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回憶
關燈
小
中
大
舒白香著《遊山日記》卷二,嘉慶九年六月辛巳(二十四日)項下有一節雲:
“予三五歲時最愚。
夜中見星鬥闌幹,去人不遠,辄欲以竹竿擊落一星代燈燭。
于是乘屋而疊幾,手長竿,撞星不得,則反仆于屋,折二齒焉。
幸猶未龀,不緻終廢嘯歌也。
又嘗随先太恭人出城飲某淑人園亭,始得見郊外平遠處天與地合,不覺大喜而嘩,誡禦者鞭馬疾馳至天盡頭處,試扪之當異常石,然後旋車飯某氏未遲。
太恭人怒且笑曰,癡兒,攜汝未周歲自江西來,行萬裡矣,猶不知天盡何處,乃欲扪天赴席耶。
予今者僅居此峰,去人間不及萬丈,顧已沾沾焉自炫其高,其愚亦正與孩時等耳。
随筆自廣,以博一笑。
”這一段小文寫得很有意思,而且也難得,因為中國看不起小孩,所以文學中寫兒童生活的向來不大有。
宋趙與時著《賓退錄》卷六記路德延處朱友謙幕,作《孩兒詩》五十韻,有數聯雲: 近來得見“扁舟子自記履曆”一本,系吾鄉範嘯風先生自著年譜手稿,記道光十年庚寅至光緒二十年甲午凡六十五年間事。
嘯風名寅,同治癸酉科副榜,著《越諺》五卷行于世,其行事多奇特,我在重印《越諺》跋中略有說及。
年譜所記事不必盡奇而文殊妙,多用方言俗字,惜後半太略,但其特别可取者亦在所叙兒時瑣事,大抵在别家年譜中所很難找到也。
道光年紀事中雲: 競指雲生岫,齊呼月上天。
祖父母父母嘗謂予曰,爾出天花,患驚數晝夜,祖父請有名痘醫孫旸谷先生留家不肯放歸。
刺雞冠,割羊尾,搓桑蠶,皆祖父母親手安排,迨毒食吃足而痘見點。
迨灌漿,癢而要搔,母親日夕不眠而管視予手,卒至于麻,亦天數也。
此外記所見尚有兩次,一為道光三十年庚戌二十一歲時,雲七月見兩頭蛇于竈,一為鹹豐二年壬子二十三歲在安徽颍州府署,雲十二月夜見反案鬼于書齋花塢。
據說蛇類中原有首尾相似者,兩頭蛇之謎不難解,唯反案鬼不知是何狀,查《越諺》卷中鬼怪類雖有大頭鬼獨腳魈等十幾種,卻不見有反案鬼,我自己回想小時候所聞見的各式鬼怪也想不起這一種來,覺得很是可惜。
難道這是颍州地方所特有的麼?仔細的想又似乎未必然。
是春之暮,天氣翻潮,地潤。
領予之工婦張姓者故逆吾意,吾啼,而張婦益逆之,遂賴地匍匐于堂中,西入式二嬸廊下門,由庶曾祖母房曆其竈間側樓下而入叔祖母房中之卧榻下。
父母祖父母皆驚霍失措,唯祖父疑予患痧腹痛,而绐予出床下,以通關散入鼻噴嚏,啼乃止。
手足衣面皆塗黑如炭,又皆笑之。
是年學村童罵人,大姊恐之曰,雷将擊爾,可罵人乎。
奇齡弟亦同罵人。
一日雷電交作,大姊扯餘及弟同跪于堂階上朝南,而霹靂至,大姊逃入廊下,奇齡弟亦驚啼而逃入。
予跪而獨見雷電之神果随霹靂由西廳棟而來,先一神瘦長,銳頭毛臉,細腳,兩翼聯腋間,随聲跳躍,餘南面而跪,彼北面而來,至中廳檐間即轉身向東南棟逃出而去。
又一聲霹靂,如前神而稍肥矮者跳躍來往均如之。
予大呼姊來同視,而姊掩耳不聞。
迨父母出來,起予跪而告之,父母皆謂我荒誕雲。
是歲之夏全家多病悔,唯餘無恙。
先君子初患類瘧,既而成三陰瘧,自夏徂秋,至冬未愈,遂荒讀。
餘搜藥紙作小本,與諸弟及堂弟仰泉沈氏表弟伯卿輩嬉戲濡筆,塗于藥紙小本上曰,某年月日,父病,化三陰瘧。
