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卷四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集部,别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禦制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禦制文第三集卷四十三目錄
雜着
古文評論【計九十三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禦制文第三集卷四十三
雜着
古文評論
胡宏
祭祀郊社
論禮以義起黜向來穿鑿附會之說而獨歸於彞典
鼎象百物
能發新議得於獨見
劉子翬
曾子論
以敬字立論是聖賢徹始徹終之學
朱松
上李丞相書
正言無隐深中南宋時獘
送程複亨序
有切偲而無缱绻贈言如此古義可風
羅願
淳安縣社壇記
考論精鑿益見稽古之益
程大昌
象刑說
蔡傳謂象刑如天之垂象示人疏解甚精得此論發揮更無遺義矣
範浚
悔說
悔乃進德之機立說最為沈快
彭龜年
戒聖性傷急疏
言不冗而理甚透可以匹埒匡衡
劉光祖
論朋黨疏
文有以質直為貴者此類是也
陳傅良
進周禮說序
周禮自是周公之書此最言之精确末幅說熙甯新法之害用意尤細
文王論
合書易以論聖人識解深邃文筆有類諸子
陸遊
與尉論捕盜書
捕盜以民為耳目是亦機宜
朱子
壬午應诏封事
論治則精要而不浮論事則明暢而不冗大儒之言自爾迥别
辛醜延和奏劄二
本天人理欲以立言自是培養根本議論
戊申封事
讀前後二段知儒者學術之正讀中一段知儒者經濟之優此等封章卓然千古
甲寅行宮便殿奏劄二
窮理居敬是朱子一生學問本源以此為先資足徵靖獻之忠矣
賀陳丞相書
藴忠荩之意發為直諒之言固應勉勵備至
答韓尚書書
此書可以勵士節砥廉隅不徒文字之工
答鄭自明書
講明學術扶進人才兩意無不該暢
與台端書
激切痛快之言一根於忠愛洵可垂世而不刋
上宰相書
非任事之誠孰肯進此戅言所謂實心實政者具見於此
此段語意痛切非見之最真不能言及此是即古人臨深履薄之心朽索六馬之喻朕生平念茲在茲者亦即此也
答梁丞相書
舉綱挈要義藴弘長
與留丞相書
立意透快自是明通之識
與留丞相書
篇中言君子小人消長之機極為明切
答汪尚書書
紫陽為學本領略具於此書朱陸異同得失亦於此可見
答呂伯恭書
極精細又極渾融非朱子不能見到此
答陸子夀書
此文考據既精而用意尤慎即議禮一事可悟進學之道
與王龜齡書
極寫向往之誠末兼勉勵意兩賢相慕豈同世情酬酢
與劉共父書
若無意為文而文之敏妙迥非修辭家所能企及由其理勝故耳
答陳體仁書
約舉理要可與言詩可與正樂
與龔實之書
詞令清圓而意緻懇笃於人才本末輕重之際辨之甚明
詩集傳序
藴藉深遠玩味此序可得讀詩之法亦可收學詩之益
呂氏家塾讀詩記後序
誦後一段文須識得古人讀書用心矜慎不苟如此
大學章句序
立言必綜其要能令千載之下曠若發蒙
中庸章句序
此書最朱子所盡心一序溯原竟委大指已自囊括
漳州教授廳壁記
敦重教職足以警勵師儒
轉運司蠲免鹽錢記
勤宣上德辭令溫純
名堂室記
記堂室耳而必溯父師之教叙為學之本乃純乎義理之文
衢州江山縣學記
前幅褒美後義更進一層
靜江府學記
切要不浮有資教化
江陵府曲江樓記
俯仰流連極一唱三歎之緻
建甯府崇安縣學田記
兼教養立言用意特為淵厚
鄂州社稷壇記
詳引古制稱述地德從來無此典核
婺州金華縣社倉記
義倉本良法篇中将青苖相較處尤覺利病劃然
衡州石鼓書院記
砥俗式浮言重鼎呂
福州州學經史閣記
不取新奇而文氣自疎達動人
學校貢舉私議
此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