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翁大全卷之十六

關燈
破旱坑諸巢二十有三,橫水、左溪平。

    王公誓於衆曰:「惟爾多士,爾毋驕。

    惟茲桶岡天險,蓄積可守,徂茲夾攻,坐困而罷。

    爾慎之哉!」乃谕之降,乘其狐疑,珣、文定、淳、戬兵冒雨登鎖匙龍,賊遁,據絕壁以拒。

    珣兵渡水前擊,戬兵沖其右,文定兵自戬右遶出賊旁,諸兵乘之,賊奔十八磊。

    淳兵迎擊敗之。

    翌日,諸兵複合擊,大敗之。

    遂破桶岡、十八磊諸巢十有五。

    王公曰:「爾其各以部兵,亟合湖兵悉追。

    爾毋有逸賊,國則有常刑。

    」於是諸兵益奮速,破新地諸巢一十有一,猶出其餘力,急趨雞湖諸路之險,殲魚王之奔,以應湖兵之沖突,賊乃盡平。

    斬俘魁從謝志山、藍天鳳等凡五千。

    初,王公始至,令於衆曰:「軍毋嘩,勿或不用予命,民其毋竊人盜人。

    其有竊人盜人,嘩不用命,其執以來,其寘於殺。

    」於是得竊者,杖殺之,軍之不用命而嘩者斬之,交通於賊者斬之,軍乃肅。

    人曰:「可以用矣。

    」公曰:「未也。

    」乃親教習,衣食其饑寒,士皆樂死。

    公曰:「可以用矣。

    」至是遂以成功。

    或曰:「陽明子於兵也,其學而然與?」甘泉子曰:「非然也。

    古之學者本乎一,今之學者出乎[二]。

    文武之道,一而已矣。

    故有苗之師。

    本乎精一,升陑之師,本乎一德。

    夫陽明子之兵,亦若是矣。

    否則為貪功、為黩武、為殺降、為用智,豈仁義之兵哉!既凱還,王君天與曰:「不可不傳也。

    」遂來請序,甘泉子曰:「雖然,不可不傳也。

    而陽明子勿欲也。

    陽明子,精一之學也。

    雖然,予将俾天下之诮夫腐儒者,知聖學之無二,而文武一道也,烏能勿言?」 贈張柏山出山詩序 甘泉子揖諸子,鹹造於庭,曰:「疇昔遊於白沙,惟若人、若人,弗故惟若人、若人,弗故弗暌惟若人。

