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鬼

關燈
為淫厲,漸短漸滅,至有僅存二眼旋轉地上者。

    亦奇矣。

    ”兩隻眼睛在地上旋轉,這可以說是談鬼的傑作。

    王小穀著《重論文齋筆錄》卷二雲: “脫稿,街衢已黑,急挾卷上萬松嶺,林木陰翳,寒風逼人,交卷出。

    路昏如翳,地荒涼無買燭所,乘暗行義冢間,蔓草沒膝。

    有人執燈前行,就之不見,忽又在遠。

    蟲嘶鳥啾,骨動膽裂。

    過禹王廟,漆雲蔽前,涼雨簌簌灑頸,風吹帽欲落,度雨且甚,惶駭足戰戰,忽前又有燈火,則雙投橋側酒家也。

    狂喜入肆,時饑甚,飲酒兩盞,雜食腐筋蠶豆,稍飽。

    出肆行數步,雨如傾,衣履盡濕,不能行,愁甚無策,陡念酒肆當有雨蓋,返而假之,主人甚賢,慨然相付,然終無燈。

    二人相倚行,暗揣道路,到鴛鴦冢邊,耳中聞菰蒲瑟瑟聲,心知臨水,以傘拄地而步,恐墜入湖。

    忽空山噭然有聲,繼以大笑,魂魄駭飛,凝神靜聽,方知老鸮也。

    行數步,長人突兀立于前,又大怖,注目細看,始辨是塔,蓋至淨慈前矣。

    然雨益急,疾趨入興善社,幽森涼寂,叩淨居庵門,良久雛僧出答。

    ”可是《雜識》中寫别的事情都不大行,特别是所記那些報應,意思不必說了,即文字亦大劣,不知何也。

    《高辛硯齋雜著》凡七十八則,幾乎全是志異,也當然要談報應而不多,其記異聞仿佛是完全相信似的,有時沒有什麼結論,雲後亦無他異,便覺得比較地可讀,也更樸實地保存民間的俗信。

    如第一則記某公在東省署課讀時夜中所見雲: “窗外立一人,面白身火赤,向内嬉笑。

    忽躍入,徑至仆榻,伸手入帳,捩其頭拔出吸腦有聲,腦盡擲去頭,複探手攫腸胃,仍躍去。

    ……某術士頗神符箓,聞之曰,此紅僵也,幸面尚白,否則震霆不能誅矣。

    ”俗傳僵屍有兩種,即白僵與紅僵是也,此記紅僵的情狀,實是僵屍考中的好資料。

    第四則雲: “海鹽傅某曾遊某省,一日獨持雨蓋行山中,見虎至,急趨入破寺,緣佛廚升梁伏焉。

    少頃虎銜一人至,置地上,足尚動,虎再撥之,人忽起立自解衣履,仍赤體伏,虎裂食盡搖尾去,傅某得竄遁。

    後年八十餘,粹庵聽其自述雲。

    ”此原是虎伥的傳說,而寫得很可怕,中國關于鬼怪的故事中僵屍固然最是兇殘,虎伥卻最是陰慘,都很值得注意研究。

    第五則雲: “曾記族樸存兄淳言,(兄眼能見鬼,凡黑夜往來俱不用燈。

    )凡鬼皆依附牆壁而行,不能破空,疫鬼亦然,每遇牆壁必如蚓卻行而後能入。

    常鬼如一團黑氣,不辨面目,其有面目而能破空者則是厲鬼,須急避之。

     “信祭祀祖先為報本追遠,不信冥中必待人間财物為用。

    ”這是明達的常識,是個人言行的極好指針,唯對于世間卻可以再客觀一點,為進一解曰,不信冥中必待人間财物為用,但于此可以見人情,所謂慈親孝子之用心也。

    自然也有恐怖,特别是對于孤魂厲鬼,此又是“分别予以安置,俾免閑散生事”之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