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翁大全卷之七
關燈
小
中
大
及衆賓皆袒決遂執弓各以其耦進反於射位司射作曰三耦拾取矢三耦皆進階前揖及楅一每人取一矢如前儀各至四矢而反位。
司射唱曰賓主人大夫降執弓各皆降。
司射又作雲賓主人拾取矢主人堂東賓堂西皆袒決遂執弓皆進階前揖及楅挕賓於西主人於東每人疊取一矢以至於四矢止乃皆北面搢三矢挾一矢不揖退賓往堂西主往堂東皆釋弓矢襲所袒決及階揖升堂揖就席。
司射唱雲大夫士拾取矢大夫乃袒決遂執弓就其耦揖皆進階下揖及楅揖耦東面大夫西面大夫進坐脫矢東興反位。
耦揖進坐兼取四矢興及位揖大夫進坐亦兼取四矢皆順羽而興反位皆北面搢三矢挾一矢揖退反位大夫遂适序西釋弓矢襲所袒決升即席衆賓拾取矢衆賓皆如前儀以次反位。
司射猶挾一矢以進視上射作曰請射一耦升揖及階揖升堂揖當物揖及物揖左足履物還視侯正立而俟。
司馬升如前儀命曰去侯獲者曰諾司馬降釋弓反位。
司射升與司馬交於階前去樸襲所袒決升視賓曰請以樂樂於賓賓合曰禮樂不可斯須去射許司射告本主人曰請以樂樂於賓許司射降搢樸東命樂正曰請以樂樂於賓賓許司射遂适間堂下北面命曰不鼓不釋上射揖司射退反位。
樂王東面命大師曰奏驺虞間若一大師許曰诰樂土退反位乃奏驺虞以射。
三耦射畢。
有應聲而中者則鼓之獲者特旌曰獲卒射降。
通唱釋獲釋獲者執餘獲升告曰左右卒射司馬升命曰取矢獲者執旌以負侯獲者曰諾司馬降釋弓反位。
弟子委矢。
司馬乘之。
司馬釋弓視筭。
釋獲者升左勝則曰左賢於右右勝則曰右賢於左若鈞則曰左右鈞降複位。
司射命曰設豐又命曰實觯置於豐遂命曰勝者執張弓不勝者執弛弓又命曰升飲者升飲一耦至三耦升飲如前。
司射猶袒決遂左執弓右執一矢兼諸弣面镞适堂西以命曰拾取矢如初司射反位。
三耦及賓主人大夫皆袒決遂升階下揖當楅揖各取一矢以至四矢而矢不挾兼諸弦以退不反位遂授有司乾堂西階偏揖皆升就席司射乃适堂西釋弓去樸脫決拾襲所袒決。
司馬進中庭命曰弟子釋侯弟子脫侯之左下綱而釋之。
司馬又命曰獲者以旌退入命曰弟子退楅司射進至中前西北面命曰釋獲者退中與筭 旅酬 通唱司馬反為司正司馬退複觯南而立。
樂正命曰歌工即位通唱行旅酬禮○賓酬主人賓北向坐取俎西之觯興阼階上北面向主人主人降席立於賓東。
賓引唱賓奠觯拜賓拜。
乃執觯興主引唱主人答拜賓贊唱賓卒觯不拜不洗實觯既實觯進東南面。
主贊唱主人北面拜在阼階上主人進受賓贊唱賓北面拜送在主人之西。
主贊唱主人以觯适西階上酬大夫○主人奠觯拜主既拜乃執觯興○大夫答拜○主人卒觯不拜不洗實觯既實向大夫。
遵贊唱大夫拜○進受觯主贊唱主人拜送主人乃揖就席。
通唱司正升相旅自西階升作受酬相者曰某酬某子受酬降席。
司正退立於西序端東州面衆賓酬者拜興飲皆如前禮酬在下者在下者皆□受酬於西階上卒受者以觯降奠乾篚司□降複位 二人舉觯 通唱二人舉觯於賓與大夫舉觯者二人恉洗觯實之西階上北面皆奠觯拜拜訖執觯興賓大夫贊皆唱雲賓與大夫皆席末答拜通唱祭酒○飲卒觯○奠觯拜○興執觯而興。
賓大夫引贊各唱賓與大夫皆答拜○實觯舉觯者逆降洗升實觯皆立於西階上北面。
賓大夫贊皆唱賓與大夫拜通唱舉觯者皆進奠於薦右○舉觯者反位皆拜送乃降賓與大夫坐反奠於其所興。
若無大夫則唯賓 徹俎坐燕 通唱請徹俎行坐燕禮司正自西階下往阼階上受命乾主人。
主人命曰請坐賓司正乃适西階上北面告賓曰請坐賓辭曰免俎司正反命乾主人主人曰請徹俎賓應曰諾司正降自西階階前命曰弟子侯徹俎司正升立乾序端。
通唱賓降席北面○主人降席自南方而降阼階上北面大夫席席東南面○賓取俎還授司正司正以降自西階賓從之降遂立於階西東南面。
司正以俎出授從者。
主引贊唱主人取俎還授弟子弟子授俎降自西階以東主人降自阼階西面立。