    雖弗暌弗居,弗暌胥居於樵,惟予、鄧子、張子。

    惟茲二人,胥居秉志迪德,惟予之勖。

    茲贲齋子久歸於水藤,柏山子将應歲例以出,殆其離索,若之何!其乃與諸子贈别於寶峰。

    甘泉子曰:「盍歌乎!」諸子乃矢歌伐木,曰:「公之來,其惟德音乎!」乃赓歌鹿鳴,曰:「公之去也,其惟周行乎!」又為之歌崔嵬,曰:「離思其至矣。

    」甘泉子曰:「諸子盍間新聲乎?」宇曰:「分初投而君遽出也乎?行也宜戒之。

    」乃為之歌出山。

    瞻曰:「時惟芳春,曷其離群?」乃為歌深山。

    朝陽曰:「若雲出,其乘風乎!其必有為乎!」乃為之歌春風。

    承熙曰:「公常卧雲於層巒矣,其無久淹乎?」乃為之歌層巒。

    谟曰:「公之下山,際景清明,能無懷乎?」乃為之歌清明。

    眕曰:「君之出也,乃所以為隐也。

    」為之歌樵。

    有平聞之曰:「君之師承,厥有端緒,又切磋而增益焉,其出宜也。

    」乃為之歌遙遙。

    仕鳴曰:「夫獨樂非至樂也,忘君非孝也,往而不返非正也。

    」乃為之歌有美,赓歌丘壑,終之屈伸。

    應梅曰:「學而能益,屈而能亨,進而能退,賢矣。

    」乃為之歌長者。

    威曰:「其用也以時,其返也正,高而莫踰矣。

    」乃為之歌高高。

    時雍曰:「公之行也,其孤矣乎?求德則不孤矣。

    」乃為之歌孤鶴。

    淳曰:「公曷不留樂暮春乎?」乃為之歌山花。

    金曰:「公昔之來,求友聲也乎?今之行,感時也乎?」乃為之歌有鳥。

    大明曰:「惟予小子罔聞知,公之别也不能無興於懷,興於懷不能無歌,歌之不足,其不能不托之弦乎?」乃為之歌孤桐終焉。

    謂任傑曰:「雖憂也,第不可無贈言矣。

    故言之而不長,言之可也。

    」甘泉子曰:「咨爾一十有六人,其拜手稽首,告别於柏山子矣。

    庶其無忘乎今之言。

    」 送丘明府之京序 [或]問曰:「曷謂治?」甘泉子曰:「鬼道微,人道顯。

    」「曷謂亂?」曰:「人[道微],鬼道顯。

    昔者黃帝命重黎,絕地天通,鳏寡無蓋。

    [夫鳏]寡無蓋,其人顯也乎!絕地天通,其鬼微也乎!斯治也,[常]見於有道之國。

    」曰:「今之世也,孰當之?」曰:「維順德乎!吾聞之,鄧子侯毀淫祠凡四百,赭其宮,沈其像,是故人皆知聽於鬼者之為惑矣。

    非鬼道之微乎!化其材,士學有舍,裡正有居,聽事有嚴,節義有勸。

    是故人皆知聽於人[者]之為孚矣。

    非人道之顯乎!鬼微人顯,故邪說不興;[邪說]不興,故大道昭明;大道昭明,故風俗純美;風俗純美,故和氣可緻;和氣可緻,故[祥瑞]可格。

    斯義也,雖推之[天]下可也。

    侯将考績之京,訪甘泉子於煙霞。

    甘泉子言之曰:「吾聞其語矣,吾見其人矣。

    行當有大任,贊天子以興理者,非茲也耶!」居樵諸子歌之以備時雅。

    據嘉靖八年本補字 叙遵道錄 夫遵道何為者也?遵明道也。

    明道兄弟之學,孔、孟之正脈也。

    合内外、徹上下而一之者也。

    今夫為朱、陸之辨者赜矣,或失則外,或失則内,或失則上,或失則下,吾弗敢遵焉爾。

    是故履天下之大道,而決天下之至赜者,莫大乎中正,中正者,救偏之極緻也。

    述遵道。

    正德己卯春三月望,在大科書院。

     北山流韻集序 楊子拜告於甘泉子曰:「鳴也,弗肖弗靈,承於先,惟我伯氏北山。

    其承先志,私淑於石翁之學,與某先生,某先生勵志於草庵,靜坐以求,講習以遊,樂以休休。

    甲子,使骥也拜子於歸雲。

    丁醜,骥也以鳴也拜子於墓所。

    戊寅,鳴也獲從子於西樵以有聞,伯氏之遺也。

    鳴何敢忘?」又曰:「潮之學。

    惟我伯氏是倡。

    伯氏卒,而南村遊,南村遊而海涯孤,道之厄也。

    」甘泉子曰:「嘻!賢哉北山!惜哉北山!使北山子而無死,學其有成乎,惟予有觏,觏則有訂。

    舍翁之初,求翁之暮,去子之[靜,定]我之定,定則一,一則動靜無二,而於道幾矣。

    嗚呼!使北山子而無死,斯道其可興乎!惟予有勖,勖則有衆,衆則力。

    一人行之,十人掖之,掖[故]力,力則成習,其於斯道之興,可幾矣。

    」楊子曰:「鳴也聞[之],愛其人者,必思其所嗜,愛其所遺,若有聞乎其謦欬之聲。

    北山舊有圖畫詩翰聯其狀,将集而帙之,以示不忘。

    惟子識之。

    」甘泉子曰:「豈直不忘!爾識之,使潮之士,誦其詩,讀其書,以知其人,莫不興起,其不忘也孰大焉!」己卯三月二十一日據嘉靖八年本補字 楊貞母太夫人八秩壽誕詩序 惟正德己卯三月己醜,為都憲楊公貞母太夫人周懸帨之辰,肇跻上壽。

    都憲公以兩廣重寄,不得戲彩壽於建安。

    有狄公望雲之思,王事靡盬之歎,三察院毛君、潘君、伍君思以纾公之情,因藩臬郡守,謀所以為壽之說於史若水曰:「惟貞則可以壽乎?」水曰:「貞則盡婦,盡婦斯可以壽矣。

    」諸君曰:「然則太夫人少歸太仆,未期而孀。

    指日自矢,不負所天,昭受休命,表厥宅裡,斯不亦貞矣乎!」又曰:「惟仁則可以壽乎?」水曰:「仁則盡母,盡母斯可以壽矣。

    」諸君曰:「然則太夫人保育遺腹,以及於成。

    愛而知勞,嚴而克慈,斯不亦仁矣乎!」又曰:「惟孝則可以壽乎?」水曰:「厥孝不匮,錫於爾類,是謂敬先,敬先斯可以壽矣。

    」諸君曰:「然則太夫人闡文敏之懿,忠貞重光,克成家規,不墜厥德,斯不亦孝矣乎!是宜頌三德,進觞以為太夫人壽,斯其至矣乎?」曰:「然。

    然而未也,太夫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