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刻叢編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有漢泰山都尉孔君之碑篆額孔君名宙即融之父也歴郎中都昌長元城令泰山都尉威宗延熹六年正月卒碑以次年七月立【釋】
漢孔宙碑隂
碑殘缺其姓名邑裡盡可見者才六十二人共稱弟子者十人門生者四十三人故吏者八人
漢吳雄孔子廟置卒史碑
書不著名氏其奏曰司徒雄司空戒言前魯相瑛言孔子廟褒成侯四時祠已即去有禮器無常人掌領乞置百石卒史出三家錢給飨禮元嘉三年奏制曰可司徒司空下魯相承書從事選年四十通經藝者永興元年相平等言司徒司空府除文學掾魯孔龢如牒并為賛刻于後吳雄河南人字李直趙戒成都人【缺】 姓已字少卿平原髙唐人【集古録目】漢碑在者多磨滅此碑幸完好可讀録之以見漢三公奏事如此【集古録】
孔廟置守廟百石卒史孔龢碑無額在仙源縣威宗永興元年立碑載孔子十九世孫麟廉請置百石卒史一人掌廟中禮器魯相乙瑛書言之于朝司徒吳雄司空趙戒奏于上诏魯相選年四十以上通一經者為之時瑛已滿秩【缺】 相平複以其事上于朝嘉祐中都守張稚圭按圖經雲鐘繇書繇以魏太和四年卒去永興葢七十八年圖經所雲非也【釋】
【缺】
到官谒孔子冢其他文字雖完皆不可次第魯相晨有兩碑皆在孔子廟中其一碑雲臣防恩受任符守得在奎婁周孔舊寓又雲臣以建甯元年到官其一碑雲魯相河南史君諱晨字伯時從越騎校尉拜以建甯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然則斯碑所載名晨者葢魯相史晨也【金石録】
漢故司空孔公文碑額阙裡祖庭記雲孔林有司空孔扶碑碑録雲司農孔峽碑在仙源縣墓前建甯元年立農峽二字乃傳冩之訛其文上一半皆已淪缺僅存其下九行多者十有四字碑雲孔子十九世孫則泰山都尉宙河東太守彪臨魯令僖之從昆弟也順宗紀陽嘉二年六月太常魯國孔扶為司空注雲字仲淵次年十一月免詳此碑之辭乃司空當國時辟史晨之父為士曹屬東閣祭酒後三十有三年當靈帝建甯之元年晨自越騎校尉拜魯相以三月丙申受命四月戊午到官既谒見聖冡遂為司空公刻【缺】 其文雲五内?恻霰然【缺】 亡父見【缺】
以示後昆葢是懷【缺】 非表阡納圹
之文也趙氏以為魯相谒孔子文當是不見其額之故也【續】
漢史晨祠孔廟奏銘
魯相上尚書章其畧雲建甯二年三月癸卯朔七日己酉魯相史晨長史臣謙頓首死罪上尚書臣晨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臣以元年到官行秋飨飲酒泮宮複禮孔子宅而無公出海脯之祠臣輙依社稷出王家谷春秋行禮建甯靈帝年号也于此見漢制天子之尊其辭補頓首死罪而不敢斥至尊因尚書以緻逹而已餘家集録漢碑頗多亦有奏章患其磨滅獨斯碑首尾字備可見當時之制也【集古録】
魯相史晨祠孔廟奏銘靈帝建甯二年立按永興元年孔龢碑載呉雄奏用辟雍禮春秋飨孔廟出王家錢給大酒直距此終十有七年史晨複雲到官秋飨無公出酒脯之祠至于自用俸錢乞依社稷出王家谷以共禋祀此葢有司崇奉不防旋踵廢革也孔龢碑中呉雄奏章則雲奏雒陽宮此亦奏牍乃雲上尚書者郡國異于朝廷不敢直達帝所因尚書以聞也【樊毅】
下民【缺】 與此同
漢史晨飨孔廟後碑
碑雲魯相河南史晨字伯時從越騎校尉拜以建甯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乃以今日拜孔子冡後有天授二年馬元貞題【複齊碑録】
前碑載奏請之章此碑叙飨禮之盛其補牆垣治渎井種梓守冢皆在飨廟之後字畫亦大小不等葢史君孔林中事不一書也【釋】
漢魯相谒孔廟殘碑
文已殘缺碑雲帝命英授俾相于魯吉日令辰欽谒【下缺】存者八行共百七字兖州石氏題為駐跸亭前新碑【複齊碑録】
首尾上下皆碎裂餘石才有數行前有帝命防授俾相于魯吉日令辰欽谒十四字又雲春秋蒸嘗防以獲福葢是谒廟之文題為駐跸亭前斷碑此亭葢在阙裡趙氏着録有魯相谒孔子碑而無其説疑即此也【釋】
漢博陵太守孔彪碑
其名字磨滅不可見而世次官閥粗可考雲孔子十九代孫颍川君之元子也舉孝防除郎中博昌長遭太守君憂服竟拜尚書侍郎治書禦史博陵太守遷下邳相河東太守建甯四年【缺】月卒其餘文字歴歴可讀以其斷絶處【缺】 難續故【缺】 録然其終始畧可見矣【缺】 字皆亡為可惜也
歐陽公雲孔君名字磨滅不可見今此碑雖殘缺而名字尚可識雲君諱彪字元上建甯四年七月卒【金石録】
漢故博陵太守孔府君碑篆額孔君名彪歴郎中博昌長京府丞【京上缺字】尚書侍郎治書禦史博陵守下邳相河東守以靈帝建甯四年卒【釋】
漢孔彪碑隂
故吏司徒掾博陵安平崔烈字威考等十三人皆博陵人【複齊碑録】
漢禦史孔翊碑
熹平元年立在冢前孔子十九世孫州舉孝防拜禦史遷中牟洛陽令【阙裡記】
漢孔乗碑
君諱乗字敬山修嚴氏春秋在孔子墓林中【阙裡記】
漢孔林殘碑
篆書碑石中斷字畫磨滅不可讀【阙裡記】
漢禦史大夫鄭宮碑
在龔丘縣墓下【訪碑録】
漢禦史大夫蔔式墓碑
在奉符縣北二十五裡【訪碑録】
【缺】
中侯尚書尚書仆射常山
相山陽大守以威宗延熹七年卒【釋】
漢山陽太守祝睦後碑
前碑不知所立人名字兩碑所載官閥夀考年月悉同而此碑有立碑人名氏及睦氏世次雲故吏王堂等竊聞下有述上之功臣有叙君之徳其餘文字亦完可讀【集古録】
漢不著書撰人名氏睦故吏王堂等所立其所叙述與前碑同【集古録】
漢故山陽太守祝君碑頌篆額與前碑皆在應食之逆數而上十月無甲子趙徳夫金石録識于目録之下雲建甯二年六月然此碑其稍漫不可識者則十有四字其可識者三百十字而十月甲子又特全好無昏舛可信而不疑況是年六月一日辛未亦無甲子惟建甯三年十月乃正得甲子朔碑所謂其二年者元年之後二年也【集古後録】
寶刻叢編卷二
<史部,目錄類,金石之屬,寶刻叢編>
欽定四庫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