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角集
關燈
小
中
大
四皓從漢太子賦(以【俱出山中,共輔明徳】為韻)
夏黃绮季,甪裡園公。
抗迹君臣之外,潛身商洛之中。
髙帝搜楊,竟不歸于北阙,儲皇揺動,皆來衛于東宮。
漢之初也,鳯辇情乖,龍樓恩失,将謀廢嫡以立庶,欲易黃裳而元吉。
呂後憂深,留侯計宻。
且曰,四人可緻,一匡永逸。
洎安車奉迎之後,當彤庭侍宴之日。
森爾離立,皤然間出。
似八公而少半,疑五老而無一。
髙皇問曰:從者誰乎?安得鶴氅斯衆,霜髯與俱。
乃言曰:臣等,質同蒲栁,景廹桑榆。
是商嶺卧雲之士,皆秦朝避世之徒。
邦無道則隐,邦有道則愚。
上曰:自朕之興,待賢而用。
顧朝廷之未治,念先生之所共。
昔何隐迹,不為率土之臣;今乃辱身,盡作承華之從。
對曰:陛下,掃蕩寰宇,秦降楚平。
未有稱臣之意,唯聞慢士之名。
太子則,卑謙守節,柔順利貞,理有承聖,斯宜繼明。
臣等,唯義所在,非道不行。
雖蹈夷齊之潔,更無伊呂之情。
故得,随雞載之差肩,向龍墀而接武。
星星于朝行之列,濟濟于王人之伍。
帝曰:空勞逋客來撫藐爾之孤,可謝周人巳有良哉之輔。
既而,問安之位克定,肥遁之心共還。
其來也,鶴集丹陛;其去也,雲歸故山。
懿夫,出彼嵓巒,成茲羽翼。
一則,免扶蘓之危。
一則,祛獻公之惑。
誰知惠帝立而劉祚安,乃采芝公之徳。
涼風至賦(以【律變新秋,蕭然遂起】為韻) 龍火西流,涼風報秋。
屆肅殺而金方氣勁,奪赫曦而朱夏威収。
五夜潛生,聞桂枝而騷屑;千門溥至,覺玉宇以飕飗。
于時,北鬥杓移,西郊禮畢。
蓐収行少昊之令,夷則代林鐘之律。
飒爾斯風,生乎是日。
俄而,撤欝蒸,揚憀栗,減庭草以芳靡,掠林梢而聲疾。
繇是,淅瀝晴景,浸滛暮天。
起蘋葉而有準,應葭灰而罔愆。
無近無逺,凄然凜然。
倐揺曵于紅梁,潛催歸燕;乍離披于碧樹,漸息鳴蟬。
然後,掃蕩千山,蕭條萬裡。
飄爽氣以極目,厲秋聲而盈耳。
恨添壯士,朝晴而易水寒生;愁殺騷人,落日而洞庭波起。
但,逺戍煙薄,遙村杵頻。
磨玉蟾而月色初瑩,泛瑤瑟而商弦乍新。
虛檻清泠,頗惬開襟之子;衡門凄緊,偏驚無褐之人。
北牖閑眠,西園夜宴。
紅蕖将碧,蕙香減珍。
簟與纎,絺色變。
張翰庭前暗度,正憶鲈魚,班姬帳下爰來,已悲纨扇。
故得,苦霧晨巻,蒸雲晝銷。
望裡而林端袅袅,夢餘而窗外蕭蕭。
悄絲管于上宮,陳娥翠斂;飐檐楹于華省,潘鬓霜凋。
既而,冷遍中原,陰生兊位。
幾人離避暑之所,何處轸悲秋之思。
雖令,蛩響東壁,鴻辭邊地。
又安得能,吹賦客而促征車,自是功名之未遂。
诏遣軒轅先生歸羅浮舊山賦(以題中八字為韻) 帝以先生,乆駐長安,應思故山。
新恩而綸綍雲降,舊徳而嵓巒許還。
今朝北阙之前,已辭丹陛;幾日南溟之下,再啟玄關。
始者,蒙谷傳真,羅浮隐耀。
造恬澹之深域,達希夷之衆妙。
來親玉辇,膺再禮于鹄書;去憶石樓,契初心于鳯诏。
诏曰:朕聞,軒後求其大隗,唐堯師乎務成。
雖則臨治,皆思飬生。
