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雖是長得茂盛了也不知道隻說不大長盛
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這一句是總結上文之意言身不修不可以齊家蓋身是一家的根本一身既壞家裡諸事都做不成了
右傳之八章釋修身齊家
右是前面說大學傳的第八章是解釋經文中修身齊家的意思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康诰是周書篇名赤子是初生的子曾子引周書說人君保愛百姓當如保愛初生的子一般又解說道那初生的子饑便思乳寒便思衣隻不會說話那為母的把至誠心去求他雖是有些不着那赤子的意也不遠了不曾有人學了養子的法才去嫁人的可見慈母愛子的心是出于自然所以那赤子雖不會說話以誠心求之也得其意何況百姓每會說話的若反不得其意隻是不曾把誠心去求他
一家仁一國興仁
人能使一家之中都孝順父母盡了仁的道理則一國的人看着様子自然孝順父母而興於仁
一家讓一國興讓
人能使一家之中都敬事兄長盡了讓的道理則一國的人看着様子自然敬事兄長而興於讓
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一人指君說若為人君的不仁不讓隻要貪财所行違背于道理則一國的人不肯心服便生出禍亂來
其機如此
一國的人仁讓本於一家一國的人作亂本於一人其機括所系如此
此謂一言偾事一人定國
所以古人說道一句言語說的不好便壞無數的事一個人行得好便能安定一國
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
堯舜是古時兩位聖君堯舜在當時倡帥天下以仁愛的道理因此那百姓每都依從着他也興於仁愛
桀纣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桀纣是古時兩個無道之君桀纣在當時倡帥天下以暴虐的事務因此那百姓每也都依從着他以暴虐相尚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
人君施号令於天下要百姓每都為善自家卻不好善這便是所令反其所好天下百姓豈肯信從他
是故君子有諸已而後求諸人
有諸已是有善於己君子之人要教百姓每為善須要自家先有這善行如自家能孝父母敬兄長方可責人去盡孝弟事
無諸已而後非諸人
無諸已是無惡於已君子之人要禁百姓每為惡須要自家先沒有這惡行如自家沒有不孝不弟的事方可去正那不孝不弟的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人若自家身上藏着不善卻要教别人為善自家藏着惡卻要禁别人為惡這便是不恕不恕的人曉喻百姓每能遵守号令決無此理
故治國在齊其家
這一句是總結上文說要整理那一國的百姓必先要整齊這一家的人可見齊家是治國的根本
詩雲樂隻君子民之父母
詩是詩經小雅南山有台篇樂是懽喜的意思隻是助語詞曾子引詩說可喜可樂在上位的君子便是百姓每的父親母親一般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好是喜好惡是憎惡曾子解詩說百姓每心裡所喜好的是飽煖安樂君子之人都順着他的心常恐奪其所好百姓每心裡所憎惡的是饑寒勞苦君子之人也都順着他的心不肯把可惡的事加與他
此之謂民之父母
君子之人於那當好的當惡的都順着人心如此是愛百姓每如愛自家兒子一般所以百姓每愛他亦如愛自家的父母一般以此見得為人上者不可徇私情好惡拂逆了下頭的人心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康诰是周書篇名命是天命曾子引康诰說隻有天命去就無常全看人君所行如何又解書說人君若賤貨貴德所行都是好事則人心歸向便得了天命若貪貨敗德所行都是不好的事則人心離叛便失了天命這一節是言上文引文王詩的意思
楚書曰楚國無以爲寶惟善以爲寶
楚書是楚國史官所記的書楚書說晉大夫趙簡子曾問楚大夫王孫圉說你楚國的寶物如何王孫圉對他我楚國不以金玉為寶隻是賢臣便當做寶
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舅犯是晉文公的母舅晉文公做公子時出亡在外其後他父獻公薨逝了秦穆公勸他歸國舅犯教文公對說出亡在外的人無可以爲寶隻以愛親為寶若不能孝思其親且去争國圖利便不是了這兩節申明不外本而内末的意思
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秦誓也是周書篇名一個是挺然獨立的意思斷斷是誠一的模様技是材能休休是易直好善的意思秦誓說如有一個挺然獨立的大臣爲人誠一也無别様材能隻是他心裡易直好善無比的有度量容得人
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
彥聖是有美德的人不啻猶言不但若大臣見那人有材能的便像他自家有這材能一般見那人有美德的心裡着實喜好不但像口裡稱道他這等實是他度量寛洪能容那有材有德的人
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
利是利益若任用了這好賢樂善的人必能保我子孫常享富貴保我百姓常安生業如此庶幾有益於國家
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
媢疾是妬忌若大臣見那人是有才能的專一妬忌憎嫌他見那人是有美德的便與他不合阻隔他使他到不得君上的跟前這等實是他度量窄狹不能容那有才有德的人
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殆是危殆若用了這嫉賢妬能的人必不能保安我的子孫與我的百姓國家豈不危殆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
放流是發去遠方便像而今流罪一般迸是斥逐的意思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