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角集
關燈
小
中
大
及深淵之或躍。
人兮,不因一夢之中,豈信濠梁之樂。
綴珠為燭賦(以【有光照夕,深宮朗然】為韻) 碧雲初合兮金烏已藏,深宮欲暝兮歡娛未央。
因綴明珠之彩,将為列燭之光。
出寳箧以規圓,呈姿璀璨;入雕籠而艶發,香照熒煌。
當其,竹箭迎昏,蘭林向夕。
司烜氏卻朱火之耀,守藏吏進骊龍之魄。
然後,萦縷花抱,籠紗霧隔。
亦猶燎江蠟而爇靈麻,可得燒椒房而煥瑤席。
風來不動,凝四座之清輝;夜久逾明,貯一堂之虛白。
由是,價掩聨璐,形疑列錢。
誠非其人火曰火,可謂乎自然而然。
本自蜯胎,飜為龍衘于玉宇;從離蛇口,幾驚蛾拂于瓊筵。
觀其,布質闌幹,含輝晃朗。
分持而清夜星列,逈舉而寒軒月上。
累累交映,曾無見跋之嫌;爛爛相鮮,誰起偷光之想。
莫不,揚彩金屋,增華桂宮。
幕以煙緑,布而焔紅。
欄檻如曉,杯盤若融。
孕美于琉璃窗裡,論精于雲毌屏中。
是以,名擅夜光,功叅庭燎。
妍醜無隐,毫芒必照。
故得,結緑懸黎之寳,不敢稱珍;龍膏豹髓之燈,于焉寝耀且,餙履者于義尤侈,為簾者其功未深。
曷如,效此圓潔,資乎照臨。
遂使,或怨長宵,得縱秉燭之樂;有居幽室,不生欺暗之心。
雖則,魚目難俦,金缸非偶。
終罹好寳之诮,不免窮奢之诟。
燭兮燭兮,儒執智而為之,視隋侯而何有。
沉碑賦(以陵谷久遷名績終在為韻) 元凱立功,銘其始終。
欲播美于萬年之後,乃沉碑于一水之中。
剖彼貞姿餘烈,必期于不朽;藏斯浚壑垂名,庶及于無窮。
豈不——樹佐晉之洪勲,立吞吳之巨績。
思後世以不顯,俾中心而是惕。
将紀乎竹帛,時移則令聞應亡;若銘以盤盂;代異而嘉聲恐寂。
然則,千古無壞,雙碑可憑。
博約之詞既着,雕篆之功亦興。
有美皆述,無勞不稱。
一則,置彼髙山,謂髙陵為谷;一則,投茲深水,憚深谷為陵。
且言曰:水以柔而虛受,石以堅而可久。
雖此隐而彼見,彼若泉而此阜。
不知我者,笑淪棄于目前;庶知我焉,諒昭彰于身後。
既而,憑岸爰舉,臨川載傾。
逆洪漣而星落,殷白浪以雷聲。
始觀其文,徒謂憂于沒齒;終窺其理,方知葉于流名。
由是,影動深泉,響連通谷,莫不詟波,神駭水族。
靈龜将負以股戰,陽侯既覧而心服。
盡驚是日,誤堕淚于斯源;卻想他時,閱色絲于誰目。
至今五百餘年,英聲自傳。
沔水之恩波尚逺,岘山之岚翠猶鮮。
但覺潭邊春盡,而遺芳不歇;更憐川上時移,而茂躅難遷。
然則,伊尹之作阿衡,姬公之為太宰。
邁古之芳猷克着,迄今而英風未改是知,事若美于一時,語自流乎千載。
亦何必,矜盛烈沉豐碑,欲功名之長在。
回雁峰賦(以【色峙晴空,回翔此際】為韻) 衡嶽雲開,見一峰兮,秀出崔嵬。
彼羣鴈以遙翥,抵重巒而盡回。
豈非,漸木有程,冝從茲而北向;随陽既逺,不過此以南來。
觀夫,蒼翠遐标,嵚崟孤峙。
輕岚侵碧落之色,斜影染晴江之水。
彼則俟時而動渺,塞外以爰來;此惟無得而踰望,嵒前而載止。
拂此穹崇,歸心忽同。
遇瀑布而如驚飛繳,映垂藤而若避虛弓。
