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天憫人
關燈
小
中
大
生,這種人雖然未必多有。
許多的人看清楚了事實卻又不能抛棄理想,于是唯有煩悶。
這有兩條不同的路,但覺得同樣地可憐。
一是沒有法。
正如巴斯加耳說過,他受了自然的殘害,一點都不能抵抗,可是他知道如此,而“自然”無知,隻此他是勝過自然了。
二是有法,即信自然是有知的。
他也看見事實打壞了理想,卻幻想這是自然用了别一方式去把理想實現了。
說來雖似可笑,然而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我們随便翻書,便可随時找出例子來。
從報應思想反映出幾件事情來。
一是人生的矛盾。
理想是仁義,而事實乃是弱肉強食。
強者口說仁義,卻仍吃着肉。
皇帝的事情是不敢說的了,武人官吏土豪流賊的無法無天怎麼解說呢?這隻能歸諸報應,無論是這班殺人者将來去受報也好,或者被殺的本來都是來受報的也好,總之這矛盾就搪塞過去了。
二是社會的缺陷。
有許多惡事,在政治清明法律完備的國家大抵随即查辦,用不着費陰司判官的心的,但是在亂世便不可能,大家隻好等候俠客義賊或是閻羅老子來替他們出氣,所以我頗疑《水浒傳》《果報錄》的盛行即是中國社會混亂的一種證據。
可是也有在法律上不成大問題的,文人看了很覺得可惡,大有欲得而甘心之意,也就在他筆下去辦他一下,那自然更是無聊,這裡所反映出來的乃隻是道學家的脾氣罷了。
“文中子曰,《易》之憂患,業業焉,孜孜焉,其畏天憫人,思及時而動乎。
”關于《周易》我是老實不懂,沒有什麼話說,《中說》約略翻過一遍,看不出好處來,其步趨《論語》的地方尤其讨厭,據我看來,文中子這人遠不及王無功有意思。
但是上邊的一句話我覺得很喜歡,雖然是斷章取義的,意義并不一樣。
“我真覺得奇怪,何以中國文人這樣喜歡講那一套老話,如甘蔗滓的一嚼再嚼,還有那麼好的滋味。
最顯著的一例是關于所謂逆婦變豬這類的記事。
在阮元的《廣陵詩事》卷九中有這樣的一則雲雲。
阮雲台本非俗物,于考據詞章之學也有成就,乃喜紀錄此等惡濫故事,殊不可解。
”近日讀郝懿行的詩文随筆,此君文章學識均為我所欽敬,乃其筆錄中亦常未能免俗。
又袁小修日記上海新印本出版,比所藏舊本多兩卷,重閱一過,發見其中談報應的亦頗不少,而且多不高明。
因此乃歎此事大難,向來亂讀雜書,見關于此等事思想較清楚者隻有清朝無名的兩人,即漢軍劉玉書四川王侃耳。
若大多數的人則往往有兩個世界,前世造了孽,所以在這世無端地挨了一頓屁股或其他,這世作了惡,再拖延到死後去下地獄,這樣一來,世間種種疑難雜事大抵也就可以解決了。
年紀大起來了,覺得應該能夠寫出一點沖淡的文章來吧。
如今反而寫得那麼劍拔弩張,自己固然不中意,又怕看官們也不喜歡,更是過意不去。
十月三日記。
許多的人看清楚了事實卻又不能抛棄理想,于是唯有煩悶。
這有兩條不同的路,但覺得同樣地可憐。
一是沒有法。
正如巴斯加耳說過,他受了自然的殘害,一點都不能抵抗,可是他知道如此,而“自然”無知,隻此他是勝過自然了。
二是有法,即信自然是有知的。
他也看見事實打壞了理想,卻幻想這是自然用了别一方式去把理想實現了。
說來雖似可笑,然而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我們随便翻書,便可随時找出例子來。
從報應思想反映出幾件事情來。
一是人生的矛盾。
理想是仁義,而事實乃是弱肉強食。
強者口說仁義,卻仍吃着肉。
皇帝的事情是不敢說的了,武人官吏土豪流賊的無法無天怎麼解說呢?這隻能歸諸報應,無論是這班殺人者将來去受報也好,或者被殺的本來都是來受報的也好,總之這矛盾就搪塞過去了。
二是社會的缺陷。
有許多惡事,在政治清明法律完備的國家大抵随即查辦,用不着費陰司判官的心的,但是在亂世便不可能,大家隻好等候俠客義賊或是閻羅老子來替他們出氣,所以我頗疑《水浒傳》《果報錄》的盛行即是中國社會混亂的一種證據。
可是也有在法律上不成大問題的,文人看了很覺得可惡,大有欲得而甘心之意,也就在他筆下去辦他一下,那自然更是無聊,這裡所反映出來的乃隻是道學家的脾氣罷了。
“文中子曰,《易》之憂患,業業焉,孜孜焉,其畏天憫人,思及時而動乎。
”關于《周易》我是老實不懂,沒有什麼話說,《中說》約略翻過一遍,看不出好處來,其步趨《論語》的地方尤其讨厭,據我看來,文中子這人遠不及王無功有意思。
但是上邊的一句話我覺得很喜歡,雖然是斷章取義的,意義并不一樣。
“我真覺得奇怪,何以中國文人這樣喜歡講那一套老話,如甘蔗滓的一嚼再嚼,還有那麼好的滋味。
最顯著的一例是關于所謂逆婦變豬這類的記事。
在阮元的《廣陵詩事》卷九中有這樣的一則雲雲。
阮雲台本非俗物,于考據詞章之學也有成就,乃喜紀錄此等惡濫故事,殊不可解。
”近日讀郝懿行的詩文随筆,此君文章學識均為我所欽敬,乃其筆錄中亦常未能免俗。
又袁小修日記上海新印本出版,比所藏舊本多兩卷,重閱一過,發見其中談報應的亦頗不少,而且多不高明。
因此乃歎此事大難,向來亂讀雜書,見關于此等事思想較清楚者隻有清朝無名的兩人,即漢軍劉玉書四川王侃耳。
若大多數的人則往往有兩個世界,前世造了孽,所以在這世無端地挨了一頓屁股或其他,這世作了惡,再拖延到死後去下地獄,這樣一來,世間種種疑難雜事大抵也就可以解決了。
年紀大起來了,覺得應該能夠寫出一點沖淡的文章來吧。
如今反而寫得那麼劍拔弩張,自己固然不中意,又怕看官們也不喜歡,更是過意不去。
十月三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