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和女兒
關燈
小
中
大
1
十一月十四日,首相召見警察廳長藤波彥三郎。
國家公安委員長上村悟介也在場。
野本首相是個小個子。
日本的首相曆代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
老人當首首本來也沒什麼不好的,隻是外表看上去總有一股慣于弄權謀術的感覺。
隻有那些在政界的惡鬥中巧妙取勝的人才能登上首相的寶座。
也不知為什麼,這些人總是抹不掉身上醜惡的痕迹。
也許權力這東西本來就是非由醜惡的人來掌握不可的。
首相的心情很壞。
“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嗯?” 首相劈頭蓋腦就是這麼一句。
“您是指……” 其實藤波不問也知道指的是什麼,從昨夜到今晨,不,直到現在,電視、報紙正在為北海道警劄幌中央署刑事官安高則行廣施喉舌忙得不亦樂乎。
不,不僅是昨天、今天,安高則行自從追蹤流浪犬格羅追到青森的時候起就成了新聞機構的注目人物。
“那個人是不是太狂妄了?” 首相皺起眉頭。
“哎,哎……” “什麼哎呀啊的,你們究竟要殺多少人才算完?你們警察的工作該不會是殺人吧,要不最近的政策變了?” “您責備得完全正确,不過我認為安高警視正還是依法辦事的。
” 從接受首相召見的時候起他就作好了據理力争的準備。
“你是說殺人也是依法辦事?” “安高君第一次開槍打死的兩個人是綁架婦女的暴行犯,後來的三個人也是襲擊警察奪取手槍的兇犯,第三次射殺的是一批炸毀架設在國道上的橋梁、正準備開始暴力械鬥的不法之徒。
我以為這并非該受指責的行為。
輿論界對安高的果斷贊不絕口,雖然其中也有诽謗安高是個神經不正常的刑事官的調子。
可正因為警察部門目前都處于優柔寡斷的狀态,安高的舉動就顯得熠熠閃光了。
還有人極口稱贊說正因為有安高這樣的警視正,警察才受到國民的信賴。
到底哪一種說法對,藤波也吃不準。
誠然,安高的果斷提高了警察部門的威信,可這個人也太獨斷獨行、太引人注目了。
這樣的人在目前的警察部門并不怎麼受歡迎,也就是說警察部門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那些一切行動服從統制,在統制中不斷創造實績的人。
安高是個無視統制的人。
他擅自攬下了該由探警去執行的任務,這樣的做法是不值得稱道的。
但是,這和首相的責難卻又是兩碼事。
“你是說用自衛隊的自動槍一口氣殺死好幾個人也是依法辦事?” 首相的聲音低沉而險惡。
“這……” 藤波無言以對了。
安高從自衛隊借了自動槍打死六個人的事岩手縣警部長已經向他報告了,聽到這個消息藤波吓得變了臉色。
警察使用自衛隊的武器,此事如果傳出去将引起政治糾紛,因為這等于意昧着自衛隊的出動。
盡管是出于情況緊迫,但聽了安高的話便把自動槍借他的縣警本部長和自衛隊仍然有責任,此舉太欠考慮了。
藤波嚴令把自動槍一事神不知鬼不覺地隐下。
他下了徹底的死命令。
自然,和陸上自衛隊方面也互相通了氣。
自衛隊也為此事覺得相當被動,當然也十分贊成徹底隐下這件事,他們甚至把從被擊斃的暴力團員身上取出來的子彈也調了包。
如此周密的行動又是怎麼洩露出去的呢? “我為你們的糊塗感到吃驚。
這事将成為重大政治事件,你們難道連這麼點常識都沒有?” “……” “公安委員長上村君也在為此事擔心。
