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刻叢編巻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君碑
書不著書撰人名氏君名泛字仲慮官至梁相碑不載其鄉裡及刻石年月【集古録目】
其額題漢故梁相費君之碑碑雲梁相諱泛字仲慮此邦之人也其先季文為魯大夫有功封費因以為姓秦項兵起避地于此遂留家焉碑無建立年月【金石録】
漢故梁相費府君之碑篆額費君名泛堂邑令鳳九江太守政之父也鳳以威宗熹平中卒碑載二子所終之官此蓋其孫均所立故其銘有穆穆顯祖之句【釋】
漢堂邑令費君碑
碑雲惟熹平六年無射之月堂邑令費君寝疾卒嗚呼哀哉于是夫人元弟蔔?追而诔之其後有銘詩碑所述費君事不甚詳悉而其名字世次官秩具載于碑隂【金石録】
漢故堂邑令費君之碑篆額費君名鳳自郎中嘗宰新平故彰堂邑三縣以靈帝熹平六年卒其妻之弟蔔君追诔之乃作此碑其後有門下功曹題名者九人【釋】
漢堂邑令費君碑隂
漢石勳撰書不著名氏鳳字伯箫漢安中厯守故彰堂邑長鄖自稱鳳舅家中孫文悉為五字句不着所立年月【集古録目】
碑雲君諱鳳字伯箫梁相之元子九江太守之長兄也其後為五字韻語詞頗古雅而時時殘缺不可次叙其前題君舅家中孫甘陵石勳字子才所述雲【金石録】
伯箫碑隂者石子才之所作也子才甘陵人自稱君舅家中孫瞻彼碑诔不堪哀思而叙之以詩也其詩有雲中表之思情兄弟與甥舅茑與女蘿性樂松之茂好聞君顯令名舉宗為歡喜不寤奄忽終藏形而匿影又雲策馬循大道褰裳而涉洧惴惴之臨穴送君于厚土末又雲一别會無期相去三千裡絶瀚永忼慷泣下不可止賢哉石君不遠三千裡而會中表之喪也今之人以貴陵賤以富忽貧薄恩敗禮喜不慶憂不吊者幾何人也嗚呼觀此碑者情友親厚之心何不悠然而生矣【集古後録】
費鳳别碑刻舅家中孫甘陵石勳詩一篇其辭雲瞻彼碑诔懷之好音謂蔔君所作也其詩先叙世系厯官繼以韻語六十句其三句六言餘皆五言石君蓋鳳之中表也所述兄弟甥舅諸姑伯姊夫人孝孫悲傷哀痛之意宛轉凄切費氏父子三碑今并列于呉興校官之壁不知者指此為碑隂趙氏亦有斯誤【釋】
陳烏程縣孝義寺塔銘并隂
釋慧景制天嘉二年立【釋】
碑隂呉興太守武陵王【碑缺】貞明元年八月【複齋碑録】
唐尊勝經幢
沙門明迥述正書開元五年五月建【諸道石刻録】
陳孝義寺碑并隂
陳人徐陵撰十世孫徐峤之正書開元二十二年正月十五日立在烏程【複齋碑録】
初陳徐陵為考義寺碑至開元十三年陵十世孫徐峤之為湖州刺史再書而刻之因記其事于碑隂【金石録】
徐陵文非佳而頗有内典故事又徐峤之書有法故漫録之【東觀餘論】
唐吏部常選沈待瑗墓志
開元二十四年十二月刻【複齋碑録】
唐烏程令韋承慶德政碑
唐沈務本撰沈仲昌正書肅宗至德二年二月立【金石録】
唐金剛經尊勝經二石幢
唐朝議郎行河南府河隂縣主簿上柱國沈洽建太原邬彤書乾元元年八月三十日立【新增】
唐宣州博士沈缙墓志
唐韋貞撰正書無名乾元二年十一月五日祔于東主山在武康縣【複齋碑録】
唐封孔子為文宣王诏
唐明皇撰開元二十七年下大厯四年十月一日孫沛建王全榮行書倒薤額【複齋碑録】
唐修建功德銘
唐湖州刺史蕭公創建佛室造三世佛及諸功德等銘武康令韓章撰前衢州龍遊縣尉徐浩書丘悌篆額大厯六年立【複齋碑録】
唐立晉謝公碣
唐裴清撰僧道銳書大厯七年十月十一日龍興寺沙門皎然建【複齋碑録】
唐謝公碣隂記
行書無書撰人姓名大厯七年十一月【金石録】
唐沈氏述祖德碑并碑隂記
碑下一半缺不見書撰人名氏大厯八年十二月立【複齋碑録】
唐幹祿字書
唐濠州刺史顔元孫撰湖州刺史顔眞卿書初元孫以字書分四聲定為正通俗三體眞卿以大厯九月正月刻石于湖州【集古録目】
