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者之聲
關燈
小
中
大
柳田國男的著述,我平時留心搜求,差不多都已得到,除早年絕闆的如《後狩詞記》終于未能入手外,自一九〇九年的限定初闆的《遠野物語》以至今年新出的增補闆《遠野物語》,大抵關于民俗學的總算有了。
有些收在預約的大部叢書裡的也難找到,但從前在兒童文庫裡的兩本《日本的傳說》與《日本的故事》近來都收到春陽堂的少年少女文庫裡去,可以零買了,所以隻花了二三十錢一本便可到手,真可謂價廉物美。
又有一冊小書,名為“幼小者之聲”,是玉川文庫之一,平常在市面上也少看見,恰好有一位北大的舊學生在玉川學園留學,我便寫信給他,聲明要敲一竹杠,請他買這本書送我,前兩天這也寄來了。
共計新舊大小搜集了二十五種,成績總算不壞。
《幼小者之聲》不是普通書店發行的書,可是校對特别不大考究,是一個缺點,如标題有好幾處把著者名字都錯作柳田國夫,又目錄上末了一篇《黃昏小記》錯作黃昏小說。
這是“菊半截”百六頁的小冊子,共收小文六篇,都是與兒童生活有關系的。
柳田的作品裡有學問,有思想,有文章,合文人學者之長,雖然有時稍覺有艱深處,但這大抵由于簡練,所以異于塵土地似幹燥。
第三篇題曰“阿杉是誰生的”,(Osugitarenoko?寫漢字可雲阿杉誰之子,但白話中兒子一語隻作男性用,這裡阿杉是女性名字,不能适用,隻好改寫如上文。
)注雲旅中小片,是很短的一篇,我讀了覺得很有意思。
其首兩節雲: 火車開走以後,他們看了什麼玩耍呢?星期日如下了雨,那又怎樣消遣呢?我的老家本來是小小的茅草頂的房子,屋檐是用杉樹皮蓋成的。
闆廊太高了,說是于小孩有危險,第一為我而舉辦的工事是粗的兩枝竹扶欄,同時又将一種所謂竹水溜挂在外面的檐下,所以看雨的快樂就減少一點了。
直到那時候,普通人家的屋檐下都是沒有竹水溜的,因此檐前的地上卻有檐溜的窟窿整排的列着。
雨一下來,那裡立刻成為盆樣的小池,雨再下得大一點,水便連作一片的在動。
細的沙石都聚到這周圍來。
我們那時以為這在水面左右浮動的水泡就叫作檐溜的,各家的小孩都唱道:檐溜呀,做新娘吧!在下雨的日子到村裡走走,就可以聽見各處人家都唱這樣的歌詞: 檐溜呀,做新娘吧! 我看着這個樣子便獨自這樣的想,現在的人無端地忙碌,眼前有許多非做不可的和非想不可的事。
在故鄉的山麓寂寞地睡着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事情,因為沒有什麼關系了,也并不再想到,隻簡單地一句話稱之曰祖宗,就是要去想,連名字也都不知道了。
史書雖然盡有,平民的事迹卻不曾寫着。
偶然有點餘留下來的紀錄,去當作多忙的人的讀物也未免有點太煩厭吧。
想要想像古昔普通人的心情,引起同情來,除了讀小說之外沒有别的方法。
就是我們一生裡的事件,假如做成小說,那麼或者有點希望使得後世的人知道。
可是向來的小說都非奇拔不可,非有勇敢的努力的事迹不可。
人愛他的妻子這種現象是平凡至極的。
同别的道德不一樣,也不要良心的指導,也不用什麼修養或勉強。
不,這簡直便不是道德什麼那樣了不得的東西。
的确,這感情是
有些收在預約的大部叢書裡的也難找到,但從前在兒童文庫裡的兩本《日本的傳說》與《日本的故事》近來都收到春陽堂的少年少女文庫裡去,可以零買了,所以隻花了二三十錢一本便可到手,真可謂價廉物美。
又有一冊小書,名為“幼小者之聲”,是玉川文庫之一,平常在市面上也少看見,恰好有一位北大的舊學生在玉川學園留學,我便寫信給他,聲明要敲一竹杠,請他買這本書送我,前兩天這也寄來了。
共計新舊大小搜集了二十五種,成績總算不壞。
《幼小者之聲》不是普通書店發行的書,可是校對特别不大考究,是一個缺點,如标題有好幾處把著者名字都錯作柳田國夫,又目錄上末了一篇《黃昏小記》錯作黃昏小說。
這是“菊半截”百六頁的小冊子,共收小文六篇,都是與兒童生活有關系的。
柳田的作品裡有學問,有思想,有文章,合文人學者之長,雖然有時稍覺有艱深處,但這大抵由于簡練,所以異于塵土地似幹燥。
第三篇題曰“阿杉是誰生的”,(Osugitarenoko?寫漢字可雲阿杉誰之子,但白話中兒子一語隻作男性用,這裡阿杉是女性名字,不能适用,隻好改寫如上文。
)注雲旅中小片,是很短的一篇,我讀了覺得很有意思。
其首兩節雲: 火車開走以後,他們看了什麼玩耍呢?星期日如下了雨,那又怎樣消遣呢?我的老家本來是小小的茅草頂的房子,屋檐是用杉樹皮蓋成的。
闆廊太高了,說是于小孩有危險,第一為我而舉辦的工事是粗的兩枝竹扶欄,同時又将一種所謂竹水溜挂在外面的檐下,所以看雨的快樂就減少一點了。
直到那時候,普通人家的屋檐下都是沒有竹水溜的,因此檐前的地上卻有檐溜的窟窿整排的列着。
雨一下來,那裡立刻成為盆樣的小池,雨再下得大一點,水便連作一片的在動。
細的沙石都聚到這周圍來。
我們那時以為這在水面左右浮動的水泡就叫作檐溜的,各家的小孩都唱道:檐溜呀,做新娘吧!在下雨的日子到村裡走走,就可以聽見各處人家都唱這樣的歌詞: 檐溜呀,做新娘吧! 我看着這個樣子便獨自這樣的想,現在的人無端地忙碌,眼前有許多非做不可的和非想不可的事。
在故鄉的山麓寂寞地睡着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事情,因為沒有什麼關系了,也并不再想到,隻簡單地一句話稱之曰祖宗,就是要去想,連名字也都不知道了。
史書雖然盡有,平民的事迹卻不曾寫着。
偶然有點餘留下來的紀錄,去當作多忙的人的讀物也未免有點太煩厭吧。
想要想像古昔普通人的心情,引起同情來,除了讀小說之外沒有别的方法。
就是我們一生裡的事件,假如做成小說,那麼或者有點希望使得後世的人知道。
可是向來的小說都非奇拔不可,非有勇敢的努力的事迹不可。
人愛他的妻子這種現象是平凡至極的。
同别的道德不一樣,也不要良心的指導,也不用什麼修養或勉強。
不,這簡直便不是道德什麼那樣了不得的東西。
的确,這感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