通唱衆賓皆降立於大夫之南主人以賓揖讓脫屦○大夫及衆賓皆脫屦升坐○進羞○無筭爵○二人舉觯○賓與大夫取奠觯飲卒觯不拜執觯者受觯實之賓以之主人。
大夫之觯長受而錯賓之長以次而交錯皆不拜既偏卒受者以旅在下者於西階上賓長受酹者不拜乃飲卒觯以實之受酬者不拜執觯者皆受旅飲。
一人以虛觯降奠於篚執觯者升實觯奠於賓與大夫○無筭樂又作樂賓興樂正命曰奏湛露古禮賓降及階陔作今以湛露詩代之取不醉無歸也賓出主人送於門外主引贊唱拜興拜興傧者報雲賓不顧矣主人反位。
通贊唱雲禮畢 泉翁大全跋燕射禮儀 節定燕射禮儀,大司成甘泉湛公以貞教大學者也。
古者射以節燕,燕以終射,觀行葦之詩,肆筵授幾而繼以敦弓既堅,序賓不侮而繼以酒醴維醹,此其尤章明者也。
古人之燕非為酒食也,其射非為争也,所以昭德意,示周行,消其鄙詐易慢,而相習於禮樂也。
故燕飨之節,盡用之則為射禮,取半以下則為授壸禮,初非希闊而難行也。
予至廣德之明年,作複初書院以居諸生,率之以冠祭之禮,士知向方矣。
複請於督學光山盧公,遣冠者四人,童子二人,以習射於橋門。
既歸,巿諸器物而肄之,肅肅乎其敬也,雍雍乎其和也。
因作而歎曰:「先王之遺典,其可不與天下公之。
」遂梓以廣其傳,而谂諸同志曰:吾觀於燕射之禮,而知古人之善學也。
自賓主、遵士、衆賓三耦以至百執事,無一人而非學也。
自揖讓升降,獻酢旅酬,執弓取矢,執旌釋獲,升歌舉觯,無一事而非學也。
其居處也恭,其執事也敬,其與人也忠。
察此之謂智,體此之謂仁,疆此之謂勇,故曰可以觀德,其弗信已乎?彼棄禮而不由者,謂之荒;由之而不著者,謂之昧;飾之而無實者,謂之虛;習之而罔終者,謂之息。
差等不同,其離道而違德鈞也。
張子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物而非仁也。
」程子曰:「灑掃應對,便可到聖人事。
」學者合而思之,則禮樂之道,不可斯須去身者,可以深造而自得之矣。
嘉靖丙戌冬十一月長至,安成鄒守益書
司射唱曰賓主人大夫降執弓各皆降。
司射又作雲賓主人拾取矢主人堂東賓堂西皆袒決遂執弓皆進階前揖及楅挕賓於西主人於東每人疊取一矢以至於四矢止乃皆北面搢三矢挾一矢不揖退賓往堂西主往堂東皆釋弓矢襲所袒決及階揖升堂揖就席。
司射唱雲大夫士拾取矢大夫乃袒決遂執弓就其耦揖皆進階下揖及楅揖耦東面大夫西面大夫進坐脫矢東興反位。
耦揖進坐兼取四矢興及位揖大夫進坐亦兼取四矢皆順羽而興反位皆北面搢三矢挾一矢揖退反位大夫遂适序西釋弓矢襲所袒決升即席衆賓拾取矢衆賓皆如前儀以次反位。
司射猶挾一矢以進視上射作曰請射一耦升揖及階揖升堂揖當物揖及物揖左足履物還視侯正立而俟。
司馬升如前儀命曰去侯獲者曰諾司馬降釋弓反位。
司射升與司馬交於階前去樸襲所袒決升視賓曰請以樂樂於賓賓合曰禮樂不可斯須去射許司射告本主人曰請以樂樂於賓許司射降搢樸東命樂正曰請以樂樂於賓賓許司射遂适間堂下北面命曰不鼓不釋上射揖司射退反位。
樂王東面命大師曰奏驺虞間若一大師許曰诰樂土退反位乃奏驺虞以射。
三耦射畢。
有應聲而中者則鼓之獲者特旌曰獲卒射降。
通唱釋獲釋獲者執餘獲升告曰左右卒射司馬升命曰取矢獲者執旌以負侯獲者曰諾司馬降釋弓反位。
弟子委矢。
司馬乘之。
司馬釋弓視筭。
釋獲者升左勝則曰左賢於右右勝則曰右賢於左若鈞則曰左右鈞降複位。
司射命曰設豐又命曰實觯置於豐遂命曰勝者執張弓不勝者執弛弓又命曰升飲者升飲一耦至三耦升飲如前。
司射猶袒決遂左執弓右執一矢兼諸弣面镞适堂西以命曰拾取矢如初司射反位。
三耦及賓主人大夫皆袒決遂升階下揖當楅揖各取一矢以至四矢而矢不挾兼諸弦以退不反位遂授有司乾堂西階偏揖皆升就席司射乃适堂西釋弓去樸脫決拾襲所袒決。
司馬進中庭命曰弟子釋侯弟子脫侯之左下綱而釋之。