某月日,兄病傷寒,十四日身涼,發頂結如餅,
夜中見星鬥闌幹,去人不遠,辄欲以竹竿擊落一星代燈燭。
于是乘屋而疊幾,手長竿,撞星不得,則反仆于屋,折二齒焉。
幸猶未龀,不緻終廢嘯歌也。
又嘗随先太恭人出城飲某淑人園亭,始得見郊外平遠處天與地合,不覺大喜而嘩,誡禦者鞭馬疾馳至天盡頭處,試扪之當異常石,然後旋車飯某氏未遲。
太恭人怒且笑曰,癡兒,攜汝未周歲自江西來,行萬裡矣,猶不知天盡何處,乃欲扪天赴席耶。
予今者僅居此峰,去人間不及萬丈,顧已沾沾焉自炫其高,其愚亦正與孩時等耳。
随筆自廣,以博一笑。
”這一段小文寫得很有意思,而且也難得,因為中國看不起小孩,所以文學中寫兒童生活的向來不大有。
宋趙與時著《賓退錄》卷六記路德延處朱友謙幕,作《孩兒詩》五十韻,有數聯雲: 近來得見“扁舟子自記履曆”一本,系吾鄉範嘯風先生自著年譜手稿,記道光十年庚寅至光緒二十年甲午凡六十五年間事。
嘯風名寅,同治癸酉科副榜,著《越諺》五卷行于世,其行事多奇特,我在重印《越諺》跋中略有說及。
年譜所記事不必盡奇而文殊妙,多用方言俗字,惜後半太略,但其特别可取者亦在所叙兒時瑣事,大抵在别家年譜中所很難找到也。
道光年紀事中雲: 競指雲生岫,齊呼月上天。
祖父母父母嘗謂予曰,爾出天花,患驚數晝夜,祖父請有名痘醫孫旸谷先生留家不肯放歸。
刺雞冠,割羊尾,搓桑蠶,皆祖父母親手安排,迨毒食吃足而痘見點。
迨灌漿,癢而要搔,母親日夕不眠而管視予手,卒至于麻,亦天數也。
此外記所見尚有兩次,一為道光三十年庚戌二十一歲時,雲七月見兩頭蛇于竈,一為鹹豐二年壬子二十三歲在安徽颍州府署,雲十二月夜見反案鬼于書齋花塢。
據說蛇類中原有首尾相似者,兩頭蛇之謎不難解,唯反案鬼不知是何狀,查《越諺》卷中鬼怪類雖有大頭鬼獨腳魈等十幾種,卻不見有反案鬼,我自己回想小時候所聞見的各式鬼怪也想不起這一種來,覺得很是可惜。
難道這是颍州地方所特有的麼?仔細的想又似乎未必然。
是春之暮,天氣翻潮,地潤。
領予之工婦張姓者故逆吾意,吾啼,而張婦益逆之,遂賴地匍匐于堂中,西入式二嬸廊下門,由庶曾祖母房曆其竈間側樓下而入叔祖母房中之卧榻下。
父母祖父母皆驚霍失措,唯祖父疑予患痧腹痛,而绐予出床下,以通關散入鼻噴嚏,啼乃止。
手足衣面皆塗黑如炭,又皆笑之。
是年學村童罵人,大姊恐之曰,雷将擊爾,可罵人乎。
奇齡弟亦同罵人。
一日雷電交作,大姊扯餘及弟同跪于堂階上朝南,而霹靂至,大姊逃入廊下,奇齡弟亦驚啼而逃入。
予跪而獨見雷電之神果随霹靂由西廳棟而來,先一神瘦長,銳頭毛臉,細腳,兩翼聯腋間,随聲跳躍,餘南面而跪,彼北面而來,至中廳檐間即轉身向東南棟逃出而去。
又一聲霹靂,如前神而稍肥矮者跳躍來往均如之。
予大呼姊來同視,而姊掩耳不聞。
迨父母出來,起予跪而告之,父母皆謂我荒誕雲。
是歲之夏全家多病悔,唯餘無恙。
先君子初患類瘧,既而成三陰瘧,自夏徂秋,至冬未愈,遂荒讀。
餘搜藥紙作小本,與諸弟及堂弟仰泉沈氏表弟伯卿輩嬉戲濡筆,塗于藥紙小本上曰,某年月日,父病,化三陰瘧。
某月日,兄病傷寒,十四日身涼,發頂結如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