是以,深殿延伫,安車逺迎。
乆處彤闱,恐欝池魚之性;永懐碧洞,難忘雲鳥之情。
乃曰:陛下,頃辱英明,旁求固陋。
既容出入于仙禁,複許旋歸于海岫。
常慚羽服相逢,而道異君臣;益荷鴻私欲别,而情深故舊。
于是,罄風馭,奮電衣。
千年之靈鶴将去,一片之閑雲欲飛。
有異二踈,出都門而惜别;寕同四皓,指商嶺而言歸。
持青囊兮,藥使旁随;執绛節兮,橘僮先遣。
道尊而不顧名位,徳重而如加黻冕。
當九重之宮裡,思山之意則深;及萬裡之途中,戀阙之誠不淺。
既臻蘿洞,乃辟松軒。
别後而岚光未老,來時之春色猶存。
白鹿青牛,郄放煙霞之境;玉芝瑤草,終承雨露之恩。
懿夫,來恊皇情,去全真趣。
于秦,無徐市之惑;在漢,免文成之誤。
臣,知其史,筆已書。
故聊詳于斯賦。
武關賦(以【海内無事,重闗不修】為韻) 路入商山,中橫武關。
呀重門之固護,屹峭壁以孱顔。
昔在危時,屯千夫而莫守;今當聖日,緻一卒以長閑。
觀乎,地勢争雄,山形互對。
西連蜀漢之險,北接崤函之塞。
鏁百二都,綿幾千代。
世亂則阨限區宇,時清乃通流外内。
想其六國連謀,關防日修,則斯地也。
雲屯貔虎,雪耀戈矛。
張儀出以行詐,懐王入而竟留。
縱下客之雞鳴,将聞莫可;任公孫之馬白,欲度無由。
洎夫,塵起九州島,波揺四海。
秦鹿失而襟帶難保,漢龍興而山河遽改。
豈料禦沖之所,此日全平;未知擊柝之徒,當時安在。
所謂,以兵而備者,莫之能守,以道而居者,無得而逾。
千裡之金城湯池,終為漢有;二世之土崩魚爛,自是秦無。
今則,要害何虞,隆平已久。
雖設險而如在,顧戒嚴而則不。
蕭條故壘,豈臧文之廢來;寂寞空扉,似楊仆之移後。
斯葢,文修武偃,國泰時雍。
浚四溟而作塹,廓八極以為墉。
使,鼙鼓無喧,一水之秋聲決決;旌旗常巻,千年之暮色重重。
嗟夫。
昔為洪樞,今成隟地。
信無外以斯見,實善閉之攸緻。
儒有經其,所感其事,乃曰:今朝西去,苟無随老氏之人;他日東來,誰是識終童之吏。
阙裡諸生望東封賦(以【聖徳光被,人思告誠】為韻) 魯國諸生,欣逢聖明。
鹹西向以迎睇,望東封而勒誠。
習禮空勞日日,而徒瞻嶽色;凝旒何處年年,而尚欝人情。
豈不以,兵偃三邊,塵清萬邑。
欲行登禅之事,猶執勞謙之徳。
是使,想黃屋以心傾,斂青襟而目極。
乃相謂曰自古帝王,功成業昌。
盡皆增博,厚報穹蒼。
所以,山呈瑞應,水出榮光。
國泰财阜,時豊俗康。
固合,陳俎豆,捧珪璋。
髙踐天壇之上,遙升日觀之傍。
而乃,阙其儀,寝其議。
葢,九重之鳯诏缺敷,四海之鴻恩未被。
空令漢史,願陪檢玉之行;更切孔徒,渇見泥金之事。
莫不,引領延伫,凝情盡思。
未遂相如之請,空吟叔寳之詩。
夫子壇邊,恐雲龍之會晩;顔生巷裡,憂日月以來遲。
況可,後示百王。
前觀萬姓、三千徒兮今日始懇,七十君兮當時稱盛。
潛期山下得聞萬歲之呼,每想封中獲仰千年之聖。
嗟夫,迹居洙泗,魂斷鹹秦。
俟南面之鸾駕,問西來之路人。
當河清海宴之時,宜遵古典。
是率土普天之幸,豈但素臣。
近雖下國枭,鳴邉夷鼠盜。
既有征而無戰,盡摧兇而剪暴。
