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與随園
關燈
小
中
大
徐時棟《煙嶼樓讀書志》卷十六有小倉山房集一條,中有兩則雲:
“本朝盛行之書,餘最惡李笠翁之《一家言》,袁子才之《随園詩話》。
《一家言》尚有嗤鄙之者,《随園詩話》則士大夫多好之,其中傷風敗俗之語,易長浮蕩輕薄之心,為父兄者可令子弟見之耶? 第二則的話我覺得說得很對。
簡單的記述中顯出冷冷的諷刺,很能揭穿随園的缺點,這是他的俗,也可以說沒趣味。
我在這裡須得交代明白,我很看重趣味,以為這是美也是善,而沒趣味乃是一件大壞事。
這所謂趣味裡包含着好些東西,如雅,拙,樸,澀,重厚,清朗,通達,中庸,有别擇等,反是者都是沒趣味。
普通有低級趣味這一句話,雖然看樣子是從日本輸入的,據我想也稍有語病,但是現在不妨借來作為解說,似乎比說沒趣味更容易懂些。
沒趣味并不就是無趣味,除非這人真是救死唯恐不贍,平常沒有人對于生活不取有一種特殊的态度,或淡泊若不經意,或瑣瑣多所取舍,雖其趨向不同,卻各自成為一種趣味,猶如人各異面,隻要保存其本來眉目,不問妍媸如何,總都自有其生氣也。
最不行的是似是而非的沒趣味,或曰假趣味,惡趣味,低級趣味均可,假如照大智若愚的這說法,這可以說是大俗若雅罷。
頂好的例便是印貪三面刻,墨慣兩頭磨。
大凡對于印與墨人可以有這幾種态度。
一,不用,簡直就沒有關系。
二,利用,印以記名,墨以寫字,用過就算,别無他求。
三,愛惜,實用之外更有所選擇,精良适意,珍重享用。
這幾句話說的有點奢侈,其實并不然,木工之于斧鑿,農夫之于鋤犁,蓋無不如此,不獨限于讀書人之筆墨紙硯也。
李圭著《思痛記》,述其陷太平天國軍中時事,卷下記掌書大人寫賀表雲: 第一則的意思很平凡,隻是普通正宗派的說法,沒有一點獨立的見識。
李笠翁雖然是一個山人清客,其地位品格在那時也很低落在陳眉公等之下了,但是他有他特别的知識思想,大抵都在《閑情偶寄》中,非一般文人所能及,總之他的特點是放,雖然毛病也就會從這裡出來的。
劉廷玑著《在園雜志》卷一雲: 一日餘于友人扇頭見一律,有印貪三面刻,墨慣兩頭磨。
餘曰,此必随園詩也。
問之,果然。
” “李笠翁漁,一代詞客也,著述甚夥,有傳奇十種,《閑情偶寄》,《無聲戲》,《肉蒲團》各書,造意遣詞皆極尖新。
沈宮詹繹堂先生評曰,聰明過于學問,洵知言也。
但所至攜紅牙一部,盡選秦女吳娃,未免放誕風流。
昔寓京師,顔其旅館之額曰賤者居,有好事者戲顔其對門曰良者居,蓋笠翁所題本自謙,而谑者則譏所攜也。
所輯詩韻頗佳,其《一家言》所載詩詞及史斷等類亦别具手眼。
”此節對于笠翁的褒貶大抵都得中,殆康熙時人見識亦較高明耶。
馬先登著《勿待軒雜志》卷下雲: “李笠翁所著《閑情偶寄》一書,自居處飲食及男女日用
《一家言》尚有嗤鄙之者,《随園詩話》則士大夫多好之,其中傷風敗俗之語,易長浮蕩輕薄之心,為父兄者可令子弟見之耶? 第二則的話我覺得說得很對。
簡單的記述中顯出冷冷的諷刺,很能揭穿随園的缺點,這是他的俗,也可以說沒趣味。
我在這裡須得交代明白,我很看重趣味,以為這是美也是善,而沒趣味乃是一件大壞事。
這所謂趣味裡包含着好些東西,如雅,拙,樸,澀,重厚,清朗,通達,中庸,有别擇等,反是者都是沒趣味。
普通有低級趣味這一句話,雖然看樣子是從日本輸入的,據我想也稍有語病,但是現在不妨借來作為解說,似乎比說沒趣味更容易懂些。
沒趣味并不就是無趣味,除非這人真是救死唯恐不贍,平常沒有人對于生活不取有一種特殊的态度,或淡泊若不經意,或瑣瑣多所取舍,雖其趨向不同,卻各自成為一種趣味,猶如人各異面,隻要保存其本來眉目,不問妍媸如何,總都自有其生氣也。
最不行的是似是而非的沒趣味,或曰假趣味,惡趣味,低級趣味均可,假如照大智若愚的這說法,這可以說是大俗若雅罷。
頂好的例便是印貪三面刻,墨慣兩頭磨。
大凡對于印與墨人可以有這幾種态度。
一,不用,簡直就沒有關系。
二,利用,印以記名,墨以寫字,用過就算,别無他求。
三,愛惜,實用之外更有所選擇,精良适意,珍重享用。
這幾句話說的有點奢侈,其實并不然,木工之于斧鑿,農夫之于鋤犁,蓋無不如此,不獨限于讀書人之筆墨紙硯也。
李圭著《思痛記》,述其陷太平天國軍中時事,卷下記掌書大人寫賀表雲: 第一則的意思很平凡,隻是普通正宗派的說法,沒有一點獨立的見識。
李笠翁雖然是一個山人清客,其地位品格在那時也很低落在陳眉公等之下了,但是他有他特别的知識思想,大抵都在《閑情偶寄》中,非一般文人所能及,總之他的特點是放,雖然毛病也就會從這裡出來的。
劉廷玑著《在園雜志》卷一雲: 一日餘于友人扇頭見一律,有印貪三面刻,墨慣兩頭磨。
餘曰,此必随園詩也。
問之,果然。
” “李笠翁漁,一代詞客也,著述甚夥,有傳奇十種,《閑情偶寄》,《無聲戲》,《肉蒲團》各書,造意遣詞皆極尖新。
沈宮詹繹堂先生評曰,聰明過于學問,洵知言也。
但所至攜紅牙一部,盡選秦女吳娃,未免放誕風流。
昔寓京師,顔其旅館之額曰賤者居,有好事者戲顔其對門曰良者居,蓋笠翁所題本自謙,而谑者則譏所攜也。
所輯詩韻頗佳,其《一家言》所載詩詞及史斷等類亦别具手眼。
”此節對于笠翁的褒貶大抵都得中,殆康熙時人見識亦較高明耶。
馬先登著《勿待軒雜志》卷下雲: “李笠翁所著《閑情偶寄》一書,自居處飲食及男女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