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這此字也指敬而言德是德性明德是明在己的德性新民是使天下人都明其德性朱子又說人年長時入到大學中學大人之學若不從事於敬其氣必昏瞶不能啟發自家的聰明資質以窮理緻知其志必懈怠不能進益其德行修治其學業以成已成物這等明德新民的功效如何可緻所以大學亦不可不先於敬小學灑掃應對進退之節便是聖學之始大學明明德於天下便是聖學之終 太宗文皇帝嘗因學士解缙等進呈大學正心章講義覧之至再谕缙等曰人心誠不可有所好樂一有好樂泥而不返則欲必勝理若心能靜虛事來則應事去如明鏡止水自然純是天理 樂是喜好太宗文皇帝一日因學士解缙等進呈大學書裡面正心一章的講義禦覽過兩遍谕解缙等說人之一心着實不可偏有所喜好假如喜好貸财喜好聲色喜好遊幸一有所偏泥在上頭樂而忘反便人欲之私勝了天理之公心如何得正若人之一心不為外物所擾使本體真靜湛然虛明凡遇喜怒憂懼的事務到面前便随感而應當喜的喜當怒的怒當憂的憂當懼的懼事過之後隻似那至明之鏡至靜之水但遇人好的照見好醜的照見醜初何嘗容心豈不是自然一團的天理這等心豈有不正 乂嘗語侍讀學士胡廣等曰為學不可不知易易道妙在變通不失其正古人随時從道之說最得要領亦在虛心玩之耳 易是周易古人是指伊川程子要領是衣裳總會處太宗文皇帝又嘗一日與侍讀學士胡廣等說人之為學不可不曉得周易周易的道理專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所以至妙處雖變通無常都不失了正道伊川程子作周易傳序第一句便說随時變易以從道這一句蓋人所遇之時雖變易不同都不可違了這所以然之理最得周易之總會如裳之有要衣之有領一般凡一卦一爻中皆不過此意惟在人虛心涵泳玩索而後知之祖宗成憲前面都是說太祖太宗留心於聖經賢傳親近儒臣乃萬世成法 書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 書是書經仲虺之诰篇王是說得天下亡是說失天下仲虺因成湯放桀而有慙德作诰以釋之又引這一段古語說人君能不自滿假自家主意要人為師從他講學委心聽順這等虛己求益則德日崇業日廣自有個得天下之理人君若好高自大說天下人都不如已這等驕矜侮慢則善日消惡日長自有個失天下之理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若凡事喜懽下問於人則天下之善都歸於已綽然有餘不可勝用故曰好問則裕若止知有己不知有人則所知有限如何濟得大事故曰自用則小按湯之於伊尹先學而後臣即是好問能自得師所以得了天下桀嘗自稱如天之有日日亡乃亡即是自用謂人莫已若所以失了天下 禮記凡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诏之瞽宗秋學禮執禮者诏之冬讀書典書者诏之禮在瞽宗書在上庠 禮記是禮經文王世子篇世子是天子之元子誦是口誦弦是有弦之樂大師是掌樂之官執禮者是掌禮之官典書者是掌書之官诏是教也瞽宗是殷學名上庠是虞學名周有天下兼立三代之學古者教天子之元子當春之時口誦樂章即詩經裡面雅頌之節這都是掌樂之官教他於瞽宗之中所以養其中和性情當秋之時學先王之禮則有掌禮之官教他當冬之時讀先聖先師之書則有掌書之官教他學禮也在瞽宗之中讀書卻在上庠之中 凡祭與養老乞言合語之禮皆小樂正诏之於東序凡祀天神祭地祗享宗廟都謂之祭古者人君簡第一等年高有德的人号為三老五更齋戒緻敬親自上與飲食以教天下之孝弟這是養老之禮因行養老之禮就問這老人家求善言之可行者虛已聽教這是乞言之禮凡祭及養老與凡大射等禮當禮畢燕飲之時皆得聚在一處講論先王之法會合義理互相告語這是合語之禮這幾様禮其間各有威儀容節為天子之元子皆所當知於是小樂正教他於東序之中小樂正也是掌樂之官東序是大學古者天子之元子春夏秋冬四時進學不肯間斷了工夫禮樂書史之臣不離了左右所以君德成而天下治也 