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下不可一日而無重臣重臣者在朝廷之中士大夫不敢安肆怠惰而緩急之間能有所堅忍持重而不可奪文定之論可謂笃矣而吾謂國家之得重臣為最難必上有明聖首出之君委任既專恩禮兼隆而為之臣者又必有學問深醇之氣正直之操忠厚恺恻之懷謙牧善下之度凡政令之否臧四方之利病人才之賢否進退九服四裔之向背順逆莫不引為一已之事譽毀愛惡榮辱利鈍一不以介於其中然後能同德一心可内可外可将可相無所往而不宜也雍正十年壬子秋七月 欽命少保大學士一等伯鄂公督巡陝甘經略軍務公朝之所謂重臣也 天子之所敬信體貌有加天下士大夫所望以為鹄者也先是公總制雲貴廣西三省吏服民懷丕績遠播烏蒙之變不踰時而奏克 天子召入政府以三省所治專而不鹹宰相所理淵而溥公夙夜寅恭襄贊亹亹 明良之契不能旦夕離也茲以凖噶爾餘孽尚稽天誅兩路大将軍進師凱旋未奏 命公往經理宣撫之公此行揚 皇威於萬裡宣明 聖天子之德意周爰谘诹悉心谟畫相事機之會度戰守之宜何以搗其巢而得其要領何以防其逸而遏其沖以及糗糧刍茭長運短運之何以順适於輿情供億輸将官與民市民為官役之何以底於克協或召募土兵可以省遠徵師旅抑或威信所敷不戰而可以坐屈蠢爾搤其吭而革其面夫陝甘之民 天子加恩數倍他省蠲其常賦增其物直貸其宿負恤其疾苦申其化谕今見公至吾知士民益誦德歡呼将士之益踴躍用命也昔唐開元盛時遣宰相張說巡邊立平康待賓餘黨奏罷邊兵二十萬人說之學術品望未必及公而巡邊之績甚偉綱目大書以美之宋仁宗使韓範駐劄泾州不數月也元昊稱臣請和西鄙晏然無事嘉佑治平之盛實基於此公之望實堪與韓範比肩而凖噶爾餘醜又非元昊等夷我 聖朝威靈 皇上仁明聖武又非唐宋二代之比且我 聖祖仁皇帝所赦之九死而一生卵翼以長者乃敢父子忘恩抗背其不可逭也必矣 天子命公三閲月囘朝蓋以小醜不足以煩公之久駐而旦夕承弼其丕應昭受為宏且遠也世遠與公同事禁庭公不餘鄙辱誨勵之嘗與餘語性學之原經世宰物之方知公之所以稱重臣之選膺 帝眷之深者豈徒在聲績之外着哉 送傅少宰巡撫浙江序 吏部右侍郎傅公以乙已秋七月 特簡署浙江巡撫越七日馳驿以行 聖主知公久資公以經理者不徒東南一道浙為重地需人暫得公之重治之先是公以翰林家居十年今上在潛邸時聞公名使傅 皇子公啟導維殷以嚴見憚不妄交一人恪勤乃職六年如一日 禦極以來知公可用授内閣學士又二年知公果大可用也陞吏部侍郎未數月知公無所不可用也遂有撫浙之命世遠以癸卯歲蒙 恩特召與公同侍書 皇子公又嘗主鄉會兩闱世遠忝與同考兩年中晨夕相聚未嘗數日離茲之往也其可以無言乎公氣質高明剛方不撓常懷澄清吏治撫民育物之意自起用以來聞望馳於四國浙民何幸而得公涖止也嘗讀易至中孚上巽下兌解之者曰自二體言之為中虛以一卦言之為中實中虛者中無私主至虛能生明也中實者中無妄念外累不能入也故能豚魚皆格孔子系之傳曰柔在内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以卦具柔剛之宜有說巽之美故孚能化邦也諸葛武侯治蜀下教謂參署者集衆思廣忠益也人心苦不能盡苟能慕元直之不惑幼宰之勤劬則亮可少過武侯之用心即中孚之義也公謂餘曰君欲以序贈行幸少頌而多規也公之虛誠即此其一矣世遠鄙人也頌何足為公重又何能有以窺公敬取易之所謂中虛中實孔子之所謂柔剛說巽武侯之所謂集思廣益者以效古人頌規之義 送黃侍禦巡按台灣序 台灣居海外在南紀之曲東倚層巒西界漳州南鄰粵北之雞籠城與福州對峙地近河沙矶小琉球周袤三千餘裡孤嶼環瀛土壤沃衍禾稻不糞而長物産蕃滋果?蠃蛤硫磺水藤糖蔗無所不有固東南一大聚落也自鹭門金門迤逦以達澎湖可六百餘裡又東至台之鹿耳門旁夾以七鲲身北線尾水淺沙膠纡折難入明嘉靖末海宼林道乾據之道乾後顔思齊勾倭人屯聚鄭芝龍附之未久荷蘭誘倭奪之鄭氏破荷蘭為巢穴傳三世今 天子聲教四訖鄭氏擒滅設官置吏休養孕育垂四十年去歲羣不逞之徒煽惑莠民撞搪嘯号賴 天子威靈将帥用命舟帥直入七日奏克 天子特注意台灣簡監察禦史中有敦實廉能娴猷略知治體可任以股肱耳目者二人往按其地黃君偕吳君膺新命以行餘與黃君同門友也夙知君家學素履君兄弟五人皆有聲績長公次公以督學清正晉秩為卿君年最少由吏部陟台中能直已行道不矯激沽名為 聖主所倚信以夏四月至閩餘一見即為台灣慶得人君自童子試至登進士第未嘗出都門茲将出波濤航大海奉 天子命以綏輯羣黎神志肅定忠慎恢廓古所謂大丈夫者君其人矣夫台灣鮮土着之民耕鑿流落多閩粵無賴子弟土廣而民雜至難治也為司牧者不知所以教之甚或不愛之而因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