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祿集
關燈
小
中
大
鴻徽洽于海表,威稜震乎沙外。
太祖文皇帝體聖履仁,述業興禮,正樂頌,作象厯,明達通於神祇,玄澤被乎上下。
仁孝命世,叡武英挺,遭運屯否,三才湮滅,廼龍飛五洲,鳳翔九江,身先八百之期,斷出人鬼之表,慶煙應高牙之建,風耀符發迹之辰,親翦兇逆,躬清昏壒,天地革始,夫婦更造,豈與彼承業繼緒,拓復禹跡,車一其軌,書罔異文者,同年而議哉!今龍麟已至,鳳凰已儀,比李已實,靈茅已茂,雕氣降雰於宮榭,珍露呈味於禁林,嘉禾積穗於殿甍,連理合幹於園禦,皆耀質離宮,植根蘭囿。
至夫霜毫玄文,素翮頳羽,泉河山嶽之瑞,草木金石之祥,方畿憬塗之謁,抗驛絕祖之奏,彪炳雜沓,粵不可勝言。
太平之應,茲焉富矣。
宜其從天人之誠,遵先王之則,備萬乘,整法駕,修封泰山,瘞玉岱趾,延喬、松於東序,詔韓、岐於西廂,麾天閽,使啟關,謁紫宮,朝太一,奏鈞天,詠雲門,贊揚幽奧,超聲前古,豈不盛哉!伏願時命宗伯,具茲典度。
又 江淮鄙上之使,結軌于璧門,西鶼北采之譯,相望於道路。
改定刑獄表 臣聞明慎用刑獄,存姬典,哀矜折獄,實暉呂命,罪疑從輕。
既前王之格範,寗失弗經,亦列聖之恒訓,用能化緻升平。
道臻恭已,逮漢文傷不辜之罰,除相坐之令。
孝宣倍深文之吏,立鞫訊之法,當是時也。
號令刑存,陛下踐位,親臨聽訟,億兆相賀,以為無冤民矣。
而比囹圄未虛,頌聲尚缺。
臣竊謂五聽之慈,弗宣於宰物,三宥之澤,未洽於民謠,頃年軍旅餘弊,劫掠猶繁,監司計獲,多非其實,或規免咎,不慮國患。
楚對之下,鮮不誣濫,身遭鈇鑕之誅,家嬰孥戮之痛,比伍同閈,莫不及罪,是則一人罰謬,坐者數十。
昔齊女告天,臨淄臺殞,孝婦冤戮,東海愆陽,此皆符變靈祗。
初鹹景緯,臣近兼訊,見重囚八人,旋觀其初,死有餘罪,詳察其理,實並無辜。
恐此不少,誠可怵惕也。
舊官長竟囚畢,郡遣督郵案驗,仍就施刑。
督郵賤吏非能異於官長,有案驗之名,而無研究之實,愚謂此制宜革。
自今人重之囚,縣考正畢,以事言郡,并送囚身,委二千石,親臨覈辯,必收聲吞釁,然後就戮,若二千石不能決,乃度廷尉。
神州統外,移之刺史。
刺史有疑,亦歸臺獄,必令死者不怨,生者無恨。
庶鬻棺之諺,輟歎於終古,兩造之察,流詠於方今。
臣學闇申韓,才寡治術,輕陳庸管,懼乖國憲。
請弘風則表 詔雲「貴戚競利,興貨廛肆者,悉皆禁制」,此實允愜民聽。
其中若有犯違,則應依制裁糾。
若廢法申恩,便為令有所屈。
此處分伏願深思,無緣明詔既下,而聲實乖爽。
臣愚謂大臣在祿位者,尤不宜與民爭利,不審可得在此詔不?拔葵去織,實宜深弘。
太子元服上至尊表 伏惟皇太子殿下,明兩承乾,元良作貳,抗法迂身,英華自遠,樂以修中,禮以治外,三善克懋,德成教尊,令日昭辰,顯加元服,對靈祇之望,儔上庠之歡,率天罄世,莫不載躍。
太子元服上太後表 離景承宸,樞光陪極,毓問東華,飛英上序,樂正歌風,司成頌德,清明神鏡,溫文在躬,練日簡辰,顯被元服,懋三王之教,爥少陽之重。