” “真是對不起。
” 藤波連連賠不是。
事情既然已經露了餡,再掩飾也沒用,該引咎自責争取主動。
“這事責任在我。
” “你就是剖腹自殺,又能怎麼樣?” 首相一雙滿是深深的皺紋的眼睛盯着藤波。
“不過……” “你一剖腹,事件越發敗露,不是嗎?” “嗯。
” “我看這樣吧,”首相忽然口氣一轉,“讓安高君回道警去,以後不要再抛頭露面,如果安高君不接受這樣的處理,國家公安委員會将罷免安高的職務……” “……” 首相一雙小眼睛一動不動地盯着藤波。
藤波感到一陣戰栗。
藤波從那雙混濁的眼睛裡看到了某個人物的形象。
——遠澤要一。
據已遭暗殺的警察廳刑事局藏田特别探員的調查報告,遠澤要一和永山雄吉兇殺案有牽連。
報告說遠澤曾把殺害永山的兇手藏在競選車裡躲過了青森縣警的搜捕。
目前暴力團正為殺死兇案唯一的目擊者、“證人”格羅大肆活動。
這個暴力團無疑是受命于遠澤的八州幫。
安高乘直升飛機降落在猿石川,用自動槍打死了六個人,被殺者是八州幫傘下的東北幫成員。
東北幫把安高使用的好像是自動槍一事告訴了八州幫,八州幫又把它告訴了遠澤。
于是遠澤就以此為把柄想迫使安高中止追查。
要不,首相也是遠澤的同謀? 不管是遠澤也好,首相也好,一時都無法幹涉兇案的偵破。
他們隻好用不安和沉重的眼光靜觀安高的活動。
這時候,抓住安高短處的消息來了。
——是這麼一出戲嗎? 滕波避開了首相的視線。
“怎麼樣?” “明白了。
” 藤波低下腦袋。
這個腦袋還真不能不低。
不管安高被罷免也好,不罷免也好,事件八成是要不了了之了。
凡和執政黨大人物有牽連的案子最終都是這個結局——抓幾個小半拉子往監獄裡一關了事。
安高的手自然也夠不到置身在雲端裡的大人物身上。
說不定安高的罷免倒是可以幸免的。
“那就拜托你啦。
” 首相露出了笑容。
這個笑容和一句“拜托”強烈地意味着要他停止對事件的深究。
一班老狐狸。
2 格羅去向不明。
安高則行和北守禮子把車停在通往陸前高田的340号公路旁。
周圍的群山已徹底做好了入冬的準備。
群樹像怕落後似地,每過一陣風便抖落一批殘葉。
群峰連綿的北上高原。
“沒希望了。
” 禮子把視線投向寒風呼嘯的晚景。
“格羅可能已經進入這片北上高地了,它會跑到太平洋岸去呢還是穿過北上高地繼續向南?可憐的格羅,它連吃的也沒有呀……” 今天是十一月十六日。
格羅離開高科家是十一月十四日淩晨兩點,已經兩天過去了。
北守禮子和安高在高科家住了一夜,他們放不下格羅有回來的可能這一線希望。
聽高科說格羅連東西也不想吃,還發着燒。
為救加田吉之進的女兒它已冒過一回死,正在快要恢複的時候又遭到襲擊,隻好跳河逃生。
從河裡上來以後又被高科的車撞了一下。
災難一個接着一個,怎麼能不發燒呢?能活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格羅是憑它的精神力量活下來的。
禮子似乎看見了格羅發燒發得搖搖晃晃,拖着饑餓的身體在寸草不生的北上高地漂泊流浪的情景。
“我們在這裡等一夜試試看吧,如果格羅不回來,明天就開車到遠野市,從陸前高田進北上高地,如果運氣好……” 安高雖然這麼說,可他自己也不相信會有這樣的運氣。
北上高地浩如潮海,肯定以徒勞告終。
如果有運氣的話,不管是在青森車站、一萬石碼頭,還是八甲田山山麓,還有這次的花卷村旅館,格羅早就和北守禮子相逢了。
