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氏說詩

關燈
士則言雨,《采薇》之遣戍則言雪,《出車》之勞還率亦言雪。

     “爰考古稽今,多所論著,如官制兵制賦役催科禮儀喪服貢舉刑書,偏私臆見,率意妄言,雖其中或間有可采者,而以草野議朝章,以婦人談國典,律以為下不倍之義,竊惴惴焉。

    ”終乃汩沒于程朱二氏韓歐八家,下喬木而入幽谷,真可惜也! “寒雨荒雞,無聊甚矣,此時得見君子,雲何而憂不平。

    故人未必冒雨來,設辭爾。

    ”解雲: “周公自二年秋東征,至四年春便還,前後不過年餘,舉成數故雲三年耳,又以見周公之憫歸士,未久而似久也。

    且詳味詩意,前三章都是秋景,至末一章獨言春日,蓋軍士以秋歸,以冬至家,比及周公作詩之時則又來年春矣,故末章遂及嫁娶之事,言婚姻及時也。

    此事詩書缺載,據《竹書》所記年月始終恐得其實,未知是否。

    瑞玉曰,恐是如此。

    又曰,讀此詩可知越王勾踐之生聚其民不過欺賣之耳,那有真意。

    ”此語殊有見識,即士大夫亦少有人能及。

    訓诂名物亦多新意,而又多本于常識,故似新奇而實平實。

    如《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注雲: “嗚呼,君之行亦雲似矣,第世之傳志不免文說其辭,真與僞無從辨别,故餘苟非可證今人者概不敢及。

    夫一呐呐然老諸生耳,烏有卓行之可稱,顧無可表見之中,止此日用行習已為世俗之所不能到,其可默而不言。

    ”這幾句寫得不壞,雖然不能說是脫套,末尾音調铿锵處尤為可議。

    此君蓋頗有才氣,據其自序中述少年時事雲: “餘問,既賄遷何憂食貧?瑞玉曰,男狹邪不務生業,女饒資财何益也。

    ”又“總角之宴”注雲: “餘問,微行傳雲牆下徑?瑞玉曰,野中亦有小徑。

    餘問,遵小徑以女步遲取近耶?曰,女子避人爾。

    ”雖不必确,亦殊有意趣,此種說經中有脈搏也。

    又卷一,《氓》“三歲食貧”注雲: “今者綜而甄之,涉于二氏者,類于語錄者,近于自用自專者,悉為删去,其辨駁金溪餘姚未能平允者亦盡去之,于是所存者僅僅庶幾無疵而已,以雲工未也。

    嗚呼,予老矣,恐此事便已,如之何?”案其時蓋年六十六歲也。

    所存文共三十五篇,多樸實沖淡可誦讀,大不易得,隻可惜由佛老而入程朱,文又宗法八家,以衛道為職志,而首小文十篇,論女道以至妾道婢道,文詞雖不支不蔓,其意義則應聲而已,又有與大妹書,論奉佛之非,哓哓不休,更是落了韓愈的窠臼了。

    所作傳志卻簡潔得體,如《夫子鶴汀先生述》首節雲: “《風雨》,瑞玉曰,思故人也。

    風雨荒寒,雞聲嘈雜,懷人此時尤切。

    或亦夫婦之辭。

    ”《溱洧》解雲: “《溱洧》,序雲,刺亂也。

    瑞玉曰,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修禊溱洧之濱,士女遊觀,折華相贈,自擇昏姻,詩人述其謠俗爾。

    ”《詩說》卷上載瑞玉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二句可疑,郝君引《竹書紀年》解之曰: “《丘中有麻》,序雲,思賢也,留氏周之賢人,遁于丘園,國人望其裡居而歎焉。

    瑞玉曰,人情好賢,經時辄思,每見新物則一憶之。

    有麻秋時,有麥夏時,無時不思也。

    麻麥,谷也,李,果也,無物不思也。

    ”《風雨》首章注雲: “晉人論《詩》,亟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及谟定命,遠猶辰告,以為佳句。

    餘謂固然,佳句不止此也,如雞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來,寫鄉村晚景,睹物懷人如畫。

    又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渺然有天際真人想。

    其室則迩,其人則遠,渺渺予懷,悠然言外。

    東門之栗,有踐家室,止有踐二字便帶畫景。

    至如漢之廣兮,不可泳思,江之永兮,不可方思,尤所謂别情雲屬,文外獨絕者也。

    ”(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