絶頂千仞,懸崖半空。
遙觀:增逝之姿,似随風退;潛冥之意,不為途窮。
葢以,應候無差,來賓有則。
斂飄飄之雲翰,阻嵓嵓之黛色。
亦猶鸲鹆踰清濟以無因,何異鹧鸪渡澄江而不得。
于時,洞庭木落,雲夢霜晴。
肅肅方臨于鳥道,嗈嗈俄背于猿聲。
稍類乎:王子乘舟,已盡山陰之興;曾參命駕,因聞勝毋之名。
若夫,壁立天南屏開空際信紫閣以難匹何香爐之可嫓,徒見其,如恨山壍,如悲迢逓。
遽旋遵渚之心,倐别叅雲之勢。
殊不知,識其分而不越,守其心而有常。
若戢藻以咀菱,可居彭蠡;若浮深而越廣,自有潇湘。
志在飬毛羽,違雪霜。
何集九疑而栖息,歴五嶺以翺翔?大鵬聞而笑之曰:予,北海而來,南溟是徙。
髙飛而萬裡倐忽,下視而千峰逦迤。
嗟乎,銜蘆違溟之羣,年年至此。
延州獻白鵲賦(以【聖德遐及靈禽表祥】為韻) 我後,君臨九有,仁被諸華。
伊炳靈之白鵲,倐効祉于皇家。
變爾羽毛,以表恩沾于飛走;生乎邊鄙,是彰澤及于幽遐始其決越春,巢輕飜素翼。
不類雕陵之異狀,自受金方之正色。
封人既獲,羅氏潛藏。
且曰:昔聞興詠于召南,今見呈祥于塞北。
斯乃,發天慶,昭皇徳。
望雲将獻,鹄歸齊使之籠;拜表初行,雉别越裳之國。
既而,臻鳯阙,進彤庭,粉煥成橋之羽,霜凝化印之形。
爰稽瑞牒,克葉祥經,異丹雀之呈質,同素烏之效靈。
帝嘉其,贲然斯來,皭爾難及。
俾遂性以飲啄,顧無羣而翕習。
由是,遶樹星飛,依枝玉立。
乍捕蟬于上苑,不羨莺遷;或報喜于丹墀,何慚鳯集。
故能,彩逈羣類,名超百祥;播休征于有截,昭聖祚之無疆;月下南飛過銀河而混色;風前東向映瓊樹以增光。
若,潛下庭隅,逺分林表;迷彼鳥之翯翯,奪爾駒之皎皎;狼生殷代誠福應之未如,魚躍舟中諒貞符之尚小。
曾未若,影度簾曙,聲來殿深;美掩條支之獻,珍逾壟坻之禽;昔在遐方玉每抵于昆岫,今以至徳巢可窺于禁林。
是斯鵲來儀,惟天瑞聖。
俾爾羽之潔朗,彰我時之清凈。
臣聞,雁有歌而雉有詩,又安得不形于贊詠。
魚龍石賦(以【一川中石無不似之】為韻) 隴山下,汧水中,有石類魚龍之狀,成形匪追琢之功。
半隐奫淪,若噞喁而斯在;餘依碛礫,将蟠蟄以攸同。
嘉夫,地出貞姿,天成詭質。
雖駭■〈馬京〉之勢可類,而跳獸之規莫匹。
厥象有二,其堅惟一。
水清見處,如欣得水之秋;雲起觸時,稍葉召雲之日。
豈自從凝結,有此規模。
既異織女,還非望夫。
或似罷江湖之遊泳,又如収雲雨之虛無。
徒使漁人川上而幾回顧盻,仍令豢氏路旁而終日踟蹰。
葢以磊磊,漸分磷磷。
酷似溜穿而喣沫,無别苔駁而成章。
可拟:曾經飲羽,若銜索以斯存;或用紀功,疑負圖而載止。
由是,宻聚鱗次,孤标介然。
設頳尾于五色,認胡髯于一拳。
初驚獺祭于地,複謂見化于川。
覩岸草以旁生,不殊在藻;遇春流而乍沒,又若潛淵。
既将轉而揚鬐,亦因泐而無首。
比岫居而苟可,于泥蟠兮曷不。
中猶藴玉,尚含呂望之璜,誰取支機,已在葉公之牖。
造化難知,雕镌者誰?何莓苔之古色,有鱗鬛之竒姿。
謂湘水之燕,且殊甯俟飛也;與金華之羊,自别何勞叱之。