正因為沒有這樣的運氣,所以在高科家也隻以十分鐘之差撲了個空。
國家公安委員長上村悟介也在場。
野本首相是個小個子。
日本的首相曆代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
老人當首首本來也沒什麼不好的,隻是外表看上去總有一股慣于弄權謀術的感覺。
隻有那些在政界的惡鬥中巧妙取勝的人才能登上首相的寶座。
也不知為什麼,這些人總是抹不掉身上醜惡的痕迹。
也許權力這東西本來就是非由醜惡的人來掌握不可的。
首相的心情很壞。
“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嗯?” 首相劈頭蓋腦就是這麼一句。
“您是指……” 其實藤波不問也知道指的是什麼,從昨夜到今晨,不,直到現在,電視、報紙正在為北海道警劄幌中央署刑事官安高則行廣施喉舌忙得不亦樂乎。
不,不僅是昨天、今天,安高則行自從追蹤流浪犬格羅追到青森的時候起就成了新聞機構的注目人物。
“那個人是不是太狂妄了?” 首相皺起眉頭。
“哎,哎……” “什麼哎呀啊的,你們究竟要殺多少人才算完?你們警察的工作該不會是殺人吧,要不最近的政策變了?” “您責備得完全正确,不過我認為安高警視正還是依法辦事的。
” 從接受首相召見的時候起他就作好了據理力争的準備。
“你是說殺人也是依法辦事?” “安高君第一次開槍打死的兩個人是綁架婦女的暴行犯,後來的三個人也是襲擊警察奪取手槍的兇犯,第三次射殺的是一批炸毀架設在國道上的橋梁、正準備開始暴力械鬥的不法之徒。
我以為這并非該受指責的行為。
輿論界對安高的果斷贊不絕口,雖然其中也有诽謗安高是個神經不正常的刑事官的調子。
可正因為警察部門目前都處于優柔寡斷的狀态,安高的舉動就顯得熠熠閃光了。
還有人極口稱贊說正因為有安高這樣的警視正,警察才受到國民的信賴。
到底哪一種說法對,藤波也吃不準。
誠然,安高的果斷提高了警察部門的威信,可這個人也太獨斷獨行、太引人注目了。
這樣的人在目前的警察部門并不怎麼受歡迎,也就是說警察部門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那些一切行動服從統制,在統制中不斷創造實績的人。
安高是個無視統制的人。
他擅自攬下了該由探警去執行的任務,這樣的做法是不值得稱道的。
但是,這和首相的責難卻又是兩碼事。
“你是說用自衛隊的自動槍一口氣殺死好幾個人也是依法辦事?” 首相的聲音低沉而險惡。
“這……” 藤波無言以對了。
安高從自衛隊借了自動槍打死六個人的事岩手縣警部長已經向他報告了,聽到這個消息藤波吓得變了臉色。
警察使用自衛隊的武器,此事如果傳出去将引起政治糾紛,因為這等于意昧着自衛隊的出動。
盡管是出于情況緊迫,但聽了安高的話便把自動槍借他的縣警本部長和自衛隊仍然有責任,此舉太欠考慮了。
藤波嚴令把自動槍一事神不知鬼不覺地隐下。
他下了徹底的死命令。
自然,和陸上自衛隊方面也互相通了氣。
自衛隊也為此事覺得相當被動,當然也十分贊成徹底隐下這件事,他們甚至把從被擊斃的暴力團員身上取出來的子彈也調了包。
如此周密的行動又是怎麼洩露出去的呢? “我為你們的糊塗感到吃驚。
這事将成為重大政治事件,你們難道連這麼點常識都沒有?” “……” “公安委員長上村君也在為此事擔心。
” “真是對不起。
” 藤波連連賠不是。
事情既然已經露了餡,再掩飾也沒用,該引咎自責争取主動。