司馬又命曰獲者以旌退入命曰弟子退楅司射進至中前西北面命曰釋獲者退中與筭 旅酬 通唱司馬反為司正司馬退複觯南而立。
樂正命曰歌工即位通唱行旅酬禮○賓酬主人賓北向坐取俎西之觯興阼階上北面向主人主人降席立於賓東。
賓引唱賓奠觯拜賓拜。
乃執觯興主引唱主人答拜賓贊唱賓卒觯不拜不洗實觯既實觯進東南面。
主贊唱主人北面拜在阼階上主人進受賓贊唱賓北面拜送在主人之西。
主贊唱主人以觯适西階上酬大夫○主人奠觯拜主既拜乃執觯興○大夫答拜○主人卒觯不拜不洗實觯既實向大夫。
遵贊唱大夫拜○進受觯主贊唱主人拜送主人乃揖就席。
通唱司正升相旅自西階升作受酬相者曰某酬某子受酬降席。
司正退立於西序端東州面衆賓酬者拜興飲皆如前禮酬在下者在下者皆□受酬於西階上卒受者以觯降奠乾篚司□降複位 二人舉觯 通唱二人舉觯於賓與大夫舉觯者二人恉洗觯實之西階上北面皆奠觯拜拜訖執觯興賓大夫贊皆唱雲賓與大夫皆席末答拜通唱祭酒○飲卒觯○奠觯拜○興執觯而興。
賓大夫引贊各唱賓與大夫皆答拜○實觯舉觯者逆降洗升實觯皆立於西階上北面。
賓大夫贊皆唱賓與大夫拜通唱舉觯者皆進奠於薦右○舉觯者反位皆拜送乃降賓與大夫坐反奠於其所興。
若無大夫則唯賓 徹俎坐燕 通唱請徹俎行坐燕禮司正自西階下往阼階上受命乾主人。
主人命曰請坐賓司正乃适西階上北面告賓曰請坐賓辭曰免俎司正反命乾主人主人曰請徹俎賓應曰諾司正降自西階階前命曰弟子侯徹俎司正升立乾序端。
通唱賓降席北面○主人降席自南方而降阼階上北面大夫席席東南面○賓取俎還授司正司正以降自西階賓從之降遂立於階西東南面。
司正以俎出授從者。
主引贊唱主人取俎還授弟子弟子授俎降自西階以東主人降自阼階西面立。
通唱衆賓皆降立於大夫之南主人以賓揖讓脫屦○大夫及衆賓皆脫屦升坐○進羞○無筭爵○二人舉觯○賓與大夫取奠觯飲卒觯不拜執觯者受觯實之賓以之主人。
大夫之觯長受而錯賓之長以次而交錯皆不拜既偏卒受者以旅在下者於西階上賓長受酹者不拜乃飲卒觯以實之受酬者不拜執觯者皆受旅飲。
一人以虛觯降奠於篚執觯者升實觯奠於賓與大夫○無筭樂又作樂賓興樂正命曰奏湛露古禮賓降及階陔作今以湛露詩代之取不醉無歸也賓出主人送於門外主引贊唱拜興拜興傧者報雲賓不顧矣主人反位。
通贊唱雲禮畢 泉翁大全跋燕射禮儀 節定燕射禮儀,大司成甘泉湛公以貞教大學者也。
古者射以節燕,燕以終射,觀行葦之詩,肆筵授幾而繼以敦弓既堅,序賓不侮而繼以酒醴維醹,此其尤章明者也。
古人之燕非為酒食也,其射非為争也,所以昭德意,示周行,消其鄙詐易慢,而相習於禮樂也。
故燕飨之節,盡用之則為射禮,取半以下則為授壸禮,初非希闊而難行也。
予至廣德之明年,作複初書院以居諸生,率之以冠祭之禮,士知向方矣。
複請於督學光山盧公,遣冠者四人,童子二人,以習射於橋門。
既歸,巿諸器物而肄之,肅肅乎其敬也,雍雍乎其和也。
因作而歎曰:「先王之遺典,其可不與天下公之。
」遂梓以廣其傳,而谂諸同志曰:吾觀於燕射之禮,而知古人之善學也。
自賓主、遵士、衆賓三耦以至百執事,無一人而非學也。
自揖讓升降,獻酢旅酬,執弓取矢,執旌釋獲,升歌舉觯,無一事而非學也。
其居處也恭,其執事也敬,其與人也忠。
察此之謂智,體此之謂仁,疆此之謂勇,故曰可以觀德,其弗信已乎?彼棄禮而不由者,謂之荒;由之而不著者,謂之昧;飾之而無實者,謂之虛;習之而罔終者,謂之息。
差等不同,其離道而違德鈞也。
張子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物而非仁也。
」程子曰:「灑掃應對,便可到聖人事。
」學者合而思之,則禮樂之道,不可斯須去身者,可以深造而自得之矣。
嘉靖丙戌冬十一月長至,安成鄒守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