既表玄功,永存靈迹。
映一水之晴緑,對羣峰之暮碧。
彼結網垂綸之士,與攀髯采珠之客。
或命駕而西逰,試回眸于此石。
芙蓉峰賦(以【峰勢孤異,前望似之】為韻) 壘翠重重數千仞兮,峭若芙蓉。
非華嶽之髙掌,是衡山之一峰。
朝日耀而增鮮,岚光欲析;秋風擊而不落,秀色常濃。
懿乎,嶷若削成,端然傑起。
雖千尋之直上,猶一朶之孤峙。
聳碧空而出水無别,倚斜漢而淩波酷似。
吐榮發秀,非因沼沚之中;固蔕深根,已在乾坤之裡。
徒觀夫,壁立莖直,霞臨彩鮮。
上下逦迤而九疑失翠,旁側參差而五嶺迷煙。
秋夜彌髙,宛在金波之側;晴光半露,遙當玉葉之前。
似吐江南,如開空際。
髙低鬪紫葢之色,向背異香爐之勢。
劍雖合質,匪三尺之微茫,石縱同規,殊一拳之璅細。
況乎,髙列五嶽,光留四時。
名芳熊耳,影秀蛾眉。
然而,隻可登也,誠難采之。
幾處樓中,送目有池塘之景;誰家林表,凝情忘草樹之姿。
賬号既同,冠形亦異。
對夏雲而競峭,映花岩而增媚。
遂使,娥皇曉望,潛憐覆水之規;虞帝南廵,暗起渉江之思。
由是,楚澤陰逺,湘流影孤。
挺煙蘿之■〈艹公心,上中下〉翠,冩菡蓞之形模。
本不崩而不骞,誰人欲拔;若無冬而無夏,何代能枯。
予嘗,逈野遙分,晴天逺望。
見國風隰有之體,嘉離騷木末之狀。
乃曰:亦可以,獻君王之壽,助山河之壯。
誇蛾二子胡不移,來與蓮峰而相向。
白雪樓賦(以【樓起碧空,名标雅曲】為韻) 餘嘗,自雍南逰,經過郢州。
此地曾歌乎白雪,後人因剏其朱樓。
觀夫,迢迢山峙,奕奕雲浮。
屹臨江岸之旁,将其麗曲;傑起郡城之上,得以銷憂。
是何,棟觸晴霞,檐侵虛碧。
旁瞻目盡于千裡,俯瞰心懸于百尺。
何年結構,取宏制于庾公;此日登臨,仰嘉名于郢客。
其為狀也,■〈山蹇〉嵼隆崇,攅煙遏空,勢聳晴蜃,梁橫曉虹。
偉殊觀之罕及,猶清唱之難同。
試問鄒生,豈似梁王之館;如延孟子,何慚齊國之宮。
莫不,髙與調侔,妙将難比。
籠輕霧以轉麗,帶微霜而增美。
浮雲齊處,疊棂檻之幾重;明月照時,引笙歌而四起。
斯則,虛涼無疋,顯敞難名。
天未秋而氣爽,景當夏以寒生。
風觸棼楣,彷佛雜幽蘭之響;煙分井邑,依微聞下裡之聲。
且樓之為号也,有翠有紅,或瓊或玉。
豈若表此名地,彰斯妙曲。
況複,椘山入座黛千點而暮青,漢水橫簾帶一條而春緑。
亦足以,任彼清暢,憑茲麗谯。
掩露台之髙峙,轶煙閣之孤标。
似繼餘聲,謝朓閑吟于暇日;疑遺妙響,劉琨長嘯于清宵。
有旨哉,毎見岧嶤,如聞宛雅。
覧宏模之特秀,知屬和之彌寡。
人或誇黃鸖竒落星,予雲,俱弗如也。
珠塵賦(以【輕細若塵,風來遂起】為韻) 丹海之濵,青珠似塵。
葢輕細以無滞,遂飛揚而有因。
或喣或吹,自得霏微之象;乍明乍滅,謂分圓潔之真。
稽夫,始自水涯,俄從風起。
萦空而耀耀奚匹,散彩而冥冥相似。
又雲,來或鳥銜,積如山峙。
半穿圓隟,影寒于雲母屏中;或委空床,光亂于水精簾裡。
徒觀夫,的礫晶熒,星流雪輕。
集素衣而不垢,侵曉鏡以逾明。
落淵客之盤,驚炫耀以同色。
撲江妃之佩,訝依微而有聲。