宜允儒者之心,登泰山而昭告。
一賦(以【為文首出得數之先】為韻) 昔,庖氏為君,斯文始分。
畫卦而初成陽位,造書而肇見人文。
豈非:本自道生,終雲神得。
俾大衍以虛數,從黃鐘而立則。
君子守以制性,聖人抱而立極。
然後,彤弓是錫,天王嘉重耳之勲;箪食見稱,夫子美顔回之徳。
萬物生焉,惟茲處先。
況乃,聞而知十,用以當千。
名立兮卓爾,形标兮孑然。
許子之瓢既棄,陳公之榻猶懸。
或有,錢囊譏世,刍束稱賢。
改其月而為正月,号其年而曰元年。
若夫,李陵呼時,荊轲去日。
歌興三歎之唱,智慚百慮之失。
為山用篑,魯論之義足征;載鬼以車,周易之文始出。
借如寒暑,相推熏莸。
可知,鹗百鳥而非匹,龍三人而共為。
儉徳彌彰,平仲之衆。
裘安在仁心逺播,成湯之三網猶施。
既聞興國之言,亦有傾城之顧。
措詞雖屈于子夏,重諾常推于季路。
天得地得,膺千年出聖之期;彼時此時,葉四海為家之數。
琴瑟專矣,車書混之。
分杯羹而孰忍,縫尺布以堪悲。
雖雲管仲能匡,因成覇業;未若蕭何如畫,永作邦基。
是知,王居四大之初,日冠三光之首。
目所加而可取,毛不拔而何有。
愚則,立節無二,幹時未偶。
幸麟角以成功,庶桂枝而在手。
義路賦(以【言有君子,得行斯路】為韻) 義則本在,路猶強名。
雖無有而為有,亦時行而則行。
人或未知,謂投足以山險;心如能制,信在躬而砥平。
既絶回邪,無差正直。
居則思之而可見,忽爾覓之而安得。
黙識終始,潛名南北。
昧其所在,迷吾道之康莊;能此是敦,造先生之阃阈。
然而,視之者不為好徑,赴之者豈曰多岐、邁徳而謂其達矣,立身而何莫由斯。
聖人每修,孰慮乎崩榛所塞;君子常喻,寕求其老馬能知。
稽夫,近逺甚夷,徃來無苟。
周朝之柱史奚棄,墉國之貞妻自守。
旁生行葉于列樹以寕殊,中引徳車在摧輪而何有。
莫不,亘深仁宅,遙通禮園。
匪豺狼之所到,唯幹橹以斯存。
若乃,循其軌,逰其蕃。
有如入顔巷之中,恬然自樂;複似經桃蹊之上,寂爾無言。
可以,導彼深誠,臻乎奧旨。
相逢盡重氣之士,相護皆舎生之子。
徘徊其側,多感分以遺身;馳骛于中,必先人而後已。
厥大斯着,其髙或聞。
異邪途之徑捷,與左道以岐分。
五覇三王,既适此以圖業;忠臣烈士,亦從茲而報君。
夫如是則,踶拔所為,坦夷斯谕。
于以辟百家之蔽塞,于以洞五帝之旨趨。
悲夫,沖蒙行險之徒,曷不遵乎此路。
鳥求友聲賦(以【人自得求友聲之道】為韻) 日暖風輕,有黃鳥兮,間關嘤嘤。
始乘春而出自幽谷,俄擇木而求其友聲,尚沮羣猜,每念載鳴之侶;方期類聚,讵無相應之情。
于時,紅破園桃,青勻禁栁。
韶光媚原野之始,宿雨霁池塘之後。
由是,睍睆遷喬,栖翔寡友。
潛符切切之義,爰發嘐嘐之口。
林間乍啭,誠謂乎知音可期;陌上頻啼,似恨其離羣已久。
既而,雅葉交應,如懐故人。
得鹦鹉之流言不信,見靈烏而白首如新。
灌木煙中,念朋友而有待;楊園景裡,豈鸠集之無因。
鳴亳既殊,攀嵇靡異。
猶征角之先奏,俟宮商之有自。
遂使:夕陽橋畔,人人增感别之愁;曉色樓前,處處動傷春之思。