謝賜貂裘表 臣莊言:主衣黃達宣敕賜臣貂裘,匭發衽開,玄華有曜,靡毫柔毳,黯鑑自凝,固以綵越綴翬,光逾緝鷰。
臣聞嚬笑不妄,韓裳勿假,績有昭庸,楚纊爰建。
臣歡忭自歌,而同委衾之澤;勤勞未報,而叨解裘之寵。
空荷榮施,徒賁微軀。
承殊恩,必識服以淪生,銘悅之情,罔知所寘。
臣受假無由,躬拜謹遣表。
東海王讓司空表 臣側觀前載,與窺洪典,三事之授,惟帝其難。
臣乘少籍長久,分踰涯量,出滿入泰,每究榮光,不悟乾燭方遠,義路同遺,下參弘化,上屍爕理,自非德仞具瞻,聲湛民詠,未有妄臻此澤,空集(茲靈)。
讓中書令表 伏惟陛下,登取震維,臨齊璿政,澤與風翔,恩從雲動。
臣聞璧門天邃,鳳沼神深,絲綸王言,出納帝命,自非望允當時,譽宣庠塾,未有謬垂曲寵,空席茲榮,在於平壯,猶不可勉,況今綿痼,百志俱淪。
讓吏部尚書表 招才琴釣之上,取士歌牧之中,終能克夷景命,榮懷萬宇,豈容先私首曲,近有經過,且不習冠制,趙客興鑒,未閒統馭,鄭臣有規,匪痗身譏。
奏 上封禪儀註奏 臣聞崇號建極,必觀俗以樹教;正位居體,必採世以立言。
是以重代列聖,鹹由厥道。
玄勳上烈,融章未分,鳴光委緒,歇而罔藏。
若其顯謚騰軌,則系綴聲采,徵畧聞聽。
爰洎姬、漢,風流尚存,遺芬餘榮,綿映紀緯。
雖年絕世祀,代革精華,可得騰金綵,奏玉潤,鏤迹以燻今,鐫德以麗遠。
而四望埋禋歌之禮,日觀弛修封之容,豈非神明之業難崇,功基之迹易泯。
自茲以降,訖于季末,莫不欲英弘徽位,詳固洪聲。
豈徒深默修文,淵幽馭世而已。
諒以縢非虛奏,書匪妄埋,擊雨恕神,淳廕復樹,安得紫壇肅祗,竹宮載竚,散火投郊,流星奔座。
寶緯初基,厭靈命厯,德振弛維,功濟淪象,玄浸紛流,華液幽潤,規存永馭,思詳樹遠。
太祖文皇帝以啓遘泰運,景望震凝,采樂調風,集禮宣度,祖宗相映,軌迹重暉。
聖上韞籙蕃河,竚翔衡漢,金波掩照,華耀停明,運動時來,躍飛風舉,澄氛海、岱,開景中區,歇神還靈,頹天重耀,儲正凝位於兼明,袞嶽蕃華於元列。
故以祥映昌基,繫發篆素。
重以班朝待典,飾令詳儀,纂綜淪蕪,摉騰委逸,奏玉郊宮,禋珪玄畤,景集天廟,脈壤祥農,節至昕陽,川丘夙禮,綱威巡驅,表綏中甸,史流其詠,民挹其風。
於是涵迹視陰,振聲威響,厯代之渠,沈□望內,安侯之長,賢王入侍,殊生詭氣,奉俗還鄉,羽族卉儀,懷音革狀,邊帛絕書,權光弛燭。
天岱發靈,宗河開寶,崇邱淪鼎,振采泗淵,雲皇王嶽,摛藻□漢,并角即音,栖翔禁禦,袞甲霜咮,翾舞川肆,榮泉流鏡,後昭河源,故以波沸外關,雲蒸內澤。
若其雪趾青毳,玄文朱綵,日月郊甸,擇木弄音。
重以榮露騰軒,蕭雲掩閣,鎬頴孳萌,移華淵禁,山輿竚衡,雲鶼竦翼,海鰈泳流,江茅吐蔭。
校書之列,仰筆以飾辭,濟、代之蕃,獻邑以待禮。
豈非禮勰氣昌,物瑞雲照,蒱軒龜軫,□泉淳芳。
太宰江夏王臣義恭咀道遵英,栖奇麗古,該潤圖史,施詳閟載,表以功懋徃初,德耀炎、昊,升文中岱,登牒天關,耀冠榮名,摛振聲號。
而道謙稱首,禮以虛挹,將使玄祗缺觀,幽瑞乖期,梁甫無盛德之容,介邱靡升聞之響。
加窮泉之野,獻八代之駟,交木之鄉,奠絕金之楛,肅靈重表,珍符兼貺。
