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7-9)

關燈
帶回英國。

    據悉,安德森是受大英博物館的委托尋找日本狼的。

     那隻狼便是最後一隻。

    打那以後,日本狼就再也沒有露過面。

    國立科學博物館雖沒有宣布日本狼已經滅絕,但根據分析,日本狼存在的可能性幾乎等于零。

    這種分析不無道理。

    狼是純食肉動物,而且狼這種動物過的是高度的社會生活。

    它不象老虎和豹子那樣可以獨立生存。

    因此,便形成了群體社會。

    另外,過群體生活的動物還有獅子等,因為它們單獨很難獲取獵物,便隻能依靠集體的力量,共同出動圍捕獵物。

    隻所以會如此,全由它們跑不快所使然。

     狼也跑不快。

    捕獵時,它們全靠共同包圍。

    這一類的食肉動物,個體一減少,便會急劇走向絕滅的危境。

     它們跟雜食性的熊和野豬等動物不同,要獨立生存下去是絕難辦到的。

     導緻日本狼滅絕的起因是由洋犬帶進來的犬瘟熱和狂犬病。

    這種病由家犬傳染給了狼,并逐漸蔓延開來。

    患了狂犬病的狼甚至在村子和鎮上到處亂蹿,其修狀目不忍睹。

    其後,狼便瀕臨滅絕了。

     若是熊或者野豬之類,隻要能有幾頭幸存下來,便會再度繁盛起來。

    但是,這對過着社會生活的純食肉獸狼族動物來說,則幾近不可能。

    數量一減少,混血雜種的弊害便不可避免。

    這樣,當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必将導緻其更快的滅亡。

     倉田的調查極其詳細。

     如果這些查出來的材料屬實,那麼父親看到的足迹就不是狼留下的。

    因為僅僅一頭狼生存下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個被認為是最後一隻的日本狼被打死之後,十七年已經過去了。

    在此期間,全日本再沒有出現過打死狼的報道。

     那麼,父親看到的爪印究竟是什麼東西留下來的呢? 倉田把照片交各地的獵手辨認。

    因為是照片,所以沒有實物那麼鮮明。

    但作為判斷的基準還是可以的。

     不是狗——所有參加鑒定的人都斷然否認。

    但由此便認定是狼亦缺乏證據,誰也沒見到過狼的爪印。

    據說狼趾間有蹼。

    照片上的足迹,确有蹼狀皮膜。

     結果是衆說紛纭,莫衷一是。

     國立科學博物館經過鑒定,斷定其決不可能是狼留下來的。

    科學家們否定了狼趾間有蹼之說。

    而且,日本狼的身體與小型犬大小相當,出土的狼齒可資證明。

     滄田對此兩說都持懷疑态度。

     對科學家的鑒定,倉田并不十分信服。

    經查證,狼特别喜歡食狗。

    據說在日本,狗的唯一天敵就是狼,因此,狗對狼極端恐懼。

    父親帶的那條柴犬從爪印上聞出狼的氣味以後,極力往父親胯下躲避這一事實。

    便足以證明狼天敵說是對的。

     由此可知,科學家所做出的日本狼隻相當于小型犬大小的推斷,其證據尚嫌不足。

    食犬狼跟小型犬差不多大小,這種說法實在令人難以苟同。

     還有,經調查,祭祀狼的神社有好幾個。

    追根溯源,發現狼曾經是用“犬神”來表示的。

    狼一出現,周圍的鹿和野豬便望風而選。

    因此,狼是被農民作為守護神加以供奉的。

     這對科學家關于狼與小型犬大小相當的說法也是一個反駁。

     十月二十日。

     《信濃日報》刊載了追蹤日本狼的報道。

    報上登出了拍攝下來的足迹的照片,斷定其為日本列島最後一隻日本狼的瓜印。

    有發現或者捕獲者可得到一筆賞金,條件是必須生擒活捉。

    另外,據狼脖子上的項圈推斷,有人曾經飼養過這隻狼。

    報紙呼籲狼主人盡快出面予以配合。

     隻要狼主人願意幫忙,那麼捕捉狼就不是件難事。

     8 德造身子前傾,正急急地趕路。

     他急步如飛,一氣走到天龍川河畔,才停下了腳步。

    然後從懷裡掏出一張報紙,是《信濃日報》。

     他眼盯着那篇報道看了好久。

     然後,他把報紙揉成一團遠遠地抛了出去。

    紙團在寒風的吹送下,飄落到河面上。

    德造目送着它,直到河水把它沖得無影無蹤。

     他擡頭看着遠方,眼前浮現出戈羅的身姿。

     ——狼! 德造坐到土堤上,口中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