至如,琪樹春歸,玉樓景霁。
揉瓊蕋以光碎,浮瑣窗而影細。
闌幹輕舉,同羅襪之生時;璀錯斜流,有歌梁之下勢。
由是,散亂清景,光芒碧空。
昔隐耀于泥沙之地,今揚輝乎堀堁之風。
不逐軒東之後,不在京洛之中。
雨過而光騰鲛室,扇回而影動龍宮。
如是,則可用增,山難将彈。
雀惹晴葉,于垂樹間,遊絲而綴箔。
自南自北,低瑤席以紛然;匪疾匪徐,拂璇題而烱若。
況,海日方盡,陰飙乍回。
與白駒而競起,将野馬以俱來。
魏國飛時,頓失照乘之體;陳王望處,全無凝榭之猜。
懿夫,朗潔難逾,飛騰自遂。
非罔象之見索,異無胫而斯至。
或曰,泰山猶不讓微塵,況是珠玑之類。
耕弄田賦(以【宮裡為田,勸率耕事】為韻) 漢昭帝之禦幹,時猶眇年。
能首率乎農務,遂躬耕乎弄田。
理葉生知,蚤識邦家之本;事殊兒戲,斯為教化之先。
當其,天驷既端,土膏初起。
命開鈎盾之側,将幸上林之裡。
有司于是,整溝塍,修耒耜。
别置膏腴之所,取灋百廛;旁觀龌龊之間,如方千裡。
帝乃,駕雕辇,出深宮。
展三推而不異,籍千畆以攸同。
且曰,朕位極元首,身慚幼沖。
每訪皇王之業,無先播植之功。
未遂躬親于彼神臯之内,聊将樹藝于茲禁苑之中。
然後,俯天顔,擁農器。
向畎浍以懋力,對鋤耰而多思。
豈無宴樂,不如敬順于天時;亦有遊畋,莫若勤勞于農事。
是則,非同學稼,粗表親耕。
既留心于東作,甯無望于西成。
環衛近臣,盡起西疇之興;宮闱侍女,微生南畆之情。
于時,稼政既修,稲人是率。
千牛之列有序,九鳸之官鹹秩。
神農舊務,嘗廢于他年;後稷餘風,
人兮,不因一夢之中,豈信濠梁之樂。
綴珠為燭賦(以【有光照夕,深宮朗然】為韻) 碧雲初合兮金烏已藏,深宮欲暝兮歡娛未央。
因綴明珠之彩,将為列燭之光。
出寳箧以規圓,呈姿璀璨;入雕籠而艶發,香照熒煌。
當其,竹箭迎昏,蘭林向夕。
司烜氏卻朱火之耀,守藏吏進骊龍之魄。
然後,萦縷花抱,籠紗霧隔。
亦猶燎江蠟而爇靈麻,可得燒椒房而煥瑤席。
風來不動,凝四座之清輝;夜久逾明,貯一堂之虛白。
由是,價掩聨璐,形疑列錢。
誠非其人火曰火,可謂乎自然而然。
本自蜯胎,飜為龍衘于玉宇;從離蛇口,幾驚蛾拂于瓊筵。
觀其,布質闌幹,含輝晃朗。
分持而清夜星列,逈舉而寒軒月上。
累累交映,曾無見跋之嫌;爛爛相鮮,誰起偷光之想。
莫不,揚彩金屋,增華桂宮。
幕以煙緑,布而焔紅。
欄檻如曉,杯盤若融。
孕美于琉璃窗裡,論精于雲毌屏中。
是以,名擅夜光,功叅庭燎。
妍醜無隐,毫芒必照。
故得,結緑懸黎之寳,不敢稱珍;龍膏豹髓之燈,于焉寝耀且,餙履者于義尤侈,為簾者其功未深。
曷如,效此圓潔,資乎照臨。
遂使,或怨長宵,得縱秉燭之樂;有居幽室,不生欺暗之心。
雖則,魚目難俦,金缸非偶。
終罹好寳之诮,不免窮奢之诟。
燭兮燭兮,儒執智而為之,視隋侯而何有。
沉碑賦(以陵谷久遷名績終在為韻) 元凱立功,銘其始終。
欲播美于萬年之後,乃沉碑于一水之中。
剖彼貞姿餘烈,必期于不朽;藏斯浚壑垂名,庶及于無窮。
豈不——樹佐晉之洪勲,立吞吳之巨績。