伏惟陛下謨詳淵載,衍屬休章,依徵聖靈,潤色聲業,諏辰稽古,肅齊警列,儒僚展采,禮官相儀,懸蕤動音,洪鍾竦節,陽路整衞,正途清禁。
於是績環珮,端玉藻,鳴鳳竚律,騰駕流文,閒綵比象之容,昭明紀數之服。
徽焯天陣,容藻神行,翠葢懷陰,羽華列照。
乃詔聯事掌祭,賔客贊儀,金支宿縣,鏞石潤響。
命五神以相列,闢九關以集靈,驚衞兵而開雲,先雨祗以灑路。
霞凝生闕,煙起成宮,臺冠丹光,壇浮素靄。
爾乃臨中壇,備盛禮,天降祥錫,壽固皇根,谷動神音,山傳稱響。
然後辨年問老,陳詩觀俗,歸薦告神,奉遺清廟。
光美之盛,彰乎萬古;淵祥之烈,溢乎無窮。
豈不盛歟! 臣等生接昌辰,肅懋明世,束教管聞,未足言道。
且章志湮微,代徃淪絕,拘採遺文,辯明訓誥,□□□簉訪鄒、魯,草縢書堙玉之禮,具竦石繩金之儀,和芝潤瑛,鐫璽乾封。
懼弗軌屬上徽,煇當王則。
謹奉儀注以聞。
封皇弟奏 臣聞桐圭睦親,書河汾之策,賜帶懷賢,敬東平之祚,諒以訓經終始,義洽垣墉。
第某皇弟等,器彩明敏,令識頴悟,並宜憲章前典,光啓祚宇,作屏王室,式雍帝載。
臣等參議,可封郡王。
改封長公主奏 臣聞爵厚懿戚,國之恆典。
景祚既新,禮與時渥,永興等七公主,可封郡長公主。
章 為北中郎謝兼司徒章 臣聞爕理陰陽,寅亮天地,弗惟其官,無人則闕,司徒掌敷五教,職擾兆民,豈悟乾靈罔匱,光渥方闡,不次之任,殊絕藩嶽,豈可權屍三事,假備六符,慙震周廻,顧步交悸。
為北中郎拜司徒章 不為震施罔匱,鴻慶方惆,爕調之重,遂臻非據,智小謀大,周易興規,少陽微暄,有鑒前史,辨其動植,布其安擾,以倡九牧,阜成王教,豈臣眇末,所能克荷。
啟事 與世祖啟事 賊劭自絕
太祖文皇帝體聖履仁,述業興禮,正樂頌,作象厯,明達通於神祇,玄澤被乎上下。
仁孝命世,叡武英挺,遭運屯否,三才湮滅,廼龍飛五洲,鳳翔九江,身先八百之期,斷出人鬼之表,慶煙應高牙之建,風耀符發迹之辰,親翦兇逆,躬清昏壒,天地革始,夫婦更造,豈與彼承業繼緒,拓復禹跡,車一其軌,書罔異文者,同年而議哉!今龍麟已至,鳳凰已儀,比李已實,靈茅已茂,雕氣降雰於宮榭,珍露呈味於禁林,嘉禾積穗於殿甍,連理合幹於園禦,皆耀質離宮,植根蘭囿。
至夫霜毫玄文,素翮頳羽,泉河山嶽之瑞,草木金石之祥,方畿憬塗之謁,抗驛絕祖之奏,彪炳雜沓,粵不可勝言。
太平之應,茲焉富矣。
宜其從天人之誠,遵先王之則,備萬乘,整法駕,修封泰山,瘞玉岱趾,延喬、松於東序,詔韓、岐於西廂,麾天閽,使啟關,謁紫宮,朝太一,奏鈞天,詠雲門,贊揚幽奧,超聲前古,豈不盛哉!伏願時命宗伯,具茲典度。
又 江淮鄙上之使,結軌于璧門,西鶼北采之譯,相望於道路。
改定刑獄表 臣聞明慎用刑獄,存姬典,哀矜折獄,實暉呂命,罪疑從輕。
既前王之格範,寗失弗經,亦列聖之恒訓,用能化緻升平。
道臻恭已,逮漢文傷不辜之罰,除相坐之令。
孝宣倍深文之吏,立鞫訊之法,當是時也。
號令刑存,陛下踐位,親臨聽訟,億兆相賀,以為無冤民矣。
而比囹圄未虛,頌聲尚缺。
臣竊謂五聽之慈,弗宣於宰物,三宥之澤,未洽於民謠,頃年軍旅餘弊,劫掠猶繁,監司計獲,多非其實,或規免咎,不慮國患。
