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篁墩文集卷一     明 程敏政 撰青宮直講 大學 大學 大學是古者帝王教人的所在即如今國子監便是這一本書是孔子遺留下的專記古者帝王教人之法故名大學 大學之道 古者人生八歲上至王公下至庶人之子弟都入小學教他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禦書數之文到十五歲自天子之長子衆子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與凡民之俊秀都入大學教他修已治人之道如下文所說便是 在明明德 明是教人用工明德是天所賦於人之德性以具衆理而應萬事本自虛靈不昧如明鏡一般但氣禀有昏濁又吃物欲蔽了則有時而昏如明鏡被塵埃遮了一般人須要力學用工重新明了自家明德如明鏡去了塵埃一般方好所以大學第一件要明明德 在親民 這一個親字宋儒程子說當作新字舊本錯寫了民是天下之人天下之人也都有這明德但為氣禀所拘物欲所蔽昏了若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天下之人除去舊染之汚也都自明其明德所以大學第二件要新民 在止於至善 止是住在個處所不遷動的意思至善乃事理當然之極凡人行事極好處便是至善若既能明明德又能新民這兩件又不可苟且便了須是都造到至善所在所謂至善必須一團天理之公無一毫人欲之私方是所以大學第三件要止於至善這已上三件是大學一書之綱領 知止而後有定 止是所當止之地即指上文至善說定是志有定向人若能知道至善所在方才志有定向如射箭的知道正鹄一般 定而後能靜 靜是心不妄動既志有定向方才心裡有主張不肯妄動 靜而後能安 安是所處而安既心不妄動方才随所處而安無有不自得處 安而後能慮 慮是處事精詳既所處而安方才處事精詳不肯粗略 慮而後能得 得是得其所止既處事精詳方才能止於那至善所在 身修而後家齊 身是一家的根本人能修治自已的身件件正當無一些差錯那一家的人為父子兄弟夫婦長幼的便看着様子都去學好家無有不齊的 家齊而後國治 家又是一國的根本家既齊了那一國的人便看這一家的樣子也都去學好國無有不治的 國治而後天下平 國又是天下的根本國既治了那天下的人便看這一國的様子也都去學好天下無有不平的自物格而後知至以下七句是大學八條目的功効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天子是指人君人君代天理物便如天的兒子一般庶人是指百姓每這至於兩個字包着諸侯卿大夫士在裡面壹是解作一切言上自人君下數到百姓每貴賤雖有不同一切要以修身做個根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本是指身末是指家國天下否是不然的意思人的一身既不能修便是根本上亂了卻要使家齊國治天下平決不可得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厚是指一家所薄是指國與天下未之有是說無此理一家有骨肉之親國與天下羣臣百姓多是疏遠的人自然較薄些若一家骨肉分上既待的薄了卻望他去優禮臣下愛養百姓必定無此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與這一節是說八條目中修身齊家兩件最為緊要 詩雲邦畿千裡惟民所止 這兩句詩出在詩經商頌玄鳥篇邦畿是京畿地方止字解作居字詩言京畿地方周圍有千裡之廣乃百姓每所居止的去處引此以見凡百事物都有個至善當止的意思 詩雲缗蠻黃鳥止于丘隅 這兩句詩出在詩經小雅缗蠻篇缗蠻是鳥聲丘隅是山高樹多的去處詩言缗蠻之聲的黃鳥這等微物都知道做巢居止在那山高樹多去處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子是孔子孔子讀這缗蠻兩句詩說黃鳥微物尚能知道尋個好處做巢居止人爲萬物之靈豈可反不如這禽鳥知所當止乎引此以見大凡人不可不知個止至善的意思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誠意是學者自修頭一件事毋解做禁止自欺是自家欺謾不肯着實曾子解經文說誠其意者這一句隻是要人於心上發動時便着實爲善着實去惡常常禁止那自家欺謾的意思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謙字解做快字足字凡惡惡如惡那惡臭一般着實怕染些惡在身上好善要如好那好色一般着實要得那善在身上這等自家心裡方才快足 故君子必愼其獨也 獨是指自家心裡說好善惡惡着實與不着實隻是自家心裡曉得别人不曉得所以君子的人於這等去處必要謹愼不可一毫放肆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 閑居是沒人看見處小人在那沒人看見處爲惡無一様不做出來 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 厭然是皇恐要躱藏的模様小人在背地裡幹了那不善的事及至見君子的人不覺皇恐躱藏要遮掩惡處顯出他那善來 人之視已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視解做看字小人的模様人都看出來便如看見他肚裡肝肺一般這等小人枉費了這一段詐心有甚麽益處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愼其獨也 中是心裡外是外面這獨字即是閑居沒人看見處曾子說這等小人心裡着實為惡自然露将出來所以君子的人以此為戒雖是沒人看見處愈加謹愼不敢一毫放肆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 諺是俗語曾子引俗語說那溺愛的人偏不明他兒子雖有不肖處也不知道隻是說好 莫知其苖之碩 苖是田苖碩是茂盛的意思俗語又說那貪得的人偏不足他那田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