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縱使其身幸免於禍子孫斷乎不昌近觀貪官受報亦複如是從前督撫如屈盡美?皆以貪故其子孫極貧困不能自存或有學道考試不公而所生之子凡書讀過即忘并有瘖啞者殊為可畏聞武會試亦未盡公前次考試時朕有所素知之人亦與考朕恐人知之則必取中故不以告人凡人功名所系但欲其公取耳朕尚以孤寒抱屈為念試官何不一計及於此乎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二日
谕刑部
馬羣頭目及放馬人?若有淩虐居民莊頭及所行兇惡事發定行處死該管大臣官員一并嚴處決不寛貸屢有明旨今人命事發将該管大臣官員并置不議而事内關涉之人所議俱輕着察明原旨再嚴加議處以聞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九日
谕刑部
部議歐打蘇儀鳳一案稱與太監張玉無幹朕平昔恐太監生事約束甚嚴這事既與太監無幹張玉又何故同去此皆因該管首領等不行嚴管以緻張玉得乘間而出張玉及該管首領?再一并嚴加議處具奏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初二日
谕戶部
陝西捐納一事曆年甚久今複将三十一萬餘石未完溢米欲行頂捐具題或前捐案内欵項未清欲倚藉此事完結或地方官員更欲借端希圖取利有此情弊亦未可知若在京城頂捐事易完結且不煩擾九卿詹事科道可再會同議奏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十一日
谕刑部
凡盜犯無自認口供方待夥盜質證陳子為一案既稱曆審夥刼分贓與原招相符又稱夥盜已決無證應拟斬候質是否與律例符合着察明确議以聞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十一日
谕刑部
朱拉哈原非廣東本籍之人又無公務差遣以旗下人擅離京城至廣東辄因私事打死百總情罪可惡拟以緩決非是着改為情真大凡執法之人不可少偏若将當正法之人寛宥則惡人何所懲戒乎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谕内閣
敦拜向為司官朕洊次擢用至尚書并無効力勤勞之處凡事不留心詳察聲名亦不佳廷議系國家大事前曾有事會議敦拜全不谙事理恣意妄言彼時即當黜退今既以年老乞休着解吏部尚書任彼并非有勞舊臣不必予以優旨凡為人臣者雖當暮年宜更加意潔已勤勞王事如謂年老略不留心諸務黾勉自効豈任彼為大臣徒使之榮顯已耶如此者罷之亦何足惜尚書溫達自任工部以來聲名甚優凡事敬慎而寛着調補吏部尚書工部事務亦緊要但六部侍郎名俱不甚佳部臣之優劣外省督撫卻知之甚真居官美惡豈能欺人耶戶部錢糧事務獘端極多滿漢大臣名亦不佳今刑部十日彚題一次猶覺獘窦差少耳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谕武殿試讀卷官?
今天下太平日久曾經戰陣大臣已少知海上用兵之法者益稀日後台灣不無可慮朕甲子年南巡由江甯登舟而下至黃天蕩江風大作衆皆懼欲下篷朕獨令滿篷沖風而行伫立船頭射江豚略不經意後又南巡乘船渡江即覺心動去歲之行見人渡江者即為心悸朕以一身而數更端皆年為之也大約年少則志氣強年老則志氣衰嘗問之先登老将皆雲彼時年俱少壯故能登城今則怯矣将軍提督總兵官前當年少故冒鋒镝越險阻所在効力今官至大位家亦富饒且年高者多設一旦有事使之率兵而行欲其奮勇登先効命如前時何可多得耶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六日
谕武殿試讀卷官等
凡人必耐得勞苦乃能有成不耐勞苦到處無用不但武臣為然卽文臣若不勞苦如何學問成就今爾?二三老臣年雖高而勤勞實甚觀部院官止圖安逸凡事俱不經心兵部前以會試人未到齊請展限數日此彼所親奏之事也昨問續到幾人堂官俱不知因令問司官筆帖式亦皆不知朕之使問司官筆帖式者此言甚重不知伊?亦知之否至於會議時九卿内但一二人立議餘皆随班畫題竟無一留心任事之人矣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六日
谕吏部尚書溫達
朕因吏部事務緊要故特簡任爾凡铨選皆有定例爾但當遵例而行至於掣簽時遞呈駮查或作單月或作雙月俱多情弊如果有不平之處宜先期逓呈臨期方逓呈者安保無情獘乎爾宜留心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初九日
谕内閣
九卿議土司事但議使兩造平息總督石文晟原參田舜年建造宮殿行兇作惡是以覊留於武昌府今田舜年已故石文晟又具奏欲息其事如土司等果抗拒不法則當發兵征剿土司?若無罪則當反坐原參之人朕意以二格所奏為是此事不便令督撫提督會同審理當於京中特遣大臣前往察審着以此谕九卿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十三日
谕内閣
兩廣鹽課每歲缺額甚多此皆各處浮費太繁之所緻也如将浮費欵項交與巡鹽禦史察核必不能清惟令巡撫兼理鹽務一年則未完之項俱可清矣爾等可同九卿?會議以聞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十三日
聖祖仁皇帝禦制文第三集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