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慈的夜莺歌
關燈
小
中
大
思退益夫斯基、托爾斯泰、丹農雪烏、波特萊耳、盧騷這一班人也各有各的來法,反正都不是經由正宗的介紹,都是邂逅,不是約會。
這次我到平大教書也是偶然的,我教着濟慈的夜莺歌也是偶然的,乃至我現在動手寫這一篇短文,更不是料得到的。
友鸾再三要我寫才鼓起我的興來,我也很高興寫,因為看了我的乘興的話,竟許有人不但發願去讀那夜莺歌,并且從此得到了一個親口嘗味最高級文學的門徑,那我就得意極了。
但是叫我怎樣講法呢?在課堂裡一頭講生字一頭講典故,多少有一個講法,但是現在要我坐下來把這首整體的詩分成片段诠釋他的意義,可真是一個難題!領略藝術與看山景一樣,隻要你地位站得适當,你這一望一眼便吸收了全景的精神;要你“遠視”的看,不是近視的看;如其你捧住了樹才能見樹,那時即使你不惜工夫一株一株的審查過去,你還是看不到全林的景子。
所以分析的看藝術,多少是刹風景的,綜合的看法才對。
所以我現在勉強講這夜莺歌,我不敢說我能有什麼心得的見解!我并沒有!我隻是在課堂裡講書的态度,按句按段的講下去就是;至于整體的領悟還得靠你們自己,我是不能幫忙的。
你們沒有聽過夜莺先是一個困難。
北京有沒有我都不知道下回箫友梅先生的音樂會要是有貝德芬的第六個“沁芳南”(ThePastoralSymphony)時,你們可以去聽聽,那裡面有夜莺的歌聲好吧,我們隻要能同意聽音樂——自然的或人為的——有時可以使我們聽出神。
譬如你晚上在山腳下獨步時聽着清越的笛聲,遠遠的飛來,你即使不滴淚,你多少不免“神往”不是?或是在山中聽泉樂,也可使你忘卻俗景,想像神境。
我們假定夜莺的歌聲比白天聽着的什麼鳥都要好聽;他初起像是襲雲甫,嗓子發沙的,很懈的試她的新歌;頓上一頓,來了,有調了。
可還不急,隻是清脆悅耳,像是珠走玉盤(比喻是滿不相幹的!)慢慢的她動了情感,仿佛忽然想起了什麼事情使他激成異常的憤慨似的,他這才真唱了,聲音越來越亮,調門越來越新奇,情緒越來越熱烈,韻味越來越深長,像是無限的歡暢,像是豔麗的怨慕,又像是變調的悲哀——直唱得你在旁傾聽的人不自主的跟着她興奮,伴着她心跳。
你恨不得和着她狂歌,就差你的嗓子太粗太濁合不到一起!這是夜莺,這是濟慈聽着的夜莺;本來晚上萬籁俱寂後聲音的感動力就特強,何況夜莺那樣不可模拟的妙樂。
好了,你們先得想像你們自己也叫音樂的沉醴浸醉了,四肢軟綿綿的,心頭癢荠荠的,說不出的一種濃味的馥郁的舒服,眼簾也是懶洋洋的挂不起來,心裡滿是流膏似的感想,遼遠的回憶,甜美的惆怅,閃光的希冀,微笑的情調一齊兜上方寸靈台時——再來——“inalow,tremulousundertone”——開誦濟慈的夜莺歌,那才對勁兒! 這不是清醒時的說話,這是半夢呓的私語,心裡暢快的壓迫太重了流出口來绻缱的細語——我們用散文譯他的意思來看:—— (一)“這唱歌的,唱這樣的神妙的歌的,決不是一隻平常的鳥;她一定是一個樹林裡美麗的女神,有翅膀會飛翔的。
她真樂呀,你聽獨自在黑夜的樹林裡,在枝幹交叉,濃蔭如織的青林裡,她暢快的開放她的歌調,贊美着初夏的美景,我在這裡聽她唱,聽的時候已經很多,她還是恣情的唱着:啊,我真被她的歌聲迷醉了,我不敢羨慕她的清福,但我卻讓她無邊的歡暢催眠住了,我像是服了一劑麻藥,或是喝盡了一劑鴉片汁,要不然為什麼這睡昏昏思離離的像進了甜鄉似的,我感覺着一種微倦的麻痹,我太快活了,這快感太尖銳了,竟使我心房隐隐的生痛了!” (二)“你還是不倦的唱着——在你的歌聲裡我聽出了最香洌的美酒的味兒。
呵,喝一杯陳年的真葡萄酒都痛快呀!那葡萄是長在暖和的南方的,普魯罔斯那種地方,那邊有的是幸福與歡樂,他們男的女的整天在寬闊的太陽光底下作樂,有的攜着手跳春舞,有的彈着琴唱戀歌;再加那遍野的香草與各樣的樹馨——在這快樂的地土下他們有酒窖埋着美酒。
現在酒味益發的澄靜,香洌了。
真美呀,真充滿了南國的鄉土精神的美酒,我要來引滿一杯,這酒好比是希寶克林靈泉的泉水,在日光裡滟滟發虹光的清泉,我拿一隻古爵盛一個撲滿阿,看呀!這珍珠似的酒沫在這杯邊上發瞬,這杯口也叫紫色的濃漿染一個鮮豔;你看看,我這一口就把這一大杯酒吞了下去——這才真醉了,我的神魂就脫離了軀殼,幽幽的辭别了世界,跟着你清唱的音響,像一個影子似澹澹的掩入了你那暗沉沉的林中。