思後世以不顯,俾中心而是惕。
将紀乎竹帛,時移則令聞應亡;若銘以盤盂;代異而嘉聲恐寂。
然則,千古無壞,雙碑可憑。
博約之詞既着,雕篆之功亦興。
有美皆述,無勞不稱。
一則,置彼髙山,謂髙陵為谷;一則,投茲深水,憚深谷為陵。
且言曰:水以柔而虛受,石以堅而可久。
雖此隐而彼見,彼若泉而此阜。
不知我者,笑淪棄于目前;庶知我焉,諒昭彰于身後。
既而,憑岸爰舉,臨川載傾。
逆洪漣而星落,殷白浪以雷聲。
始觀其文,徒謂憂于沒齒;終窺其理,方知葉于流名。
由是,影動深泉,響連通谷,莫不詟波,神駭水族。
靈龜将負以股戰,陽侯既覧而心服。
盡驚是日,誤堕淚于斯源;卻想他時,閱色絲于誰目。
至今五百餘年,英聲自傳。
沔水之恩波尚逺,岘山之岚翠猶鮮。
但覺潭邊春盡,而遺芳不歇;更憐川上時移,而茂躅難遷。
然則,伊尹之作阿衡,姬公之為太宰。
邁古之芳猷克着,迄今而英風未改是知,事若美于一時,語自流乎千載。
亦何必,矜盛烈沉豐碑,欲功名之長在。
回雁峰賦(以【色峙晴空,回翔此際】為韻) 衡嶽雲開,見一峰兮,秀出崔嵬。
彼羣鴈以遙翥,抵重巒而盡回。
豈非,漸木有程,冝從茲而北向;随陽既逺,不過此以南來。
觀夫,蒼翠遐标,嵚崟孤峙。
輕岚侵碧落之色,斜影染晴江之水。
彼則俟時而動渺,塞外以爰來;此惟無得而踰望,嵒前而載止。
拂此穹崇,歸心忽同。
遇瀑布而如驚飛繳,映垂藤而若避虛弓。
絶頂千仞,懸崖半空。
遙觀:增逝之姿,似随風退;潛冥之意,不為途窮。
葢以,應候無差,來賓有則。
斂飄飄之雲翰,阻嵓嵓之黛色。
亦猶鸲鹆踰清濟以無因,何異鹧鸪渡澄江而不得。
于時,洞庭木落,雲夢霜晴。
肅肅方臨于鳥道,嗈嗈俄背于猿聲。
稍類乎:王子乘舟,已盡山陰之興;曾參命駕,因聞勝毋之名。
若夫,壁立天南屏開空際信紫閣以難匹何香爐之可嫓,徒見其,如恨山壍,如悲迢逓。
遽旋遵渚之心,倐别叅雲之勢。
殊不知,識其分而不越,守其心而有常。
若戢藻以咀菱,可居彭蠡;若浮深而越廣,自有潇湘。
志在飬毛羽,違雪霜。
何集九疑而栖息,歴五嶺以翺翔?大鵬聞而笑之曰:予,北海而來,南溟是徙。
髙飛而萬裡倐忽,下視而千峰逦迤。
嗟乎,銜蘆違溟之羣,年年至此。
延州獻白鵲賦(以【聖德遐及靈禽表祥】為韻) 我後,君臨九有,仁被諸華。
伊炳靈之白鵲,倐効祉于皇家。
變爾羽毛,以表恩沾于飛走;生乎邊鄙,是彰澤及于幽遐始其決越春,巢輕飜素翼。
不類雕陵之異狀,自受金方之正色。
封人既獲,羅氏潛藏。
且曰:昔聞興詠于召南,今見呈祥于塞北。
斯乃,發天慶,昭皇徳。
望雲将獻,鹄歸齊使之籠;拜表初行,雉别越裳之國。
既而,臻鳯阙,進彤庭,粉煥成橋之羽,霜凝化印之形。
爰稽瑞牒,克葉祥經,異丹雀之呈質,同素烏之效靈。
帝嘉其,贲然斯來,皭爾難及。
俾遂性以飲啄,顧無羣而翕習。
由是,遶樹星飛,依枝玉立。
乍捕蟬于上苑,不羨莺遷;或報喜于丹墀,何慚鳯集。
故能,彩逈羣類,名超百祥;播休征于有截,昭聖祚之無疆;月下南飛過銀河而混色;風前東向映瓊樹以增光。
