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所幹的謀殺事他抖顫着

關燈
羅馬詩人盧康(紀元前三六年到六五年)的詩中有一段為人稱頌的警句。是叙包塞奴司激勸少年的蒲桃萊麥回去反對沒落的龐貝。

    陛下,最好助成諸神與司命神的谕令,

    且乞求這幸運,——讓它下降。

    如同衆星從地上發光,如同烈火從海洋潮汛,

    一個海股,正義從有益的分水界中出現:

    已定罪的是王座,在那兒良心作公平衡量,

    道德恰已抛入塵土躺在宮殿上。

    為犯罪而自由遊戲,這謀殺的劍未曾停止,

    保全各方國土,其他怨恨已經沉沒:

    這流血事業它所有的救護行動正在進取;

    去解救諸王的朝廷你不須遲疑!

    他在恐懼裡生活,為所幹的謀殺事他抖顫着;

    至善與暴君的權威永不會在一處相遇。

    像這樣嫉惡詩歌是盧康特有的一種風格。斷章取義,由此數句,覺得羅馬人對暴君反抗的熱情令人欽佩。

    以謀殺為遊戲的行為,到時他自己也會抖顫;尤其是末一句,至善必不與暴虐者的權威同時存在。善與惡的争鬥,才真是人類解放的寶貴行動。這是沒有調和的餘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