易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這是周易兌卦大象之辭麗是依附川水壅塞處為澤孔子於周易兌卦說兌之為訓是喜悅的意思然其卦畫以一隂進於二陽之上喜見於外其象如澤水能潤萬物萬物喜悅他以重卦論之兩個兌卦便象兩處澤水依附在一處交相浸潤互有滋益的模様君子人觀這麗澤兌之象當與同門之朋合志之友交相講習若彼此之間論難講明於前體驗習熟於後使心與理相契身與事相安則天下可悅孰大於此正如兩澤之水自相依附互有滋益的一般 詩伐木丁丁鳥鳴嘤嘤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嘤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這是詩經小雅伐木篇乃燕朋友故舊之樂伐木是斫伐樹木丁丁是伐木聲嘤嘤是鳥聲之和幽谷是幽深的山谷喬木是高樹相是觀看伊是彼也詩人說山中人斫伐樹木其聲丁丁然相應遂起興說禽鳥和鳴其聲嘤嘤然從幽深的山谷裡出來飛在高樹上其和鳴相呼乃是尋求其同類的聲音觀彼禽鳥無知也曉得尋求其同類有此和平之聲況彼人之有知豈可不交求朋友人若能笃於朋友之好德業相勸過失相規久而不渝可質之神明則德成於已動靜雲為神明必聽之相之而終獲乎和順平康之福蓋朋友是五倫之一若無朋友便是廢了大倫所存所行乖戾偏黨無人救正必獲罪於天何福之有 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即與之化矣 芝蘭是香草鮑魚是腐壞的魚肆是如今買賣鋪孔子家語書裡說若與為善之人相處便如進那芝蘭的房裡初聞見香久了不聞見非是不聞見習熟慣了與之相忘就化於香中不覺了蓋與善人相處初問聽他說的都是好話看他行的都是好事便曉得是個善人恰似不可及若隻管相親久将來薰陶漸染於善不覺也化做善人與他一般了若與不善之人相處便如進那鮑魚的鋪裡初聞見臭久了不聞見非是不聞見習熟慣了與之相忘就化於臭中不覺了蓋與不善之人相處初間聽他說的都無好話看他行的都無好事也曉得個不善之人不宜學他若不能踈遠久将來薰陶漸染於不善不覺就化做不善之人與他一般了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善與不善都各以類相從正如銀朱所收藏的去處必帶些紅油漆所收藏的去處必帶些黑所以君子人必謹慎其所與同處之人如常人便須是親近益友不可親近損友人君便須是親近正人不可親近小人恐被他汚染了 孟子舜尚見帝帝館甥于貳室亦享舜疊為賓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帝是帝堯館是館舍古禮妻之父謂之外舅故女之夫亦謂之甥帝堯以女配舜故謂舜為甥貳室是副貳之宮室孟子因門人萬章問朋友之道告他說古者舜上而朝見于帝堯帝堯館舜于副貳之宮中亦就而享舜之食互相做賓主相待可見堯以天子下友舜而不為屈己舜以匹夫上友堯而不為僭分故曰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用下敬上謂之貴貴 用解做以字這上一個貴字是貴重的意思下一個貴字是指有位之人孟子又說以在下之人敬事在上之人這是貴重貴人禮當如此 用上敬下謂之尊賢 尊是尊禮賢是有德之人孟子又說以在上之人敬事在下之人這是尊禮賢人禮亦當如此 貴貴尊賢其義一也 貴重貴人與尊禮賢人都是理上當得處但時人止知貴人可貴不知賢人可尊故孟子說這二者其義一般不可以有位而輕有德也 篁墩文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