族類安在,間關未休。
想王雎兮從吾所好,知斥鷃兮謂我何求。
豈比:蜀魄銜寃,啼巴月于深夜;燕鴻失侶,呌邊雲于凜秋。
懿夫,隔霧彌幽,含風轉好。
似弘三益之旨,足驚寡聞之抱。
想伊鳥也,猶推故舊之心;矧乃人斯,忍棄朋友之道?取則寕逺,流音在茲。
爾苟嘤鳴而占矣,吾将徳義而求之。
雖慕惠莊,願定交于他日;如令鮑管,得擅美于當時。
夫如是則,結绶何慚,彈冠不惑。
伐木将廢而莫可,谷風欲刺而安得。
已乎,勿謂斯鳥之聲至微,而忘其是則。
夢為魚賦(以【故知人生不如魚樂】為韻) 梁世子,以體道安,居逍遙有餘。
宴息而魂交成夢,分明而身化為魚。
恍若有忘顧,物我以何異;悠然而逝失,形骸之所如。
其初也,漏滴寒城,月籠涼牖。
悄爾人靜,溘焉夜久。
于銀屏既設之所,是角枕已欹之後。
遽因神遇,能遊之質斯成;漸覺形遷,相望之心曷不。
是則,彷佛川闊,依稀浪輕。
始訝沉浮而在此,俄驚鬐鬛以俱生。
恍兮惚兮,豈悟益刀之兆;今夕何夕,空懐畏網之情。
由是,涵泳無疑,噞喁未已。
值良夜之寂寂,泝清波之唯唯。
腹上之松,俯暎在藻雖殊;懐中之日,旁明衘珠稍似。
既掉頳尾,還張紫鱗。
維熊維罴而自逺,有鳣有鲔以相親。
沙際禽去,汀旁草春。
遇周公而疑為釣叟,逢傅說而謂是漁人。
于時,砌竹無風,庭梧有露。
既異為雲之事,空驚微雨之故。
翻成浪迹,全忘枕上之身;卻憶浮生,甯異遼東之趣。
其夢也何樂如之,其覺也何愁若斯。
複是魚由我變,抑當我本魚為。
莊生化蝶之言,昔時未信;公子為烏之驗,今日方知。
悲夫,何事遽然,欲思鹹若。
良由塵世之多故,難
抗迹君臣之外,潛身商洛之中。
髙帝搜楊,竟不歸于北阙,儲皇揺動,皆來衛于東宮。
漢之初也,鳯辇情乖,龍樓恩失,将謀廢嫡以立庶,欲易黃裳而元吉。
呂後憂深,留侯計宻。
且曰,四人可緻,一匡永逸。
洎安車奉迎之後,當彤庭侍宴之日。
森爾離立,皤然間出。
似八公而少半,疑五老而無一。
髙皇問曰:從者誰乎?安得鶴氅斯衆,霜髯與俱。
乃言曰:臣等,質同蒲栁,景廹桑榆。
是商嶺卧雲之士,皆秦朝避世之徒。
邦無道則隐,邦有道則愚。
上曰:自朕之興,待賢而用。
顧朝廷之未治,念先生之所共。
昔何隐迹,不為率土之臣;今乃辱身,盡作承華之從。
對曰:陛下,掃蕩寰宇,秦降楚平。
未有稱臣之意,唯聞慢士之名。
太子則,卑謙守節,柔順利貞,理有承聖,斯宜繼明。
臣等,唯義所在,非道不行。
雖蹈夷齊之潔,更無伊呂之情。
故得,随雞載之差肩,向龍墀而接武。
星星于朝行之列,濟濟于王人之伍。
帝曰:空勞逋客來撫藐爾之孤,可謝周人巳有良哉之輔。
既而,問安之位克定,肥遁之心共還。
其來也,鶴集丹陛;其去也,雲歸故山。
懿夫,出彼嵓巒,成茲羽翼。
一則,免扶蘓之危。
一則,祛獻公之惑。
誰知惠帝立而劉祚安,乃采芝公之徳。
涼風至賦(以【律變新秋,蕭然遂起】為韻) 龍火西流,涼風報秋。
屆肅殺而金方氣勁,奪赫曦而朱夏威収。
五夜潛生,聞桂枝而騷屑;千門溥至,覺玉宇以飕飗。
于時,北鬥杓移,西郊禮畢。
蓐収行少昊之令,夷則代林鐘之律。