若,潛下庭隅,逺分林表;迷彼鳥之翯翯,奪爾駒之皎皎;狼生殷代誠福應之未如,魚躍舟中諒貞符之尚小。
曾未若,影度簾曙,聲來殿深;美掩條支之獻,珍逾壟坻之禽;昔在遐方玉每抵于昆岫,今以至徳巢可窺于禁林。
是斯鵲來儀,惟天瑞聖。
俾爾羽之潔朗,彰我時之清凈。
臣聞,雁有歌而雉有詩,又安得不形于贊詠。
魚龍石賦(以【一川中石無不似之】為韻) 隴山下,汧水中,有石類魚龍之狀,成形匪追琢之功。
半隐奫淪,若噞喁而斯在;餘依碛礫,将蟠蟄以攸同。
嘉夫,地出貞姿,天成詭質。
雖駭■〈馬京〉之勢可類,而跳獸之規莫匹。
厥象有二,其堅惟一。
水清見處,如欣得水之秋;雲起觸時,稍葉召雲之日。
豈自從凝結,有此規模。
既異織女,還非望夫。
或似罷江湖之遊泳,又如収雲雨之虛無。
徒使漁人川上而幾回顧盻,仍令豢氏路旁而終日踟蹰。
葢以磊磊,漸分磷磷。
酷似溜穿而喣沫,無别苔駁而成章。
可拟:曾經飲羽,若銜索以斯存;或用紀功,疑負圖而載止。
由是,宻聚鱗次,孤标介然。
設頳尾于五色,認胡髯于一拳。
初驚獺祭于地,複謂見化于川。
覩岸草以旁生,不殊在藻;遇春流而乍沒,又若潛淵。
既将轉而揚鬐,亦因泐而無首。
比岫居而苟可,于泥蟠兮曷不。
中猶藴玉,尚含呂望之璜,誰取支機,已在葉公之牖。
造化難知,雕镌者誰?何莓苔之古色,有鱗鬛之竒姿。
謂湘水之燕,且殊甯俟飛也;與金華之羊,自别何勞叱之。
既表玄功,永存靈迹。
映一水之晴緑,對羣峰之暮碧。
彼結網垂綸之士,與攀髯采珠之客。
或命駕而西逰,試回眸于此石。
芙蓉峰賦(以【峰勢孤異,前望似之】為韻) 壘翠重重數千仞兮,峭若芙蓉。
非華嶽之髙掌,是衡山之一峰。
朝日耀而增鮮,岚光欲析;秋風擊而不落,秀色常濃。
懿乎,嶷若削成,端然傑起。
雖千尋之直上,猶一朶之孤峙。
聳碧空而出水無别,倚斜漢而淩波酷似。
吐榮發秀,非因沼沚之中;固蔕深根,已在乾坤之裡。
徒觀夫,壁立莖直,霞臨彩鮮。
上下逦迤而九疑失翠,旁側參差而五嶺迷煙。
秋夜彌髙,宛在金波之側;晴光半露,遙當玉葉之前。
似吐江南,如開空際。
髙低鬪紫葢之色,向背異香爐之勢。
劍雖合質,匪三尺之微茫,石縱同規,殊一拳之璅細。
況乎,髙列五嶽,光留四時。
名芳熊耳,影秀蛾眉。
然而,隻可登也,誠難采之。
幾處樓中,送目有池塘之景;誰家林表,凝情忘草樹之姿。
賬号既同,冠形亦異。
對夏雲而競峭,映花岩而增媚。
遂使,娥皇曉望,潛憐覆水之規;虞帝南廵,暗起渉江之思。
由是,楚澤陰逺,湘流影孤。
挺煙蘿之■〈艹公心,上中下〉翠,冩菡蓞之形模。
本不崩而不骞,誰人欲拔;若無冬而無夏,何代能枯。
予嘗,逈野遙分,晴天逺望。
見國風隰有之體,嘉離騷木末之狀。
乃曰:亦可以,獻君王之壽,助山河之壯。
誇蛾二子胡不移,來與蓮峰而相向。
白雪樓賦(以【樓起碧空,名标雅曲】為韻) 餘嘗,自雍南逰,經過郢州。
此地曾歌乎白雪,後人因剏其朱樓。
觀夫,迢迢山峙,奕奕雲浮。
屹臨江岸之旁,将其麗曲;傑起郡城之上,得以銷憂。
是何,棟觸晴霞,檐侵虛碧。
旁瞻目盡于千裡,俯瞰心懸于百尺。
