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卷三十九

關燈
<集部,别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禦制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禦制文第二集卷三十九目錄 雜着 閲史緒論【六十六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禦制文第二集卷三十九 雜着 閲史緒論 唐太宗面舉羣臣得失謂劉洎私於朋友 傳有之雲公爾忘私私於朋友者必有忝於朝廷在昔已然今人愈甚矣 唐太宗貶蕭瑀為商州刺史 漢唐以來士人信從佛教者往往有之皆其識見愚昧中無所主故為所惑耳若蕭瑀自請出家則又愚之至矣 唐太宗時殺華州刺史李君羨 ?緯之說本不足據如唐太宗以疑誅李君羨既失為政之體而又無益於事可為信?者之戒 唐高宗時太子弘以忤天後遽薨 弘之奏請義陽宣城二公主出降洵仁厚之至意第時 方母後逞志宜曲為感悟徐俟轉移徑上聞於君父緻觸母後之怒亦有自取之咎雲 武後不豫閻朝隐禱少室山事 朝隐自為犧牲沐浴伏俎上請代太後命此小人獻媚之極緻亦不足道第武後遂喜而厚賞之則崇長谄谀甚為失體 狄仁傑卒太後泣雲朝堂空矣 仁傑在當時為諸臣第一武後亦以第一流目之人臣特患不能竭忠為國爾若果盡誠無二不以身家為念雖當艱危之際亦可深蒙主眷況朝廷清明乎 唐臨淄王隆基讨韋氏天星亂落如雪 凡天星皆有定數若史冊所紀星隕頗多甚至亂落如雪果爾則星之殘缺不可勝數矣何至今猶燦然如故耶此等必流星過度誤以為隕落也 道士司馬承祯對唐睿宗語 陰陽術數道士且不屑為況人主日禦萬幾何暇及此睿宗之問為失言矣承祯應對确有至理固請還山尤見高緻 唐明皇焚珠玉錦繡於殿前 人主崇尚節儉自是美德第當近情平易不可矯激太甚如唐明皇以珠玉錦繡焚之殿前矣未幾複遣使求珠翠奇寶何前後之判然不侔耶鋭始者必鮮終人情大抵然也 唐明皇殺三子 人主信任讒佞不能自保其子如漢武帝巫蠱之篇每不忍觀況一日殺三子乎奸邪之害人家國亦憯毒之至哉 唐明皇次於馬嵬軍士殺楊國忠 唐明皇躭於逸樂任用楊國忠以緻倉卒出奔軍士憤怨是其素所逸樂者即取禍之道也曆觀史冊比比皆是矣 李光弼與史思明戰於邙山敗績 兵機遲速關系最重利害所争間不容髪有宜速而遲者固失事機有宜遲而速者亦患於輕躁皆足取敗至於輕信佥壬浮說及令中使督師往往偾事以至全軍覆沒如魚朝恩之促李光弼者何可勝數明季亦坐此弊 郭子儀因盜發父塜乃以天譴引咎 自漢唐以來之勲臣功名最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儀為首稱非其得於天者獨厚也良由笃棐謙沖不敢以功業自矜故能終身顯榮聲施後世觀其自謂不能禁暴乃遭天譴數語其虛懷卓識過人遠矣 唐德宗時罷榷酒酟 酒之糜谷甚多若能禁止谷必有餘第在地方官相機裁抑使民自然樂從斯為有益如必自朝廷禁之則恐奉行不善反滋弊端矣 陸贽奏代李楚琳事 陸贽章奏甚多莫不竭忠盡智悉中機宜此尤務全國體深有合於王道雖遭時不淑其嘉谟碩畫足為臣子進言之法 李晟表請為僧不許懇辭方鎮亦不許 李晟雖遭讒間不能坦然自信則亦未嘗學問之故也凡人臣善處功名者不多概見惟在帝王加意保全之斯可得善始善終耳 唐德宗時诏葺白起廟贈兵部尚書 白起即當褒贈而因或人虛诳之言亦非政體況起之殘忍好殺不可以飨俎豆而風示将帥也明甚德宗之舉有兩失矣 唐德宗謂建中之亂術士豫言之蓋天命也 天下托命於人主而相職佐君以有為故朝廷振作則慶流宗社澤被蒸民非時命所得而主也李泌雲惟君相不可言命确是實理 唐德宗撫納雲南王異牟尋 帝王於要荒之外非不欲聲教遐暨第未免煩後慮耳觀唐德宗之招雲南等部以弱吐蕃而卒亦為患可知懷遠有道不必強緻之也 唐憲宗時裴潾辟柳泌之藥不可服 金石性烈烹煉益毒從古餌之被害者衆矣後人猶蹈覆轍何也夫金石固不可餌即養生家服氣之說亦屬矯揉朕嘗體中小不平尋味參同契諸道書殊無所益靜覽性理一編遂覺神志清明舉體強固足見方士家言皆不可信 唐文宗與李德裕言朋黨事 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公心也公好公惡豈可阿狥若曲附朋黨滅天理喪人心無所不至矣士流讀書明理至於如此豈不愧衾影哉 唐懿宗拜十六陵發明非之 古人雖重廟祭然陵寝所在拜之未為非禮傳雲過墓思哀乃人情也故天下風俗雖殊至於拜墓則四海同然矣尹起莘之言於理未确 馮道對唐明宗謂曆險則謹而無失平路則逸而巅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