飒爾斯風,生乎是日。
俄而,撤欝蒸,揚憀栗,減庭草以芳靡,掠林梢而聲疾。
繇是,淅瀝晴景,浸滛暮天。
起蘋葉而有準,應葭灰而罔愆。
無近無逺,凄然凜然。
倐揺曵于紅梁,潛催歸燕;乍離披于碧樹,漸息鳴蟬。
然後,掃蕩千山,蕭條萬裡。
飄爽氣以極目,厲秋聲而盈耳。
恨添壯士,朝晴而易水寒生;愁殺騷人,落日而洞庭波起。
但,逺戍煙薄,遙村杵頻。
磨玉蟾而月色初瑩,泛瑤瑟而商弦乍新。
虛檻清泠,頗惬開襟之子;衡門凄緊,偏驚無褐之人。
北牖閑眠,西園夜宴。
紅蕖将碧,蕙香減珍。
簟與纎,絺色變。
張翰庭前暗度,正憶鲈魚,班姬帳下爰來,已悲纨扇。
故得,苦霧晨巻,蒸雲晝銷。
望裡而林端袅袅,夢餘而窗外蕭蕭。
悄絲管于上宮,陳娥翠斂;飐檐楹于華省,潘鬓霜凋。
既而,冷遍中原,陰生兊位。
幾人離避暑之所,何處轸悲秋之思。
雖令,蛩響東壁,鴻辭邊地。
又安得能,吹賦客而促征車,自是功名之未遂。
诏遣軒轅先生歸羅浮舊山賦(以題中八字為韻) 帝以先生,乆駐長安,應思故山。
新恩而綸綍雲降,舊徳而嵓巒許還。
今朝北阙之前,已辭丹陛;幾日南溟之下,再啟玄關。
始者,蒙谷傳真,羅浮隐耀。
造恬澹之深域,達希夷之衆妙。
來親玉辇,膺再禮于鹄書;去憶石樓,契初心于鳯诏。
诏曰:朕聞,軒後求其大隗,唐堯師乎務成。
雖則臨治,皆思飬生。
是以,深殿延伫,安車逺迎。
乆處彤闱,恐欝池魚之性;永懐碧洞,難忘雲鳥之情。
乃曰:陛下,頃辱英明,旁求固陋。
既容出入于仙禁,複許旋歸于海岫。
常慚羽服相逢,而道異君臣;益荷鴻私欲别,而情深故舊。
于是,罄風馭,奮電衣。
千年之靈鶴将去,一片之閑雲欲飛。
有異二踈,出都門而惜别;寕同四皓,指商嶺而言歸。
持青囊兮,藥使旁随;執绛節兮,橘僮先遣。
道尊而不顧名位,徳重而如加黻冕。
當九重之宮裡,思山之意則深;及萬裡之途中,戀阙之誠不淺。
既臻蘿洞,乃辟松軒。
别後而岚光未老,來時之春色猶存。
白鹿青牛,郄放煙霞之境;玉芝瑤草,終承雨露之恩。
懿夫,來恊皇情,去全真趣。
于秦,無徐市之惑;在漢,免文成之誤。
臣,知其史,筆已書。
故聊詳于斯賦。
武關賦(以【海内無事,重闗不修】為韻) 路入商山,中橫武關。
呀重門之固護,屹峭壁以孱顔。
昔在危時,屯千夫而莫守;今當聖日,緻一卒以長閑。
觀乎,地勢争雄,山形互對。
西連蜀漢之險,北接崤函之塞。
鏁百二都,綿幾千代。
世亂則阨限區宇,時清乃通流外内。
想其六國連謀,關防日修,則斯地也。
雲屯貔虎,雪耀戈矛。
張儀出以行詐,懐王入而竟留。
縱下客之雞鳴,将聞莫可;任公孫之馬白,欲度無由。
洎夫,塵起九州島,波揺四海。
秦鹿失而襟帶難保,漢龍興而山河遽改。
豈料禦沖之所,此日全平;未知擊柝之徒,當時安在。
所謂,以兵而備者,莫之能守,以道而居者,無得而逾。
千裡之金城湯池,終為漢有;二世之土崩魚爛,自是秦無。
今則,要害何虞,隆平已久。
雖設險而如在,顧戒嚴而則不。
蕭條故壘,豈臧文之廢來;寂寞空扉,似楊仆之移後。
斯葢,文修武偃,國泰時雍。
浚四溟而作塹,廓八極以為墉。