” (三)“想起這世界
這次我到平大教書也是偶然的,我教着濟慈的夜莺歌也是偶然的,乃至我現在動手寫這一篇短文,更不是料得到的。
友鸾再三要我寫才鼓起我的興來,我也很高興寫,因為看了我的乘興的話,竟許有人不但發願去讀那夜莺歌,并且從此得到了一個親口嘗味最高級文學的門徑,那我就得意極了。
但是叫我怎樣講法呢?在課堂裡一頭講生字一頭講典故,多少有一個講法,但是現在要我坐下來把這首整體的詩分成片段诠釋他的意義,可真是一個難題!領略藝術與看山景一樣,隻要你地位站得适當,你這一望一眼便吸收了全景的精神;要你“遠視”的看,不是近視的看;如其你捧住了樹才能見樹,那時即使你不惜工夫一株一株的審查過去,你還是看不到全林的景子。
所以分析的看藝術,多少是刹風景的,綜合的看法才對。
所以我現在勉強講這夜莺歌,我不敢說我能有什麼心得的見解!我并沒有!我隻是在課堂裡講書的态度,按句按段的講下去就是;至于整體的領悟還得靠你們自己,我是不能幫忙的。
你們沒有聽過夜莺先是一個困難。
北京有沒有我都不知道下回箫友梅先生的音樂會要是有貝德芬的第六個“沁芳南”(ThePastoralSymphony)時,你們可以去聽聽,那裡面有夜莺的歌聲好吧,我們隻要能同意聽音樂——自然的或人為的——有時可以使我們聽出神。
譬如你晚上在山腳下獨步時聽着清越的笛聲,遠遠的飛來,你即使不滴淚,你多少不免“神往”不是?或是在山中聽泉樂,也可使你忘卻俗景,想像神境。
我們假定夜莺的歌聲比白天聽着的什麼鳥都要好聽;他初起像是襲雲甫,嗓子發沙的,很懈的試她的新歌;頓上一頓,來了,有調了。
可還不急,隻是清脆悅耳,像是珠走玉盤(比喻是滿不相幹的!)慢慢的她動了情感,仿佛忽然想起了什麼事情使他激成異常的憤慨似的,他這才真唱了,聲音越來越亮,調門越來越新奇,情緒越來越熱烈,韻味越來越深長,像是無限的歡暢,像是豔麗的怨慕,又像是變調的悲哀——直唱得你在旁傾聽的人不自主的跟着她興奮,伴着她心跳。
你恨不得和着她狂歌,就差你的嗓子太粗太濁合不到一起!這是夜莺,這是濟慈聽着的夜莺;本來晚上萬籁俱寂後聲音的感動力就特強,何況夜莺那樣不可模拟的妙樂。
好了,你們先得想像你們自己也叫音樂的沉醴浸醉了,四肢軟綿綿的,心頭癢荠荠的,說不出的一種濃味的馥郁的舒服,眼簾也是懶洋洋的挂不起來,心裡滿是流膏似的感想,遼遠的回憶,甜美的惆怅,閃光的希冀,微笑的情調一齊兜上方寸靈台時——再來——“inalow,tremulousundertone”——開誦濟慈的夜莺歌,那才對勁兒! 這不是清醒時的說話,這是半夢呓的私語,心裡暢快的壓迫太重了流出口來绻缱的細語——我們用散文譯他的意思來看:—— (一)“這唱歌的,唱這樣的神妙的歌的,決不是一隻平常的鳥;她一定是一個樹林裡美麗的女神,有翅膀會飛翔的。
她真樂呀,你聽獨自在黑夜的樹林裡,在枝幹交叉,濃蔭如織的青林裡,她暢快的開放她的歌調,贊美着初夏的美景,我在這裡聽她唱,聽的時候已經很多,她還是恣情的唱着:啊,我真被她的歌聲迷醉了,我不敢羨慕她的清福,但我卻讓她無邊的歡暢催眠住了,我像是服了一劑麻藥,或是喝盡了一劑鴉片汁,要不然為什麼這睡昏昏思離離的像進了甜鄉似的,我感覺着一種微倦的麻痹,我太快活了,這快感太尖銳了,竟使我心房隐隐的生痛了!” (二)“你還是不倦的唱着——在你的歌聲裡我聽出了最香洌的美酒的味兒。
呵,喝一杯陳年的真葡萄酒都痛快呀!那葡萄是長在暖和的南方的,普魯罔斯那種地方,那邊有的是幸福與歡樂,他們男的女的整天在寬闊的太陽光底下作樂,有的攜着手跳春舞,有的彈着琴唱戀歌;再加那遍野的香草與各樣的樹馨——在這快樂的地土下他們有酒窖埋着美酒。
現在酒味益發的澄靜,香洌了。
真美呀,真充滿了南國的鄉土精神的美酒,我要來引滿一杯,這酒好比是希寶克林靈泉的泉水,在日光裡滟滟發虹光的清泉,我拿一隻古爵盛一個撲滿阿,看呀!這珍珠似的酒沫在這杯邊上發瞬,這杯口也叫紫色的濃漿染一個鮮豔;你看看,我這一口就把這一大杯酒吞了下去——這才真醉了,我的神魂就脫離了軀殼,幽幽的辭别了世界,跟着你清唱的音響,像一個影子似澹澹的掩入了你那暗沉沉的林中。
” (三)“想起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