何年結構,取宏制于庾公;此日登臨,仰嘉名于郢客。
其為狀也,■〈山蹇〉嵼隆崇,攅煙遏空,勢聳晴蜃,梁橫曉虹。
偉殊觀之罕及,猶清唱之難同。
試問鄒生,豈似梁王之館;如延孟子,何慚齊國之宮。
莫不,髙與調侔,妙将難比。
籠輕霧以轉麗,帶微霜而增美。
浮雲齊處,疊棂檻之幾重;明月照時,引笙歌而四起。
斯則,虛涼無疋,顯敞難名。
天未秋而氣爽,景當夏以寒生。
風觸棼楣,彷佛雜幽蘭之響;煙分井邑,依微聞下裡之聲。
且樓之為号也,有翠有紅,或瓊或玉。
豈若表此名地,彰斯妙曲。
況複,椘山入座黛千點而暮青,漢水橫簾帶一條而春緑。
亦足以,任彼清暢,憑茲麗谯。
掩露台之髙峙,轶煙閣之孤标。
似繼餘聲,謝朓閑吟于暇日;疑遺妙響,劉琨長嘯于清宵。
有旨哉,毎見岧嶤,如聞宛雅。
覧宏模之特秀,知屬和之彌寡。
人或誇黃鸖竒落星,予雲,俱弗如也。
珠塵賦(以【輕細若塵,風來遂起】為韻) 丹海之濵,青珠似塵。
葢輕細以無滞,遂飛揚而有因。
或喣或吹,自得霏微之象;乍明乍滅,謂分圓潔之真。
稽夫,始自水涯,俄從風起。
萦空而耀耀奚匹,散彩而冥冥相似。
又雲,來或鳥銜,積如山峙。
半穿圓隟,影寒于雲母屏中;或委空床,光亂于水精簾裡。
徒觀夫,的礫晶熒,星流雪輕。
集素衣而不垢,侵曉鏡以逾明。
落淵客之盤,驚炫耀以同色。
撲江妃之佩,訝依微而有聲。
至如,琪樹春歸,玉樓景霁。
揉瓊蕋以光碎,浮瑣窗而影細。
闌幹輕舉,同羅襪之生時;璀錯斜流,有歌梁之下勢。
由是,散亂清景,光芒碧空。
昔隐耀于泥沙之地,今揚輝乎堀堁之風。
不逐軒東之後,不在京洛之中。
雨過而光騰鲛室,扇回而影動龍宮。
如是,則可用增,山難将彈。
雀惹晴葉,于垂樹間,遊絲而綴箔。
自南自北,低瑤席以紛然;匪疾匪徐,拂璇題而烱若。
況,海日方盡,陰飙乍回。
與白駒而競起,将野馬以俱來。
魏國飛時,頓失照乘之體;陳王望處,全無凝榭之猜。
懿夫,朗潔難逾,飛騰自遂。
非罔象之見索,異無胫而斯至。
或曰,泰山猶不讓微塵,況是珠玑之類。
耕弄田賦(以【宮裡為田,勸率耕事】為韻) 漢昭帝之禦幹,時猶眇年。
能首率乎農務,遂躬耕乎弄田。
理葉生知,蚤識邦家之本;事殊兒戲,斯為教化之先。
當其,天驷既端,土膏初起。
命開鈎盾之側,将幸上林之裡。
有司于是,整溝塍,修耒耜。
别置膏腴之所,取灋百廛;旁觀龌龊之間,如方千裡。
帝乃,駕雕辇,出深宮。
展三推而不異,籍千畆以攸同。
且曰,朕位極元首,身慚幼沖。
每訪皇王之業,無先播植之功。
未遂躬親于彼神臯之内,聊将樹藝于茲禁苑之中。
然後,俯天顔,擁農器。
向畎浍以懋力,對鋤耰而多思。
豈無宴樂,不如敬順于天時;亦有遊畋,莫若勤勞于農事。
是則,非同學稼,粗表親耕。
既留心于東作,甯無望于西成。
環衛近臣,盡起西疇之興;宮闱侍女,微生南畆之情。
于時,稼政既修,稲人是率。
千牛之列有序,九鳸之官鹹秩。
神農舊務,嘗廢于他年;後稷餘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