楚對之下,鮮不誣濫,身遭鈇鑕之誅,家嬰孥戮之痛,比伍同閈,莫不及罪,是則一人罰謬,坐者數十。
昔齊女告天,臨淄臺殞,孝婦冤戮,東海愆陽,此皆符變靈祗。
初鹹景緯,臣近兼訊,見重囚八人,旋觀其初,死有餘罪,詳察其理,實並無辜。
恐此不少,誠可怵惕也。
舊官長竟囚畢,郡遣督郵案驗,仍就施刑。
督郵賤吏非能異於官長,有案驗之名,而無研究之實,愚謂此制宜革。
自今人重之囚,縣考正畢,以事言郡,并送囚身,委二千石,親臨覈辯,必收聲吞釁,然後就戮,若二千石不能決,乃度廷尉。
神州統外,移之刺史。
刺史有疑,亦歸臺獄,必令死者不怨,生者無恨。
庶鬻棺之諺,輟歎於終古,兩造之察,流詠於方今。
臣學闇申韓,才寡治術,輕陳庸管,懼乖國憲。
請弘風則表 詔雲「貴戚競利,興貨廛肆者,悉皆禁制」,此實允愜民聽。
其中若有犯違,則應依制裁糾。
若廢法申恩,便為令有所屈。
此處分伏願深思,無緣明詔既下,而聲實乖爽。
臣愚謂大臣在祿位者,尤不宜與民爭利,不審可得在此詔不?拔葵去織,實宜深弘。
太子元服上至尊表 伏惟皇太子殿下,明兩承乾,元良作貳,抗法迂身,英華自遠,樂以修中,禮以治外,三善克懋,德成教尊,令日昭辰,顯加元服,對靈祇之望,儔上庠之歡,率天罄世,莫不載躍。
太子元服上太後表 離景承宸,樞光陪極,毓問東華,飛英上序,樂正歌風,司成頌德,清明神鏡,溫文在躬,練日簡辰,顯被元服,懋三王之教,爥少陽之重。
謝賜貂裘表 臣莊言:主衣黃達宣敕賜臣貂裘,匭發衽開,玄華有曜,靡毫柔毳,黯鑑自凝,固以綵越綴翬,光逾緝鷰。
臣聞嚬笑不妄,韓裳勿假,績有昭庸,楚纊爰建。
臣歡忭自歌,而同委衾之澤;勤勞未報,而叨解裘之寵。
空荷榮施,徒賁微軀。
承殊恩,必識服以淪生,銘悅之情,罔知所寘。
臣受假無由,躬拜謹遣表。
東海王讓司空表 臣側觀前載,與窺洪典,三事之授,惟帝其難。
臣乘少籍長久,分踰涯量,出滿入泰,每究榮光,不悟乾燭方遠,義路同遺,下參弘化,上屍爕理,自非德仞具瞻,聲湛民詠,未有妄臻此澤,空集(茲靈)。
讓中書令表 伏惟陛下,登取震維,臨齊璿政,澤與風翔,恩從雲動。
臣聞璧門天邃,鳳沼神深,絲綸王言,出納帝命,自非望允當時,譽宣庠塾,未有謬垂曲寵,空席茲榮,在於平壯,猶不可勉,況今綿痼,百志俱淪。
讓吏部尚書表 招才琴釣之上,取士歌牧之中,終能克夷景命,榮懷萬宇,豈容先私首曲,近有經過,且不習冠制,趙客興鑒,未閒統馭,鄭臣有規,匪痗身譏。
奏 上封禪儀註奏 臣聞崇號建極,必觀俗以樹教;正位居體,必採世以立言。
是以重代列聖,鹹由厥道。
玄勳上烈,融章未分,鳴光委緒,歇而罔藏。
若其顯謚騰軌,則系綴聲采,徵畧聞聽。
爰洎姬、漢,風流尚存,遺芬餘榮,綿映紀緯。
雖年絕世祀,代革精華,可得騰金綵,奏玉潤,鏤迹以燻今,鐫德以麗遠。
而四望埋禋歌之禮,日觀弛修封之容,豈非神明之業難崇,功基之迹易泯。
自茲以降,訖于季末,莫不欲英弘徽位,詳固洪聲。
豈徒深默修文,淵幽馭世而已。
諒以縢非虛奏,書匪妄埋,擊雨恕神,淳廕復樹,安得紫壇肅祗,竹宮載竚,散火投郊,流星奔座。
