具區中之緣,且兼世外之福,真可含笑九原,又安庸悲矣。
甥戀一官,不能哭拜靈次,一吐慘怆。
然外大母業已蟬蛻形骸,一瞚萬裡,甥即在數千裡外,當悉知悉見,無所閡也。
尚飨! ○祭鄒金吾妻 曰:嗚呼哀哉!維我孺人,高門孕秀,世德傳馨。
外映慧質,内朗蘭襟。
鹿車既駕,雁觞早沾。
敬其夫子,夙夜罔愆。
茹淡忍苦,屏絕濃豔。
持厥家政,惟勤惟儉。
遊洸手龜,牙籌心算。
家食千指,不勞而辦。
若夫賦性子柔,溫和恬雅。
叱咤之聲,不及犬馬。
至于夫婿賢豪,微須白皙。
漢代金吾,長安俠客。
門多好事,室有佳賓。
爾乃歌鐘暮起,則胹臛雜陳;霜烏夜啼,則匕箸遞新。
斯所謂酒食是議,中饋惟勤者矣。
如何此人,曾不百歲,而竟爾奄化。
天乎,其有數耶!夫蒲也,柳也,秋而零也,輕且盈也。
若孺人者,淑而厚,婉而真。
松乎,柏乎,秋冬青青,而胡為雪霰之易侵、枝葉之易傾如此哉!嗚呼悲矣!夜台泉路,宛其歸矣。
惟予小婦,孺人親屬。
念茲蒹葭,早承教育。
絡秀副周,柔順知禮,非孺人訓,胡以有此。
則餘于孺人之卒也,亦安得恝然而已。
尚飨! ○祭盛老師文 嗟嗟!某等不複登我師之堂,望我師之光儀,聆我師之善誘矣。
傷哉乎!憶丙戌之春,某等初谒,我師出而相與。
竊歎我師容觀豐偉,韶宇恬睟,貴壽征也。
有如老師骨相,而不台鼎,不期頤,則唐舉、憬藏輩之術,皆虛謬耳。
久昕夕臯比,熟察我師行履,貞誠而恺悌,凝靜而沖悒,則又相與亟歎我師仁者。
昔我尼父,固嘗系壽于仁矣;則我師之合有崇年,又不獨征之于骨相。
方日夜望我師膺大拜,據鼎铉,握大鬥,調四時。
黃發論道,龐眉輔政。
而讵意其止于斯乎!傷哉,傷哉!哀訊初聞,五内俱裂。
然且疑且信,以為傳者誤耳。
及二三交知,悉知悉聞,始相與大駭,以為信然。
猶冀庶幾萬有一誤,以強抑摧裂之心。
而無何長公至矣,向二三兄擗踴哀号,而後信我師之果逝也。
傷哉,傷哉!夫唐舉輩之術不必驗,固無足論,而我尼父仁壽之語,亦有時不合乎?不然也,朝聞夕死,夫非尼父之語乎哉?蓋仁者未有不壽,而壽不在不死。
死非壽,而可以死,則真壽也。
若我師則壽矣。
我師之死,無不可矣。
聞我師之沒也以胃傷,蓋得之苫塊之間,内郁沈痛,外斷葷血雲。
人誰不死,而師死孝矣。
我師生平,行慊影,寝慊衾,當官慊官,居室慊室,而有時搦管為文,則濂、洛之吻,而兩司馬之藻。
是知我師德言不朽,朽者形耳。
又長公向我言:師之将逝也,譚笑自若,從容下床,西向端坐,無一語刺刺兒女,翛然而化,有玉筋之異焉。
夫人恐怖臨身,此為何時,而我師乘理而往,若辭傳舍。
非夫洞源識本,勘盡虛幻,安能揮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