“這事責任在我。
” “你就是剖腹自殺,又能怎麼樣?” 首相一雙滿是深深的皺紋的眼睛盯着藤波。
“不過……” “你一剖腹,事件越發敗露,不是嗎?” “嗯。
” “我看這樣吧,”首相忽然口氣一轉,“讓安高君回道警去,以後不要再抛頭露面,如果安高君不接受這樣的處理,國家公安委員會将罷免安高的職務……” “……” 首相一雙小眼睛一動不動地盯着藤波。
藤波感到一陣戰栗。
藤波從那雙混濁的眼睛裡看到了某個人物的形象。
——遠澤要一。
據已遭暗殺的警察廳刑事局藏田特别探員的調查報告,遠澤要一和永山雄吉兇殺案有牽連。
報告說遠澤曾把殺害永山的兇手藏在競選車裡躲過了青森縣警的搜捕。
目前暴力團正為殺死兇案唯一的目擊者、“證人”格羅大肆活動。
這個暴力團無疑是受命于遠澤的八州幫。
安高乘直升飛機降落在猿石川,用自動槍打死了六個人,被殺者是八州幫傘下的東北幫成員。
東北幫把安高使用的好像是自動槍一事告訴了八州幫,八州幫又把它告訴了遠澤。
于是遠澤就以此為把柄想迫使安高中止追查。
要不,首相也是遠澤的同謀? 不管是遠澤也好,首相也好,一時都無法幹涉兇案的偵破。
他們隻好用不安和沉重的眼光靜觀安高的活動。
這時候,抓住安高短處的消息來了。
——是這麼一出戲嗎? 滕波避開了首相的視線。
“怎麼樣?” “明白了。
” 藤波低下腦袋。
這個腦袋還真不能不低。
不管安高被罷免也好,不罷免也好,事件八成是要不了了之了。
凡和執政黨大人物有牽連的案子最終都是這個結局——抓幾個小半拉子往監獄裡一關了事。
安高的手自然也夠不到置身在雲端裡的大人物身上。
說不定安高的罷免倒是可以幸免的。
“那就拜托你啦。
” 首相露出了笑容。
這個笑容和一句“拜托”強烈地意味着要他停止對事件的深究。
一班老狐狸。
2 格羅去向不明。
安高則行和北守禮子把車停在通往陸前高田的340号公路旁。
周圍的群山已徹底做好了入冬的準備。
群樹像怕落後似地,每過一陣風便抖落一批殘葉。
群峰連綿的北上高原。
“沒希望了。
” 禮子把視線投向寒風呼嘯的晚景。
“格羅可能已經進入這片北上高地了,它會跑到太平洋岸去呢還是穿過北上高地繼續向南?可憐的格羅,它連吃的也沒有呀……” 今天是十一月十六日。
格羅離開高科家是十一月十四日淩晨兩點,已經兩天過去了。
北守禮子和安高在高科家住了一夜,他們放不下格羅有回來的可能這一線希望。
聽高科說格羅連東西也不想吃,還發着燒。
為救加田吉之進的女兒它已冒過一回死,正在快要恢複的時候又遭到襲擊,隻好跳河逃生。
從河裡上來以後又被高科的車撞了一下。
災難一個接着一個,怎麼能不發燒呢?能活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格羅是憑它的精神力量活下來的。
禮子似乎看見了格羅發燒發得搖搖晃晃,拖着饑餓的身體在寸草不生的北上高地漂泊流浪的情景。
“我們在這裡等一夜試試看吧,如果格羅不回來,明天就開車到遠野市,從陸前高田進北上高地,如果運氣好……” 安高雖然這麼說,可他自己也不相信會有這樣的運氣。
北上高地浩如潮海,肯定以徒勞告終。
如果有運氣的話,不管是在青森車站、一萬石碼頭,還是八甲田山山麓,還有這次的花卷村旅館,格羅早就和北守禮子相逢了。
正因為沒有這樣的運氣,所以在高科家也隻以十分鐘之差撲了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