幹祿字樣别有撰本文注完全可備檢用此本刻石殘缺處多直以魯公所書眞本而録之爾唐公書刻石者多而絶少小字惟此注最小而筆力精勁可法尤宜愛惜而世俗多傳模本此以殘缺不傳獨餘家藏之【集古録】
唐放生池碑
唐升州刺史浙西節度使顔眞卿撰并書肅宗乾元二年使骁衞郎将史元琮诏天下自山南至浙西七道臨江置放生池八十一所眞卿為天下放生池銘上之碑以大厯九年正月立【集古録目】
唐乞禦書放生池碑額表
表顔眞卿書批答唐肅宗禦書表以上元元年上眞卿時為刑部尚書碑以大厯九年立【集古録目】
唐乞禦書放生池碑額表碑隂記
唐顔眞卿撰并書初肅宗旣許書額未及下而眞卿貶碑不果立至大厯中為湖州刺史始追建于州之駱駝橋東集批答禦書字以為額又序其事于批答碑隂以大厯九年立【集古録目】
唐射堂記
唐顔眞卿撰并書碑石缺訛文理斷續其事迹不可完考大厯十二年四月立
唐項王碑隂述
唐顔眞卿為湖州刺史重建項羽廟舊碑以大厯七年五月刻記于碑隂【集古録目】
唐湖州石記
碑字殘缺不見年月及書撰姓名驗其字畫顔眞卿書也凡湖州諸縣皆記其山川前古陵墓【集古録目】文字殘缺其存者僅可識讀考其所記不可詳也惟其筆畫竒偉非顔魯公不能書也公忠義之節明若日月而堅若金石自可以光後世傳無窮不待其書然後不朽然公所緻必有遺迹故今處處有之唐人筆迹見于今者惟公為最多視其钜書深刻或托于山崖其用意未嘗不為無窮計也蓋亦有趣好所樂爾其在湖州所書為世所傳者惟幹祿字書放生池碑尚多見于人家而幹祿字書乃楊漢公摹本其眞本以訛缺遂不複傳獨餘集録有之惟好古之士知人用意之深則其湮沉磨滅之餘尤為可惜者也【集古録】
唐烏程縣新陞望記
唐縣尉陳苌撰顔次公分書大厯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記【複齋碑録】
唐茶山詩并詩述
唐湖州刺史袁高撰前滁州長史徐璹書湖州之顧渚山歲修茶貢高為刺史感其采制之勤而作是詩其後于頔為刺史得之于壞垣為之序而刻之貞元七年立【集古録目】
唐詩述碑隂記
唐李吉甫撰徐璹正書貞元十年正月立【金石録】
唐白蘋亭記
唐李直方撰史鎬八分書并篆額己夘歲作即貞元十五年也【諸道石刻録】
唐義興縣重修茶舍記
史鎬八分書【訪碑録】
記雲義興貢茶非舊也前此故禦史大夫李栖筠實典是邦山僧有獻佳茗者會客嘗之野人陸羽以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薦于上栖筠從之始進萬兩此其濫觞也厥後因之徴獻寖廣遂為任土之貢與常賦之邦侔矣每歲選匠徴夫至二十餘人雲餘嘗謂後世士大夫區區以口腹玩好之獻為愛君此與宦官宮妾之見無異而其贻患百姓有不可勝言者如貢茶至末事也而調發之擾猶如此況其甚者乎羽蓋不足道嗚呼孰謂栖筠之賢而為此乎書之可以為後來之戒且以見唐志義興貢茶自羽與栖筠始也【金石録】
唐鹽官尉丘景朝墓志
貞元十九年【諸道石刻録】
唐紀功銘并将士題名
唐時佐元撰胡季良分書元和二年秋九月李锜作亂至十月九日當州讨平【複齋碑録】
唐封崇孔宣父故事記
唐辛秘撰元和四年二月【諸道石刻録】
唐丘氏大宗碑
元和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建
唐烏程縣新水亭記
元和四年【諸道石刻録】
唐永興寺碑
元和五年【諸道石刻録】
唐永興寺僧伽和尚碑
裴曥撰胡季堂篆額費濤行書元和九年十月二日【複齋碑録】
唐尊勝經寶勝幢贊
胡季良纂并書【諸道石刻録】
唐下山普廣寺養山記
唐呉國怦撰呉士良行書呉仁傑篆額元和十四年三月二十日建【複齋碑録】
唐大明寺賢聖防道齋記
沙門鴻本書僧良建篆額大和元年十月【複齋碑録】
唐德本寺碑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