使,鼙鼓無喧,一水之秋聲決決;旌旗常巻,千年之暮色重重。
嗟夫。
昔為洪樞,今成隟地。
信無外以斯見,實善閉之攸緻。
儒有經其,所感其事,乃曰:今朝西去,苟無随老氏之人;他日東來,誰是識終童之吏。
阙裡諸生望東封賦(以【聖徳光被,人思告誠】為韻) 魯國諸生,欣逢聖明。
鹹西向以迎睇,望東封而勒誠。
習禮空勞日日,而徒瞻嶽色;凝旒何處年年,而尚欝人情。
豈不以,兵偃三邊,塵清萬邑。
欲行登禅之事,猶執勞謙之徳。
是使,想黃屋以心傾,斂青襟而目極。
乃相謂曰自古帝王,功成業昌。
盡皆增博,厚報穹蒼。
所以,山呈瑞應,水出榮光。
國泰财阜,時豊俗康。
固合,陳俎豆,捧珪璋。
髙踐天壇之上,遙升日觀之傍。
而乃,阙其儀,寝其議。
葢,九重之鳯诏缺敷,四海之鴻恩未被。
空令漢史,願陪檢玉之行;更切孔徒,渇見泥金之事。
莫不,引領延伫,凝情盡思。
未遂相如之請,空吟叔寳之詩。
夫子壇邊,恐雲龍之會晩;顔生巷裡,憂日月以來遲。
況可,後示百王。
前觀萬姓、三千徒兮今日始懇,七十君兮當時稱盛。
潛期山下得聞萬歲之呼,每想封中獲仰千年之聖。
嗟夫,迹居洙泗,魂斷鹹秦。
俟南面之鸾駕,問西來之路人。
當河清海宴之時,宜遵古典。
是率土普天之幸,豈但素臣。
近雖下國枭,鳴邉夷鼠盜。
既有征而無戰,盡摧兇而剪暴。
宜允儒者之心,登泰山而昭告。
一賦(以【為文首出得數之先】為韻) 昔,庖氏為君,斯文始分。
畫卦而初成陽位,造書而肇見人文。
豈非:本自道生,終雲神得。
俾大衍以虛數,從黃鐘而立則。
君子守以制性,聖人抱而立極。
然後,彤弓是錫,天王嘉重耳之勲;箪食見稱,夫子美顔回之徳。
萬物生焉,惟茲處先。
況乃,聞而知十,用以當千。
名立兮卓爾,形标兮孑然。
許子之瓢既棄,陳公之榻猶懸。
或有,錢囊譏世,刍束稱賢。
改其月而為正月,号其年而曰元年。
若夫,李陵呼時,荊轲去日。
歌興三歎之唱,智慚百慮之失。
為山用篑,魯論之義足征;載鬼以車,周易之文始出。
借如寒暑,相推熏莸。
可知,鹗百鳥而非匹,龍三人而共為。
儉徳彌彰,平仲之衆。
裘安在仁心逺播,成湯之三網猶施。
既聞興國之言,亦有傾城之顧。
措詞雖屈于子夏,重諾常推于季路。
天得地得,膺千年出聖之期;彼時此時,葉四海為家之數。
琴瑟專矣,車書混之。
分杯羹而孰忍,縫尺布以堪悲。
雖雲管仲能匡,因成覇業;未若蕭何如畫,永作邦基。
是知,王居四大之初,日冠三光之首。
目所加而可取,毛不拔而何有。
愚則,立節無二,幹時未偶。
幸麟角以成功,庶桂枝而在手。
義路賦(以【言有君子,得行斯路】為韻) 義則本在,路猶強名。
雖無有而為有,亦時行而則行。
人或未知,謂投足以山險;心如能制,信在躬而砥平。
既絶回邪,無差正直。
居則思之而可見,忽爾覓之而安得。
黙識終始,潛名南北。
昧其所在,迷吾道之康莊;能此是敦,造先生之阃阈。
然而,視之者不為好徑,赴之者豈曰多岐、邁徳而謂其達矣,立身而何莫由斯。
聖人每修,孰慮乎崩榛所塞;君子常喻,寕求其老馬能知。
稽夫,近逺甚夷,徃來無苟。