寶緯初基,厭靈命厯,德振弛維,功濟淪象,玄浸紛流,華液幽潤,規存永馭,思詳樹遠。
太祖文皇帝以啓遘泰運,景望震凝,采樂調風,集禮宣度,祖宗相映,軌迹重暉。
聖上韞籙蕃河,竚翔衡漢,金波掩照,華耀停明,運動時來,躍飛風舉,澄氛海、岱,開景中區,歇神還靈,頹天重耀,儲正凝位於兼明,袞嶽蕃華於元列。
故以祥映昌基,繫發篆素。
重以班朝待典,飾令詳儀,纂綜淪蕪,摉騰委逸,奏玉郊宮,禋珪玄畤,景集天廟,脈壤祥農,節至昕陽,川丘夙禮,綱威巡驅,表綏中甸,史流其詠,民挹其風。
於是涵迹視陰,振聲威響,厯代之渠,沈□望內,安侯之長,賢王入侍,殊生詭氣,奉俗還鄉,羽族卉儀,懷音革狀,邊帛絕書,權光弛燭。
天岱發靈,宗河開寶,崇邱淪鼎,振采泗淵,雲皇王嶽,摛藻□漢,并角即音,栖翔禁禦,袞甲霜咮,翾舞川肆,榮泉流鏡,後昭河源,故以波沸外關,雲蒸內澤。
若其雪趾青毳,玄文朱綵,日月郊甸,擇木弄音。
重以榮露騰軒,蕭雲掩閣,鎬頴孳萌,移華淵禁,山輿竚衡,雲鶼竦翼,海鰈泳流,江茅吐蔭。
校書之列,仰筆以飾辭,濟、代之蕃,獻邑以待禮。
豈非禮勰氣昌,物瑞雲照,蒱軒龜軫,□泉淳芳。
太宰江夏王臣義恭咀道遵英,栖奇麗古,該潤圖史,施詳閟載,表以功懋徃初,德耀炎、昊,升文中岱,登牒天關,耀冠榮名,摛振聲號。
而道謙稱首,禮以虛挹,將使玄祗缺觀,幽瑞乖期,梁甫無盛德之容,介邱靡升聞之響。
加窮泉之野,獻八代之駟,交木之鄉,奠絕金之楛,肅靈重表,珍符兼貺。
伏惟陛下謨詳淵載,衍屬休章,依徵聖靈,潤色聲業,諏辰稽古,肅齊警列,儒僚展采,禮官相儀,懸蕤動音,洪鍾竦節,陽路整衞,正途清禁。
於是績環珮,端玉藻,鳴鳳竚律,騰駕流文,閒綵比象之容,昭明紀數之服。
徽焯天陣,容藻神行,翠葢懷陰,羽華列照。
乃詔聯事掌祭,賔客贊儀,金支宿縣,鏞石潤響。
命五神以相列,闢九關以集靈,驚衞兵而開雲,先雨祗以灑路。
霞凝生闕,煙起成宮,臺冠丹光,壇浮素靄。
爾乃臨中壇,備盛禮,天降祥錫,壽固皇根,谷動神音,山傳稱響。
然後辨年問老,陳詩觀俗,歸薦告神,奉遺清廟。
光美之盛,彰乎萬古;淵祥之烈,溢乎無窮。
豈不盛歟! 臣等生接昌辰,肅懋明世,束教管聞,未足言道。
且章志湮微,代徃淪絕,拘採遺文,辯明訓誥,□□□簉訪鄒、魯,草縢書堙玉之禮,具竦石繩金之儀,和芝潤瑛,鐫璽乾封。
懼弗軌屬上徽,煇當王則。
謹奉儀注以聞。
封皇弟奏 臣聞桐圭睦親,書河汾之策,賜帶懷賢,敬東平之祚,諒以訓經終始,義洽垣墉。
第某皇弟等,器彩明敏,令識頴悟,並宜憲章前典,光啓祚宇,作屏王室,式雍帝載。
臣等參議,可封郡王。
改封長公主奏 臣聞爵厚懿戚,國之恆典。
景祚既新,禮與時渥,永興等七公主,可封郡長公主。
章 為北中郎謝兼司徒章 臣聞爕理陰陽,寅亮天地,弗惟其官,無人則闕,司徒掌敷五教,職擾兆民,豈悟乾靈罔匱,光渥方闡,不次之任,殊絕藩嶽,豈可權屍三事,假備六符,慙震周廻,顧步交悸。
為北中郎拜司徒章 不為震施罔匱,鴻慶方惆,爕調之重,遂臻非據,智小謀大,周易興規,少陽微暄,有鑒前史,辨其動植,布其安擾,以倡九牧,阜成王教,豈臣眇末,所能克荷。
啟事 與世祖啟事 賊劭自絕