周朝之柱史奚棄,墉國之貞妻自守。
旁生行葉于列樹以寕殊,中引徳車在摧輪而何有。
莫不,亘深仁宅,遙通禮園。
匪豺狼之所到,唯幹橹以斯存。
若乃,循其軌,逰其蕃。
有如入顔巷之中,恬然自樂;複似經桃蹊之上,寂爾無言。
可以,導彼深誠,臻乎奧旨。
相逢盡重氣之士,相護皆舎生之子。
徘徊其側,多感分以遺身;馳骛于中,必先人而後已。
厥大斯着,其髙或聞。
異邪途之徑捷,與左道以岐分。
五覇三王,既适此以圖業;忠臣烈士,亦從茲而報君。
夫如是則,踶拔所為,坦夷斯谕。
于以辟百家之蔽塞,于以洞五帝之旨趨。
悲夫,沖蒙行險之徒,曷不遵乎此路。
鳥求友聲賦(以【人自得求友聲之道】為韻) 日暖風輕,有黃鳥兮,間關嘤嘤。
始乘春而出自幽谷,俄擇木而求其友聲,尚沮羣猜,每念載鳴之侶;方期類聚,讵無相應之情。
于時,紅破園桃,青勻禁栁。
韶光媚原野之始,宿雨霁池塘之後。
由是,睍睆遷喬,栖翔寡友。
潛符切切之義,爰發嘐嘐之口。
林間乍啭,誠謂乎知音可期;陌上頻啼,似恨其離羣已久。
既而,雅葉交應,如懐故人。
得鹦鹉之流言不信,見靈烏而白首如新。
灌木煙中,念朋友而有待;楊園景裡,豈鸠集之無因。
鳴亳既殊,攀嵇靡異。
猶征角之先奏,俟宮商之有自。
遂使:夕陽橋畔,人人增感别之愁;曉色樓前,處處動傷春之思。
族類安在,間關未休。
想王雎兮從吾所好,知斥鷃兮謂我何求。
豈比:蜀魄銜寃,啼巴月于深夜;燕鴻失侶,呌邊雲于凜秋。
懿夫,隔霧彌幽,含風轉好。
似弘三益之旨,足驚寡聞之抱。
想伊鳥也,猶推故舊之心;矧乃人斯,忍棄朋友之道?取則寕逺,流音在茲。
爾苟嘤鳴而占矣,吾将徳義而求之。
雖慕惠莊,願定交于他日;如令鮑管,得擅美于當時。
夫如是則,結绶何慚,彈冠不惑。
伐木将廢而莫可,谷風欲刺而安得。
已乎,勿謂斯鳥之聲至微,而忘其是則。
夢為魚賦(以【故知人生不如魚樂】為韻) 梁世子,以體道安,居逍遙有餘。
宴息而魂交成夢,分明而身化為魚。
恍若有忘顧,物我以何異;悠然而逝失,形骸之所如。
其初也,漏滴寒城,月籠涼牖。
悄爾人靜,溘焉夜久。
于銀屏既設之所,是角枕已欹之後。
遽因神遇,能遊之質斯成;漸覺形遷,相望之心曷不。
是則,彷佛川闊,依稀浪輕。
始訝沉浮而在此,俄驚鬐鬛以俱生。
恍兮惚兮,豈悟益刀之兆;今夕何夕,空懐畏網之情。
由是,涵泳無疑,噞喁未已。
值良夜之寂寂,泝清波之唯唯。
腹上之松,俯暎在藻雖殊;懐中之日,旁明衘珠稍似。
既掉頳尾,還張紫鱗。
維熊維罴而自逺,有鳣有鲔以相親。
沙際禽去,汀旁草春。
遇周公而疑為釣叟,逢傅說而謂是漁人。
于時,砌竹無風,庭梧有露。
既異為雲之事,空驚微雨之故。
翻成浪迹,全忘枕上之身;卻憶浮生,甯異遼東之趣。
其夢也何樂如之,其覺也何愁若斯。
複是魚由我變,抑當我本魚為。
莊生化蝶之言,昔時未信;公子為烏之驗,今日方知。
悲夫,何事遽然,欲思鹹若。
良由塵世之多故,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